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内腔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防水垢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ー种蒸汽发生器,尤其涉及ー种内腔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防水垢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在衣物护理、食品及美容美发等领域使用的电加热型蒸汽发生器家电产品,其加热内腔作为主要功能部件往往因为无法适应各种水源状况而容易产生水垢,如水垢不及时加以清除,会影响蒸汽发生器的热传导性能,増加能耗,造成资源浪费,并且严重时会堵塞蒸发器的管路造成整个产品的损坏。
传统蒸汽发生器为避免加热内腔产生水垢,通常在内腔上附着ー层特氟龙或搪瓷涂料作为功能性涂层,特氟龙涂料层虽然“不粘黏性”性能较好,但是其耐磨性较差,长期使用容易脱落直接被人体食用;其次耐温性较低,在温度超过475°C以上时会分解少量含剧毒的全副异丁烯;最后导热系数低,导热性能较差,使用起来不够节能。而搪瓷涂料虽然有许多性能指标优异,但是在最重要的“不粘黏性”指标上却相距很远。所以目前还没有ー种在防水垢方面具有不粘黏性、耐高温、高硬度、无毒、高耐腐蚀的蒸汽发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ー种新型内腔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具有自清洁不粘黏性、耐高温、高硬度、无毒、高耐腐蚀性且具有远红外线功能、高传热性及抗菌等功能于一体的防水垢蒸汽发生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ー种新型内腔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防水垢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蒸汽发生器内腔中壳体内壁与加热体上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所述的纳米陶瓷涂层由三氧化ニ铝与无机纳米颗粒经低温烘焙而成。所述的无机纳米颗粒由三氧化硅、ニ氧化钛、纳米石墨组成。
本发明专利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在蒸汽发生器内腔中壳体内壁与加热体上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纳米陶瓷涂层由三氧化ニ铝与无机纳米颗粒经低温烘焙而成,利用三氧化ニ铝的疏水性和无机纳米颗粒的协同互补性,使蒸汽发生器在快速加热产生水蒸汽并加速生成矿物质水垢的过程中,初始阶段会因带电离子关系轻微附着于涂层表面上,但很快就会在涂层上因不粘特性所具有的薄膜阻隔,汽泡冲击以及表面张カ作用,而使产生的少量水垢脱离涂层并将水垢即时排除;一方面保持发热体最佳热传效率,节省能源损耗及防止堵塞管路情况发生,另ー方面则最大程度避免了因为过厚积垢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图I为本发明专利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专利纳米陶瓷涂层表面围观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专利纳米陶瓷涂层表面水滴与油滴荷叶效应形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照片图表对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如图I所示,ー种新型内腔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防水垢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蒸汽发生器内腔中壳体I内壁与加热体2上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3。如图2所示,纳米陶瓷涂层3由纳米三氧化ニ铝与三氧化硅、ニ氧化钛、纳米石墨等无机纳米颗粒协同在涂层表面形成纳米尺寸几何形状互辅的界面结构,由于纳米尺寸低 凹的表面可使吸附气体分子稳定存在,相当于在宏观表面上有一层稳定的气体薄膜,使油或水无法与材料的表面直接接触,形成荷叶效应,当蒸汽发生器发热体加热时表面产生高温使水分子中矿物质析出产生沉积,但因前述纳米尺寸产生的气体薄膜的存在,矿物质积垢无法有效附着并在一定气泡压力推挤及表面张カ作用下,矿物质积垢产生破裂分离,经过高压蒸汽冲击产生粉碎与蒸汽一同排除。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纳米陶瓷涂层表面水滴与油滴荷叶效应形状,证实达到预期理想效果图。本发明专利可解决蒸汽发生器内腔水垢生成与排除问题,使蒸汽发生器可在腔体内高温、高压冲击及不同水质矿物质快速生成的严峻条件下使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减少资源浪费、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等优点,在蒸汽发生器家电产品中具有极大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内腔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防水垢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蒸汽发生器内腔中壳体内壁与加热体上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腔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防水垢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陶瓷涂层由三氧化二铝与无机纳米颗粒经低温烘焙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腔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防水垢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纳米颗粒由三氧化娃、二氧化钛、纳米石墨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内腔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防水垢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蒸汽发生器内腔中壳体内壁与加热体上附着有纳米陶瓷涂层,纳米陶瓷涂层由三氧化二铝与无机纳米颗粒经低温烘焙而成,无机纳米颗粒由三氧化硅、二氧化钛、纳米石墨组成;本发明可解决蒸汽发生器内腔水垢生成与排除问题,使蒸汽发生器可在腔体内高温、高压冲击及不同水质矿物质快速生成的严峻条件下使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减少资源浪费、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等优点,在蒸汽发生器家电产品中具有极大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F22B37/04GK102734778SQ201210182049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吴太和, 廖运林 申请人:伟盈技术研发(无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