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8162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包括:密封保温膜、蒸汽室、喷嘴、汽包、蒸汽出口、汽水连通管、下降管、高温冷凝水管、第一锅壳、排压气孔、水汽进口、压力传感器、铸铁省煤燃烧器、烟箱、清灰门、水汽出口、清垢孔、汽包进水管、热水管、第二锅壳、单向阀、给水阀门、混水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运作高效、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克服了现有的工业蒸汽锅炉,发热效率低,密封性能不好,保温效果差,热量损失较大,节能效果不好,易对环境产生污染,检修维护不方便的问题,本装置市场潜力大,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专利说明】
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属于锅炉设计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工业蒸汽锅炉,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集成化程度较低,占用较大空间,可控性能差,控制不方便,自动化控制程度低,工作可靠度较差,实用性较差。
[0003]为此,设计一种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该装置发热效率较高,密封性能好,增强了保温效果,减少了热量损失,节能效果较好,减少了环境污染,检修维护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包括:密封保温膜、蒸汽室、喷嘴、汽包、蒸汽出口、汽水连通管、下降管、高温冷凝水管、第一锅壳、排压气孔、水汽进口、压力传感器、铸铁省煤燃烧器、烟箱、清灰门、水汽出口、清垢孔、汽包进水管、热水管、第二锅壳、单向阀、给水阀门、混水器,其特征在于: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的铸铁省煤燃烧器上安装水汽进口、压力传感器与排压气孔,第一锅壳通过下降管连接汽水连通管,汽水连通管连接蒸汽室,蒸汽室中安装汽包并通过蒸汽出口连接高温冷凝水管,水由水汽进口注入到铸铁省煤燃烧器内,压力传感器工作显示铸铁省煤燃烧器内水蒸气的气压,并通过排压气孔根据需要进行压力调节,水蒸气在第一锅壳内通过下降管进入到汽水连通管内进过汽水交换热作用,在汽水连通管中汽水交换热作用后进入到蒸汽室内产生蒸汽,蒸汽室中的产生的蒸汽在汽包内产生热量,蒸汽室中多余的蒸汽通过蒸汽出口排出后由高温冷凝水管内进行冷凝;蒸汽室外安装密封保温膜,蒸汽室上安装喷嘴,蒸汽室通过汽包进水管连接第二锅壳,第二锅壳连接热水管,热水管上安装单向阀并连接混水器,混水器上安装给水阀门并连接水汽出口,蒸汽室外安装清垢孔,烟箱外安装清灰门,密封保温膜工作对蒸汽室进行密封保温,蒸汽室中过多的气压经由喷嘴排出蒸汽室外面,蒸汽室中的蒸汽通过汽包进水管进入到第二锅壳内进行进一步产热,产热后流入热水管内冷凝,热水管中冷凝后的热水由单向阀的单向导向作用进入到混水器内,并调节给水阀门开度的大小,从而使热水从热水管经由水汽出口流出进行循环利用,通过清垢孔对蒸汽室内产生的水垢、锈蚀等进行清洁,打开清灰门对烟箱内的灰尘等进行清洁处理。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密封保温膜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能,增强了装置的保温性能,减少了装置的热量损失,提高了装置的节能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发热效率;压力传感器和排压气孔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增强了装置的可控性能,使得装置控制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可靠度和工作安全性能;清灰门和清垢空,使得装置的检修维护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可靠性能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安全性能,减少了环境污染;铸铁省煤燃烧器减少了装置的能量损耗,节约能源,提高了装置的节能效果,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装置的发热效率;单向阀和给水阀门增强了装置的可控性能,使得装置控制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可靠度和工作安全性能,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作进一步说明。
[0009]图1中,I一密封保温膜,2—蒸汽室,3—喷嘴,4一汽包,5—蒸汽出口,6—汽水连通管,7—下降管,8—高温冷凝水管,9 一第一锅壳,10—排压气孔,11 一水汽进口,12—压力传感器,13—铸铁省煤燃烧器,14一烟箱,15—清灰门,16—水汽出口,17—清垢孔,18—汽包进水管,19一热水管,20—第二锅壳,21 —单向阀,22—给水阀11,23一混水器。
[0010]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的密封保温膜I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能,增强了装置的保温性能,减少了装置的热量损失,提高了装置的节能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发热效率。汽水连通管6和高温冷凝水管8使得能量能够循环利用,减少了装置的热量损失,提高了装置的节能效果,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压力传感器12和排压气孔10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增强了装置的可控性能,使得装置控制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可靠度和工作安全性能。清灰门15和清垢孔17使得装置的检修维护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可靠性能,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安全性能,减少了环境污染。铸铁省煤燃烧器13减少了装置的能量损耗,节约能源,提高了装置的节能效果,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装置的发热效率。单向阀21和给水阀门22增强了装置的可控性能,使得装置控制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可靠度和工作安全性能,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混水器23对热水与冷水进行混入口 ο
[0011]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的底部设有水汽进口11与铸铁省煤燃烧器13相连接,在铸铁省煤燃烧器13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2与排压气孔10相连接,铸铁省煤燃烧器13通过高温冷凝水管8与第一锅壳9相连接,在第一锅壳9通过下降管7连接有蒸汽室2,并在第一锅壳9和蒸汽室2之间设有若干汽水连通管6,在蒸汽室2的内表面设有密封保温膜I,并在蒸汽室2的外表面连接有若干个喷嘴3,在蒸汽室2内还设有汽包4,通过汽包进水管18与第二锅壳20相连接,在蒸汽室2的右端还设有清垢孔17,并连接有热水管19,通过单向阀21与混水器23相连接,混水器23出口处连接有给水阀门22,在铸铁省煤燃烧器13的右端还设有烟箱14,并在烟箱14上设有清灰门15,在烟箱14的末端出口处连接有水汽出口 16。
[0012]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水由水汽进口11注入到铸铁省煤燃烧器13内,在铸铁省煤燃烧器13内进行高温加热产生水蒸气,由压力传感器12来显不铸铁省煤燃烧器13内水蒸气的气压,并通过排压气孔10根据需要进行压力调节,随后水蒸气在第一锅壳9内,通过下降管7进入到汽水连通管6内,进过汽水交换热作用后,进入到蒸汽室2内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在汽包4内产生热量,多余的蒸汽则通过蒸汽出口 5排出,并经由高温冷凝水管8内进行冷凝后,回流到水汽进口 11内进行循环利用,在蒸汽室2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由密封保温膜I进行密封保温,过多的气压经由喷嘴3排出蒸汽室2外面,此时蒸汽再通过汽包进水管18进入到第二锅壳20内进行进一步产热,产热后经过热水管19内冷凝,通过单向阀21的单向导向作用后进入到混水器23内,并调节给水阀门22开度的大小,从而使热水从热水管19经由水汽出口 16流出,已进行循环利用,工作完成后可以通过清垢孔17对蒸汽室2内产生的水垢、锈蚀等进行清洁,并可以通过打开清灰门15对铸铁省煤燃烧器13和烟箱14内的灰尘等进行清洁处理,以保证装置的正常安全运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运作高效、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克服了现有的工业蒸汽锅炉,发热效率低,密封性能不好,保温效果差,热量损失较大,节能效果不好,易对环境产生污染,检修维护不方便的问题,本装置市场潜力大,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主权项】
1.新型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包括:密封保温膜、蒸汽室、喷嘴、汽包、蒸汽出口、汽水连通管、下降管、高温冷凝水管、第一锅壳、排压气孔、水汽进口、压力传感器、铸铁省煤燃烧器、烟箱、清灰门、水汽出口、清垢孔、汽包进水管、热水管、第二锅壳、单向阀、给水阀门、混水器,其特征在于:汽水复用立式节能工业蒸汽锅炉的铸铁省煤燃烧器上安装水汽进口、压力传感器与排压气孔,第一锅壳通过下降管连接汽水连通管,汽水连通管连接蒸汽室,蒸汽室中安装汽包并通过蒸汽出口连接高温冷凝水管,水由水汽进口注入到铸铁省煤燃烧器内,压力传感器工作显示铸铁省煤燃烧器内水蒸气的气压,并通过排压气孔根据需要进行压力调节,水蒸气在第一锅壳内通过下降管进入到汽水连通管内进过汽水交换热作用,在汽水连通管中汽水交换热作用后进入到蒸汽室内产生蒸汽,蒸汽室中的产生的蒸汽在汽包内产生热量,蒸汽室中多余的蒸汽通过蒸汽出口排出后由高温冷凝水管内进行冷凝;蒸汽室外安装密封保温膜,蒸汽室上安装喷嘴,蒸汽室通过汽包进水管连接第二锅壳,第二锅壳连接热水管,热水管上安装单向阀并连接混水器,混水器上安装给水阀门并连接水汽出口,蒸汽室外安装清垢孔,烟箱外安装清灰门,密封保温膜工作对蒸汽室进行密封保温,蒸汽室中过多的气压经由喷嘴排出蒸汽室外面,蒸汽室中的蒸汽通过汽包进水管进入到第二锅壳内进行进一步产热,产热后流入热水管内冷凝,热水管中冷凝后的热水由单向阀的单向导向作用进入到混水器内,并调节给水阀门开度的大小,从而使热水从热水管经由水汽出口流出进行循环利用,通过清垢孔对蒸汽室内产生的水垢、锈蚀等进行清洁,打开清灰门对烟箱内的灰尘等进行清洁处理。
【文档编号】F22B37/46GK205669803SQ201620283072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7日
【发明人】郭敏强
【申请人】郭敏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