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醇基液体燃料专用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醇基液体燃料专用炉头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ー种炉头,特别是属于ー种适合醇基液体燃料燃烧的专用炉头。技术背景醇基燃料是以醇类(例如甲醇、こ醇、丁醇)等物质为主而配置的燃料,燃烧后排出CO2和水,由于其具有可再生性、环保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因 此,被公认为是今后餐饮业所应用的主要燃料之一,大有逐步替代现有燃料油气之势。但是,醇基燃料的致命缺陷是热值较低,实践证明,利用现有炉头燃烧醇基液体燃料,由于热效率低,即使醇基液体燃料充分燃烧,也仍然达不到烹饪的火力要求,因此,炉头结构业已成为制约醇基液体燃料进一步推广的瓶颈问题。现有燃油炉头的结构通常由进油管、汽化头、燃烧碗、进风碗、炉膛壁和进风管等构成。进油管的出油端安置在汽化头内腔中,工作时,燃料油从进油管端部的喷油嘴喷出,汽化后经汽化头侧壁孔排入燃烧碗的燃烧室内,与进风管输送的助燃风混合燃烧,火焰随风向上升,冲向由炉膛壁围成的炉膛顶部的锅底,然后沿锅底向外散开并外溢。这种结构的炉头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热效率低,不但不适合采用热值较低的醇基液体作为燃料,而且还存在燃料油浪费、燃烧室易积碳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热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g在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醇基液体燃料专用炉头,该炉头具有热效率高,特别适合醇基液体燃料燃烧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醇基液体燃料专用炉头的结构,包括进油管、汽化头、燃烧碗、进风碗、炉膛壁和进风管,所述进风碗密封套置在所述燃烧碗的外围,所述汽化头容置在所述燃烧碗的内腔中,所述进油管的喷油嘴位于该汽化头的腔内,其特征是所述进风管沿向上斜切线方向与进风碗的风腔相连通;在所述炉膛壁的周向设有ー圈具有蜂窝状通孔、向着所述燃烧碗燃烧ロ倾斜的聚能板,该聚能板的背面与所述炉膛壁形成回风腔;在该回风腔内设有连通外界的下排式出风管;所述炉膛壁的锅体ロ在使用时与锅底壁为接触式密封结构。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沿向上斜切线方向的进风管的水平夹角最好为20 —25 ノ乂。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在所述炉膛壁锅体ロ接触式密封结构的ロ沿上,具有连通外界与炉膛的ニ段对置的细缝,该每条细缝的段长为ロ沿周长的十分之一。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燃烧碗上的侧壁孔与进风碗侧壁上的风孔为径向对置式设置,且两者的数量、孔形及大小相匹配。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在所述燃烧碗的端ロ面上设有ー压火圈,该压火圈的内壁呈上拱内缩状;在所述燃烧碗的端口上均布有ー排斜向风孔,这些斜向风孔的出口延长线与所述内壁的坡面相平行。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聚能板为整体式结构。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聚能板为分体式结构,每块聚能板的形状呈扇形,所述蜂窝状通孔呈厚度向设置;所有聚能板搁置在ー个整体式托架上,且每片聚能板的中心区域对应该托架上的ー个开ロ。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底进风为向上斜进风、在炉膛内设置聚能板、增设回风腔并设置下排式出风管,采用接触式密封的炉膛壁锅体ロ组合结构后,作业时,从燃烧室燃烧ロ冲出的火焰被锅底阻挡后外溢,外溢的火焰在接触式密封的炉膛壁锅体口和回风腔的双重作用下,只能选择穿透聚能板冲向出风管这条路径,而将聚能板炽热并使热能滞留在聚能板上,形成多重汽化,使燃烧更为充分;向上斜进风既可避免燃烧油漏入进风管,还可使风カ分布均匀,因此,这种炉头能获得锅底中部受燃烧室出火口火焰的冲击而得热,锅底外围则受聚能板的辐射而获得热能的效果,使整体热效率大幅度得以提闻,经实测热效率可提闻20%以上。再则,经过下述几方面的进ー步改进,对于提高热效率、減少燃烧室内积碳、操作方便等都有明显的效果。I、将燃烧室侧壁上的风孔路径由斜向改为径向设置后,有利于消除燃烧室壁的积碳现象。2、在径向设置风孔的基础上,使风孔和所述侧壁孔的数量、孔形及大小相匹配,则实现了下述目的风、气相对冲击,ー则有利于均匀混合,再则,两者冲击后 有助于形成向上的火力,既提高向上的冲力,又为回火奠定了基础。3、增设压火圏,并使压火圈的内壁呈上拱内缩状,从而使那些从均布斜向风孔出来的助燃风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即火焰更为集中且垂直向上,从而使本机的工作机理更趋完善。4、在炉膛锅体ロ开设细缝后,ー则有利于消除可能出现的窝火现象,ニ则便于操作者掌握火候。为加深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描述。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炉头上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移去ニ片聚能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ー块聚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进油管10,喷油头101,喷油嘴102,进风碗20,风腔201,进风管202,回风腔30,炉膛壁301,上排风ロ 302,灶面板40,托架50,托架ロ 501,聚能板60,通孔601,下侧边602,汽化头70,汽化腔701,侧壁孔702,燃烧室703,压火圈80,出风管90,出风管入口 901,燃烧碗100,风孔1001,斜向风孔1002。
具体实施方式
參见图I。本实用新型的炉头结构从下往上,包括进油管10、汽化头70、燃烧碗100、进风碗20、炉膛壁301、进风管202和出风管90。进风碗20和燃烧碗100分别为两个密封套置在一起、不同直径的圆形筒体。汽化头70容置在所述燃烧碗100的内腔中部,其顶部为球形封闭体,筒身上开有多个侧壁孔702,作为液体汽化后的出汽孔。进油管10垂直向伸过进风碗20、燃烧碗100的底壁,端部到达汽化头70的内腔上部,喷油头101上开设喷油嘴102。汽化头70的外壁与燃烧碗100内壁间形成燃烧室703。在燃烧碗100的壁上设有一定数量、路径呈径向设置的风孔1001,具体实施时,这些风孔1001的数量、孔形及大小最好与所述燃烧碗100上的侧壁孔1001相匹配,呈径向对置式设置,以便达到风、气相对冲击的目的,这样既有利于风和气的均匀混合,也有助于形成向上的火力。燃烧碗100的外壁与进风碗20的内壁间形成环形的风腔201,特别之处,所述进风管202沿向上斜切线方向与进风碗20的风腔201相连通,具体实施时,所述沿向上斜切线方向的进风管的水平夹角a最好为20 — 25度。该结构克服了原有底进风所存在的缺陷I、进入风腔201的风需先碰撞燃烧碗100的底壁,然后再扩散,致使风能损失,2、作业时,常有从燃烧室溢出的油进入进风管,因此存在安全隐患。改进后,由于进风管202移到了进风碗20的侧壁,从而克服了底进风所存在的问题。作业时,送入的助燃风首先在环形风腔201内回转加速,然后直接从风孔1001进入燃烧室703。为进ー步提高热效率,在燃烧碗100的燃烧ロ ロ沿上还均布式设有ー排斜向风孔1002,其作用是助推火焰高速冲出燃烧室703。为提高此效果,在燃烧碗100的端ロ面上设置压火圈80,并使该压火圈80的内壁呈上拱内缩状,上拱内缩后的坡面与斜向风孔1002的出ロ延长线相平行,从而进ー步加速火焰高速冲出燃烧室703,获得集中火焰并使其垂直向上的效果。结合图2、图3和图4。燃烧室703端ロ(即燃烧ロ)的上部由炉膛壁301围成炉膛,在炉膛壁301的周向设有ー圈具有呈厚度向设置的蜂窝状通孔601、向着燃烧碗100燃烧ロ倾斜的聚能板60,该聚能板60的背面与炉膛壁301形成一个回风腔30。在该回风腔30内设有连通外界的下排式出风管90,出风管入口 901嵌置在炉膛壁301上。炉膛壁301的锅体ロ在使用时与锅底壁周向为接触式密封结构。所谓接触式密封结构可以是两种形式一种是全密封结构;另一种可以是在锅体ロ的ロ沿上対称性开设ニ段细缝,每条细缝的段长约为ロ沿周长的十分之一,细缝底与锅体底的间隙约为O. 5毫米。以形成极微量出风的上排风ロ 302。这种极微量出风的上排风ロ 302结构要达到如下效果以回风腔30至出风管90为风路主干道,上排风ロ 302只作为辅助出风,因此,ー则有利于消除炉膛内可能出现的窝火现象,ニ则便于操作者观察炉膛火焰情況,掌握火候。陶瓷材料制成的聚能板60可以是整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本实施例采用分体式结构。为此,在炉膛内设置ー个环形、中部开有托架ロ 501的托架50,所有聚能板60搁置在这个整体式托架50上,且每片聚能板60的中心区域对应ー个托架ロ(501)。本实施例中,12块聚能板60倾斜状环布在该托架50上,聚能板60的下侧边602正好贴置在压火圈80的环边上,聚能板60的表面与压火圈80的环顶面形成ー个坡面,辐射状环布在燃烧室703的燃烧ロ周围。实际使用吋,以该炉头构成的灶具,灶面板40设在炉膛壁301的上沿ロ以下,使整个锅体ロ位于灶面板40之上。灶面板40以下部分进风管202与鼓风机相连通,进油管10与醇基液体燃料源相通,出风管90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引出室外,并在灶具上设置风开关、油开关等附件。使用时,先打开油路,使醇基液体燃料经喷油嘴溢出少量油井引火点燃,经风开关、油开关调节火候后,即可进行烹饪作业。上述实施例g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而不能视为对本实用新型发明思路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思路的启发下,所作出的变形设计都应该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醇基液体燃料专用炉头,包括进油管(10)、汽化头(70)、燃烧碗(100)、进风碗(20)、炉膛壁(301)和进风管(202),所述进风碗(100)密封套置在所述燃烧碗(100)的外围,所述汽化头(70)容置在所述燃烧碗(70)的内腔中,所述进油管(10)的喷油嘴(101)位于该汽化头(70)的腔内,其特征是所述进风管(202)沿向上斜切线方向与进风碗(20)的风腔(201)相连通;在所述炉膛壁(301)的周向设有ー圈具有蜂窝状通孔(601)、向着所述燃烧碗(100)燃烧ロ倾斜的聚能板(60),该聚能板(60)的背面与所述炉膛壁(301)形成回风腔(30);在该回风腔(30)内设有连通外界的下排式出风管(90);所述炉膛壁(301)的锅体ロ在使用时与锅底壁为接触式密封结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专用炉头,其特征是所述沿向上斜切线方向的进风管(202)的水平夹角(a)最好为20 — 25度。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专用炉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炉膛壁(301)锅体ロ接触式密封结构的ロ沿上,具有连通外界与炉膛的ニ段对置的细缝,该每条细缝的段长为ロ沿周长的十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专用炉头,其特征是所述燃烧碗(100)上的侧壁孔(702)与进风碗(20)侧壁上的风孔(1001)为径向对置式设置,且两者的数量、孔形及大小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专用炉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燃烧碗(100)的端ロ面上设有ー压火圈(80),该压火圈(80)的内壁呈上拱内缩状;在所述燃烧碗(100)的端口上均布有ー排斜向风孔(1002),这些斜向风孔(1002)的出口延长线与所述内壁的坡面相平行。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专用炉头,其特征是所述聚能板(60)为整体式结构。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专用炉头,其特征是所述聚能板(60)为分体式结构,每块聚能板(60)的形状呈扇形,所述蜂窝状通孔(601)呈厚度向设置;所有聚能板(60)搁置在ー个整体式托架(50)上,且每片聚能板(60)的中心区域对应ー个托架ロ(501)。
专利摘要一种醇基液体燃料专用炉头,包括进油管、汽化头、燃烧碗、进风碗、炉膛壁和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送风口经进风碗侧壁以向上斜切线方向与进风碗的风腔相连通;在所述炉膛壁的周向设有一圈具有蜂窝状通孔、向着所述燃烧碗燃烧口倾斜的聚能板,该聚能板的背面与所述炉膛壁形成一个回风腔;在该回风腔内设有连通外界的下排式出风管;所述炉膛壁的锅体口在使用时与锅底壁为接触式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底进风为侧进风、在炉膛内设置聚能板、在回风腔内设置下排式出风管,并采用接触式密封的炉膛壁锅体口组合结构后,使整体热效率大幅度得以提高,经实测热效率可提高20%以上,从而特别适合醇基液体燃料的燃烧烹饪作业。
文档编号F23D11/00GK202613436SQ2012202486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陈庚, 徐飞停, 李勇宏 申请人:陈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