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即热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热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即热电热水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水龙头式即热电热水器,利用电加热材料对流动的 水体加热;二是电热管式即热电热水器,利用安装在电热管中的电加热材料对流经电热管的水体加热;三 是电热膜式即热电热水器,利用涂在金属管、玻璃管、石英管及其它管壁上的电热膜对流经管壁的水体加 热。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851344公开丫一种防触电式电热水器。其特征是进水管和出水管都是采 用绝缘材料制成,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设计有一发热腔;该发热腔室为管道式加热,管道加热体也是采用 绝缘材料制成;电加热器为电热丝,电热丝直接裸露地设置在管道加热体绝缘管道内,不需要增加绝缘保 护层,用电热丝究接对流动的水体加热;进水管道口和出水管道U之间设置有导电材料制成的进出水管道 连接器。这种方法简单高效,但管道加热体绝缘管道也有破裂的可能,另外与流动水体进行热交换的面积 有限,热传递的效率就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热电热水器,真正做到水电彻底分离,在家庭用电条件下能即 插即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热交换器是薄壁式的,且形成了一个四面封闭的中空腔体;在薄 壁式热交换器所形成的四面封闭的中空腔体中安装了电加热器,电加热器釆用耐高温绝缘材茅斗制成,其中 均匀地安装了电加热材料;在薄壁式热交换器和电加热器的外面有保温隔热层。上述电加热材料的形状是 条形的薄片。上述薄壁式热交换器上设计有两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目的是为了保证薄壁式热交换器能 均匀地进水和出水。
本发明的电加热器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其中均匀安装了电加热材料,且电加热器完全不接触水, 真正做到了水电彻底分离。
本发明采用了薄壁式热交换器,且形成了一个四面封闭的中空腔体,增加了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传 递效率;热交换器和电加热器的外面有保温隔热层,能防止热能向外散失;电加热器中均匀安装的电加热 材料设计成条形的薄片,可减少电加热器绝缘材料的厚度,有利于热能快速向薄壁式热交换器传递。上述 技术方案必然能达到快速提高水温这一最终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即热电热水器的纵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即热电热水器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即热电热水器的结构如图l和图2所示主要有外壳l、保温隔热层2、热交换器3、电加热器 4几部分组成。热交换器3是薄壁式的,且形成了一个四面封闭的中空腔体;在薄壁式热交换器3所形成 的四面封闭的中空腔体中安装了与其体积一样大的电加热器4,电加热器4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其 中均匀安装了电加热材料5,电加热材料5的形状是条形的薄片;热交换器3和电加热器4的外面有保温 隔热层2,保温隔热层2的外面是电热水器的外壳1。上述结构的即热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电加热材料5发出热能,传递给电加热器4中的耐高温绝缘 材料;电加热器4中的耐高温绝缘材料先吸收热能,然后再把热能传递给薄壁式热交换器3;薄壁式热交 换器3吸收热能,然后再把热能传递给薄壁中流动的水体。薄壁式热交换器3和电加热器4的外面有保温 隔热层2,可防止热能向外散失,以达到薄壁中流动的水体快速升温这一最终目的。另外,为保证薄壁式 热交换器3能均匀地进水和出水,特设计了两个进水口 6和两个出水口 7.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一片薄壁式热交换器3形成个四面封闭的中争:腔体,同样适用于多片薄壁式热 交换器;只要多片薄壁式热交换器形成了一个四面封闭的中空腔体,就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即热电热水器,包括外壳、热交换器、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3)是薄壁式的,且形成了一个四面封闭的中空腔体;在薄壁式热交换器(3)所形成的四面封闭的中空腔体中安装了电加热器(4),电加热器(4)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其中均匀安装了电加热材料(5);在薄壁式热交换器(3)和电加热器(4)的外面有保温隔热层(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电加热器(4)中安装的电加热材料 (5)的形状是条形的薄片。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即热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薄壁式热交换器(3)上设计了两个进 水口(6)和两个出水口(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热电热水器,其结构主要包括外壳(1)、保温隔热层(2)、热交换器(3)、电加热器(4)几部分。这种即热电热水器的热交换器(3)是薄壁式的,且形成了一个四面封闭的中空腔体;在这个四面封闭的中空腔体中安装了与其体积一样大的电加热器(4),电加热器(4)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电加热器(4)中均匀地安装了电加热材料(5),电加热材料(5)的形状是条形的薄片;热交换器(3)和电加热器(4)的外面有保温隔热层(2),可以防止热能散失;保温隔热层(2)的外面是外壳(1);在薄壁式热交换器(3)上设计了两个进水口(6)和两个出水口(7)。采用这样的结构,真正做到了水电彻底分离,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文档编号F24H1/12GK101581493SQ20091014849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日
发明者蒋赤锋 申请人:蒋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