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风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862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屋顶风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通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屋顶通风装置。
技术背景屋顶风帽,是一种传统的产品。但是在现有的产品和现有的技术中, 遇到的问题有 一是自然风微弱时不能有效启动排风;二是在正常的风力 情况下,单个屋顶风帽不能满足较大通风量的通风要求。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在本装置的屋顶风帽中,包括基座,坐落在基座上作旋转运动的旋转 体,固定在旋转体上的风叶,风叶中央部位向前突出,呈圆弧形,或折线 形,或圆弧段加直线段;风叶的外侧边缘的中部向外突出,呈圆弧形,或 折线形,或圆弧段加直线段。风叶排列位置间隔相等,倾斜方向一致,倾斜角度一致。基座上有遮盖。坐落在基座上作旋转运动的旋转体是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有上下 二个端面,每一个端面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连接装置的中央与中心轴连 接,中心轴的二头与基座连接;与中心轴连接是连接装置的中央与中心轴转动连接,中心轴的二头 与基座转动连接;或者,连接装置的中央与中心轴转动连接,中心轴的二 头与基座固定连接;或者,连接装置的中央与中心轴固定连接,中心轴的 二头与基座转动连接。风叶在其下侧部位向前突出,下侧部边缘的中央突出,呈圆弧形或折 线形。旋转体,在其下部固定有排气叶;排气叶的排列位置间隔相等、方向 一致;下部向前倾斜;下部边缘的中央向下突出。 风叶在其中部有加强筋。
遮盖的上部为圆锥体形、下部为圆圈形。旋转体内,有通风量调节装置。通风量调节装置是使用一块或多块 转动薄片,转动薄片位于旋转体内、并与旋转体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的 下方有突起物固定在旋转体内,转动连接处的上方有限位片固定在旋转体 内;薄片下垂时依靠在突起物上,薄片上翻时位置受限位片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克服现有产品和现有技术的不足, 一是 当自然风微弱时能有效启动排风;二是在正常的风力情况下,本实用新型 的单个屋顶风帽,就能提供较大的通风量。


附图1是实施例一中、"空心圆柱体"上风叶的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一中、"空心圆柱体"上风叶的三视图 附图3是实施例二中、折线形风叶的三视图 附图4是实施例二中、折线形风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三中、下侧部位向前突出风叶的立体示意图1——空心圆柱体2——风叶a--一倾斜角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核心是为屋顶风帽装置,提供一种新颖形状的风 叶2,使用该风叶2,可以在自然风微弱的时候能有效启动排风,另外,在 正常的风力情况下,能提供较大的通风量。屋顶风帽是一种传统的产品。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屋顶风帽中,有一 个基座,基座安装在屋顶的合适部位,基座的下方,可以直接对准通风口, 也可以安装通风管道,根据人们的需要,对所需之处的空气进行排换。在 风力的作用下,屋顶风帽作旋转,从而产生负压,使建筑物内的空气得到 轮换。坐落在基座上的旋转体,在风力作用下旋转运动,所谓旋转,就是 指旋转体围绕着一个轴心作旋转。在本实用新型中,旋转体可以是圆筒 形的,也可以是圆球形的,或者是其他的形状,关键是应满足1.围绕一
个轴心作旋转;2.从结构上讲,能够进行对称性的分布或布局。所以,具体 的旋转体形状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旋转体和基座的连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的。风叶2和旋转体的连接方法,可以用紧固件固定连接,如果风叶2和 旋转体都是钢铁薄板制成的,可以用焊接方法固定连接,如果风叶2和旋 转体都用铝或者塑料制成,还可以使用塑料模具一次性成型生产制造。在本实用新型中,风叶2的面和风叶2的外侧边缘,都不是平直的。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旋转的时候,对于不论是什么方向的来风,均是作一个 方向的旋转,或者是始终作顺时钟方向旋转,或者是始终作逆时钟方向旋 转。风叶面的当中部位向前突出,呈圆弧形,或折线形,或圆弧段加直线 段,风叶面的上部和下部位向后收縮;由于风叶面如此的形状,所以在同 一个方向风的作用下,产生的推力和阻力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二者之间的 差值,就是本屋顶风帽装置进行旋转的动力。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风叶2的刚性,风叶2的中部还可以添加一个加 强筋。在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风叶2和旋转体一起围绕同一个轴心旋转。风 叶2上靠近轴心的边缘是内侧边缘,远离轴心的边缘是外侧边缘。在本实 用新型中,现在对风叶2的外侧边缘进行描述边缘线的中部向外突出, 呈圆弧形,或折线形,或圆弧段加直线段;边缘线的上部和下部向内收縮。 边缘线的中部向外突出,可以获得更大的风能推动力。对于不使用排气叶的装置,可以设计成风叶2在其下侧部位向前突 出,突出的方向与整个装置旋转的方向一致;下侧部边缘的中央向下突出,呈圆弧形或折线形。按此方案制造的风叶2,可以产生更大的负压,达到更大通风量的效果。还可以有一种使用排气叶的方案旋转体在其下部装有 排气叶;排气叶的排列位置间隔相等、方向一致;排气叶的下部向前倾斜, 倾斜的方向与整个装置旋转的方向一致;排气叶下部边缘的中央向下突出。 安装排气叶,也是为了产生更大的负压,达到更大通风量的目的;另外, 安装排气叶的技术方案,可以比较容易的解决和避免建筑物漏雨、漏风的 问题。在空间上,风叶2排列位置间隔相等,倾斜方向一致,这是相对于风 叶、旋转体围绕旋转的同一个轴心而言的。例如, 一个屋顶风帽装置上, 装有六个风叶,那么,每转60°的角度,风叶的位置、倾斜方向就完全重 合。为了防止雨水通过屋顶风帽进入建筑物内,可以在装置的上部添置一 遮盖。如果遮盖的上部为圆锥体形、下部为圆圈形的,还能有效的防止乱风的倒灌,此时可以考虑,将一部分风叶2、或风叶2和基座等稍稍伸入圆 圈内,圆圈应设计的大一些,既可防雨防风、又能保障风道的畅通。圆圈 可以有多种方案做成,例如,用长方形金属薄板绕成一圈。旋转体的主要作用是为旋转的风叶2提供安装、支撑的骨架。采用空 心圆柱体1做旋转体是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制成旋转体,如,用几个圆圈和几根直条也可以做成旋转体,等等。若釆 用空心圆柱体1做旋转体,可以用一根或数根连接条与空心圆柱体1的二端作固定连接后,再直接或间接与中心轴连接。如使用一根连接条的情况,将连接条的二端与空心圆柱体1作固定连接,连接条的中央开孔与中心轴连接;又如使用四根连接条的情况,每根连接条的一端与空心圆柱体1作固定连接,连接条的另一端与同一个圆环固定连接,中心轴穿在圆 环中连接。与中心轴的连接,如果采用转动连接的,可以在连接处使用轴 承;也可以不使用轴承,直接打一个圆孔进行转动连接,但是,在这种情况时,需要注意二点 一是考虑孔和轴的尺寸配合,二是考虑材料的耐磨 性能。传统的屋顶风帽有一个难题,就是随着外界自然风的时大时小,屋顶 风帽排送的风量也随之时大时小,难以进行均衡化的调节。对此,本实用 新型提出了一种通风量调节装置,具体形状结构是在旋转体内,安装一 块或多块薄片,这些薄片在较强风力的吹动下会发生转动;薄片的上方巻 成空心圆,圆中穿有轴或棒,轴或棒的二头与旋转体作转动连接;风量小 时,薄片下垂依靠在突起物上,风量大时,由于突起物的存在,薄片很容 易向上翻转,不会向反方向运动卡住;薄片上翻到水平位置时,受上方的 限位片限制,维持一定的通风量并保持平衡。如果用几片薄片配合起来效 果更好。实施例一。结合图1、图2,进行以下说明。在本实施例一中,旋转体是空心圆柱体1。图1中间最上方的大箭头代 表在风的吹动下,风叶2和旋转体转动的方向。在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文 件中,"前"代表和大箭头方向一致,"后"代表和大箭头方向相反。
图1中,共计有风叶2四片。但在本实用新型中,风叶2数量从2到 20片都是可以的。图1中标注的a,是代表风叶2并不垂直的装在空心圆柱体1上,而是 风叶2有一个向后倾斜的角度a,该角度应和其他形状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 考虑确定。图1中,左边的风叶2剖面,是风叶2居中剖开的情况。图2是进一步对图1中的风叶2情况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对图2作出说明。图2的中间是主视图。图2中的右面是左视图,剖面是从空心圆柱体1的中心剖开的,上面 一条弧形虚线是假想能看见的风叶2和空心圆柱体1相交的相贯线。图2中的左面是右视图,上面一条弧形实线是风叶2和空心圆柱体1 相交的相贯线。图2中的下面是俯视图,虚线是假想能看见的风叶2和空心圆柱体1 相交的相贯线。图2中的上面是仰视图,内侧二段折线是风叶2和空心圆柱体1相交 的相贯线。在图2中,为了能清楚的进行说明,只画了一个风叶2,其他三个风叶 2作了省略未画。另外,图形和相贯线也作了简化、省略处理。还有,在图 2中风叶2厚度特征省略未画。结合照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风叶2中央部位是向前 突出、呈圆弧形的;风叶2的外侧边缘的中部是向外突出,呈圆弧形的。 同时,风叶2排列位置间隔相等、倾斜方向一致、倾斜角度a—致。实施例2以下结合图3、图4,进行说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在实施例2中,采用折线形 的风叶2。图3是本实施例、折线形风叶2的三视图。图3的中央是主视图;右 面是左视图;左面是右视图;下面是俯视图,虚线是假想能看见的风叶2 和空心圆柱体1相交的相贯线;上面是仰视图,内侧二段折线是风叶2和 空心圆柱体1相交的相贯线。图4是图3折线形风叶2的立体示意图。 在图3、图4中,风叶2中央部位向前突出,呈折线形;风叶2的外侧 边缘的中部向外突出,呈折线形;风叶2排列位置间隔相等,倾斜方向一 致,倾斜角度a—致。图4的右上方的箭头代表在风的吹动下,风叶2和旋转体转动的方向。为了简洁起见,在图3、图4中,只画了一片风叶2,其他风叶2均省 略未画。实施例3以下结合图5,进行说明。图5是又一种风叶2的立体示意图。 实施例3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在实施例3中,风叶2在下侧部位向前突出,下侧部边缘的中央突出,呈圆弧形。 图5的右上方的箭头代表在风的吹动下,风叶2和旋转体转动的方向。其他说明1. 图l、图2风叶2和旋转体是逆时钟旋转的,实际生产中,也可以 将风叶2反过来设计,造成风叶2和旋转体是顺时钟旋转的。2.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文件中,"前"是指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叶旋转的方向,"后"代表与此相反的方向;"内"是指朝向旋转体、或空 心圆柱体的轴心的方向,"外"代表与此相反的方向;"上"是指在图4 或图5中,空心圆柱体,全部看到的圆为上,被遮盖看不见的圆为下。3. 图4或图5中的二个小方块,是用于将风叶和旋转体固定连接的。 也可以将二个小方块联成一体。
权利要求1.一种屋顶风帽,包括基座,坐落在基座上作旋转运动的旋转体,固定在旋转体上的风叶(2),其特征是所述的风叶(2)a.风叶(2)中央部位向前突出,呈圆弧形,或折线形,或圆弧段加直线段;b.风叶(2)的外侧边缘的中部向外突出,呈圆弧形,或折线形,或圆弧段加直线段;c.风叶(2)排列位置间隔相等,倾斜方向一致,倾斜角度(a)一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风帽,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座上有遮盖。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屋顶风帽,其特征是-所述的坐落在基座上作旋转运动的旋转体是A. 旋转体为空心圆柱体(l);B. 空心圆柱体(l)有上下二个端面,每一个端面与连接装置固定 连接,连接装置的中央与中心轴连接,中心轴的二头与基座连接;所述的与中心轴连接是连接装置的中央与中心轴转动连接,中 心轴的二头与基座转动连接;或者,连接装置的中央与中心轴转动连 接,中心轴的二头与基座固定连接;或者,连接装置的中央与中心轴 固定连接,中心轴的二头与基座转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风帽,其特征是所述的风 叶(2),在其下侧部位向前突出,下侧部边缘的中央突出,呈圆弧形 或折线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风帽,其特征是所述的旋 转体,在其下部固定有排气叶;所述的排气叶,其排列位置间隔相等、方向一致;下部向前倾斜; 下部边缘的中央向下突出。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风帽,其特征是所述的风 叶(2),在其中部有加强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风帽,其特征是所述的遮 盖,其上部为圆锥体形、下部为圆圈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屋顶风帽,其特征是所述 的旋转体内,有通风量调节装置; 所述的通风量调节装置是使用一块或多块转动薄片,转动薄片位于旋转体内、并与旋转体 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的下方有突起物固定在旋转体内,转动连接处的上方 有限位片固定在旋转体内;薄片下垂时依靠在突起物上,薄片上翻时位置受限位片的限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通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屋顶通风装置。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在本装置的屋顶风帽中,包括基座,基座上作旋转运动的旋转体,固定在旋转体上的风叶,风叶中央部位向前突出,呈圆弧形,或折线形,或圆弧段加直线段;风叶的外侧边缘的中部向外突出,呈圆弧形,或折线形,或圆弧段加直线段。风叶排列位置间隔相等,倾斜方向一致,倾斜角度一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克服现有产品和现有技术的不足,一是当自然风微弱时能有效启动排风;二是在正常的风力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单个屋顶风帽,就能提供较大的通风量。
文档编号F24F7/02GK201028731SQ20072006822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7日
发明者吴国华, 骏 周, 奚若成, 邵波然, 陆逸丰 申请人: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