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余热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3085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余热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工设备,具体为一种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 锅炉余热回收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燃气锅炉的热交换效率,需从两方面进行改进,即导热 物材质和吸热面积。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余 热回收器,其热交换管大都采用普通翘片管,其弊端在于导热效率
低;吸热面积小;不耐腐蚀;烟气热量流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余热 回收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使锅炉余热回收效率大幅提高的大气预混 式燃气模块锅炉余热回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余热回收 器,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若干根热交换管,相邻两根热交换管下部通 过U型弯头连接,热交换管上端连接循环水流道,外壳上设有高温 烟气出入口,余热回收器外设有保温棉。
如上所述的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余热回收器,其中,在热交 换管外侧圆周上设有针刺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器的高效热能交换管,采用导热率高的铜制 成,呈三维针刺状,吸热面积大,相比于以前的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 锅炉余热回收器节能效率有显著的提高,并且占用空间小。该实用新 型主体部分包有保温棉,大大减少了烟气在余热回收器外表面散失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热交换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热交换管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l.热交换管2.U型弯头3.进水管4.出水管5.固定 丝杠6.外壳7.针刺状凸起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余热回收器包括设 置在外壳6内的若干根热交换管1,相邻两根热交换管下部通过U型 弯头2连接,热交换管1上端连接循环水流道,循环水流道两端分别 设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外壳6上设有高温烟气出入口,余热回收 器外设有保温棉。数根排列紧密且密闭相连的三维高效热能交换管采 用导热率高的铜制成,呈三维针刺状,吸热面积大,其结构见图3、 图4。
将本实用新型直接安装在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的组合炉片 和集气烟罩中间,高温烟气流经余热回收器内部,大部分烟气热量被 高效热能交换管内的循环水带走,从而达到降低烟温、回收余热、节 能环保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余热回收器,包括设置在外壳(6)内的若干根热交换管(1),相邻两根热交换管下部通过U型弯头(2)连接,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管上端连接循环水流道,外壳(6)上设有高温烟气出入口,余热回收器外设有保温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在热交换管(1)外侧圆周上设有针刺状凸起(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工设备,具体为一种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余热回收器。其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若干根热交换管,相邻两根热交换管下部通过U型弯头连接,热交换管上端连接循环水流道,外壳上设有高温烟气出入口,余热回收器外设有保温棉。在热交换管外侧圆周上设有针刺状凸起。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以前的大气预混式燃气模块锅炉余热回收器节能效率有显著的提高,并且占用空间小,大大减少了烟气在余热回收器外表面散失的热量。
文档编号F24H8/00GK201014749SQ20072000589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9日
发明者姜玉民, 利 王 申请人:北京绿洲德瀚环境保护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