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锅炉气动给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922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煤锅炉气动给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电站锅炉仓储式制粉系统中的气动给粉装置。
目前,燃煤电站锅炉仓储式制粉系统给粉普遍采用刮板式机械给粉机,主要有GF-6、GF-9两种型号,GF-6型因存在的缺陷较多,基本已被淘汰。


图1所示为GF-9型给粉机的结构示意图,其粉仓1内的煤粉经下粉管2下落至给粉机3的中间平盘7上,减速机4经刮板转轴5带动上、下刮板6、8转动,上刮板6把煤粉推至中间平盘7一侧的下粉孔时,煤粉下落至下平盘9上,下刮板8又把煤粉推至下粉管11的入口,煤粉经下粉管11下落到一次风管混合器10。GF-9型给粉机主要存在如下缺点或不足1、包括刮板、涡轮、蜗杆的所有转动部件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机械磨损,所以需经常更换零部件,维护量大,需要大量的备品备件,使用不便,且成本较高。
2、减速箱易漏油,刮板转轴与下平盘配合处常因密封不严而漏粉。
3、异物或煤粉结块下落到平盘上时,将卡住刮板而不能给粉。
4、由于煤粉流动性好,其下粉管孔与平盘间的间距小于煤粉自然堆积角所要求的距离,因而经常出现煤粉自流现象,使给粉量难于控制。
5、由于给粉是靠刮板转动实现的,给粉过程是间歇式的,给粉量不但与转速有关,而且与下粉情况有关,因而给粉量是一随机脉动值,不利于设备稳定运行,给粉量与转速的关系亦不易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量小,制造及使用成本低,给粉量准确,易于自动控制的粉煤锅炉气动给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粉煤锅炉气动给粉装置,包括下粉管,其上端与粉仓(12)连通,下端插于一次风混合器(17)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粉管包括上部下粉管(14)和下部下粉管(22),所述上部下粉管(14)上部靠近粉仓(12)的部位上设有截止阀(13),所述上部下粉管(14)的下端与L阀(15)的垂直管(20)连通,所述L阀(15)的水平管(21)的外端与下部下粉管(22)连通,L阀垂直管(20)的上部侧面设有与之连通的充气管(19),所述L阀(15)的垂直管(20)与水平管(21)连通。
本实用新型L阀(15)的垂直管(20)的底部可设置泄粉孔(16)。
本实用新型的下粉管与L阀(15)的外部可设置加热装置(18)。
本实用新型L阀(15)的充气管(19)的个数至少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充气管(19)与L阀垂直管(20)垂直面间夹角为α≤15°。
本实用新型充气管(19)设于L阀垂直管(20)上,其距L阀水平管(21)的距离为水平管(21)直径的二倍。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GF-6型给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部下粉管斜向插入一次风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气量与给粉量的关系曲线。
图5~7为本实用新型L阀内煤粉随充气量增加流动状况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下粉管由上部下粉管14和下部下粉管22组成,上部下粉管14的上端与粉仓12底部垂直焊接,使上部下粉管14上端与粉仓12连通,在上部下粉管14上部靠近粉仓12的部位上设有截止阀13,上部下粉管14的下端接L阀15。L阀15为“L”状,其垂直管20上端与上部下粉管14下端连通,L阀水平管21外端与下部下粉管22上端连通,下部下粉管22的下端垂直插入一次风混合器17内,与其管壁相焊接。L阀垂直管20上端与上部下粉管14连通,L阀垂直管20的上部侧面设有均布的与其连通的充气管19,L阀垂直管20的下端与L阀水平管21连通。充气管19的个数即充气点数以大于或等于4个为宜,充气管19的位置以距L阀水平管21为其二倍直径处为佳,充气管19的充气方向与L阀垂直管20垂直面所成夹角以0<α≤15°为宜。在L阀15底部设有泄粉孔16。L阀的垂直管20、水平管21与下粉管可采用同一规格的无缝管制作,或直接采用一根管制成,材料以35#钢为宜。在下粉管及L阀15外部可设置加热装置18,以防管内煤粉受潮结块,加热装置18可以是缠绕于下粉管及L阀15外部的加热带,通过控制电源可使加热装置18发热。下部下粉管22插于一次风混合器17内时,可垂直插入,也可斜向插入,见图3,斜向插入时,以与垂直向的夹角θ以小于或等于15°为宜。工作时,粉仓12内的煤粉经上部下粉管14至L阀15,在L阀15的垂直管20和水平管21交接转弯处呈自然堆积状态。需要给粉时开始充气,充气曲线参见图4,当充气量逐渐增大至某一值Qmin后,管内煤粉产生松动,并开始流动,这时,流动区域较小,参见图5;充气量增加时L阀水平管21内煤粉流动区域随之扩大,参见图6;随着充气量的更进一步增大,水平管21内煤粉除90°弯头23底部的死角处外,全部处于流动状态,参见图7。充气量增加到使下粉管内煤粉处于流化状态后,充气就难于控制煤粉流率。L型气动给粉装置的工作范围就在开始流动至流化临界点这一区间范围,其是以密实的移动状态来实现给粉功能的。当充气管19停止充气后,管内煤粉随即停止流动,给粉的过程也就停止;重新开始充气就会重复上述过程,控制极为方便可靠。充气量力与给粉量y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充气量可以方便的实现自动控制,所以给粉过程就很容易实现自动智能给粉。在锅炉按计划停运时,粉仓12及管内煤粉已烧空,给粉装置便处于备用状态;而在紧急或事故停炉时,粉仓12及管内煤粉未及烧空,可投入电加热装置18加热,以防管内煤粉潮结。当事故停炉时间较长的时候,就要关闭截止阀13,通过泄粉孔16把管内煤粉泄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无机械磨损、给粉卡住障碍、漏粉等问题,给粉性能较佳;2、结构简单,使用、制造方便,维护量极小,无需大量备用件,其价格及使用成本均较低;3、不会出现煤粉自流,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即通过控制充气量即可精确调节、控制给粉量,可方便实现智能给粉。
4、在紧急或事故停炉时,可防止粉他及管内煤粉潮解,也可将其内煤粉泄空。
权利要求1.一种粉煤锅炉气动给粉装置,包括下粉管,其上端与粉仓(12)连通,下端插于一次风混合器(17)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粉管包括上部下粉管(14)和下部下粉管(22),所述上部下粉管(14)上部靠近粉仓(12)的部位上设有截止阀(13),所述上部下粉管(14)的下端与L阀(15)的垂直管(20)连通,所述L阀(15)的水平管(21)的外端与下部下粉管(22)连通,L阀垂直管(20)的上部侧面设有与之连通的充气管(19),所述L阀(15)的垂直管(20)与水平管(2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锅炉气动给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阀(15)的垂直管(20)的底部设有泄粉孔(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锅炉气动给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粉管与L阀(15)的外部设有加热装置(18)。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粉煤锅炉气动给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阀(15)的充气管(19)的个数至少为四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煤锅炉气动给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19)与L阀垂直管(20)垂直面间夹角为α≤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锅炉气动给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19)设于L阀垂直管(20)上,其距L阀水平管(21)的距离为水平管(21)直径的二倍。
专利摘要一种粉煤锅炉气动给粉装置,包括下粉管,其上端与粉仓连通,下端插于一次风混合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粉管包括上部下粉管和下部下粉管,所述上部下粉管上部靠近粉仓的部位上设有截止阀,所述上部下粉管的下端与L阀的垂直管连通,所述L阀的水平管的外端与下部下粉管连通,L阀垂直管的上部侧面设有与之连通的充气管,所述L阀的垂直管与水平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护量小,制造及使用成本低,给粉量准确,易于自动控制。
文档编号F23K3/02GK2283190SQ96237999
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31日
发明者郑平安 申请人:郑平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