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99818发布日期:2021-06-11 19:1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在某些小型且结构需要进行一定侧抽芯的模具中,常规的侧抽芯占用空间大,既浪费模具原料,占用过多的空间,还增加了设计难度和加工时间,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既能顶出又能侧抽的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块模脚,两块所述模脚之间设置有下顶针板,所述下顶针板上方设置有上顶针板,所述下顶针板内设置有转轴底座,所述转轴底座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弹顶,所述模脚上方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弹顶穿过间隙设置。

优选地,前述下顶针板通过螺栓与上顶针板固定。

再优选地,前述下顶针板内设置有台阶孔,所述上顶针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与台阶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转轴底座一端设置于台阶孔内,一端设置于第一通孔内。

更优选地,前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通过螺栓固定于型芯下部。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弹顶的顶部与塑件底面相配合。

具体地,前述底板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底座底部设置有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相对应。

再优选地,前述螺栓穿过第三通孔与弹顶连接。

更优选地,前述弹顶中部设置有倾斜段,所述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呈5°-30°,所述弹顶顶部靠近第二导向块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时间成5°-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满足顶出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侧向抽芯的作用,结构占用空间小,可以适用多种模具,还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顶出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导向块,2、第二导向块,3、弹顶,4、转轴底座,5、转轴,6、型芯,7、模脚,8、底板,9、上顶针板,10、下顶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包括底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块模脚7。

两块所述模脚7之间设置有下顶针板10,所述下顶针板10上方设置有上顶针板9,下顶针板10通过螺栓与上顶针板9固定。

下顶针板10内设置有台阶孔,所述上顶针板9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与台阶孔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下顶针板10内设置有转轴5底座4,所述转轴5底座4一端设置于台阶孔内,一端设置于第一通孔内。

所述转轴5底座4内设置有转轴5,底板8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5底座4底部设置有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相对应。

所述转轴5上固定有弹顶3,弹顶3的顶部与塑件底面相配合,螺栓穿过第三通孔与弹顶3连接。

弹顶3中部设置有倾斜段,所述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呈5°-30°,所述弹顶3顶部靠近第二导向块2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时间成5°-30°。

所述模脚7上方设置有型芯6,所述型芯6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块1和第二导向块2,第一导向块1和第二导向块2均通过螺栓固定于型芯6下部。

所述第一导向块1和第二导向块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弹顶3穿过间隙设置。

为了更好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具体说明其工作过程:

开模时,在顶出过程中,弹顶3先直行一段后,当第一导向块1与弹顶3中段的倾斜段接触,在转轴5的带动下弹顶3发生倾斜,起到侧向抽芯的作用,随后再直行顶出,直至完成顶出抽芯。

当顶针板复位时,第二导向块2与弹顶3上部的倾斜面接触,强迫弹顶3按照预定轨迹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满足顶出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侧向抽芯的作用,结构占用空间小,可以适用多种模具,还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块模脚,两块所述模脚之间设置有下顶针板,所述下顶针板上方设置有上顶针板,所述下顶针板内设置有转轴底座,所述转轴底座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弹顶,所述模脚上方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弹顶穿过间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针板通过螺栓与上顶针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针板内设置有台阶孔,所述上顶针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与台阶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转轴底座一端设置于台阶孔内,一端设置于第一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通过螺栓固定于型芯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顶的顶部与塑件底面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底座底部设置有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其特征在于,螺栓穿过第三通孔与弹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顶中部设置有倾斜段,所述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呈5°-30°,所述弹顶顶部靠近第二导向块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时间成3°-3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侧向弹顶机构,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块模脚,两块所述模脚之间设置有下顶针板,所述下顶针板上方设置有上顶针板,所述下顶针板内设置有转轴底座,所述转轴底座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弹顶,所述模脚上方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弹顶穿过间隙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满足顶出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侧向抽芯的作用,结构占用空间小,可以适用多种模具,还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成丰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市建得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6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