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气动顶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82670阅读:1434来源:国知局
模具气动顶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气动顶出装置包括后模,后模的前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顶出腔体,后模上设有与顶出腔体相通的气道,顶出腔体内固定设有吹气柱,吹气柱上靠近前端面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吹气柱的后端面上向吹气柱内设有吹气盲孔,凹槽内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与吹气盲孔连通的出气孔,凹槽和凹槽前侧的吹气柱与顶出腔体的内腔壁之间设有过气间隙。优点是:省去了杂质进入后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模具的使用寿命增长,工作效率提高,在维修和组装的成本上也降低很多,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模具损坏的一些不必要因素,本装置能够快速脱料,不需要顶动,有效的解决了冷料问题,产品质量也相应的得到了提升。
【专利说明】
模具气动顶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气动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模具在科技发达的时代,也是生产加工中一件常用的设备。目前对于加工盘状、盒状类的质量较轻的产品时,如加工塑料盒、盖时,这种顶杆结构就无法达到加工的要求了,因此就有了气动结构的顶出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模具的气动顶出结构”,公开号为CN10293571A,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流道,前模仁、后模仁之间形成型腔,流道连通型腔,型腔内为加工的产品,后模仁上表面设置有顶出腔体,顶出块的上端面贴合产品的下表面,顶出块的下端面和底座的底端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顶出块、底座之间围成空气腔体,底座位于顶出腔体内部,后模仁上设置有压缩气体通道,压缩气体通入压缩气体通道,压缩气体通道连通至空气腔体。这种结构的气动结构是解决了顶杆顶出的结构,避免了塑料这些软质结构产品被损坏的情况,但是由于顶出块需要长时间不断的顶出、并由复位弹簧带回复位,使得这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很容易进入杂质,一旦杂质进入顶出腔体内,会卡在复位弹簧以及顶出块附近,导致复位弹簧或者顶出块不能回到原位或顶出不力,甚至会造成直接卡死的结果,给模具正常的生产加工带来很大的困扰,而且这种结构的组装和维修也是非常的困难,有时候因内部卡入的杂质太多,还会造成无法维修,需要更换模具或者暴力拆卸,这样就给加工厂商带来的损失非常巨大,工作效率也相应的降低,另外,这种结构的顶出块是靠气体带动的方式进行快速顶出,那么顶出块会受到气体的影响,而出现快速降温的现象,这样在顶出块顶至产品的相应面时会造成局部冷料现象,造成产品的质量降低,次品率也就相应的提升。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因杂质进入导致无法正常工作,造成工作效率降低,更换模具等一些不必要的隐患,同时也解决了冷料现象的模具气动顶出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模具气动顶出装置,包括后模,后模的前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顶出腔体,后模上设有与顶出腔体相通的气道,顶出腔体内固定设有吹气柱,吹气柱上靠近前端面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吹气柱的后端面上向吹气柱内设有吹气盲孔,凹槽内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与吹气盲孔连通的出气孔,凹槽和凹槽前侧的吹气柱与顶出腔体的内腔壁之间设有过气间隙。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前侧的吹气柱的直径小于顶出腔体的直径。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与凹槽和凹槽前侧的吹气柱相对应的顶出腔体的内腔直径大于凹槽前侧的吹气柱的直径。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后侧的吹气柱的直径与相对应的顶出腔体的直径相等。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后侧的吹气柱与相对应的顶出腔体的内腔壁之间过盈配合安装。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吹气柱由铍铜材料制成。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吹气柱,利用吹气柱吹气进行脱料的方式,使得本产品不需要顶起后在吹料,省去了弹簧以及顶出块结构的配合,也就省去了杂质进入后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模具的使用寿命增长,工作效率提高,在维修和组装的成本上也降低很多,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模具损坏的一些不必要因素,由于本装置能够快速脱料,不需要顶动,则有效的解决了冷料问题,使得产品的工整性提升,质量也相应的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吹气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吹气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吹气柱安装于后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模具气动顶出装置,包括后模10,后模10的前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顶出腔体U,后模10上设有与顶出腔体11相通的气道12,顶出腔体11内固定设有吹气柱13,固定的方式可以有很多,若螺纹连接的方式也可以,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均可以,采用螺钉固定方式也可以,固定方式不作限定,可依照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固定方式,吹气柱13上靠近前端面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14,吹气柱13的后端面上向吹气柱13内设有吹气盲孔15,凹槽14内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与吹气盲孔15连通的出气孔16,气体通过气道吹入吹气盲孔,再由吹气盲孔经过出气孔吹出,凹槽14和凹槽前侧的吹气柱13与顶出腔体11的内腔壁之间设有过气间隙17。留有过气间隙则方便气体从吹气孔吹出时从过气间隙中吹出,吹至加工的产品上使其快速脱料,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上、下模之间由流道注入料的时候,吹气柱也在同时被注入的料导热进行升温,因此,为了使得导热效果提升,吹气柱可以由铍铜材料制成,那么在气体进入经过吹气柱的时候,气体也会带有一定的温度,加上本气动结构不需要顶料,只是单纯的气吹,而且气吹的过程中,气体由于从吹气孔快速吹出的时候回碰撞在顶出腔体的内腔壁上反弹,反弹回来的气体又接着被吹气孔吹出的气体吹动,则就会产生螺旋上升的旋风气体,这样不但吹料的效果会更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冷料的问题。
[0017]上述中的过气间隙的形成可以是凹槽前侧的吹气柱13的直径小于顶出腔体11的直径,也可以是与凹槽14和凹槽前侧的吹气柱13相对应的顶出腔体11的内腔直径大于凹槽前侧的吹气柱13的直径。当然了为了更好的配合这两种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案,最好是凹槽后侧的吹气柱13的直径与相对应的顶出腔体11的直径相等,也可以是凹槽后侧的吹气柱13与相对应的顶出腔体11的内腔壁之间过盈配合安装。在凹槽前侧的吹气柱13的直径小于顶出腔体11的直径,以及凹槽后侧的吹气柱13的直径与相对应的顶出腔体11的直径相等或者是凹槽后侧的吹气柱13与相对应的顶出腔体11的内腔壁之间过盈配合安装的这种情况下,如图2,则有凹槽前侧的吹气柱13的直径LI小于凹槽后侧的吹气柱13的直径L2。
[0018]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模具气动顶出装置,包括后模,后模的前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顶出腔体,后模上设有与顶出腔体相通的气道,其特征在于:顶出腔体内固定设有吹气柱,吹气柱上靠近前端面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吹气柱的后端面上向吹气柱内设有吹气盲孔,凹槽内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与吹气盲孔连通的出气孔,凹槽和凹槽前侧的吹气柱与顶出腔体的内腔壁之间设有过气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气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前侧的吹气柱的直径小于顶出腔体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气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凹槽和凹槽前侧的吹气柱相对应的顶出腔体的内腔直径大于凹槽前侧的吹气柱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模具气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后侧的吹气柱的直径与相对应的顶出腔体的直径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模具气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后侧的吹气柱与相对应的顶出腔体的内腔壁之间过盈配合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气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柱由铍铜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B29C45/43GK205674442SQ201620533604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日 公开号201620533604.7, CN 201620533604, CN 205674442 U, CN 205674442U, CN-U-205674442, CN201620533604, CN201620533604.7, CN205674442 U, CN205674442U
【发明人】徐海永
【申请人】台州市椒江利豪塑料模具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