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3791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坡屋顶太阳能热水器,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集中设计、统一施工的坡屋顶户式太阳能热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它包括太阳能热水器1、上下水管7,上下水管7一端与太阳能热水器1的热水器水箱6连接,另一端通向用户,其特征是屋面瓦2上设有一对以上的角钢4,每对角钢4间距与太阳能热水器1的热水器支架9相对应,每对角钢4上由固定装置固定有一个以上的太阳能热水器1,上下水管7、电线电缆穿过坡屋面上的屋顶穿管防漏板3就近进入坡屋顶下面空间,再集中进入建筑物事先预留的共用井道5,分别进入用户;角钢4的两端与预埋螺钉10固定连接。
由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太阳能热水器在坡屋顶上整齐统一摆放和安装,上、下水管及电线电缆在热水器旁边就近通过穿管防漏板进入坡屋顶下部,进入共用井道,完全避免了所有管线在建筑物外墙上的垂吊和裸露,它与建筑物外观完美结合,统一协调,避免了现有的单台零乱安装对建筑物外观的影响。
所述的角钢4为二对。
所述的角钢4为三对。
所述的角钢4为四对。
所述的每对角钢4上设有二至四十个太阳能热水器1。
所述的每对角钢4上设有五个太阳能热水器1。
所述的每对角钢4上设有十个太阳能热水器1。
所述的每对角钢4上设有二十个太阳能热水器1。
所述的固定装置由螺钉13、螺母14、垫圈15组成。
所述的屋顶穿管防漏板3上设有上下水管7、电线电缆孔,屋顶穿管防漏板3的大小与屋面瓦2大小相应。安装时将相应位置的屋面瓦2换成屋顶穿管防漏板3。
角钢4在坡屋顶上的固定形式,具体办法是在整个坡屋顶的左右两端预埋螺钉10,用螺母11、垫圈12将角铁4固定在屋面瓦上;热水器支架9用螺钉13、螺母14、垫圈15固定在角铁4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1、在太阳能安装前,与土建设计部门协调建筑物摆放太阳能热水器1位置及预留共用井道5位置。
2、在坡屋顶上预埋螺钉10。
3、加工制作固定太阳能热水器用的角钢4。
4、用专用的屋顶穿管防漏板3取代穿管需要经过的屋面瓦2,首先将角钢4安装在预埋螺钉10上,用垫圈12及螺母11固定。将太阳能热水器落位,用垫圈15、螺钉13、螺母14固定在角钢4上,将上下水管7、电线电缆一起穿过屋顶穿管防漏板3、坡屋基面8,将多台热水器的所有管线穿入预留共用井道5,再分别进入各家各户室内。最后将屋顶穿管防漏板上的孔与上下水管、电线电缆之间的间隙用水泥进行防漏处理。
权利要求1.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它包括太阳能热水器(1)、上下水管(7),上下水管(7)一端与太阳能热水器(1)的热水器水箱(6)连接,另一端通向用户,其特征是屋面瓦(2)上设有一对以上的角钢(4),每对角钢(4)间距与太阳能热水器(1)的热水器支架(9)相对应,每对角钢(4)上由固定装置固定有一个以上的太阳能热水器(1),上下水管(7)、电线电缆穿过坡屋面上的屋顶穿管防漏板(3)进入坡屋顶下面空间,再集中进入预留的共用井道(5),分别进入用户;角钢(4)的两端与预埋螺钉(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角钢(4)为二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角钢(4)为三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角钢(4)为四对。
5.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每对角钢(4)上设有二至四十个太阳能热水器(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每对角钢(4)上设有五个太阳能热水器(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每对角钢(4)上设有十个太阳能热水器(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每对角钢(4)上设有二十个太阳能热水器(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装置由螺钉(13)、螺母(14)、垫圈(15)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屋顶穿管防漏板(3)上设有上下水管(7)电线电缆孔,屋顶穿管防漏板(3)的大小与屋面瓦(2)大小相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坡屋顶太阳能热水器。集中协调设计户式太阳能热水器,它包括太阳能热水器(1)、上下水管(7),其特征是屋面瓦(2)上设有一对以上的角钢(4),每对角钢(4)间距与太阳能热水器(1)的热水器支架(9)相对应,每对角钢(4)上由固定装置固定有一个以上的太阳能热水器(1),上下水管(7)、电线电缆穿过坡屋面上的屋顶穿管防漏板(3)进入坡屋顶下面空间,再集中进入预留的共用井道(5),分别进入用户;角钢(4)的两端与预埋螺钉(10)固定连接。它与建筑物外观完美结合,统一协调,避免了现有的单台零乱安装对建筑物外观的影响。
文档编号F24J2/04GK2580357SQ02284248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0日
发明者刘有智 申请人:刘有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