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0273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废气、废水和固体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及各种噪音造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
[0003]目前,特别是工业上产生的烟气没有进行各种很好的处理后,而肆意排放,从而对人来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且对工业上所产生的烟气的处理系统并不是很完善,所以,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还有待研发出一种能够更高效的对排放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重新利用排放烟气中所含热量的机组烟风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能够更高效的对排放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重新利用排放烟气的热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包括出烟箱和烟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烟箱的一端连接有烟管一和烟管二,所述的烟管一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预热器一,所述的空气预热器一上连接有进气管一和回气管一,进气管一上连接有进气风机一,所述的烟管二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预热器二,所述的空气预热器二上连接有进气管二和回气管二,进气管二上连接有进气风机二;空气预热器一的一端设置有烟管三,烟管三的另一端设置有净化器一,空气预热器一的一端设置有烟管四,烟管四的另一端设置有净化器二;所述的烟筒上连接有出烟管,所述的出烟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引风机一和引风机二,所述的引风机一上还连接有净烟管一,净烟管一的另一端与净化器一相连接,所述的引风机二上还连接有净烟管二,净烟管二的另一端与净化器二相连接。出烟箱能将工业设备上排放的烟气通过烟管一和烟管二输送到空气预热器一和空气预热器二上,进气风机一、进气管一、进气风机二和进气管一能够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并将吸取排放的烟气的热量,通过回气管一和回气管二进行循坏再利用,且能将排放的烟气进行降温从而有利于净化;通过净化器一和净化器二能够对排放的烟气进行进化,引风机一和引风机二能够抽取排放的烟气,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上均设置有消音器。从而能够降低进气风机一、进气风机二所产生的噪音。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净烟管一和净烟管二上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采用石墨过滤网或活性炭纤维过滤网制成。石墨过滤网或活性炭纤维过滤网均为市场上能够买到的现有产品,从而能够进一步对排放的烟气进行过滤。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回气管一、回气管二、净烟管一和净烟管二均设置有电动止回阀。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进气管一、进气管二、烟管一和烟管二上均设置有电动阀。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烟管三和烟管四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所述的回气管一、回气管二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进气管一、进气管二上均设置有加热器。
[0013]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排放的烟气通过烟管一和烟管二输送到空气预热器一和空气预热器二上,进气风机一、进气管一、进气风机二和进气管一能够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并将吸取排放的烟气的热量,通过回气管一和回气管二进行循坏再利用,且能将排放的烟气进行降温从而有利于净化;通过净化器一和净化器二能够对排放的烟气进行进化。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出烟箱;2、烟筒;3、烟管一 ;4、烟管二 ;5、空气预热器一 ;6、空气预热器二 ;7、烟管三;8、烟管四;9、净化器一 ;10、净化器二 ;11、出烟管;12、引风机一 ;13、引风机二 ;14、净烟管一 ;15、净烟管二 ;16、过滤网;17、电动止回阀;18、电动阀;19、进气管一;20、回气管一 ;21、进气风机一 ;22、进气管二 ;23、回气管二 ;24、进气风机二 ;25、消音器;26、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包括出烟箱1和烟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烟箱1的一端连接有烟管一 3和烟管二 4,烟管一 3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预热器一 5,所空气预热器一 5上连接有进气管一 19和回气管一 20,进气管一 19上连接有进气风机一 21,所述的烟管二 4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预热器二 6,所述的空气预热器二 6上连接有进气管二 22和回气管二 23,进气管二 22上连接有进气风机二 24。且进气管一 19和进气管二 22上均设置有消音器25,从而能够降低进气风机一 21、进气风机二 24所产生的噪
■~>V.曰ο
[0018]空气预热器一 5的一端设置有烟管三7,烟管三7的另一端设置有净化器一 9,空气预热器一 5的一端设置有烟管四8,烟管四8的另一端设置有净化器二 10 ;所述的烟筒2上连接有出烟管11,出烟管11的另一端设置有引风机一 12和引风机二 13,引风机一 12上还连接有净烟管一 14,净烟管一 14的另一端与净化器一 9相连接,引风机二 13上还连接有净烟管二 15,净烟管二 15的另一端与净化器二 10相连接。
[0019]净烟管一 14和净烟管二 15上均设置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采用石墨过滤网16或活性炭纤维过滤网16制成,石墨过滤网16或活性炭纤维过滤网16均为市场上能够买到的现有产品,从而能够进一步对排放的烟气进行过滤。
[0020]此外,回气管一 20、回气管二 23、净烟管一 14和净烟管二 15均设置有电动止回阀17。进气管一 19、进气管二 22、烟管一 3和烟管二 4上均设置有电动阀18。烟管三7和烟管四8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回气管一 20、回气管二 23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其中,进气管一 19、进气管二 22上均设置有加热器26。
[0021]出烟箱1能将工业设备上排放的烟气通过烟管一 3和烟管二 4输送到空气预热器一 5和空气预热器二 6上,进气风机一 21、进气管一 19、进气风机二 24和进气管一 19能够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并将吸取排放的烟气的热量,通过回气管一 20和回气管二 23进行循坏再利用,且能将排放的烟气进行降温从而有利于净化;通过净化器一 9和净化器二 10能够对排放的烟气进行进化,引风机一 12和引风机二 13能够抽取排放的烟气,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包括出烟箱和烟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烟箱的一端连接有烟管一和烟管二,所述的烟管一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预热器一,所述的空气预热器一上连接有进气管一和回气管一,进气管一上连接有进气风机一,所述的烟管二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预热器二,所述的空气预热器二上连接有进气管二和回气管二,进气管二上连接有进气风机二;空气预热器一的一端设置有烟管三,烟管三的另一端设置有净化器一,空气预热器一的一端设置有烟管四,烟管四的另一端设置有净化器二;所述的烟筒上连接有出烟管,所述的出烟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引风机一和引风机二,所述的引风机一上还连接有净烟管一,净烟管一的另一端与净化器一相连接,所述的引风机二上还连接有净烟管二,净烟管二的另一端与净化器二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上均设置有消音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烟管一和净烟管二上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采用石墨过滤网或活性炭纤维过滤网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气管一、回气管二、净烟管一和净烟管二均设置有电动止回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一、进气管二、烟管一和烟管二上均设置有电动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管三和烟管四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所述的回气管一、回气管二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一、进气管二上均设置有加热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机组烟风系统,包括出烟箱和烟筒,出烟箱的一端连接有烟管一和烟管二,烟管一设置有空气预热器一,空气预热器一上有进气管一和回气管一,进气管一上连接有进气风机一,烟管二设有空气预热器二,空气预热器二上有进气管二和回气管二,进气管二上有进气风机二;空气预热器一设有烟管三,烟管三设有净化器一,气预热器一设有烟管四,烟管四设有净化器二;烟筒上有出烟管,出烟管设有引风机一和引风机二,引风机一上有净烟管一,净烟管一与净化器一相连接,引风机二上有净烟管二,净烟管二与净化器二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对排放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重新利用排放烟气的热量。
【IPC分类】F23J15/06, F23J15/02, F23L15/00
【公开号】CN205090403
【申请号】CN201520847454
【发明人】谢永宁, 孙秋梅, 曾丽琴
【申请人】谢永宁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