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短炉膛杂煤型多用水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短炉膛杂煤型多用水暖炉。
供热面积在60~90平方米的民用水暖炉目前炉体高度均为1~1.2米左右,因而炉膛较大,热效率低,用煤量多,不能适用少煤地区和贫困地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短炉膛杂煤型多用水暖炉,使其具有炉膛短,用煤量少,热效率高,并可具备取暖做饭功能和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炉体、外水套、进出水口、炉箅和出烟口所组成,炉体底部至炉盘面的高度为50~60厘米,水暖炉设有外水套,炉口水套和烟管水套,炉箅上端的炉体至炉盘面内的炉体内设夹层形成外水套,炉膛上端的外水套向炉体内凸设形成炉口水套,烟管水套位于出烟管周边,烟管水套为矩形体水套,出烟管为矩形体出烟管,横置的水管穿设在出烟管内其两端与相对应的烟管水套相通,每根水管外套设清灰套环,各清灰套环连成一体并通过连杆与位于烟管水套外的清灰拉手连成一体。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炉膛短,用煤量少,用煤量只是传统同类水暖炉用煤量的20%,冬季保证室温在20度~28度,而且出烟口温度不足25度,热效率高,制作成本仅是同类水暖炉的50%,并可具备取暖做饭功能。适用少煤地区和贫困地区使用。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如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12可制成方体形或圆体形,炉体前侧下端设清灰门9,其内上端设炉箅10,炉体底部至炉盘面的高度为50~60厘米,炉箅上端的炉体至炉盘面13内的炉体内设夹层形成外水套5,炉箅上端为炉膛11,炉膛上端的外水套向炉体内凸设形成炉口水套6,以进一步吸收炉膛内热量,通常炉口水套为圆环形中空水套,其中间设添煤口与炉膛相通,炉口水套周边与相对应的外水套相通,炉口水套的添煤口上端为炉膛口4,供做饭和热开水用。烟管水套14位于出烟管1周边,出烟管的下端相通炉口水套上端与炉盘下端之间的炉膛侧壁,用于排除炉膛内的煤烟。烟管水套为矩形体水套,出烟管为矩形体出烟管,从而形成烟管水套包裹出烟管,横置的水管15穿设在出烟管内其两端与相对应的烟管水套相通,用于吸收出烟管内炉膛流出的热量,位于烟管水套内的水管上下间隔距离设置为3~6根。最佳为4根,水管的直径小于出烟管的宽度以保证炉膛内烟气顺出烟管与水管之间的间隙排出室外,两者的间隙距离为1~5厘米,每根水管外套设清灰套环16,清灰套环可紧贴在水管外周上滑动,各清灰套环连成一体并通过连杆17与位于烟管水套外的清灰拉手3连成一体。用手左右拉动清灰拉手使各清灰套环在各水管上左右滑动其上的烟灰从水管上落在于烟管下端口,清离烟管水套。从而避免使水管上的烟灰堵塞出烟管。烟管水套上端与烟囱19相连用于排烟,烟囱下端内设烟门18用于控制出风量。
进水口8位于外水套下端,即外水套外侧壁下端,出水口2位于烟管水套上端。即烟管水套外侧壁上端。这样形成外水套与炉口水套周边贯通,外水套与烟管水套下端贯通的结构。为便于清灰和通风在清灰门上端的炉膛侧壁还设有通风口7。
使用时,将炉箅上的煤点燃,冷水或暖气回水自进水口进入外水套,炉口水套和烟管水套分别吸收炉膛侧壁,上端和出烟管周边和内端的热量变为热水自出水口流出炉体水套供应热水,炉膛口可供做饭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短炉膛杂煤型多用水暖炉,由炉体、外水套、进出水口、炉箅和出烟口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底部至炉盘面的高度为50~60厘米,水暖炉设有外水套,炉口水套和烟管水套,炉箅上端的炉体至炉盘面内的炉体内设夹层形成外水套,炉膛上端的外水套向炉体内凸设形成炉口水套,烟管水套位于出烟管周边,烟管水套为矩形体水套,出烟管为矩形体出烟管,横置的水管穿设在出烟管内其两端与相对应的烟管水套相通,每根水管外套设清灰套环,各清灰套环连成一体并通过连杆与位于烟管水套外的清灰拉手连成一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炉膛杂煤型多用水暖炉,其特征在于位于烟管水套内的水管上下间隔距离设置为3~6根。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炉膛杂煤型多用水暖炉,其特征在于外水套与炉口水套周边贯通,外水套与烟管水套下端贯通。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炉膛杂煤型多用水暖炉,其特征在于进水口位于外水套下端,出水口位于烟管水套上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短炉膛杂煤型多用水暖炉,炉体底部至炉盘面的高度为50~60厘米,炉箅上端的炉体至炉盘面内的炉体内设夹层形成外水套,炉膛上端的外水套向炉体内凸设形成炉口水套,烟管水套位于出烟管周边,烟管水套为矩形体水套,出烟管为矩形体出烟管,横置的水管穿设在出烟管内其两端与相对应的烟管水套相通,每根水管外套设清灰套环,各清灰套环连成一体并通过连杆与位于烟管水套外的清灰拉手连成一体。
文档编号F24B9/00GK2484496SQ0122682
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1日
发明者王付啟 申请人:王付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