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0010发布日期:2021-07-13 15:0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石膏、塑料等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现有的3d打印机没有一个减震底座,在载物盘上进行打印文物时会产生震动影响打印效果,同时在打印完成后,文物表面会附着大量的碎屑需要人工手动拿毛刷进行清理,大大影响了打印效率,为此,提供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对称设置于第一底座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座上方设有放置板,所述第二底座顶部对称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壁底侧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等距设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顶端与放置板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放置板上四个拐角处分别贯通设有通孔,所述放置板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套接管,所述套接管内壁与导向杆外壁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减震弹簧顶端与套接管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底端与第二底座顶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阻尼弹簧的固定端底侧与阻尼弹簧的活动端顶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阻尼弹簧分别通过连接板与支撑座顶侧、放置板底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外壳、进风管,所述外壳右侧与进风管贯通连接,所述外壳内侧贯通设有防尘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底座底侧与第二底座底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层,所述清理机构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导向杆与减震弹簧,在减震弹簧的作用力下,可以有效的减轻放置板的振动频率,提高了在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在打印过程中因振动导致打印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

2、通过设置阻尼弹簧,能够对放置板产生的频率进行降低,配合减震弹簧能够进一步提高放置板在载物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进风管与防尘网,将风通过防尘网对放置板顶部的产品表面的废屑进行清理,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拿毛刷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加工打印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的隔墙板本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的防护板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放置板;4、导向杆;5、减震弹簧;6、支撑座;7、阻尼弹簧;8、清理机构;9、套接管;10、连接板;11、外壳;12、进风管;13、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所述第二底座2对称设置于第一底座1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座1上方设有放置板3,所述第二底座2顶部对称连接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外壁底侧套设有减震弹簧5,通过设置导向杆4与减震弹簧5,在打印过程中发生震动时,放置板3通过套接管9在导向杆4上进行上下活动,在减震弹簧5的作用力下,可以有效的减轻放置板3的振动频率,提高了在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在打印过程中因振动导致打印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所述第一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顶部等距设有阻尼弹簧7,通过设置阻尼弹簧7,在打印的过程中,在阻尼弹簧7的作用下,能够对放置板3产生的频率进行降低,配合减震弹簧5能够进一步提高放置板3在载物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阻尼弹簧7顶端与放置板3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3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8。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放置板3上四个拐角处分别贯通设有通孔,所述放置板3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套接管9,所述套接管9内壁与导向杆4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减震弹簧5顶端与套接管9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5底端与第二底座2顶侧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阻尼弹簧7的固定端底侧与阻尼弹簧7的活动端顶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阻尼弹簧7分别通过连接板10与支撑座6顶侧、放置板3底侧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清理机构8包括外壳11、进风管12,所述外壳11右侧与进风管12贯通连接,所述外壳11内侧贯通设有防尘网13,通过设置进风管12与防尘网13,清理机构8的进风管12能够通过导管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固定,能够将风通过防尘网13对放置板3顶部的产品表面的废屑进行清理,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拿毛刷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加工打印的效率。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底座1底侧与第二底座2底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层,所述清理机构8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打印过程中发生震动时,放置板3通过套接管9在导向杆4上进行上下活动,在减震弹簧5的作用力下,可以有效的减轻放置板3的振动频率,阻尼弹簧7在打印的过程中,在阻尼弹簧7的作用下,能够对放置板3产生的频率进行降低,进风管12能够通过导管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固定,能够将风通过防尘网13对放置板3顶部的产品表面的废屑进行清理。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2)对称设置于第一底座(1)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座(1)上方设有放置板(3),所述第二底座(2)顶部对称连接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外壁底侧套设有减震弹簧(5),所述第一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顶部等距设有阻尼弹簧(7),所述阻尼弹簧(7)顶端与放置板(3)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3)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3)上四个拐角处分别贯通设有通孔,所述放置板(3)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套接管(9),所述套接管(9)内壁与导向杆(4)外壁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5)顶端与套接管(9)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5)底端与第二底座(2)顶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弹簧(7)的固定端底侧与阻尼弹簧(7)的活动端顶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阻尼弹簧(7)分别通过连接板(10)与支撑座(6)顶侧、放置板(3)底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8)包括外壳(11)、进风管(12),所述外壳(11)右侧与进风管(12)贯通连接,所述外壳(11)内侧贯通设有防尘网(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底侧与第二底座(2)底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层,所述清理机构(8)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结合文物修复用底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对称设置于第一底座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座上方设有放置板,所述第二底座顶部对称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壁底侧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等距设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顶端与放置板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提高了在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在打印过程中因振动导致打印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对放置板顶部的产品表面的废屑进行清理,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拿毛刷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加工打印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峥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智垒电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0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