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金属复合元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546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橡胶金属复合元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橡胶与金属复合元件的模具设计,它可用于大多数橡胶金属复合元件的生产、制作。
老式的模具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①、开放式;这种模具具有设计和加工都比较简单的优点,但制品的厚度难以保证,废品率高。②、封闭式;用这种模具生产的制品虽然厚度可得到保证,但容易造成表成缺陷。如汽泡、气等,而且生产效率较低。③、半封闭式;这种模具虽然综合开放式模具和封闭式模具的优点,但它仍然存在生产效率低,浪费大的缺点,且对于大型的复合元件来说,还牵涉到难以进行预成型,不便于填料等不足,而橡胶金属复合元件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在运输、矿冶等工业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因此,没计一种新型的模具势在必行。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理由而提出的,旨在获得一种既能保证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又能获得可靠产品的模具,而且它便于预成型,同时具有容易操作的性能。
为实现此目的所提出的技术实施方案是采用一种侧板与外套,外套与底板和注胶板的配合均为斜度配合的移注模型结构,便于装模、启模。并采用注压装置,注胶板与注压筒以销配合,保证注胶口对中,注胶口为2~40个,且为不均匀分布,保证各部分受力均匀,便于注胶。同时采用由脱模模架、脱模顶架组成的脱模结构。
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由模腔部分(1)、注胶部分(2)、脱注部分(3)和脱模部分(4)、几部分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模腔部分(1)是由盖板(5)、底板(6)、侧板(7)及外套(8)组成,其外套(8)与侧板(7)为圆锥状相配,其锥度为1∶5-1∶20,且外套(8)的两端口均为锥状斜口,而盖板(5)上有一内锥口与外套(8)相配,并在盖板(5)上有2-40个注胶孔(17)与注胶部分的注胶板(9)相对应,同时底板(6)上也有一内锥口与外套(8)相配。而注胶部分(2)又为注胶板(9)、注压筒(10)和注压芯(11)所组成,其注胶板(9)通过定位销(16)与盖板(5)相连,在注胶板(9)上连有一注压筒(10)、在注压筒(10)内又套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注压芯(11)。脱注部分(3)由注压筒底座(12)脱注压芯架(13)组成,且注压筒底座(12)是通过一子口与注压筒(10)相配,而注压芯架(13)是活套在注压筒底座(12)内的。脱模部分(4)又由脱模架(14)脱模顶架(15)所组成,脱膜架(14)支承在底板(6)的下面,并由2-3圈钢环焊接而成,脱膜顶架(15)又活套在脱模架(14)的圈内。
使用时,只需先将模具预热到一定的温度后,装上处理好的金属件装入模腔内,盖上注胶板,装好注压筒,将回炼好的胶料成筒状放于注压筒内,将注压芯对中放好,缓慢加压,侍胶料充满模腔后卸压,除去注压装置,将余胶用脱注部分在油压机施力后取出,将注胶板取开,换成硫化盖板,即可硫化复合。硫化完成后,利用脱模装置脱模即可。
权利要求1.橡胶金属复合元件模具由模腔部分(1)、注胶部分(2)、脱注部分(3)和脱模部分(4)、几部分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模腔部分(1)是由盖板(5)、底板(6)、侧板(7)及外套(8)组成,其外套(8)与侧板(7)为圆锥状相配,其锥度为1∶5-1∶20,且外套(8)的两端口均为锥状斜口,而盖板(5)上有一内锥口与外套(8)相配,并在盖板(5)上有2-40个注胶孔17与注胶部分的注胶板(9)相对应,同时底板(6)上也有一内锥口与外套(8)相配,而注胶部分(2)又为注胶板(9)、注压筒(10)和注压芯(11)所组成,其注胶板(9)通过定位销(16)与盖板(5)相连,在注胶板(9)上连有一注压筒(10)、在注压筒(10)内又套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注压芯(11)脱注部分(3)由注压筒底座(12)脱注压芯架(13)组成,且注压筒底座(12)是通过一子口与注压筒(10)相配,而注压芯架(13)是活套在注压筒底座(12)内,的脱模部分(4)又由脱模架(14)脱模顶架(15)所组成。脱膜架(14)支承底板(6)的下面,并由2-3圈钢环焊接而成脱膜顶架(15)活套在膜模架(14)的圈内。
专利摘要橡胶金属复合元件模具,由模胶部分、注胶部分、脱胶部分和脱膜部分几部分所构成,采用了内外套以及注胶板底座均匀斜面配合的结构形式,使得其模具的装拆都十分方便,有利于实现移模注压法生产,其制成品橡胶缺陷少,产品合格率高,同时具有容易操作,作业效率高之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橡胶金属件的复合制作和生产。
文档编号B29C33/00GK2308498SQ96235370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7日
发明者黄思宏 申请人:株洲时代橡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