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进油管节能灶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2399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双进油管节能灶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温度范围广泛、且节能环保的生物醇油燃油灶灶芯。
【背景技术】
[0002]生物醇油是以价格低廉、来源广泛、配置简单的生物质原料,以甲醇为主要原料,按特定工艺配方,经化学勾兑合成的一种高清洁生物质液体燃料。可替代液化气、煤气、天然气并适用于用于家庭、酒店、宾馆、单位食堂的灶用或锅炉燃料,或用作其它工业燃料。其燃烧充分、无黑烟、无积碳、不黑锅底、无残液残渣,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和稳定性,而且无腐蚀性,在常温常压下储存、运输以及使用,无需高压钢瓶,用普通铁桶或塑料桶封口储存即可,使用方便,万一失火,水浇即灭,不会引发爆炸的危险,也不会因泄漏而引发中毒事件。生物醇油用途广泛,完全可以替代柴油、液化气等,用于家庭、酒店、宾馆、学校、机关等企业及单位团体的灶具和锅炉烧火。
[0003]由于生物醇油这项新的技术还没被普遍使用,目前大多数灶具使用的燃料为天然气、液化气、煤气、柴油,这些灶具由于灶芯设计不合理,而灶芯是灶具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关系到火力是否猛烈、燃料燃烧是否充分,不合理的设计会使许多热量浪费在火焰与锅底之间,使得耗油量大4-8kg/h,并且降低灶芯的使用寿命。另外,普通的灶芯只具有一个进油孔,当需要提供较高的温度及燃烧要求时,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节能性好生物醇油燃油灶专用灶芯。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进油管节能灶芯,包括锥形的上灶芯体和圆筒状的下灶芯体,所述的上灶芯体和下灶芯体之间具有凹槽,所述的上灶芯体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层沿逆时针方向倾斜成一定角度的进风孔,所述的下灶芯体下端向两侧各自连接有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所述的下灶芯体下方设置有风机进风□。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进风孔倾斜角度为8°?15°。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进风孔的直径为5mm。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双进油管节能灶芯具有双向进油管,能够根据开启和关闭第二油阀开关进行调节进油从而控制燃油情况,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有效减少热能浪费,与生物醇基燃油配合使用后,效果更好,能充分发挥生物醇基燃油的优点,能降低用户燃料费40-70%,而且还能方便的改造现有各种灶具,直接使用本灶芯替换老式灶芯即可,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上灶芯体,2.下灶芯体,3.进风孔,4.第一进油管,5.第二进油管,6.风机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13]如图1所示的双进油管节能灶芯,包括锥形的上灶芯体I和圆筒状的下灶芯体2,上灶芯体I和下灶芯体2之间具有凹槽,上灶芯体I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层沿逆时针方向倾斜成一定角度的进风孔3,下灶芯体2下端向两侧各自连接有第一进油管4和第二进油管5,下灶芯体2下方设置有风机进风口 6。其中,进风孔3倾斜角度为8°?15°,进风孔3的直径为5mm。
[0014]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双进油管节能灶芯,其特征是:包括锥形的上灶芯体(I)和圆筒状的下灶芯体(2),所述的上灶芯体(I)和下灶芯体(2)之间具有凹槽,所述的上灶芯体(I)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层沿逆时针方向倾斜成一定角度的进风孔(3),所述的下灶芯体(2)下端向两侧各自连接有第一进油管(4)和第二进油管(5),所述的下灶芯体(2)下方设置有风机进风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油管节能灶芯,其特征是:所述的进风孔(3)倾斜角度为8。?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油管节能灶芯,其特征是:所述的进风孔(3)的直径为5mm ο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温度范围广泛、且节能环保的生物醇油燃油灶灶芯,包括锥形的上灶芯体和圆筒状的下灶芯体,上灶芯体和下灶芯体之间具有凹槽,上灶芯体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层沿逆时针方向倾斜成一定角度的进风孔,下灶芯体下端向两侧各自连接有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下灶芯体下方设置有风机进风口。本发明的双进油管节能灶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有效减少热能浪费,与生物醇基燃油配合使用后,效果更好,能充分发挥生物醇基燃油的优点,能降低用户燃料费40-70%。
【IPC分类】F23D11-36, F23D11-00
【公开号】CN104748115
【申请号】CN201410361728
【发明人】栾乔根
【申请人】栾乔根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7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