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辊道窑急冷段余热的蓄热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054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辊道窑急冷段余热的蓄热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的热量利用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收集和利用辊道窑急冷段余热的蓄热室。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辊道窑冷却带急冷段为平顶结构,内空高度(辊道窑
室内底板至顶板的高度)为0.9m,没有对此段热量进行利用。如果不改变辊道窑结构,直接用风管进行抽取,会造成局部温度不均匀,影响瓷砖制品的冷却工艺,使瓷砖制品产生色差,严重的可能会形成裂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设备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辊道窑急冷段余热的蓄热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蓄热室设在急冷段的上部,在蓄热室内设有穹顶,在穹顶上开有多个孔。
所述的孔优先选择是圆形或方形的孔。
所述的蓄热室的室壁外侧贴有保温层,通常保温层采用保温棉作为保温材料。
在蓄热室顶部设有抽风罩,抽风罩与风管相连。
建立蓄热室后,辊道窑室内底板至穹顶最高点的高度为0.9m,1.2m,辊道窑室内底板至穹顶最高点的高度为1.7m,大大加强了蓄热面积,并有效收集了急冷段的热量,保持了急冷段温度更加平稳。本实用新型通过建立蓄热室结构,在不影响制品冷却工艺的条件
下,利用急冷段热风热量,引送到喷雾塔,再干燥泥浆。
该蓄热室是在原冷却带设备的基础上,将辊道窑顶部的平顶装置
改为穹顶,并在穹顶上开设多个小孔,将热量储存在穹顶上部的空间
内,借助于喷雾塔风机引力,将热风通过风管引送至喷雾塔热风炉进
风管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与已有设备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① 在不改变原有生产工艺的条件下,有效利用辊道窑急冷段的热
② 利用余热时,不会在急冷段形成局部温度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风管;2.抽风罩;3.穹顶;4.保温层;5.室壁;6.孑L; 7.急冷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蓄热室设在急冷段7的上部,在蓄热室内设有穹顶3,在穹顶3上开有多个圆形的孔6。
所述的蓄热室的室壁5外侧贴有保温层4,保温层4采用保温棉作为保温材料。
在蓄热室顶部设有抽风罩2,抽风罩2与风管1相连。
实施例2在穹顶3上开有多个正方形的孔6,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结构,该蓄热室可将热量储存在穹
顶3上部的空间内,从而有效地利用辊道窑急冷段7的热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利用辊道窑急冷段余热的蓄热室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
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 一种利用辊道窑急冷段余热的蓄热室,该蓄热室设在急冷段的上部,其特征在于在蓄热室内设有穹顶,在穹顶上开有多个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辊道窑急冷段余热的蓄热室,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孔是圆形或方形的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辊道窑急冷段余热的蓄热室,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室的室壁外侧贴有保温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辊道窑急冷段余热的蓄热室,其 特征在于在蓄热室顶部设有抽风罩,抽风罩与风管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辊道窑急冷段余热的蓄热室。该蓄热室设在急冷段的上部,在蓄热室内设有穹顶,在穹顶上开有多个孔。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利用辊道窑急冷段的余热,而不会影响制品冷却工艺。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1266020SQ20082013274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5日
发明者张海兵, 黎松稳 申请人:霍镰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