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煤炉的陶罐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070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水煤炉的陶罐外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利用燃煤余热预热冷水的煤炉外壳。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里,煤炉是把煤转换成热能为人类提供生活服务的用具之一。长期来,煤炉把煤转换成热能以后,人类只能利用其中极少部分,大部都散失在空气中而浪费。为利用使用时散失的大部热能,特别是封火以后的热能,人类的典型办法是在煤炉的外壳置一个能装冷水的金属容器,使那些在封火后和使用时散失的热能部分预热容器中的冷水,为生活提供方便的热水。长期以来,这些装冷水的容器都是用金属“铁”加工制作的,这种铁制的金属外壳长期与热水接触会很快氧化锈蚀,伴之产生水垢,给使用和维修产生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向社会提供一种成本低、易推广的无锈蚀、清洗水垢方便的热水煤炉的陶罐外壳。
为了完成上述发明任务,本实用新在设计时采用了用陶土作材料,将圆柱体的燃烧室壁[2]与陶罐外壳[1]的底、顶部相接且不渗水至燃烧室,排水减压孔[5]和进水孔[7]分别位于陶罐外壳[1]一侧的顶部和底部,通气孔[6]与燃烧室壁[2]底部相通,泄水管[4]在陶罐外壳[1]的另一侧底部的设计方案。
含有上述设计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长期使用不会产生锈蚀,用酸、碱性除垢剂清洗水垢排出方便,成本低、易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剖示图,图中[3]是炉桥。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纵面剖示图,图中[8]、[9]分别是炉心和隔热充填料珍珠岩,[6]是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先备好待用陶土,要求质密粘度好、塑性强。先夯实陶罐外壳[1]的底部,厚度保证5-10公分,然而将燃烧室壁[2]的模具置于陶罐外壳[1]的中心部位。用挤压夯实的办法成型燃烧室壁[2]和陶罐外壳[1]的底部相接处,要求致密无缝无微孔,然后沿燃烧室壁[2]的模具不断用陶土向上成型至所需高度,成型时要不断夯实挤压以免渗水孔隙形成。然后放置陶罐外壳[1]的模具,顺模具不断向上成型挤压陶土成外壳[1],厚度保持5-10公分,当到达与燃烧室壁[2]高程相同时将外壳[1]与燃烧室壁[2]相接夯实直至排水减压孔[5]处结束。在外壳[1]一侧预留进水口[7]的预留孔,在外壳[1]的底部预留泄水孔[4]的预留孔,经外壳[1]预留通气孔[6]的预留孔。将通气管、进水管、泄水管就位并与外壳[1]、燃烧室壁[2]粘结,取出模具将陶坯凉干后置窑中锻烧定型即可。
取出锻烧成型的外壳,将炉桥[3]置于燃烧室内的特定高度,炉心[8]置于炉桥[3]中间,在炉心[8]和燃烧室壁[2]之间充填珍珠岩[9],接通进水管[7]、泄水管[4]后在陶罐外壳周围用红砖砌紧成灶后即可使用。当冷水充满整个陶罐外壳的容积后,余水可从排水减压孔[5]溢出。当冷水经进水管[7]进入陶罐[1]的时候,关闭泄水管[4],水在一定时间内充满陶罐[1]内的容积,进水多时从排水减压孔[5]溢出。打开通气孔[6],燃煤的余热将炉心[8]和珍珠岩[9]填料加热,并将热量传给燃烧室壁[2]外的冷水使之温度升高,需用热水时只需打开泄水管[4]就可以了。
本实用新型取材方便,制作成本低。清洗水垢可用酸、碱性清洗剂。由于无锈蚀,水质清洁,农户普遍容易接受。
权利要求1.一种热水煤炉的陶罐外壳,其特征是圆柱体的燃烧室壁[2]与陶罐外壳[1]的底、顶部相接且不渗水至燃烧室,排水减压孔[5]和进水孔[7]分别位于陶罐外壳[1]一侧的顶部和底部,通气孔[6]与燃烧室壁[2]底部相通,泄水管[4]在陶罐外壳[1]的另一侧底部。
专利摘要一种热水煤炉的陶罐外壳,涉及到一种利用燃煤余热预热冷水的煤炉外壳,其特征是圆柱体的燃烧室壁[2]与陶罐外壳[1]一侧的底、顶部相接且不渗水至燃烧室,排水减压孔[5]和进水孔[7]分别位于陶罐外壳[1]一侧的顶部和底部,通气孔[6]与燃烧室壁[2]底部相通,泄水管[4]在陶罐外壳[1]的另一侧底部,解决了金属外壳锈蚀、成本高的缺陷,适宜农户家庭、食堂使用。
文档编号F24B1/00GK2821419SQ20052004990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6日
发明者彭贤维 申请人:彭贤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