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灌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90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回灌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水回灌用的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回灌笼。
背景技术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通过汲取地下水、地表水、城市污水等水源中的能量来为建筑物提供制冷、采暖、生活热水供应的空调系统。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观念的深入人心,特别是2008年奥林匹克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绿色奥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种历史背景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做为一种绿色的空调系统,同时也由于它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十分低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目光。
通过开凿抽水井、回灌井,使用地下水形式的水源热泵系统由于其较其它方式更具有普遍适应性,所以在目前的所有水源热泵系统应用的工程项目中占有绝大多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工程项目中的回灌水井,出现了地下水回灌速度明显减慢甚至回灌不回去的问题。这种问题的产生,使得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的效率大为降低,同时,由于回灌速度的减慢,造成了地下水溢出回灌水井,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1.由于地下水具有一定的压力及透水地层的阻力,因此普遍上存在抽取容易回灌慢的特点。
2.地下水含有矿物性微生物,在抽取回灌的过程中,经物理化学反应就会产生粘性胶状沉淀物。
3.回灌水从井管滤水管的过滤间隙向地层渗入。在回灌过程中,粘性胶状沉淀物就会粘结堵塞滤水管的过滤间隙,这直接导致井管的透水率锐降。
对于前两条原因,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但对于第三条原因,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予以解决。
传统的回灌井的结构与抽水井的结构一致(见图1),它们均是按照《供水管井技术规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井管的某一具体做法为井管采用螺旋焊管,在相应的地层含水层部分,以每米管段45行,每行17孔的标准,在管段上开直径18mm的孔洞。管段外等距离焊接直径6mm的钢筋8根,然后用镀锌铅丝等间距缠绕。含水层部分的井管称为滤水管。
图1中a-封堵材料b-滤水管c-螺旋焊管d-人工回填砾料通过分析计算传统回灌井的结构,可以得出1.传统回灌井的透水率低。透水率即所开孔洞面积与对应管段面积的比值。通过计算可以得知理论设计的回灌水井透水率仅为0.19。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透水率仅保持在0.15左右。
2.由于回灌井是按照抽水井的结构设计的,所以在含水层部分所缠绕的镀锌铅丝的间隙与抽水井一致。
由此而知,传统的回灌井其透水率本来就不大,再加上使用中产生的粘性胶状沉淀物又堵塞了透水孔,结果造成地下水回灌速度明显减慢甚至回灌不回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灌笼,可以提高地下水回灌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灌笼为一柱状笼体,间隔地设有金属管段,各金属管段之间用钢筋焊接成一体,钢筋外缠绕有金属丝。
由上述装置有效地减少了粘性胶状沉淀物发生粘结的的情况。


图1为传统的回灌井和抽水井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灌笼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回灌笼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2、3,列举一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将螺旋焊管截成60mm的管段10作为立柱,用钢筋11将各管段10焊接成一个柱状笼体,在钢筋11外缠绕有金属丝12。
管段10所用的材料不限于螺旋焊管,还可以是其它金属材料,如铁管、钢管等。各管段之间可以是等间距的,也可以是不等间距的安置。
焊接在管段10上的钢筋11其数量及各根钢筋11之间的距离没有严格要求。
钢筋11上缠绕的金属丝12可以是镀锌铅丝或铁丝,与钢筋垂直向缠绕,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使用方法是A、按水井水文地质资料,在相应含水层部分放置回灌笼,回灌笼的上、下端分别与螺旋焊管焊接成一体,再将焊接好的回水井管置入回灌井,请参阅图4。
图4中a-封堵材料b’-回灌笼c-螺旋焊管d-人工回填砾料B、将抽水井上边一部分做成同轴双井管结构,内井管为传统抽水井管结构,外井管为回灌笼结构,请参阅图5。
图5中a-封堵材料b-滤水管
b’-回灌笼c-螺旋焊管d-人工回填砾料在实际使用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灌笼可以通过调整金属丝间隙,以使回水流畅,且井壁又能被固定住而不倒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灌笼解决了传统回灌水井中粘性胶状沉淀物发生粘结在一起的情况,提高了透水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灌笼实验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1北京海淀区蜂鸟社区。该小区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基本为高档住宅,有少量商铺。整个小区均采用水源热泵系统进行制冷、采暖、生活热水的供应。
项目2北京朝阳区姜庄湖网球俱乐部。该俱乐部为一个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高档会所。全部采用水源热泵系统进行制冷、采暖供应。
尽管上面两个项目的水文地质情况相差甚远,但两个项目均运行稳定。通过设置在回灌井中的监视装置,可以看到两个项目的回灌井中均没有沉淀物粘结在一起的情况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1.解决了困扰暖通空调界多年的地下水回灌问题,消除了人们对水源热泵系统的疑问。
2.提高了水源热泵系统的适用性,把场地大小对井位数量的限制降到了最低程度。
3.降低了水源热泵系统的总造价,双井管结构的应用可以减少回灌井的数量,从而使水源热泵系统更具有经济性。
权利要求1.一种回灌笼,其特征在于,该回灌笼为一柱状笼体,间隔地设有金属管段,各金属管段之间用钢筋焊接连成一体,钢筋外缠绕有金属丝。
2.权利要求1的回灌笼,其特征在于,金属管段为螺旋焊管、铁管或钢管。
3.权利要求1或2的回灌笼,其特征在于,各管段之间为等间距设置。
4.权利要求1或2的回灌笼,其特征在于,各管段之间为不等间距设置。
5.权利要求1的回灌笼,其特征在于,钢筋缠绕的金属丝是镀锌铅丝或铁丝。
6.权利要求1的回灌笼,其特征在于,金属丝与钢筋为垂直向缠绕。
专利摘要一种回灌笼,为一柱状笼体,其间隔地设有金属管段,各金属管段之间用钢筋焊接成一体,钢筋外缠绕有金属丝。本实用新型的回灌笼使用方法是A按水井水文地质资料,在相应含水层段放置回灌笼,回灌笼的上、下端分别与螺旋焊管焊接成一体,再将焊接好的回水井管置入回灌井B将抽水井上边一部分做成同轴双井管结构,内井管为传统抽水井管结构,外井管为回灌笼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金属丝间隙,以使回水流畅,且井壁又能被固定住而不倒塌,解决了传统回灌水井中粘性胶状沉淀物发生粘结在一起的情况,提高了透水率。
文档编号F24J3/08GK2752683SQ20042009644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0日
发明者齐向东, 范新, 任宇林, 薛亚斌, 崔培田 申请人:北京同方人工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