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7283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品,尤其涉及一种打火机。
背景技术
打火机是小型取火装置。主要用于吸烟取火,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打火机的 抗风、抗湿性能优于火柴,在较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也能使用。打火机主要部件是发火机构和 贮气箱,发火机构动作时,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将燃气引燃。发火机构是打火机演变中 最活跃的部分,也是结构较复杂的部分。根据发火机构的特点,打火机可分为火石钢轮打火 机、压电陶瓷打火机、磁感应打火机、电池打火机、太阳能打火机、微电脑打火机6种。打火 机使用的气体主要是可燃性气体。早期多用汽油。今多用丁烷、丙烷类和石油液化气。它 们经加压后充入贮气箱,一旦释放到空气中便吸热气化而迅速膨胀,极易点燃。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社会共识,为了帮助吸烟者成功戒烟,产生了本申请的技术 构思。

实用新型内容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火机,该打火机的触发装置与一个内置的音盒 串联,每当使用打火机打火时,就会发出警示音。技术方案一种打火机,包括燃烧室、燃料储存腔体、点火开关、电子打火装置,燃 烧室和点火开关设于燃料储存腔体的上端,燃料储存腔体内设有燃料输送管,燃料输送管 与燃烧室相连,点火开关与电子打火装置相连,所述电子打火装置设于燃料储存腔体内,电 子打火装置的下方设有音盒,音盒的开关与电子打火装置的触发开关相连。上述燃料储存腔体上设有燃料添加口。上述燃烧室上开设有通风口。上述燃料输送管上设有阀门。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火机,该打火机的触发装置与一个内置的音盒 串联,每当使用打火机打火时,就会发出警示音,该打火机可以重复使用。燃烧室上的通风 口可以增加输氧量,并且在遇到有风天气时,起到一定的防风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示意图。点火开关1、电子打火装置2、燃料储存腔体3、 燃料输送管4、燃烧室5、音盒6、阀门7、燃料添加口 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打火机,包括燃烧室5、燃料储存腔体3、点火开关1、电子打火装置2,燃烧室 5和点火开关1设于燃料储存腔体3的上端,燃料储存腔体3内设有燃料输送管4,燃料输
3送管4与燃烧室5相连,点火开关1与电子打火装置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打火装置 2设于燃料储存腔体3内,电子打火装置2的下方设有音盒6,音盒的开关与电子打火装置 2的触发开关相连。音盒内置录音“吸烟有害健康”,当按下点火开关时,点火开关触发电子 打火装置打火,电子打火开关同时触发音盒的放音开关开始放音。实施例2一种打火机,包括燃烧室5、燃料储存腔体3、点火开关1、电子打火装置2,燃烧室 5和点火开关1设于燃料储存腔体3的上端,燃料储存腔体3内设有燃料输送管4,燃料输 送管4与燃烧室5相连,点火开关1与电子打火装置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打火装置 2设于燃料储存腔体3内,电子打火装置2的下方设有音盒6,音盒的开关与电子打火装置 2的触发开关相连。所述燃料储存腔体3上设有燃料添加口 8实施例3一种打火机,包括燃烧室5、燃料储存腔体3、点火开关1、电子打火装置2,燃烧室5 和点火开关1设于燃料储存腔体3的上端,燃料储存腔体3内设有燃料输送管4,燃料输送 管4与燃烧室5相连,点火开关1与电子打火装置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打火装置2 设于燃料储存腔体3内,电子打火装置2的下方设有音盒6,音盒的开关与电子打火装置2 的触发开关相连。燃料储存腔体3上设有燃料添加口 8。燃烧室5上开设有通风口。燃料 输送管4上设有阀门7。
权利要求一种打火机,包括燃烧室(5)、燃料储存腔体(3)、点火开关(1)、电子打火装置(2),燃烧室(5)和点火开关(1)设于燃料储存腔体(3)的上端,燃料储存腔体(3)内设有燃料输送管(4),燃料输送管(4)与燃烧室(5)相连,点火开关(1)与电子打火装置(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打火装置(2)设于燃料储存腔体(3)内,电子打火装置(2)的下方设有音盒(6),音盒的开关与电子打火装置(2)的触发开关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储存腔体(3)上设有燃料添加口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5)上开设有通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输送管(4)上设有阀门(7)。
专利摘要一种打火机,包括燃烧室、燃料储存腔体、点火开关、电子打火装置,燃烧室和点火开关设于燃料储存腔体的上端,燃料储存腔体内设有燃料输送管,燃料输送管与燃烧室相连,点火开关与电子打火装置相连,所述电子打火装置设于燃料储存腔体内,电子打火装置的下方设有音盒,音盒的开关与电子打火装置的触发开关相连。该打火机的触发装置与一个内置的音盒串联,每当使用打火机打火时,就会发出警示音,该打火机可以重复使用。燃烧室上的通风口可以增加输氧量,并且在遇到有风天气时,起到一定的防风作用。
文档编号F23Q2/34GK201706530SQ20102024040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李汶珈 申请人:李汶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