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6126发布日期:2021-01-12 07:2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



背景技术:

色母粒由颜料和树脂通过加热、混合和并造粒成型,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电、汽车配件等材料的着色,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在色母粒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混料和色母粒的造粒成型时非常关键的步骤,决定了产品的品质;

然而现有的色母粒用造粒机结构,特别是螺杆造粒机,螺杆由于传动过程中电机功率限制与转动损耗,螺杆传动扭矩较低,进而导致原料通过造粒机内部时由于滞留于管道内时间过长,易出现原料的冷却粘黏,影响造粒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包括主机箱、机筒与输出管;

所述主机箱内开槽设置有造粒腔,所述造粒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凸出设置有一对凸口锥片,所述造粒腔外侧下端相邻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呈纵向贯穿于造粒腔中部,所述转轴中部套接有凸轴,所述凸轴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绞盘,所述绞盘平行设置于凸口锥片外侧,所述绞盘与凸轴传动连接;

所述机筒焊接于主机箱上端,所述机筒内侧中部贯通设置有运输内管,所述运输内管与机筒之间上端贯通设置有填料管,所述运输内管中嵌入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末端与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轴节,所述机筒与造粒腔之间贯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轴节贯穿于连接管内侧上端;

所述输出管贯通设置于主机箱右侧,所述输出管中嵌入设置有阀口管,所述阀口管贯通设置于输出管与造粒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管与填料管管口均为斗式入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内管为不锈钢管,所述运输内管管壁光滑,所述运输内管与螺杆之间形成有mm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凸轴与转轴之间为直角啮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凸口锥片为不锈钢片,所述凸口锥片呈横向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绞盘为不锈钢锥形刀盘,所述绞盘与凸口锥片横向交错。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方案中的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相比传统螺杆造粒机的螺杆结构,该螺杆结构在电机直驱传动的基础上,通过加设凸轴、轴节的方式来变径传动造粒腔的绞盘组件,进而拓展螺杆传动挤压时的造粒结构,保证在转轴制动时的螺杆高扭矩从动,配合绞盘组件完成色母粒的造粒生产,进而避免了色母粒原料的滞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结构的加工效率。

2.本方案中的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径直设置的机筒于螺杆传动配合造粒腔的转动造粒,能有效保证原料通过结构时的流速,并通过阀口管外界抽吸设备的方式来进行色母粒的抽吸运输,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造粒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主机箱、2-机筒、3-输出管、4-填料管、5-运输内管、6-螺杆、7-轴节、8-连接管、9-造粒腔、10-转轴、11-电机、12-阀口管、13-凸轴、14-凸口锥片、15-绞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包括主机箱1、机筒2与输出管3;

主机箱1内开槽设置有造粒腔9,造粒腔9左右两侧内壁均凸出设置有一对凸口锥片14,造粒腔9外侧下端相邻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呈纵向贯穿于造粒腔9中部,转轴10中部套接有凸轴13,凸轴13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绞盘15,绞盘15平行设置于凸口锥片14外侧,绞盘15与凸轴13传动连接,输出管3与填料管4管口均为斗式入口结构,凸轴13与转轴10之间为直角啮合结构,凸口锥片14为不锈钢片,凸口锥片14呈横向等间距分布,绞盘15为不锈钢锥形刀盘,绞盘15与凸口锥片14横向交错,其中电机11连接电源后制动,将带动转轴10在造粒腔9中作纵向的相对从动,由于凸轴13与转轴10啮合,凸轴13将在转轴10转动时齿合呈横向的转动方向,并带动绞盘15在造粒腔9中转动,绞盘15与凸口锥片14、造粒腔9之间的错合接触,将对造粒腔9中色母粒原料进行搅动造粒;

机筒2焊接于主机箱1上端,机筒2内侧中部贯通设置有运输内管5,运输内管5与机筒2之间上端贯通设置有填料管4,运输内管5中嵌入设置有螺杆6,螺杆6末端与转轴10之间转动连接有轴节7,机筒2与造粒腔9之间贯通设置有连接管8,轴节7贯穿于连接管8内侧上端,运输内管5为不锈钢管,运输内管5管壁光滑,运输内管5与螺杆6之间形成有20mm间隙,在上述电机11制动过程中,转轴10将通过轴节7带动螺杆6转动,当色母粒原料通过填料管4投入机筒2中后,原料将沿运输内管5管路,随着螺杆6的旋动,将原料快速挤压运输至运输内管5末端,并由连接管8排入造粒腔9中;

输出管3贯通设置于主机箱1右侧,输出管3中嵌入设置有阀口管12,阀口管12贯通设置于输出管3与造粒腔9之间,其中输出管3为该螺杆结构的原料输出端,可将外界抽吸设备管路与阀口管12对接,来将造粒腔9中原料抽吸而出进行后续制程。

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包括主机箱(1)、机筒(2)与输出管(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箱(1)内开槽设置有造粒腔(9),所述造粒腔(9)左右两侧内壁均凸出设置有一对凸口锥片(14),所述造粒腔(9)外侧下端相邻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呈纵向贯穿于造粒腔(9)中部,所述转轴(10)中部套接有凸轴(13),所述凸轴(13)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绞盘(15),所述绞盘(15)平行设置于凸口锥片(14)外侧,所述绞盘(15)与凸轴(13)传动连接;

所述机筒(2)焊接于主机箱(1)上端,所述机筒(2)内侧中部贯通设置有运输内管(5),所述运输内管(5)与机筒(2)之间上端贯通设置有填料管(4),所述运输内管(5)中嵌入设置有螺杆(6),所述螺杆(6)末端与转轴(10)之间转动连接有轴节(7),所述机筒(2)与造粒腔(9)之间贯通设置有连接管(8),所述轴节(7)贯穿于连接管(8)内侧上端;

所述输出管(3)贯通设置于主机箱(1)右侧,所述输出管(3)中嵌入设置有阀口管(12),所述阀口管(12)贯通设置于输出管(3)与造粒腔(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3)与填料管(4)管口均为斗式入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内管(5)为不锈钢管,所述运输内管(5)管壁光滑,所述运输内管(5)与螺杆(6)之间形成有20mm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轴(13)与转轴(10)之间为直角啮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口锥片(14)为不锈钢片,所述凸口锥片(14)呈横向等间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15)为不锈钢锥形刀盘,所述绞盘(15)与凸口锥片(14)横向交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属于造粒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主机箱、机筒与输出管;主机箱内开槽设置有造粒腔,造粒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凸出设置有一对凸口锥片,造粒腔外侧下端相邻设置有电机,电机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呈纵向贯穿于造粒腔中部,转轴中部套接有凸轴,凸轴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绞盘,绞盘平行设置于凸口锥片外侧,绞盘与凸轴传动连接;机筒焊接于主机箱上端,该种螺杆结构通过组合设置的传动轴体与螺杆,来拓展螺杆的制动传动结构,利用绞盘配合螺杆传动运输来同步保证螺杆动能利用率,即维持螺杆结构的高扭矩传动,提高了结构的传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建彬
技术研发日:2020.03.19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