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9228发布日期:2021-10-27 18:3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焚烧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定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垃圾处理的不断攀升,对垃圾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垃圾焚烧处理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垃圾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程度高,其中机械炉排炉是运用最广泛的垃圾焚烧技术。
3.公知,现有的机械炉排炉通常采用往复式炉排结构,炉排由相间布置的固定炉排块和活动炉排块,它包括多个炉排块并排布置,从而形成一行或一列炉排块。
4.在机械炉排炉中,通过活动炉排块与固定炉排块之间的相对位移,可以有效的对垃圾进行搅拌、移送等。因此需要炉排块能够保持长时间稳定的运行,才能使垃圾充分燃烧。但因炉排块长期暴漏在高温、腐蚀的环境中,炉排块的材质通常选择铸钢,为确保炉排块能长期稳定运行,需要合理的结构设计,避免铸件的内应力而损坏。
5.针对行动往复式机械炉排,活动炉排块与固定炉排块交迭布置,炉排块在垃圾输送方向以阶梯形式上下叠置。垃圾料中不可避免存在高熔点硬异物,在活动炉排块与固定炉排块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垃圾料被移送、搅动,硬异物在活动炉排块与固定炉排块间堆积。有时硬物会以楔状地咬入炉排块间隙中,活动炉排块来回移动,导致炉排块旋转翘起、平移浮起等。
6.同时,为保证垃圾的可以持续不断的燃烧分解,使垃圾的可燃成分彻底分解,炉排块的结构形式也需使垃圾能够有效的搅动、翻动。为保证垃圾的充分燃烧,需要提供充足氧气,因此炉排块应合理的布置通风孔,保证一次风可以顺利的通过,与垃圾料充分的接触。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上述现有的问题点,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的垃圾焚烧炉炉排块。
8.另外,提供了一种避免硬异物卡涉,防止炉排块旋转翘起、平移浮起的炉排块固连结构。
9.另外,提供了一种更有利于垃圾翻转、搅拌,更有利于垃圾料燃烧的炉排块。
1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其特点是,包括活动炉排块、固定炉排块、固连装置和炉排梁;固定炉排块与活动炉排块阶梯方向交替布置,多个炉排块卡合在炉排梁上,并排布置成一行形成固定炉排行与活动炉排行;相邻炉排块通过固连装置相连接,固连装置固定在炉排梁上。炉排块前半部分采用阶梯落差结构,在垃圾料输送方向炉排块呈阶梯结构,使垃圾料更好的翻转、搅动,使未燃垃圾与已燃垃圾混合,可以使垃圾松动,改善垃圾料的通透性。
11.进一步的,炉排块后半部采用类矩形卡槽结构。
12.进一步的,炉排梁为贴合炉排块设计,横截面采用类矩形设计。
13.进一步的,固连装置卡合在相邻炉排块上的限位孔中连接炉排块,固连装置通过螺栓螺母与炉排梁相连接。
14.所述炉排块,在阶梯处布置若干通风孔,优选于对称布置两处通风孔。因通风孔布置于阶梯落差处,垃圾料不会和炉排块阶梯处紧密贴合,一次风能更好的到达垃圾料层,更有利于助燃。且炉排块通风孔的进风方向沿阶梯方向与垃圾料输送方向一致,一次风更容易与垃圾料混合,提高燃烧工况。
15.所述炉排块,炉排块后半部分整体类似矩形卡槽状,炉排梁相应的采用类矩形设计,所述设计,炉排块与炉排梁三面接触,限制了炉排块沿炉排梁轴向旋转,从而防止了硬异物卡涉造成炉排块的翘起,避免了炉排块因翘起造成的过度损伤,漏渣量增大等问题。
16.所述炉排块,炉排块后端对称设置限位孔,用以限制炉排块移动。炉排块前端采用实心铸造,且做加厚处理,以满足炉排块长寿命的使用,减少炉排块间磨损、垃圾侵蚀的影响。
17.它包括活动炉排块、固定炉排块、炉排梁、固连块等组成。炉排块并排布置成一行,相邻炉排块通过固连块相互连接,从而间接使相互分离的一行炉排块成为整体。通过此方式,单一炉排块因硬物卡涉所受力可分散于一行炉排块,降低了固连块所受到的剪切力,极大的提高了炉排块运行的稳定性。固连块通过螺栓螺母与炉排梁相连接,从而限制了炉排块的纵向平移,从而避免了因硬异物卡涉造成的炉排块浮起。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炉排块的阶梯结构可以有效对垃圾料进行翻转、搅动,使垃圾松动,改善垃圾料的通透性;阶梯处的通风孔,可以有效的使一次风与垃圾料混合,提高燃烧工况;该固连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硬异物卡涉造成的翘起、浮起。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图1是炉排的运动方式示意图。
22.图2是该炉排块的侧视图。
23.图3是该炉排块的三维视图。
24.图4是相邻炉排块的固连结构。
25.图5是炉排块卡涉示意图。
26.图中1.活动炉排块,2.固定炉排块,3.炉排梁,4.固连装置,101.限位孔, 102.通风孔,103.阶梯状,104.矩形卡槽,h.抬起方向,k.一次风进风方向,l. 垃圾料输送方向,k.一次风进风方向,m.固定炉排块块与活动炉排块接触处, o.旋起方向,α.阶梯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8.在图1中,活动炉排块(1)与固定炉排块(2)沿垃圾料输送方向(l) 交叠布置,活动炉排块(1)与固定炉排块(2)分别通过矩形卡槽(104)卡合在炉排梁(3)上,并分别并列布置形成一行炉排。
29.进一步的,炉排块后半部结构矩形卡槽(104)与类矩形炉排梁(3)卡合时,能保证炉排块的上顶面、两侧面分别与炉排梁(3)三面接触,防止炉排块沿炉排梁(3)轴向方向发生旋转,如图1旋起方向o所示,进而避免了因硬异物卡涉在固定炉排块与活动炉排块接触处(m)造成的炉排块旋起,如图5 所示。
30.进一步的,活动炉排块(1)与固定炉排块(2)前半部采用阶梯落差结构,如图2所示,阶梯状(103),在垃圾料输送方向(l)炉排块呈阶梯角度(α),使垃圾料更好的翻转、搅动,使未燃垃圾与已燃垃圾混合,可以使垃圾松动,改善垃圾料的通透性。
31.进一步的,在炉排块阶梯处,均布通风孔(102),如图3所示。优选于左右对称布置两处通风孔(102),一次风的进风方向(k)与垃圾的阶梯输送方向(l)保持一致,且炉排块前部采用阶梯状(103)设计,使一次风能够更好的与垃圾料相混合,达到助燃的效果,提高燃烧工况。
32.进一步的,炉排块后部左右对称布置两处限位孔(101),如图4所示。炉排块并排布置成一行,相邻的两块炉排块通过将固连装置(4)卡合在限位孔 (101)中,固连装置(4)通过螺栓螺母与炉排梁(3)相连接。相邻的炉排块通过固连装置(4)相互连接,从而间接连成一个整体。因此,当单个炉排块被硬异物卡涉而受力时,所受力可以分散至相连的每个炉排块,从而降低了固连装置(4)所受到的剪切力,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固连装置(4)将炉排块与炉排梁(3)在底面对炉排块进行约束,限制了炉排块沿垂直与底面方向的位移,如图1抬起方向h所示,从而避免了炉排块因硬异物卡涉造成的炉排块平移浮起问题,如图5所示。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炉排块、固定炉排块、固连装置和炉排梁;固定炉排块与活动炉排块阶梯方向交替布置,多个炉排块卡合在炉排梁上,并排布置成一行形成固定炉排行与活动炉排行;相邻炉排块通过固连装置相连接,固连装置固定在炉排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其特征在于,炉排块前半部采用阶梯落差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其特征在于,炉排块阶梯处对称布置若干通风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其特征在于,炉排块阶梯处对称布置两处通风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其特征在于,炉排块后部对称布置两处限位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其特征在于,炉排块后半部采用类矩形卡槽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其特征在于,炉排梁为贴合炉排块设计,横截面采用类矩形设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其特征在于,固连装置卡合在相邻炉排块上的限位孔中连接炉排块,固连装置通过螺栓螺母与炉排梁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焚烧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炉排块结构及其固连结构。包括一种炉排块前部采用阶梯落差结构,并在阶梯处布置若干通风孔,后端采用类矩形卡槽结构,后部对称布置两限位孔。炉排块通过类矩形卡槽卡合在炉排梁处,进而通过固连装置将炉排块与炉排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炉排块的运动与炉排块的结构使垃圾料充分的搅动,使垃圾料与一次风更好的混合;通过此固连结构,使炉排块不容易旋起及浮起,同时方便拆卸检修方便。同时方便拆卸检修方便。同时方便拆卸检修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龙吉生 刘超 於志华 傅崇振 陈宇翔 郑宇 白力 焦学军 朱晓平 瞿兆舟 傅立珩 葛海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明州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