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端部多头的螺旋折流面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特别是一种端部多头的螺旋折流面换热器。
背景技术:
见图1,在常规换热器壳程的进、出口处,由于管板法兰螺柱安装位置和进、出口口径尺寸的结构设计原因,进出口距离管板内侧有较大距离,根据流体总是要走最短或阻力最小路径的原理。经过防冲板3进入壳体1内的介质大部分接着要进入C腔,B腔就要少得多,而A腔基本为滞流区,使此处的换热管换热能力显著降低。同时易造成沉积和结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部多头的螺旋折流面换热器,改进进出口处的流动状态,避免介质滞流,换热充分,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消除沉积和结垢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设置有壳程介质进口、壳程介质出口的壳体,换热管、螺旋折流板和两端管板,其特征是在壳程进、出口处设置局部的多头的螺旋折流板,使进、出口处产生强制扰动,加速流体流动。把一股介质利用多头螺旋分成多股,利用其中一股的力量把管口与管板区域间原本停滞的流体强制推动,使其产生螺旋状斜向运动,是以旋涡形式进出主体的螺旋连续运动。这样就使壳程介质在整个换热设备中不能形成相对静止的三角形死区。避免了介质滞流,而且全部流体参与了传热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端部多头螺旋的结构,使管板处的介质换热具有一股旋转动力,改善进、出口处的管板附近介质滞流,达到加速当地流动的目的,换热充分,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消除沉积和结垢的可能性。在整个壳程中没有横向流,为大大减少了横向流动引起的振动。延长了使用寿命。
图1是常规换热器的壳程进口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壳体2上设置有壳程介质进口3和壳程介质出口(图中未示出),在壳程介质进口3内设置防冲板4,壳体2两端组装管板1,换热管6组装在壳体2内。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要点是在壳程进、出口处设置局部的2头的螺旋折流板5-1、5-2(也可设置3头的螺旋折流板)。工作原理是(见图2)由于在B腔和C腔中加设一头螺旋折流板5-2,这一头螺旋折流板5-2将原B腔分割为B1、B2腔,将C腔分割为C1、C2腔。根据同样的流体流动原理,经过防冲板4进入壳体2内的介质接着优先进入C2腔,这样C1腔除接收来自防冲板4的少部分介质外,还有能力接收B1腔的介质,进而接受A腔的介质,这样,图2的A腔和图1的A腔比较显然改善了介质的流动,消除了换热死区。
权利要求1.一种端部多头的螺旋折流面换热器,它包括设置有壳程介质入口、壳程介质出口的壳体,换热管、螺旋折流板和两端管板,其特征是在壳程进、出口处设置端部多头的螺旋折流板。
专利摘要一种端部多头的螺旋折流面换热器,它包括设置有壳程介质入口、壳程介质出口的壳体,换热管、螺旋折流板和两端管板,其特征是在壳程进、出口处设置端部多头的螺旋折流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端部多头螺旋的结构,使管板处的介质换热具有一股旋转动力,改善进、出口处的管板附近介质滞流,达到加速当地流动的目的,换热充分,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消除沉积和结垢的可能性。在整个壳程中没有横向流,为大大减少了横向流动引起的振动。延长了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8F9/00GK2869747SQ200520146078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0日
发明者卢秉威, 殷勤, 白光 申请人:卢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