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5235发布日期:2022-03-16 13:4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工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瓶盖大多采用翻盖设计,包括与瓶口连接的盖体以及与盖体铰接的翻盖。由于翻盖开合方便,同时兼备密封良好、卫生、简洁、防污染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普遍。
3.通常情况下,上述翻盖采用注塑一体成型,但现有技术中,瓶盖注塑脱模后,瓶盖的盖体和翻盖是出于打开的状态,需要采用人工或者机械设备进行合盖,但是采用人工手动合盖工作效率低下,瓶盖的质量不一,且人工成本较高。而使用专门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盖时,不但需要额外投资一套模外合盖自动化设备,还需布置设备的安置场地等,费用较高,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瓶盖注塑模具无法进行模内盒盖。
5.(二)技术方案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用于单壁翻盖注塑,所述单壁翻盖包括铰接的翻盖和盖体;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和合盖机构;
7.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可拆卸连接,所述合盖机构与所述动模相连;
8.当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连接时,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单壁翻盖对应的注塑腔,当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分离时,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之间形成有能够使所述合盖机构伸入的缝隙;
9.所述动模包括第一伸缩件、相对设置的模脚、设于模脚之间的第一顶针板组件和脱螺纹机构,所述脱螺纹机构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上,所述脱螺纹机构包括伸入所述注塑腔内的外螺纹结构;
10.所述第一伸缩件设于所述模脚上,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相连,当所述动模和所述定模分离时,所述第一伸缩件驱动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带动所述外螺纹结构向靠近所述定模的方向运动。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动模包括下模仁,所述定模包括上模仁;
12.所述下模仁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上,所述下模仁和所述上模仁可拆卸连接,且当所述下模仁和所述上模仁相连时,所述下模仁和所述上模仁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
13.所述定模内还设有浇筑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一端与所述浇筑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注塑腔连通;
14.所述动模还包括脱料机构,所述脱料机构包括第一顶针,所述下模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顶针孔,所述第一顶针设于所述第一顶针孔内,且一端能够伸出所
述第一顶针孔,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顶针孔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相连,当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分离时,所述第一伸缩件驱动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带动所述第一顶针伸入所述第一流道内。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脱螺纹机构包括螺纹型芯、第一齿轮、齿条和第二伸缩件;
16.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内设有第一通道,所述齿条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齿条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端相连,且所述第二伸缩件驱动所述齿条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滑动;
17.所述动模内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注塑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螺纹型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螺纹型芯一端设有所述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螺纹型芯上,且与所述齿条啮合。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脱螺纹机构还包括推筒、第二连接块以及和所述齿条对应设置的楔形推杆,所述脱料机构还包括推板组件;
19.所述推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和所述下模仁之间,所述推筒套设于所述螺纹型芯上,且一端与所述推板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盖体远离所述翻盖的一端的边缘相抵;
20.所述楔形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块设于所述楔形推杆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推板组件靠近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的一面相抵。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端连接有同步块,所述楔形推杆和所述齿条均设于所述同步块上。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脱料机构还包括第二顶针、第三顶针和第三伸缩件,所述动模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远离所述推板组件的一端相连;
23.当所述下模仁和所述上模仁相连时,所述下模仁和所述上模仁之间还形成有第二流道,且所述第二流道一端与所述注塑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下模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顶针孔,以及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三顶针孔,所述第一顶针孔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二顶针孔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浇筑流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三顶针孔位于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注塑腔的连通处;
24.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的一端均设于所述推板组件上,所述第二顶针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顶针孔内,所述第三顶针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顶针孔内;
25.所述第三伸缩件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板组件相连。
2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定模还包括上模仁固定板和顶出机构;
27.所述上模仁设于所述上模仁固定板上;
28.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第二顶针板组件、第一顶块、第二顶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顶块一端与所述第二顶针板组件相连,另一端与伸入所述注塑腔,与所述翻盖相抵,所述第二顶块一端与所述第二顶板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注塑腔,与所述盖体相抵;
29.所述上模仁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底壁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针板组件相抵,并对所述第二
顶针板组件施加一个向所述动模方向运动的力。
3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前模镶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翻盖上设有密封环;
31.所述上模仁固定板内设有与所述注塑腔连通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内壁还设有限位槽;
32.所述前模镶件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所述前模镶件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另一端伸入所述注塑腔内,且与所述密封环相抵;
33.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底壁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前模镶件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对所述前模镶件施加向所述动模方向运动的力。
3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复位杆;
35.所述上模仁上设有第一通孔;
36.所述复位杆一端与所述第二顶针板组件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上模仁靠近所述下模仁的面平齐。
3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合盖机构包括第四伸缩件、安装架、合盖拨块以及设于所述合盖拨块上的合盖滚轮;
38.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动模相连;
39.所述第四伸缩件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四伸缩件的伸缩端与所述合盖拨块相连,并驱动所述合盖拨块伸入所述缝隙内。
4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4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用于单壁翻盖注塑,单壁翻盖包括铰接的翻盖和盖体;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和合盖机构;定模和动模可拆卸连接,合盖机构与动模相连;当定模和动模连接时,定模和动模之间形成有与单壁翻盖对应的注塑腔,当定模和动模分离时,定模和动模之间形成有能够使合盖机构伸入的缝隙;动模包括第一伸缩件、相对设置的模脚、设于模脚之间的第一顶针板组件和脱螺纹机构,脱螺纹机构设于第一顶针板组件上,脱螺纹机构包括伸入注塑腔内的外螺纹结构;第一伸缩件设于模脚上,第一伸缩件的伸缩端与第一顶针板组件相连,当动模和定模分离时,第一伸缩件驱动第一顶针板组件带动外螺纹结构向靠近定模的方向运动。
42.通过设置合盖机构,以及驱动外螺纹结构向上运动的第一伸缩件,实现在注塑模具内完成单壁翻盖的合盖,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浪费人力资源;同时,注塑模具包括有合盖机构,无需在另外投资一套用于合盖的设备,节约场地,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壁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4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壁翻盖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剖视图;
47.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4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4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定模的剖视图;
50.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动模的剖视图;
51.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合盖机构结构示意图;
52.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53.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立体图;
54.图11为图10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55.图标:100-定模;110-上模仁;111-第一通孔;120-上模仁固定板;121-第二安装孔;122-第三安装孔;130-流道板;140-顶板;150-顶出机构;151-第二顶针板组件;1511-第二推板主体;1512-顶针固定板;152-第一顶块;153-第二顶块;154-第一弹性件;155-前模镶件;156-第二弹性件;157-复位杆;158-第二导柱;
56.200-动模;211-第一伸缩件;2111-第一连接块;212-推板组件;2121-第一推板主体;2122-推筒固定板;213-第一顶针;214-第二顶针;215-第三顶针;216-第三伸缩件;217-第一顶针板组件;2171-第一齿轮板;2172-第二齿轮板;2173-第三齿轮板;220-模脚;221-安装槽;230-下模仁;231-第一顶针孔;232-第二顶针孔;233-第三顶针孔;240-下模仁固定板;251-螺纹型芯;2511-外螺纹结构;252-第一齿轮;253-齿条;254-第二伸缩件;2541-同步块;256-推筒;257-第二连接块;258-楔形推杆;2591-第一安装块;2592-第一导柱;2593-齿轮轴;2594-第二齿轮;2595-第三齿轮;260-第一通道;270-第一安装孔;280-第二通道;2901-第二缝隙;2902-底板;
57.300-合盖机构;310-第四伸缩件;320-安装架;330-合盖拨块;340-合盖滚轮;
58.410-注塑腔;420-第一流道;430-第二流道;440-缝隙;
59.500-单壁翻盖;510-翻盖;511-密封环;520-盖体;521-开口;530-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6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和“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3.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用于单壁翻盖500注塑,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单壁翻盖500包括盖体520、翻盖510以及设于盖体520和翻盖510之间,用于连接翻盖510和盖体520的铰链530。盖体520呈柱状结构,内壁设有用于与容器连接内螺纹。盖体520上设有用于连通外界和容器的开口521,翻盖510上设有密封环511,当翻盖510和盖体520相连时,密封环511位于开口521内,用于对开口521进行密封。
64.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如图3至图11所示,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00、动模200和合盖机构300。所述定模100和所述动模200可拆卸连接,所述合盖机构300与所述动模200相连,当所述定模100和所述动模200连接时,所述定模100和所述动模200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单壁翻盖500对应的注塑腔410,当所述定模100和所述动模200分离时,所述定模100和所述动模200之间形成有能够使所述合盖机构300伸入的缝隙440;所述动模200包括第一伸缩件211、相对设置的模脚220、设于模脚220之间的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和脱螺纹机构,所述脱螺纹机构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217上,所述脱螺纹机构包括伸入所述注塑腔410内的外螺纹结构2511。所述第一伸缩件211设于所述模脚220上,所述第一伸缩件211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217相连,当所述动模200和所述定模100分离时,所述第一伸缩件211驱动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带动所述外螺纹结构2511向靠近所述定模100的方向运动。
65.为了便于描述,定义定模100的方向为上方,动模200的方向为下方。
66.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7和图9所示,模脚220呈方形的块状结构,动模200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模脚220,模脚220之间形成有安装区域,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和脱螺纹机构设于安装区域内,且能够在安装区域内上下移动。
67.具体的,在模脚220上设有安装槽221,第一伸缩件211安装于安装槽221内,第一伸缩件211的伸缩端的伸出方向为由上至下,第一伸缩件211的伸缩端与第一顶针板组件217相连,以驱动第一顶针板组件217上下移动。
6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21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由于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呈方向结构,第一伸缩件211选用四个,且呈阵列分布,即第一顶针213板相对设置的两个边上,每个边上设有两个。
69.在实际使用中,第一伸缩件211包括油缸。
70.优选的,第一伸缩件211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111,第一顶针板组件217由多块齿轮板叠加组成,第一连接块2111与其中一块或多块的齿轮板的侧壁相连。
7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结构2511位于注塑腔410内,用于在注塑时,形成盖体520内壁的内螺纹。脱螺纹机构主要用于将外螺纹结构2511和盖体520分离。但在定模100和动模200刚刚分离时,以及在合盖机构300合盖之前,盖体520始终是位于外螺纹结构2511上。
72.注塑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如图3、图5和图9所示,初始状态时,定模100和动模200处于连接状态,在定模100和动模200之间形成有用于注塑单壁翻盖500的注塑腔410。注塑模具还包括有用于驱动定模100和动模200分离的动力设备。当注塑腔410内的单壁翻盖500成型后,动力设备驱动定模100向上运动,定模100和动模200分离,单壁翻盖500留在动模200上,定模100和动模200之间形成有一条缝隙440。合盖机构300能够伸入缝隙440内进行合盖操作。而在合盖机构300进入缝隙440之前,第一伸缩件211驱动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向上运动。由于脱螺纹机构是安装在第一顶针板组件217上,因此外螺纹结构2511会随第一顶针
213板一起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以为合盖机构300合盖提供空间,避免合盖机构300在合盖过程中,与动模200发生摩擦剐蹭等。
7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合盖机构300,以及驱动外螺纹结构2511向上运动的第一伸缩件211,实现在注塑模具内完成单壁翻盖500的合盖,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浪费人力资源;同时,注塑模具包括有合盖机构300,无需在另外投资一套用于合盖的设备,节约场地,降低成本。
74.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如图3、图5、图6、图7和图9所示,所述动模200包括下模仁230,所述定模100包括上模仁110。所述下模仁230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217上,所述下模仁230和所述上模仁110可拆卸连接,且当所述下模仁230和所述上模仁110相连时,所述下模仁230和所述上模仁110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420;所述定模100内还设有浇筑流道,所述第一流道420一端与所述浇筑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注塑腔410连通。所述动模200还包括脱料机构,所述脱料机构包括第一顶针213,所述下模仁23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420连通的第一顶针孔231,所述第一顶针213设于所述第一顶针孔231内,且一端能够伸出所述第一顶针孔231,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顶针孔231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217相连,当所述定模100和所述动模200分离时,所述第一伸缩件211驱动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带动所述第一顶针213伸入所述第二流道430内。
75.在实际使用中,动模200还包括有下模仁固定板240。所述下模仁230安装于下模仁固定板240上,下模仁固定板240位于第一顶针板组件217上方。上模仁110安装于上模仁固定板120上。上模仁110和下模仁230也即为定模100和动模200的交界处,当定模100和动模200相连时,上模仁110和下模仁230相连;当定模100和动模200分离时,上模仁110和下模仁230分离。
76.在实际使用中,上模仁110和下模仁230上分别设有对应设置的凹槽,当上模仁110和下模仁230相连时,形成所述第一流道420。如图10和图11所示,定模100还包括设于上模仁固定板120上方的,且与上模仁固定板120连接的流道板130,流道板130内形成有浇筑流道,第一流道420一端与浇筑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注塑腔410连通。
77.本实施例中,脱料机构,用于在进行脱模时,清除、固定位于第一流道420和第二流道430内的废料,避免影响脱模以及合盖的正常进行。
78.在本实施例中,脱料机构包括有两次顶出,第一次顶出是由第一顶针213完成,主要是将第一流道420内的废料固定住,防止第一流道420废料掉落在产品(单壁翻盖500)的周边,影响合盖机构300的正常工作。
79.具体的,如图5和图9所示,第一顶针孔231贯穿下模仁230、下模仁固定板240以及推板组件212。当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带动脱螺纹机构,具体的,带动外螺纹结构2511向上运动时,同时驱动第一顶针213向上运动,第一顶针213的上端伸入到第一流道420内,将第一流道420内的废料固定柱,避免第一流道420内的废料掉落在产品的周边,影响合盖操作。
80.本实施例中,当完成合盖后,通过脱螺纹机构进行脱螺纹。如图3、图4、图5和图7所示,所述脱螺纹机构包括螺纹型芯251、第一齿轮252、齿条253和第二伸缩件254。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内设有第一通道260,所述齿条253设于所述第一通道260内,所述齿条253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件254的伸缩端相连,且所述第二伸缩件254驱动所述齿条253在所述第
一通道260内滑动;所述动模200内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260和所述注塑腔410的第一安装孔270,所述螺纹型芯251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70内,所述螺纹型芯251一端设有所述外螺纹结构2511,所述第一齿轮252套设于所述螺纹型芯251上,且与所述齿条253啮合。
81.可选的,脱螺纹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块2591和第一导柱2592。
82.具体的,第二伸缩件254安装于第一安装块2591上,第二伸缩件254的伸缩端与同步块2541相连。同步块2541上设有导向孔,第一导柱2592设于第一安装块2591上,且第一导柱2592的延伸方向与齿条253的延伸方向相同,导向孔与第一导柱2592配合连接,用于保证齿条253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83.工作过程中,第二伸缩件254推动齿条253滑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252转动,螺纹型芯251随第一齿轮252同步转动,以实现将盖体520与螺纹型芯251,也即外螺纹结构2511分离。
84.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270贯穿下模仁230、下模仁固定板240、推板组件212以及部分第一顶针板组件217。
85.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第二伸缩件254为油缸。
86.在实际使用中,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有十六个注塑腔410,故而对应设有十六个螺纹型芯251。
87.本实施例中,当注塑模具为十六腔的模具时,还包括有齿轮轴2593,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内设有轴线与第一安装孔270轴线平行的齿轮轴2593孔,齿轮轴259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齿轮2594和第三齿轮2595,齿条253与第二齿轮2594啮合,第三齿轮2595和第一齿轮252啮合。工作时,齿条253滑动,带动齿轮轴2593转动,进而带动螺纹型芯251转动,最终实现盖体520的脱螺纹步骤。
88.优选的,每个第三齿轮2595与两个第一齿轮252啮合,也即动模200内设有八根齿轮轴2593。
89.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并不局限于十六个注塑腔410,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
9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齿轮板2171、第二齿轮板2172和第三齿轮板2173,齿轮轴2593孔设于第一齿轮板2171、第二齿轮板2172和第三齿轮板2173内。
9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了避免脱螺纹过程中,盖体520随螺纹型芯251一起转动,脱螺纹机构还包括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在单壁翻盖500进行脱螺纹时,将单壁翻盖500固定,放置其随螺纹型芯251一起转动。
92.具体的,如图3、图4、图5和图7所示,固定组件包括推筒256、第二连接块257以及和所述齿条253对应设置的楔形推杆258,所述脱料机构还包括推板组件212;所述推板组件212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和所述下模仁230之间,所述推筒256套设于所述螺纹型芯251上,且一端与所述推板组件21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盖体520远离所述翻盖510的一端的边缘相抵;所述楔形推杆258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件254的伸缩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块257设于所述楔形推杆258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推板组件212靠近所述第一顶针213板的一面相抵。
93.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7和图9所示,推板组件212包括第一推板主体2121以及
推筒固定板2122。由于第一安装孔270是贯穿第一推板主体2121和推筒固定板2122的,而推筒256是套设于螺纹型芯251上的,也即推筒256位于第一安装孔270内。在推筒256的下端设有一个凸环。在第一安装孔270的内壁设有一个与凸环对应设置的环槽,凸环卡于环槽内,实现将推筒256固定。
94.具体的,环槽位于推筒固定板2122的下表面上。
95.本实施例中,楔形推杆258的上表面为斜面,下表面为平面,第二连接块257的下表面与楔形推杆258的上表面相连,第二连接块257的上表面与第一推板主体2121相抵。由于齿条253和楔形推杆258均设于同步块2541上,故而二者在第二伸缩件254的作用下,位移量是相同的。工作过程中,楔形推杆258向上推板组件212,进而带动推筒256向上移动。在螺纹型芯251在转动过程中,单壁翻盖500会向上运动,同时楔形推杆258也会推动第一推板主体2121向上运动,楔形推杆258与齿条253对应设置,是指单壁翻盖500向上运动的速度,与第一推板主体2121向上运动的速度相同。
96.本实施例中,动模200内设有用于安装楔形推杆258的第二通道280,第二通道280由第一推板主体2121下表面、第一顶针板组件217的侧边,以及模脚220的侧边围成。
97.在使用过程中,推筒256的上端与盖体520的下端相抵,脱螺纹时,第二伸缩件254推动齿条253和楔形推杆258运动,螺纹型芯251和盖体520相对转动,盖体520向上运动,同时,楔形推杆258驱动推板组件21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推筒256向上运动,实现推筒256始终与盖体520的下端相抵,避免螺纹型芯25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盖体520同时发生转动。
98.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脱料机构,用于在进行脱模时,清除、固定位于第一流道420和第二流道430内的废料,避免影响脱模以及合盖的正常进行。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脱料机构还包括第二顶针214、第三顶针215和第三伸缩件216,所述动模200还包括底板2902,所述底板2902与所述第一顶针板组件217远离所述推板组件212的一端相连。
9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由下至上,底板2902、第一顶针板组件217、推板组件212和下模仁固定板240依次设置。且在推板组件212和下模仁固定板240之间,还形成有第二缝隙2901,用于为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和推板组件212向上运动提供空间。
100.当所述下模仁230和所述上模仁110相连时,所述下模仁230和所述上模仁110之间还形成有第二流道430,且所述第二流道430一端与所述注塑腔41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420连通。
101.本实施例中,由于注塑模具为十六腔,每条第一流道420的远离浇筑流道的一端,均连通有两条第二流道430。
102.所述下模仁23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420连通的第二顶针孔232,以及和所述第二流道430连通的第三顶针孔233,所述第一顶针孔231位于所述第一流道420和所述第二流道430的连通处,所述第二顶针孔232位于所述第一流道420和所述浇筑流道的连通处,所述第三顶针孔233位于所述第二流道430与所述注塑腔410的连通处。所述第二顶针214和所述第三顶针215的一端均设于所述推板组件212上,所述第二顶针214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顶针孔232内,所述第三顶针21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顶针孔233内。所述第三伸缩件216设于所述底板2902上,所述第三伸缩件216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板组件212相连。
103.本实施例中,第二顶针孔232和第三顶针孔233均贯穿下模仁230和下模仁固定板240。第二顶针214和第三顶针215的安装方式与推筒256的安装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104.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伸缩件216推动推板组件21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二顶针214和第三顶针215向上顶出,进而将第一流道420好第二流道430内的废料顶出。
105.同时,第三伸缩件216还用于驱动推筒256向上运动,将注塑完成的单壁翻盖500成品顶出。
106.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定模100还包括有顶出机构150,用于在动模200和定模100分离时,将单壁翻盖500由定模100顶出,使其留在动模200上,以便于后续的脱螺纹,以及合盖。
107.如图3、图5、图6和图9所示,所述定模100还包括上模仁固定板120,上模仁固定板120用于对上模仁110进行固定。沿由上至下的方向,顶板140、流道板130、上模仁固定板120和上模仁110一次设置。
108.所述顶出机构150包括由第二顶针板组件151、第一顶块152、第二顶块153和第一弹性件154,所述第一顶块15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顶针板组件151的下表面相连,第一顶块152的下端伸入所述注塑腔410,与所述翻盖510相抵,所述第二顶块153上端与所述第二顶板140相连,第二顶块153的下端伸入所述注塑腔410,与所述盖体520相抵。所述第二顶针板组件151内设有第二安装孔121,所述第一弹性件154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21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1的底壁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针板组件151相抵,并对所述第二顶针板组件151施加一个向所述动模200方向运动的力。
109.本实施例中,当定模100和动模200分离时,在第一弹性件154的作用下,将第二顶针板组件151向下顶出,同时带动第一顶块152和第二顶块153向下顶出,第一顶块152和第二顶块153将单壁翻盖500由上模仁110顶出,实现将单壁翻盖500遗留在下模仁230上,便于后续的合盖操作以及脱螺纹操作。
110.在实际使用中,顶出机构150还包括有第二导柱158,第二导柱158设于上模仁固定板120上,具体的,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21内,第二安装孔121向下延伸,贯穿第二顶针板组件151,位于第二顶针板组件151上的第二安装孔121还兼备有导向孔的功能。所述第一弹性件154为套设于第二导柱158上的板弹簧。
111.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顶出机构150还包括前模镶件155和第二弹性件156,所述翻盖510上设有密封环511。所述前模镶件155伸入注塑腔410内,用于形成所述密封环511。
112.所述上模仁固定板120内设有与所述注塑腔410连通的第三安装孔122,所述第三安装孔122的内壁还设有限位槽;所述前模镶件155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122内,所述前模镶件155上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前模镶件155的下端伸入所述注塑腔410内,且与所述密封环511相抵。其中,前模镶件155向下移动的距离受限位槽限制。
113.所述第二弹性件156一端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122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三安装孔122的底壁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前模镶件155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156对所述前模镶件155施加向所述动模200方向运动的力。
114.在本实施例中,当定模100和动模200分离时,在第二弹性件156的作用下,前模镶件155同步与第一顶块152和第二顶块153顶出,实现翻盖510部分与上模板的分离。
11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弹性件156为板弹簧。
116.如图6所示,所述顶出机构150还包括复位杆157。其中,所述复位杆157用于定模
100向下运动时,驱动第一顶块152和第二顶块153退回。
117.具体的,第二顶针板组件151包括第二推板主体1511以及顶针固定板1512。第二推板主体1511和顶针固定板1512连接。复位杆157安装于第二推板主体1511以及顶针固定板1512之间,其安装方式与推筒256的安装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118.如图6所示,所述上模仁110上设有第一通孔111;复位杆157的下端伸入至第一通孔111内,且与所述上模仁110靠近所述下模仁230的面平齐,以使在动模200和定模100相互连接时,第二顶针板组件151能够带动第一顶块152和第二顶块153回退至初始位置。
119.如图8所示,所述合盖机构300包括第四伸缩件310、安装架320、合盖拨块330以及设于所述合盖拨块330上的合盖滚轮340。
120.如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安装架320与所述动模200相连,具体的,所述安装架320与下模仁固定板240相连。所述第四伸缩件310为气缸,其安装于安装架320上。合盖模块设于第四伸缩件310的伸缩端,合盖拨块330呈三棱柱结构,其侧壁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装有合盖滚轮340。第四伸缩件310的伸缩端能够驱动合盖拨块330伸入缝隙440内,以进行合盖操作。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注塑模具为十六腔,故而包括有十六个合盖拨块330,也即,每个注塑腔410均对应设有一个合盖拨块330。
121.可选的,为了更好的适应合盖动作,在所述安装架320上设有导轨,所述第四伸缩件310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于导轨配合连接。
122.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在实际使用中,注塑模具的工作流程包括四个步骤,具体为:
123.pl1分型:当模具打开后,也即动力设备驱动定模100和动模200分离后,在第一弹性件154的推动下,推动第二顶针板组件151带动第一顶块152和第二顶块153向下运动,将单壁翻盖500的盖体520和翻盖510压留与动模200的一侧,同时,前模镶件155在第二弹性件156的作用下,随第一顶块152和第二顶块153一起向下运动,实现翻盖510部分的脱模。
124.pl2分型:在第一伸缩件211的作用下,驱动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向上运动一定的距离,为合盖机构300进行合盖操作做准备。同时,第一顶针213随第一顶针213板一起向上运动,将第一流道420和第二流道430内的流道废料顶出一定的距离,并将流道废料固定,避免流道废料定落在产品的周边,影响合盖机构300的正常工作。
125.pl2分型完成后,第四伸缩件310开始驱动合盖拨块330向缝隙440内运动,完成合盖动作。
126.pl3分型:第三次分型位于第一顶针板组件217和推板组件212处,也是进行脱螺纹操作,具体的,第二伸缩件254开始驱动齿条253运动,带动螺纹型芯251转动,同时,楔形推杆258同步运动,驱动推板组件212向上运动,避免脱螺纹时,单壁翻盖500与螺纹型芯251一起转动,导致脱螺纹失效。同时,由于第二顶针214和第三顶针215设于推板组件212上,第二顶针214和第三顶针215会随推板组件212一起向上顶出一定距离,进一步将流道废料固定。
127.pl4分型:第四次分型时,即将单壁翻盖500顶出,在第三伸缩件216的作用下,推板组件212带动推筒256向上运动,将单壁翻盖500顶出,同时,带动第二顶针214和第三顶针215向上运动,将废料顶出。
128.分型完成后,动力设备驱动定模100复位,复位时,在动模200的挤压下,复位杆157驱动第二顶针板组件151向上运动,回退至初始位置处。
1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