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852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加湿功能和除湿功能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提出了使通过加湿等提高了相对湿度的空气冷凝,由此与冷凝水一起 回收包含在空气中的异味成分等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106358号公报)所公开的空气净化器具有对从 室内取入的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部、和对利用加湿部加湿后的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部。在 该空气净化器中,从室内取入的污染空气的湿度在加湿部中被提高而生成高湿度空气,所 生成的高湿度空气在除湿部中被除湿。此时,通过在利用除湿而冷凝的冷凝水中取入空气 中的污染物质,使除湿后的空气净化。这样,该空气净化器具有取入室内空气使其净化,并 使净化空气返回室内的空气净化功能。此外,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125085号公报)所公开的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 物的装置具有具备加湿功能和除湿功能的加湿/除湿装置。该去除装置在对室内进行加湿 的第1工序结束后,进行对加湿后的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第2工序。该去除装置通过使在第 1工序中通过对室内进行加湿而附着到建材等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发散到空气中,在第 2工序中,使发散后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空气一起冷凝,而回收包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 冷凝水。由此,进行室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去除。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空气净化器中,对从室内取入的空气进行加湿,因此 可能不能充分去除附着于室内的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去除装置中,在对室内进行加 湿的第1工序中渗透到室内的布或建材等的异味成分不能充分扩散到空气中就转移到第2 工序的情况下,在第2工序中可能不会充分进行室内的异味成分的去除。因此,即使在空调 机中搭载了上述那样的空气净化功能或去除装置的情况下,也有不充分进行室内除臭的可 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室内的除臭效率的空调机。第1发明的空调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给气单元和控制部。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内 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给气单元能够将含水量比室内空气多的多湿空气提供给室内。控制 部进行包含同时执行除湿动作和给气动作的除湿加湿同时执行阶段的除臭运转。除湿动作 是在室内热交换器中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动作。此外,给气动作是由给气单元将多湿空 气提供给室内的动作。在第1发明的空调机中,在除臭运转所包含的除湿加湿同时执行阶段中,同时执 行除湿动作和给气动作。因此,例如,与在除臭运转中仅执行除湿动作的情况相比,能够去 除附着于室内的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
由此,能够提高室内的除臭效率。第2发明的空调机是在第1发明的空调机中,给气单元具有加湿部,该加湿部对提 供给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因此,在该空调机中,能够对多湿空气进行加湿并提供给室内。由此,能够提高使渗透到室内的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发散到空气中的除臭效果。第3发明的空调机是在第2发明的空调机中,控制部通过控制给气单元来切换第1 状态和第2状态。在第1状态下,将包含由加湿部生成的加湿空气的多湿空气提供给室内。 此外,在第2状态下,将包含室外空气的多湿空气提供给室内。在第3发明的空调机中,在除臭运转的给气动作中,切换第1状态和第2状态。因 此,例如,将在第1状态下提供包含通过驱动加湿部而生成的加湿空气的室外空气、在第2 状态下不驱动加湿部而将室外空气提供给室内的情况,与始终驱动加湿部的情况相比,能 够在给气单元中实现节能。第4发明的空调机是在第3发明的空调机中,还具有温度检测部,该温度检测部对 室外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此外,控制部根据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第1状态和第2状 态进行切换。因此,例如,在室外空气温度高的情况下期待室外空气的绝对湿度高的高温多 湿气候时,在判断为室外温度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将状态切换为第1状态,在判断为室 外温度高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将状态切换为第2状态,此时,即使是第2状态的给气动作也 能够将室外的高湿度空气提供给室内。由此,能够向室内提供高湿度空气。第5发明的空调机是在第3发明的空调机中,还具有湿度检测部,该湿度检测部对 室外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此外,控制部根据湿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第1状态和第2状 态进行切换。因此,例如,在判断为室外湿度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切换为第1状态,在判 断为室外湿度高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切换为第2状态,此时,即使是第2状态的给气动作也 会将高湿度空气提供给室内。由此,能够向室内提供高湿度空气。第6发明的空调机是在第1至第5发明中的任意一个空调机中,控制部在除臭运 转中,按照包含给气动作的高湿度阶段、除湿加湿同时执行阶段、包含除湿动作的调湿阶段 的顺序切换阶段。因此,在高湿度阶段中,能够通过向室内提供多湿空气来使渗透到室内的 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容易地发散到空气中。此外,在除湿加湿同时执行阶段中,同时执 行除湿动作和给气动作,由此能够通过除湿动作回收发散到空气中的异味成分,并且能够 通过给气动作向室内提供多湿空气来使渗透到室内的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容易地进 一步发散。此外,在调湿阶段中,通过除湿动作对在除湿加湿同时执行阶段中提供多湿空气 后的室内进行除湿,由此与在除臭运转中不包含调湿阶段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除臭运转 结束后的室内环境的舒适性。由此,能够进行除臭效率高的除臭运转。第7发明的空调机是在第6发明的空调机中,控制部在高湿度阶段中,控制为室内 的温度在预定温度以上,并且控制为室内的湿度在预定湿度以上。因此,在该空调机中,能 够使室内的湿度和温度难以下降至不能得到除臭效果那样的温度和湿度以下。由此,能够减少除臭效果降低的可能。
第8发明的空调机是在第1至第7发明中的任意一个空调机中,室内热交换器具 有第1室内热交换部和第2室内热交换部。此外,控制部在除湿加湿同时执行阶段中,根据 室内的温度,使第1室内热交换部作为散热器或吸热器发挥功能,使第2室内热交换部作为 吸热器发挥功能。因此,在该空调机中,在室内温度较低的冬季等时,通过使第1室内热交 换部和第2室内热交换部都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能够减少室内温度降低至不能得到除臭 效果那样的温度的可能。由此,能够维持除臭效果。第9发明的空调机是在第1至第8发明中的任意一个空调机中,给气单元具有给 气风扇,该给气风扇用于将室外空气提供给室内。此外,控制部具有对给气风扇的风量进行 调节的风量调节部。此外,控制部在除臭运转中使用风量调节部来调节给气风扇的风量,由 此控制多湿空气向室内的供给量。因此,例如能够通过增大除臭运转时的给气风扇的风量, 来增加多湿空气向室内的供给量。由此,能够提高除臭效果。在第1发明的空调机中,能够提高室内的除臭效率。在第2发明的空调机中,能够提高除臭效果。在第3发明的空调机中,能够在给气单元中实现节能。在第4发明的空调机中,能够向室内提供高湿度空气。在第5发明的空调机中,能够向室内提供高湿度空气。在第6发明的空调机中,能够进行除臭效率高的除臭运转。在第7发明的空调机中,能够减少除臭效果降低的可能。在第8发明的空调机中,能够维持除臭效果。在第9发明的空调机中,能够提高除臭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概略制冷剂回路图。图3是室外机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具有的控制部的控制框图。图5是示出除臭运转中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图。图6是示出蒸汽吹出阶段中的除湿动作和给气动作的图。图7是示出变形例㈧的滤水阶段中的除湿动作和给气动作的图。图8是变形例⑶的空调机具有的控制部的控制框图。图9是变形例(B)的结露传感器的电阻值和结露状态以及非结露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空调机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具有室外机3和室内机2。 此外,该空调机1除了制冷运转、制热运转、加湿运转、给气运转和排气运转等通常运转以 外,还能够进行对室内进行除臭的除臭运转。另外,此处所说的除臭运转,是指能够使渗透到室内的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等发散到空气中、并将发散到空气中的异味成分排出到 室外的运转。此外,室外机3具有室外空调单元20和加湿单元50,该室外空调单元20在 内部收纳有室外热交换器M和室外风扇四等。在室内机2内部收纳有室内热交换器11。 此外,在加湿单元50和室内机2之间,设置有能够使加湿单元50的内部空间与室内机2的 内部空间连通的吸气/排气软管6。吸气/排气软管6的一端与加湿单元50的后述吸气/ 排气导管58连接,另一端在室内机2的内部延伸。〈室内机的结构〉室内机2是设置于室内壁面等的壁挂式室内机。此外,如图2所示,室内机2经由 制冷剂配管与室外机3连接。如图2所示,并且,在室内机2内,收纳有室内风扇12和上述 的室内热交换器11等。室内热交换器11由在长度方向两端折返多次而成的传热管、和从传热管插通的 多个散热片构成,与所接触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室内热交换器11由第1室内热 交换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构成,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 lib之间,设置有室内膨胀阀17。室内风扇12构成为圆筒形状,是在周面上沿旋转轴方向设有叶片的横流式风扇。 室内风扇12通过驱动着旋转,沿与旋转轴相交的方向形成空气流。室内风扇12将室内空 气吸入到室内机2内,同时将与室内热交换器11之间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吹出到室内。
此外,在吸气/排气软管6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如上所述吸气/排气软管6在室内 机2内部延伸。此外,吸气/排气软管6的开口配置于与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及第2室 内热交换器lib的表面相对的位置,即在室内风扇12旋转而生成空气流的状态下,配置于 如下位置设置于室内机2上部的空气取入口加的下游侧、且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和 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的上游侧的位置。因此,通过吸气/排气软管6而来的室外空气被 吹出至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的表面的一部分,通过第1室内热 交换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进行热交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吸气/排气 软管6而来的室外空气被吹出至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的表面的 一部分,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通过吸气/排气软管而来的室外空气被吹出至第1室内热 交换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的整个表面。此外,在形成于室内机2的室内空气吹出口 2b附近,设置有水平风门9。水平风门 9是在室内机2的长度方向具有较长形状的板状部件,引导从室内空气吹出口 2b吹出的空 气。水平风门9具有与室内机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通过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变更空气的引导方向。由此,从室内取入到室内机2内的空气、或者经由吸气/排气软管6 提供到室内机2内的室外空气通过热交换被调节,通过室内空气吹出口 2b被吹出到室内。<室外机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室外机3由下部的室外空调单元20、和上部的加湿单元50构 成。因此,在该室外机3中,能够使室外空调单元20和加湿单元50的电源一元化。如图2所示,在室外空调单元20内收纳有如下部件压缩机21 ;四通切换阀22,其 与压缩机21的排出侧连接;储液器23,其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连接;室外热交换器M,其 与四通切换阀22连接;以及室外膨胀阀25,其与室外热交换器M连接。室外膨胀阀25经 由过滤器沈以及液体封闭阀27与液体制冷剂配管连接,并经由该液体制冷剂配管与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的一端连接。此外,四通切换阀22经由室内气体封闭阀观与气体制冷 剂配管连接,并经由该气体制冷剂配管与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的一端连接。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加湿单元50配置于室外机3的上部,具有加湿单元壳体 7和加湿单元主体5。加湿单元50能够将从室内取入的空气排出到室外,并且将从室外取 入的室外空气提供给室内。并且,还能够对室外空气进行加湿而提供给室内。如图3所示,加湿单元壳体7收纳有加湿转子51、加热装置52、吸气/排气风扇 54、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以及吸附用送风装置55等。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加湿单元壳体7的前表面,设置有由多个狭缝状的开口 构成的吸附用空气吹出口 7a。此外,在加湿单元壳体7的背面,设置有吸附用空气取入口 7b和吸气/排气口 7c。吸附用空气取入口 7b是为了使加湿转子51吸附水分而供从室外 取入的空气通过的开口。吸气/排气口 7c是在加湿运转时或除臭运转时,供从室外取入到 加湿单元50内并送出到室内机2的空气通过的开口。此外,吸气/排气口 7c是在排气运 转时,供从室内机2取入并从加湿单元50排出到室外的空气通过的开口。如图2所示,加湿单元主体5具有吸气/排气部56,其能够将室外空气提供到室 内或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以及加湿部57,其能够对提供到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吸气 /排气部56主要具有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和吸气/排气风扇M。此外,加湿部57 主要具有加湿转子51、加热装置52和吸附用送风装置55。以下,依次对吸气/排气风扇54、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加湿转子51、加热 装置52以及吸附用送风装置55进行说明。吸气/排气风扇M配置于加湿转子51侧方,是生成从室外取入并送出到室内机 2的空气流的径流式风扇组装体。吸气/排气风扇M生成从吸气/排气口 7c经过加湿转 子51和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到达室内的空气流,并将从室外取入的空气送出到室 内机2。此外,吸气/排气风扇M还能够将从室内机2取入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另外, 吸气/排气风扇M通过切换后述的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来切换这些动作。此外, 如图2所示,吸气/排气风扇M在将从室外取入的空气送出给室内机2的情况下,使通过 加湿转子51中的与加热装置52相对的部分的空气经过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并送 出到吸气/排气导管58。吸气/排气导管58与吸气/排气软管6连接,因此吸气/排气 风扇M经由吸气/排气导管58和吸气/排气软管6将室外空气提供给室内机2。另外, 如上所述,通过吸气/排气软管6送出到室内机2的空气在室内机2内部被吹出至室内热 交换器11的表面。此外,吸气/排气风扇M在将从室内机2取入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 的情况下,将通过吸气/排气软管6和吸气/排气导管58而来的室内空气从吸气/排气口 7c排出到室外。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是包含吸气/排气调节风门、和用于使吸气/排气调 节风门旋转的吸气/排气调节风门驱动用电动机53a (参照图4)的旋转式空气流路切换机 构。此外,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配置于吸气/排气风扇M的下方。并且,在吸气/ 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中,通过由吸气/排气调节风门驱动用电动机53a使吸气/排气调节 风门旋转,切换给气状态和排气状态。在给气状态下,吸气/排气风扇M旋转,由此生成从加湿单元50侧朝向室内机2 侧的空气流。例如,在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为给气状态的情况下,从吸气/排气风扇M吹出的空气经过吸气/排气导管58并通过吸气/排气软管6被提供给室内机2。由 此,在给气状态下,空气沿图2所示的Al方向流动,室外空气通过吸气/排气软管6被提供 给室内机2。在排气状态下,吸气/排气风扇M旋转,由此生成从室内机2侧朝向加湿单元50 侧的空气流。例如,在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为排气状态的情况下,从室内机2取入 的室内空气经过吸气/排气软管6并通过吸气/排气导管58被排出到室外。由此,在排气 状态下,空气沿图2所示的A2方向上流动,从室内机2通过吸气/排气软管6和吸气/排 气导管58而来的空气经过吸气/排气口 7c被排出到室外。加湿转子51是蜂窝构造的陶瓷转子,具有大致圆盘形状的外形。此外,加湿转子 51设置为可旋转,通过转子驱动用电动机驱动着旋转。此外,加湿转子51的主要部分由沸 石等吸附剂烧制而成。沸石等吸附剂具有以下性质吸附所接触的空气中的水分,并且通过 加热使所吸附的水分脱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沸石作为吸附剂,但是也能够使用 硅胶、或氧化铝等作为吸附剂。加热装置52位于加湿转子51的上方,与加湿转子51相对配置。此外,加热装置 52能够通过对向加湿转子51送出的空气进行加热,来对加湿转子51进行加热。吸附用送风装置55具有吸附用风扇电动机59b、和由吸附用风扇电动机59b驱动 着旋转的吸附风扇59a,生成通过加湿转子51中的不与加热装置52相对的部分的空气流。 即,吸附用送风装置55生成如下的空气流从吸附用空气吸入口 7b吸入,通过加湿转子51 中的不与加热装置52相对的部分,并通过喇叭口 59c的开口,从吸附用空气吹出口 7a排出 到室外。利用这种结构,在加湿部57中,将通过驱动吸附风扇59a旋转而取入到加湿单元 壳体7内的室外空气经由加湿转子51和吸附风扇59a排出到加湿单元壳体7外。此时,从 室外取入的空气在通过加湿转子51的左侧大致一半部分时,由加湿转子51吸附包含在空 气中的水分。并且,通过加热装置52加热加湿转子51,从而被加湿转子51吸附的水分从由 吸气/排气风扇M生成的空气流中脱离而生成加湿空气。因此,如上所述,在加湿单元50中,在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为给气状态的 情况下,从吸气/排气风扇M吹出的空气经过吸气/排气导管58并通过吸气/排气软管 6被提供给室内机2。此时,在驱动加湿部57的加湿转子51和吸附风扇59a旋转、并且由 加热装置52加热加湿转子51的情况下,包含在加湿部57中生成的加湿空气的室外空气通 过吸气/排气软管6被提供给室内机2。因此,在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为给气状态 的情况下,空气沿图1所示的Al方向流动,室外空气被加湿,或者不被加湿而通过吸气/排 气软管6被提供给室内机2。此外,空调机1具有控制空调机1具备的各种设备的控制部60,以进行制冷运转、 制热运转、除湿运转、加湿运转、排气运转以及除臭运转等各种运转。以下,说明控制部60。〈控制部〉如图4所示,控制部60与室内机2、室外空调单元20及加湿单元50的各个设备连 接,根据经由遥控器80等的来自用户的指令,根据制冷运转、制热运转、除湿运转、加湿运 转、排气运转以及除臭运转等各运转模式进行各种设备的动作控制。此外,控制部60具有通常运转控制部61和除臭运转控制部62。通常运转控制部61通过进行各种设备的动作控制来进行所述运转的运转控制,以在空调机1中进行包含制 冷运转、制热运转、除湿运转、加湿运转、排气运转等的通常运转。例如,在用户经由遥控器 80发出加湿运转开始指令的情况下,通常运转控制部61进行压缩机21等各种设备的动作 控制,以在空调机1中进行加湿运转。此外,在加湿运转时的各种设备的控制动作中包含给 气动作。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给气动作,是指以下的控制动作由通常运转控制部61或 除臭运转控制部62控制加湿单元50具有的各种设备,以对室外空气进行加湿或者不进行 加湿地通过吸气/排气软管6提供给室内机2。此外,在给气动作中包含如下动作给气动 作即加湿给气动作,由通常运转控制部61或除臭运转控制部62驱动加湿部57,由此在积极 生成加湿空气的加湿状态(相当于第1状态)下由吸气/排气风扇M将室外空气送出给 室内机2 ;以及换气给气动作,加湿部57不被通常运转控制部61或除臭运转控制部62驱 动,因此在不进行积极的加湿空气生成的换气状态(相当于第2状态)下由吸气/排气风 扇M将室外空气送出给室内机2。因此,在正在进行加湿给气动作的加湿运转执行中室内湿度达到设定湿度的情况 下,通常运转控制部61从加湿给气动作切换为换气给气动作,以使室内湿度与设定湿度相 等。具体而言,通常运转控制部61在正在进行加湿给气动作的加湿运转执行中室内湿度达 到设定湿度的情况下,进行使加湿部57的加湿转子51和吸附风扇59a的旋转停止、并且使 加热装置52中的加湿转子51的加热停止的控制,由此通过使加湿部57中的积极的生成加 湿空气停止,来调节提供给室内机2的加湿空气的量。这样在空调机1中进行加湿运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湿运转执行中室内湿度达到设定湿度的情况下,通常 运转控制部61进行使加湿部57的加湿转子51和吸附风扇59a的旋转停止、并且使加热装 置52中的加湿转子51的加热停止的控制,由此调节加湿空气向室内的供给量,但是调节 加湿空气向室内的供给量的调节手段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通常运转控制部进行如下 控制使加湿部的加湿转子和吸附风扇的旋转停止,并且使加热装置中的加湿转子的加热 停止,而且停止吸气/排气风扇的旋转。此外,作为调节加湿空气向室内的供给量的调节手 段,例如,也可以不进行通过通常运转控制部使加湿转子和吸附风扇59a的旋转停止的控 制,而进行使加热装置的温度降低的控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湿运转执行中室内 湿度达到设定湿度的情况以外,也根据室内热交换器11的温度控制加湿部57,由此调节提 供给室内机2的加湿空气的量。此外,在用户借助遥控器80发出除湿运转开始指令的情况下,通常运转控制部61 进行压缩机21等各种设备的动作控制,以在空调机1中进行除湿运转。此外,在除湿运转 中的各种设备的动作控制中包含除湿动作。除湿运转中的除湿动作,是指如下动作由通常 运转控制部61控制各种设备以使室内热交换器11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另外,在除湿运 转中的除湿动作中包含以下动作通常除湿动作,由通常运转控制部61控制各种设备以使 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再热除湿动作,控制 各种设备以使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作为散热器发挥功能,并使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作 为吸热器发挥功能。另外,再热除湿动作和通常除湿动作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此外,在空调 机1执行除湿运转期间室内温度下降到低于设定温度的情况下,由通常运转控制部61控制 各种设备,由此热交换停止,或者将运转从除湿运转切换为制热运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除湿运转中的除湿动作不包含制冷动作,但是不限于此,作为除湿运转中的除湿动 作也可以包含制冷动作。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进行各种设备的动作控制,以在空调机1中进行除臭运 转。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具有控制吸气/排气风扇M的转速的风量调节部63。风量 调节部63通过控制吸气/排气风扇M的转速,调节在除臭运转中吹出到室内的室外空气 的供给量。此外,如图5所示,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除臭运转中,按照蒸汽吹出阶段Fl、滤水 阶段F2、调湿阶段F3的顺序切换阶段。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除臭运转控制部62进行风门驱动电动机9a的动作控制以 使水平风门9的倾斜角度成为预定角度。并且,除臭运转控制部62控制室内风扇12的旋 转,以使室内风扇12成为预定风量。另外,此处所说的室内风扇12的预定风量,是指例如 与通常运转时的设定风量相等的风量。此外,风量调节部63控制吸气/排气风扇M的旋 转,以使吸气/排气风扇M成为预定风量。另外,此处所说的吸气/排气风扇M的预定风 量,是指在加湿运转时由吸气/排气风扇M生成的风量中的最大风量。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进行给气动作,以使由室内湿度传 感器90检测到的室内湿度值成为目标湿度(例如60%)值以上。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 62控制加湿单元50的各种设备,以根据由外部空气温度热敏电阻91检测到的外部空气温 度值,切换给气动作下的加湿状态和换气状态。具体而言,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蒸汽吹出 阶段Fl中,在判断为外部空气温度热敏电阻91所检测的外部空气温度值在预定的第1温 度(例如30°C)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使加湿部57的驱动停止的控制,以不在加湿单元50 的加湿部57中积极生成加湿空气。因此,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在外部空气温度值在预定 温度值以上的情况下,加湿部57的加湿转子51不进行由加热装置52加热的室外空气的积 极的加湿空气的生成,而进行在使从吸气/排气口 7c取入的室外空气经过加湿转子51和 吸气/排气切换调节风门53并通过吸气/排气软管6提供给室内机2的换气状态下的给 气动作、即换气给气动作。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在判断为外部空气温度热敏电阻 91所检测的外部空气温度值小于预定的第1温度(例如30°C)值的情况下,进行驱动加湿 部57的控制,以在加湿单元50的加湿部57中积极生成加湿空气。因此,在蒸汽吹出阶段 Fl中,在外部空气温度值小于预定温度值的情况下,驱动加湿部57的加湿转子51和吸附风 扇59a旋转,并且通过加热装置52加热加湿转子51,由此进行在包含在加湿部57中生成的 加湿空气在内的室外空气通过吸气/排气软管6被提供给室内机2的加湿状态下的给气动 作、即加湿给气动作。这样,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除臭运转的蒸汽吹出阶段Fl中,当外部空气温度在预 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加湿单元50的各种设备,以不进行加湿部57的积极的加湿空气 的生成,在外部空气温度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加湿单元50的各种设备,以进行加 湿部57的积极的加湿空气的生成。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在外部空气温度在30°C以上的情况下,将期待以出 现率大约85%存在与30°C 60%相当的绝对湿度那样的高温多湿气候作为前提。因此,例 如在应用到高温多湿以外的气候时,除臭运转控制部不根据外部空气温度值,而根据例如室内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进行加湿状态和换气状态的切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 中,在除臭运转的给气动作中,根据室外温度将状态在加湿状态和换气状态之间切换,但是 为了提高除臭效果,也可以在除臭运转的给气动作中,不进行换气状态的给气动作,而始终 进行加湿状态的给气动作。并且,每隔预定时间(例如1分钟)进行除臭运转控制部62进行的外部空气温度 值的判断。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如图6所示,通过控制压缩机21 等各种设备,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以使由室内温度热敏电阻92检测到的室内温 度值进入目标温度值范围W。另外,此处所说的目标温度值范围W,是指预定的第2温度(例 如20°C)值以上且预定的第1温度(例如30°C)值以下的范围。此外,此处所说的预定的 第1温度和预定的第2温度被设为预定的第2温度低于预定的第1温度。例如,在室内温度值小于目标温度值范围W的预定第2温度值的情况下,除臭运转 控制部62判断为需要在制热运转时进行的制热动作,并控制各种设备以进行制热动作。另 外,此处所说的制热动作,是指通常运转控制部61或除臭运转控制部62将四通切换阀22 设为图2所示的虚线位置,拧紧室外膨胀阀25,完全打开室内膨胀阀17,起动压缩机21。因 此,在进行制热动作时,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11中冷凝后,由室 外膨胀阀25减压,流入室外热交换器对。并且,在室外热交换器M中蒸发后,经由四通切 换阀22、储液器23返回压缩机21。此时,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11中冷凝,因此室内空气 被加热。此外,在室内温度值大于目标温度值范围W的预定第1温度值的情况下,除臭运转 控制部62判断为需要在制冷运转时进行的制冷动作,并控制各种设备以进行制冷动作。另 外,此处所说的制冷动作,是指通常运转控制部61或除臭运转控制部62将四通切换阀22 设为图2所示的实线位置,拧紧室外膨胀阀25,完全打开室内膨胀阀17,起动压缩机21。因 此,在进行制冷动作时,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M中冷凝后,由室 外膨胀阀25减压,流入第1室内热交换器11a。并且,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中蒸发,并 经由室内膨胀阀17在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中蒸发后,经由四通切换阀22、储液器23返回 压缩机21。此时,制冷剂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中蒸发,因此 室内空气被冷却。此外,在室内温度值进入目标温度值范围W内的情况下,除臭运转控制部 62判断为不需要制冷动作和制热动作,在压缩机21等正在驱动的情况下,进行使压缩机21 等各种设备的驱动停止的控制,或者,在压缩机21等未驱动的情况下不进行驱动压缩机21 等的控制。另外,在图6所示的室温上升时进行除臭运转开始时的除臭运转控制部62的动 作判断。因此,在除臭运转的蒸汽吹出阶段Fl中,存在以下三个状态同时进行换气给气 动作和制冷动作的换气制冷状态、同时进行加湿给气动作和制热动作的加湿制热状态、以 及仅进行加湿给气动作而不进行制冷动作或制热动作的单独加湿状态。由此,除臭运转控 制部62在除臭运转的蒸汽吹出阶段Fl中,根据室内温度值和室外温度值,切换换气制冷状 态、加湿制热状态和单独加湿状态这三个状态。此外,在滤水阶段F2中,除臭运转控制部62进行风门驱动电动机9a的动作控制 以使水平风门9的倾斜角度维持蒸汽吹出阶段Fl时的预定角度。并且,除臭运转控制部62 控制室内风扇12的旋转,以使室内风扇12成为蒸汽吹出阶段Fl时的预定风量。此外,风量调节部63控制吸气/排气风扇M的旋转,以使吸气/排气风扇M成为蒸汽吹出阶段Fl 时的风量。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控制压缩机21等各种设备,以在蒸汽吹出阶段Fl结束 时将由室内温度热敏电阻92检测到的室内温度值作为目标温度来进行除臭运转的滤水阶 段F2中的除湿动作。另外,此时的压缩机21的转速设为比通常运转时的转速大或设为最 大转速。此外,在滤水阶段F2中的除湿动作中包含以下动作通常除湿动作,由除臭运转 控制部62控制各种设备以使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作为吸热器 发挥功能;再热除湿动作,控制各种设备以使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作为散热器发挥功能, 并且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除臭运转控制部62根据蒸汽吹出阶段 Fl结束时的室内温度值,进行通常除湿动作或再热除湿动作中的任意一个除湿动作。具体 而言,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目标温度小于预定的第3温度(例如20°C )值的情况下,判断 为需要再热除湿动作,而进行再热除湿动作。另外,此处所说的再热除湿动作,是指如下的 各种设备的控制动作除臭运转控制部62将四通切换阀22设为图2所示的实线位置,完全 打开室外膨胀阀25,拧紧室内膨胀阀17,起动压缩机21。因此,在进行再热除湿动作时,从 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经由室外热交换器M、室外膨胀阀25流入第1室内热交换器 11a,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中冷凝后,由室内膨胀阀17减压。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在第 2室内热交换器lib中蒸发后,经由四通切换阀22、储液器23返回压缩机21。此时,制冷剂 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中冷凝,因此室内空气被加热,制冷剂在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中 蒸发,因此室内空气被冷却、除湿。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目标温度在预定的第3温度(例如20°C )值以上的情 况下,判断为需要通常除湿动作,而进行通常除湿动作。另外,此处所说的通常除湿动作,是 与在除湿运转时进行的除湿动作相同的动作,是指如下的各种设备的控制动作除臭运转 控制部62将四通切换阀22设为图2所示的实线位置,拧紧室外膨胀阀25,完全打开室内膨 胀阀17,起动压缩机21。因此,在进行通常除湿动作的除湿动作时,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 压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M中冷凝后,由室外膨胀阀25减压,流入第1室内热交换器11a。 并且,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中蒸发,并经由室内膨胀阀17在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中 蒸发后,经由四通切换阀22、储液器23返回压缩机21。此时,制冷剂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 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中蒸发,因此室内空气被冷却、除湿。另外,在除臭运转时,将可实施再热除湿的外部空气温度范围设定拓宽到外部空 气温度0°c,使得即使外部空气温度较低也进行除湿动作。此外,在除臭运转的滤水阶段F2 中,即使在室内温度下降到低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也通过除臭运转控制部62控制各种设 备,以使不进行热交换停止,各室内热交换器IlaUlb继续作为当前发挥功能的吸热器或 散热器的功能。具体而言,在除臭运转的滤水阶段F2中的除湿动作为通常除湿动作、并且 室内温度下降到低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由除臭运转控制部62维持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 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都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的状态。此外,在除臭运转的滤水阶段F2 中的除湿动作为再热除湿动作、并且室内温度下降到低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由除臭运转 控制部62维持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作为散热器发挥功能的状态,并维持第2室内热交换 器lib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的状态。即,在除臭运转的滤水阶段F2中,不会存在以下情况通过除臭运转控制部62控制各种设备,以使各室内热交换器IlaUlb同时作为散热器发挥 功能。即,在除臭运转的滤水阶段F2中,不通过除臭运转控制部62进行从除湿动作向制热 动作的动作切换。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滤水阶段F2中,除了上述除湿动作以外,还进行给气 动作。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控制加湿单元50的各种设备,以根据由外部空气温度热敏 电阻91检测到的外部空气温度值,切换给气动作中的加湿状态和换气状态。具体而言,除 臭运转控制部62在室外温度值小于预定的第4温度(例如值的情况下,进行在将通 过加湿部57积极生成的加湿空气提供给室内的加湿状态下的给气动作、即加湿给气动作。 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室外温度值在预定的第4温度(例如)值以上的情况下, 进行在将没有通过加湿部57积极生成加湿空气的室外空气提供给室内的换气状态下的给 气动作、即换气给气动作。因此,在除臭运转的滤水阶段F2中,通过除臭运转控制部62同时执行除湿动作和 给气动作。例如,在滤水阶段F2中,同时执行再热除湿动作和加湿给气动作的情况下,在室 内机2内,包含由加湿部57加湿的加湿空气的室外空气从吸气/排气软管6端部的开口吹 出。吸气/排气软管6端部的开口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1的前方,因此通过室内热交换器 11的空气流吹出到室内热交换器11的上游侧。因此,室外空气与从室内取入的空气一起, 在通过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时被加热,或者,在通过作为蒸发器发 挥功能的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时被冷却并除湿。通过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被加热的空 气和通过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被除湿的除湿空气被混合并从室内机2吹出,再提供给室 内。此外,例如在滤水阶段F2中,在同时执行通常除湿动作和换气给气动作的情况 下,在室内机2中,没有在加湿部57中被积极加湿的室外空气从吸气/排气软管6端部的 开口吹出。吸气/排气软管6端部的开口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1的前方,因此通过室内热 交换器11的空气流吹出到室内热交换器11的上游侧。因此,室外空气与从室内取入的空 气一起,在通过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时 被冷却并除湿。通过第1室内热交换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lib被除湿的除湿空气被 混合并从室内机2吹出,再提供给室内。另外,在滤水阶段F2中,同时执行除湿动作和给气动作,因此吸气/排气软管6等 可能会冻结。因此,在控制部60判断为吸气/排气软管6等可能会由于将由加湿部57加 湿的外部空气提供给室内机2而冻结等的情况下,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给气动作中将状态 从加湿状态切换为换气状态。此外,在滤水阶段F2中,不进行根据室内热交换器11的温度 从加湿状态切换为换气状态的控制。此外,在调湿阶段F3中,除臭运转控制部62进行风门驱动电动机9a的动作控制 以使水平风门9的倾斜角度维持滤水阶段F2时的预定角度。并且,在调湿阶段F3中,除臭 运转控制部62控制室内风扇12的旋转,以使室内风扇12成为滤水阶段F2时的预定风量。 此外,在调湿阶段F3中,除臭运转控制部62进行使加湿单元50的驱动停止的控制,以不将 室外空气提供给室内机2。此外,在调湿阶段F3中,除臭运转控制部62进行除湿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 中,调湿阶段F3中的除湿动作是与除湿运转中的通常除湿动作相同的动作,是与滤水阶段F2中的通常除湿动作相同的动作。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根据由用户利用遥控器80等预先设定的除臭运转的执 行时间进行除臭运转中的蒸汽吹出阶段F1、滤水阶段F2以及调湿阶段F3的切换。具体而 言,除臭运转控制部62将由用户预先设定的除臭运转的执行时间代入以下所示的式子中, 计算各阶段的执行时间。α =(除臭运转的执行时间-预定的第1时间)/2蒸汽吹出阶段Fl执行时间=预定的第1时间+α滤水阶段F2执行时间=α -预定的第2时间调湿阶段F3执行时间=预定的第2时间除臭运转控制部62根据由此计算出的各阶段的执行时间切换各阶段。例如,在预 定的第1时间为1个小时、预定的第2时间为30分钟,且由用户将除臭运转的执行时间设 定为5个小时的情况下,除臭运转控制部62将蒸汽吹出阶段Fl的执行时间计算为3个小 时(预定的第1时间+ α ),将滤水阶段F2的执行时间计算为1小时30分钟(α -预定的 第2时间),将调湿阶段F3执行时间计算为30分钟(预定的第2时间)。并且,除臭运转 控制部62根据计算出的各阶段的执行时间,按照蒸汽吹出阶段F1、滤水阶段F2、调湿阶段 F3的顺序切换阶段。因此,此时,作为除臭运转,在进行3个小时的蒸汽吹出阶段Fl后,进 行1小时30分钟的滤水阶段F2,之后,进行30分钟期间的调湿阶段F3。另外,预定的第1时间根据如下时间确定能够通过进行给气动作将室内湿度上 升至具有除臭效果的目标湿度的时间。此外,预定的第2时间根据不进行给气动作而仅进 行除湿动作,由此使室内湿度返回除臭运转结束后的室内环境不会给用户带来不舒适感且 能够减少在室内繁殖霉菌等的可能性的湿度而确定。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执行除臭运转时由用户变更了除臭运转的执行时间 的情况下,根据变更后的执行时间重新计算各阶段的执行时间。并且,除臭运转控制部62 根据重新计算出的各阶段的执行时间切换各阶段。另外,在由用户变更执行时间时存在已 经执行的阶段时,除臭运转控制部62不进行已经执行的阶段的切换控制。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除了由用户发出除臭运转停止指令的情况以外,还计算 各阶段的执行时间,以在除臭运转中可靠执行调湿阶段F3。因此,例如,即使在由用户变更 设定以使除臭运转的执行时间变短的情况下,除臭运转控制部62也通过缩短蒸汽吹出阶 段Fl或滤水阶段F2的执行时间,确保调湿阶段F3的执行时间。另外,在由用户将除臭运转的执行时间设定为小于预定的第3时间(例如5小时) 的情况下,控制遥控器80的遥控器控制部对遥控器80进行控制,以不将由用户设定的执行 时间的数据发送给控制部60,并且控制显示部以在遥控器80的显示部上显示错误。另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即使在从遥控器80发送了小于预定的第3时间的执行 时间的数据时,也能够计算各阶段的执行时间。另外,在发送了小于预定的第3时间的执 行时间的数据时,除臭运转控制部62根据各阶段的优先顺序,调整各阶段的执行时间的分 配。另外,各阶段的优先顺序为调湿阶段F3、蒸汽吹出阶段F1、滤水阶段F2的顺序。此外,除臭运转是在发出来自用户的经由遥控器80等的除臭运转开始指令的情 况下进行的运转。具体而言,在控制部60接收到由用户经由遥控器80等发送的除臭运转开 始指令的情况下,除臭运转控制部62通过控制各种设备,开始空调机1中的除臭运转。由此,即使在空调机1的运转停止的情况下,或者在空调机1中正在进行通常运转的情况下, 当由用户发出除臭运转开始指令时,在空调机1中开始除臭运转。此外,除臭运转在由用户经由遥控器80等发出除臭运转开始指令的情况下、在从 开始运转起经过执行时间后的情况下、或者在运转执行中由用户发出其他运转(例如制冷 运转)的开始指令的情况下,停止运转。另外,由用户发出除臭运转停止指令的情况例如包 含以下情况由用户按下设置于控制器80的运转停止按钮的情况、以及由用户按下设置于 室内机2的运转停止开关的情况等。此外,从开始运转起经过执行时间后的情况,是指经过 在除臭运转开始前由用户设定的除臭运转执行时间并正常结束了运转的情况,即根据各阶 段的执行时间,执行了蒸汽吹出阶段F1、滤水阶段F2以及调湿阶段F3的情况。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根据由用户从遥控器80发送的与通常运转的各种运转 设定(运转模式设定、设定温度、设定湿度、上下/左右以外的风向设定、风量设定、换气设 定等)不同的除臭运转独自的各种运转设定来控制各种设备,因此控制部60在除臭运转结 束后判断各种运转设定是否返回除臭运转开始前的设定,并在判断为没有返回除臭运转开 始前的设定的情况下,进行返回除臭运转开始前的设定的控制。因此,即使在用户不经由控 制器80而开始制冷运转等通常运转的情况下,通常运转控制部61也能够利用除臭运转开 始前的设定开始通常运转。由此,能够减少给用户带来不舒适感的可能。<除臭运转控制部的控制动作>接着,说明除臭运转控制部62的控制动作。另外,以下,以如下情况为例进行说 明由用户将除臭运转的执行时间设定为5个小时,预定的第1时间为1个小时,预定的第 2时间为30分钟。此外,以下的说明针对在由用户发送除臭运转开始指令以外,没有发送其 他的任何控制指令的情况,即从开始运转起经过了执行时间的情况下的除臭运转的例子。在控制部60接收到由用户经由遥控器80发出的除臭运转开始指令的情况下,除 臭运转控制部62通过控制各种设备,在空调机1中开始除臭运转。首先,除臭运转控制部 62根据发出除臭运转开始指令时的室内温度值和室外温度值,将蒸汽吹出阶段Fl中的状 态确定为换气制冷状态、单独加湿状态和加湿制热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状态,并控制各种设 备,以使各设备成为所确定的状态。由此,执行空调机1中的除臭运转的蒸汽吹出阶段F1。此外,在从执行除臭运转的蒸汽吹出阶段Fl起经过3个小时后,除臭运转控制部 62将阶段从蒸汽吹出阶段Fl切换为滤水阶段F2。此时,除臭运转控制部62根据从执行蒸 汽吹出阶段Fl起经过3个小时后的室内温度值,判断在滤水阶段F2中进行再热除湿动作 或者通常除湿动作中的哪一个除湿动作。此外,除臭运转控制部62根据从执行蒸汽吹出阶 段Fl起经过3个小时后的外部空气温度值,判断在滤水阶段F2中进行加湿状态的给气动 作(加湿给气动作)或者换气状态的给气动作(换气给气动作)中的哪一个给气动作。并 且,通过同时执行除臭运转控制部62所判断的除湿动作和所判断的给气动作,执行空调机 1中的除臭运转的滤水阶段F2。此外,在从执行滤水阶段F2起经过1小时30分钟后,除臭运转控制部62通过停 止给气动作、并且进行除湿动作,将阶段从滤水阶段F2切换为调湿阶段F3。此外,当将阶段 从滤水阶段F2切换为调湿阶段F3起经过30分钟时,除臭运转控制部62使除湿动作停止, 使空调机1中的除臭运转停止。由此,除臭运转结束。这样在空调机中进行除臭运转。另外,在如上述例那样将除臭运转的执行时间设定为5个小时的情况下,在除臭运转的各阶段能够期待以下效果。此外,在将除臭运转的执 行时间设定为5个小时以上的情况下,存在进一步提高除臭运转的效果的可能性。在从蒸汽吹出阶段Fl开始起1个小时内,通过给气动作使室内湿度上升。并且, 在从蒸汽吹出阶段Fl开始起1个小时到3个小时内,通过给气动作将室内维持为高湿度, 并且使渗透到室内的布等中的异味成分散出到空气中。通过在蒸汽吹出阶段Fl结束后开始滤水阶段F2,通过除湿动作使室内的异味成 分溶在室内热交换器11的结露水中进行回收作为冷凝水排出,同时通过给气动作使高湿 度空气与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11接触来提高室内的异味成分的回收效 率,并且使室内湿度上升。通过在滤水阶段F2结束后开始调湿阶段F3,即使在室内湿度在蒸汽吹出阶段Fl 中变高的情况下,也通过除湿动作使室内湿度降低。此外,在设置于室内机2上部的空气取入口加和室内热交换器11之间配置空气 净化过滤器,从空气取入口加取入到室内机2内的空气经由空气净化过滤器送出至室内热 交换器11。因此,在除臭运转中,除了通过滤水阶段F2的除湿动作回收室内空气中的异味 成分以外,还通过使空气净化过滤器吸附异味成分,进行室内的异味成分的去除。〈特征〉(1)以往以来,提出了以下方法使利用加湿等使相对湿度上升的空气冷凝,由此与冷 凝水一起回收包含在空气中的异味成分等。例如,日本特开2005-106358号公报所公开的空气净化器具有对从室内取入的空 气进行加湿的加湿部、和对用加湿部加湿后的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部。在该空气净化器中, 从室内取入的污染空气的湿度在加湿部中被提高从而生成高湿度空气,所生成的高湿度空 气在除湿部中被除湿。此时,通过在利用除湿而得到的水中取入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使除湿 后的空气净化。这样,该空气净化器具有取入室内空气使其净化、并使净化空气返回室内的 空气净化功能。此外,日本特开2005-125085号公报所公开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去除装置具有 具备加湿功能和除湿功能的加湿/除湿装置。在该去除装置中,在对室内进行加湿的第1 工序结束后,进行对加湿后的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第2工序。在该去除装置中,通过使在第 1工序中通过对室内进行加湿而附着到建材等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发散到空气中,在第 2工序中,使发散后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空气一起冷凝,并回收包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 冷凝水。由此,进行室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去除。但是,在日本特开2005-106358号公报所公开的空气净化器中,对从室内取入的 空气进行加湿,因此可能不能充分去除附着于室内的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此外,在日本特开2005-125085号公报所公开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去除装置 中,在对室内进行加湿的第1工序中渗透到室内的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不能充分发散 到空气中就转移到第2工序的情况下,在第2工序中可能不会充分进行室内的异味成分的 去除。因此,即使在空调机中搭载了上述那样的空气净化功能或去除装置的情况下,也有不 能充分进行室内除臭的可能。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除臭运转的滤水阶段F2中,通过除臭运转控制部62同时执行除湿动作和给气动作。因此,通过除湿动作从空气中与水分一起回收室内的异味 成分,同时将室内设为高湿度,因此与在除臭运转中仅执行除湿动作的情况相比,能够去除 附着于室内的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由此,能够通过使室内的异味成分发散到室内空气中、并且通过回收来去除所发 散的异味成分,提高对室内进行除臭的室内除臭效率。(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湿单元50具有能够生成加湿空气的加湿部57。并且,包含 由加湿部57生成的加湿空气的室外空气从加湿单元50被提供给室内机2。在该空调机1 中,在加湿部57中从室外空气生成加湿空气,因此与不具有加湿部的空调机相比,能够提 供湿度比室内高的空气。由此,能够提高使渗透到室内的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发散到室内空气中的除 臭效果。(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除臭运转控制部62通过控制加湿单元50的各种设备,切换给 气动作中的加湿状态和换气状态。因此,与控制为始终驱动加湿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加 湿单元50的功耗。由此,能够实现节能。(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除臭运转的蒸汽吹出阶段Fl和滤水阶 段F2中,根据由外部空气温度热敏电阻91检测到的外部空气温度值,控制加湿单元50的 各种设备,以切换给气动作中的加湿状态和换气状态。具体而言,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外 部空气温度在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加湿单元50的各种设备,以成为换气状态、即 不进行利用加湿部57的积极生成加湿空气的状态,在外部空气温度小于预定温度的情况 下,控制加湿单元50的各种设备,以成为加湿状态、即进行利用加湿部57的积极生成加湿 空气的状态。因此,在外部空气温度在30°C以上时期待以出现率大约85%存在与30°C 60%相 当的绝对湿度那样的高温多湿气候下,在室外温度高的情况下期待绝对湿度高,因此在室 外温度高时,即使给气动作的状态是没有通过加湿部57进行积极的加湿空气生成的换气 状态,也能够将含水率比室内空气高的室外空气提供给室内机2。由此,能够向室内提供高湿度空气。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高温多湿气候为前提,根据室外温度将除臭运转中的 给气动作的状态在加湿状态和换气状态间切换,因此能够在实现节能的同时得到室内除臭 效果。(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除臭运转控制部62在除臭运转中,按照蒸汽吹出阶段F1、滤 水阶段F2、调湿阶段F3的顺序切换阶段。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室外空气被加湿或者不被 加湿地通过吸气/排气软管6并被提供给室内机2。此外,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进行制热 动作或制冷动作等,以使室内温度值进入目标温度值范围W。由此,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 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上升,因此能够使渗透到室内的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发散到室内空气中。此外,在滤水阶段F2中,同时执行除湿动作和给气动作。因此,在滤水阶段F2中, 通过执行除湿动作,将包含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相对湿度上升的异味成分的室内空气取 入室内机2内并进行冷凝,由此能够与冷凝水一起回收包含在室内空气中的异味成分。此 外,在滤水阶段F2中,通过执行给气动作,能够使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没有发散净的室内 异味成分进一步发散。此外,在调湿阶段F3中,能够通过进行除湿动作,降低在滤水阶段F2中相对湿度 上升的室内空气的湿度。由此,能够提高除臭运转结束后的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此外,在调 湿阶段F3中,能够通过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减少霉菌等在室内繁殖的可能性。由此,能够进行除臭效率高的除臭运转。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加湿单元50提供室外空气的吸气/排气软管6端部 的开口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1的前方,因此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1的空气流吹出到室内热 交换器11的上游侧。因此,室内热交换器11能够在滤水阶段F2中始终维持湿润的状态。 因此,在滤水阶段中,能够增加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中的水分结露量。由 此,能够从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1的空气中进一步回收异味成分。由此,能够提高除臭效果。(6)为了使渗透到室内的布或建材等中的异味成分发散到室内空气中,优选将室 内环境设为高温高湿等预定环境。例如,即使在室内环境是高湿度环境的情况下,如果室内 温度极低,则可能会降低使室内的异味成分发散到空气中的效果。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进行给气动作,以使室内湿度值 成为目标湿度(例如60% )值以上。此外,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进行制冷动作或制热动 作,以使室内温度值进入目标温度值范围W。因此,能够降低室内的异味成分发散到空气中 的除臭效果降低的可能性。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蒸汽吹出阶段Fl中,进行制热动作或制冷动作,以使 室内温度值进入目标温度值范围W。因此,能够降低室内环境由于室内温度上升至高于第1 温度而恶化的可能性。此外,能够降低由于室内温度降低于第2温度而产生的室内的绝对 湿度下降,从而导致除臭效果降低的可能性。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滤水阶段F2中,根据蒸汽吹出阶段Fl结束时的室内 温度,控制压缩机21等各种设备,以进行通常除湿动作或再热除湿动作中的任意一个除湿 动作。具体而言,在蒸汽吹出阶段Fl结束时的室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通常除湿动作, 在蒸汽吹出阶段Fl结束时的室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再热除湿动作。因此,在室内温度 较低的冬季等时,与进行通常除湿动作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室内温度的下降缓慢。由此,能 够减少在滤水阶段F2中进行的使室内的异味成分发散到空气中的效果降低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提高除臭效果。(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蒸汽吹出阶段Fl和滤水阶段F2中,吸气/排气风扇M被 控制成以在加湿运转时由吸气/排气风扇M生成的风量中的最大风量进行旋转。因此,例 如,与吸气/排气风扇的风量较小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多从加湿单元50向室内机2的室外 空气供给量。由此,能够提高使室内的异味成分发散到空气中的效果。
由此,能够提高除臭效果。(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空气进行加湿、除湿来进行除臭运转。因此,与使用离 子或化学方法得到的产品等来进行除臭运转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除臭运转中的安全性。〈变形例〉(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滤水阶段F2的给气动作中,控制加湿单元50的各种设备, 以切换加湿状态和换气状态。也可以替代该方式,而在滤水阶段F2的给气动作中,切换加湿状态、给气状态和 给气停止状态。另外,所谓给气停止状态,是指停止从加湿单元向室内机供给加湿空气的状 态。以下,使用图7说明除臭运转控制部的滤水阶段F2中的给气动作的状态切换控制。另 外,对于以下的预定的第5温度值和预定的第6温度值,将预定的第5温度值设为比预定的 第6温度值大的温度值。除臭运转控制部在滤水阶段F2中,根据由外部空气温度热敏电阻检测到的外部 空气温度值,控制加湿单元的各种设备,以切换加湿状态、给气状态和给气停止状态。在室外温度值小于预定的第6温度(例如0°C)值的情况下,除臭运转控制部控制 加湿单元的各种设备,以成为不向室内提供室外空气的给气停止状态。具体而言,在给气停 止状态下,除臭运转控制部控制吸气/排气风扇,使得吸气/排气风扇的旋转停止。此外, 在室外温度值在预定的第6温度(例如0°C )值以上且小于预定的第5温度(例如) 值的情况下,除臭运转控制部控制加湿单元的各种设备,以成为将由加湿部加湿的室外空 气提供给室内的加湿状态。此外,在室外温度值在预定的第5温度(例如值以上的 情况下,除臭运转控制部控制加湿单元的各种设备,以成为将没有被加湿部加湿的室外空 气提供给室内的换气状态。因此,除了室外温度值小于预定的第6温度值的情况以外,在滤 水阶段F2中,通过除臭运转控制部同时执行除湿动作和给气动作。这样,在室外温度相比室内温度极低的情况下通过停止给气动作,能够抑制室外 空气的供给造成的室内空气的温度下降。此外,即使在给气停止状态下进行了给气动作的 情况下,也能够在空气净化过滤器中吸附空气中的异味成分,因此能够进行室内除臭。由此,能够提高使室内的异味成分发散到空气中的效果,因此能够提高除臭效率。此外,除此以外,也可以在滤水阶段F2中,在图7所示的A区域中进行制冷运转时 的制冷动作,在B区域和C区域中进行除湿动作,在C区域中进行热交换停止状态的除湿动 作。另外,在各区域中,室外温度值按照A区域、B区域、C区域、D区域的顺序从高到低。(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除臭运转的蒸汽吹出阶段Fl和滤水阶段F2中,根据由外部 空气温度热敏电阻91检测到的外部空气温度值,切换给气动作的加湿状态和换气状态。但是也可以替代该方式,而根据室外空气的湿度,切换给气动作的换气状态和加 湿状态。例如,如图8所示,针对加湿单元50具有检测室外空气湿度的室外湿度传感器193 的空调机1进行说明。在该空调机1中,在给气动作中,根据由室外湿度传感器193检测到 的室外湿度值,切换加湿状态和换气状态。具体而言,通常运转控制部161和除臭运转控制 部162在室外湿度值在预定的第1湿度(例如60% )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换气状态的给气动作。此外,通常运转控制部161和除臭运转控制部162在室外湿度值小于预定的第1 湿度(例如60%)值的情况下,进行加湿状态的给气动作。即,通常运转控制部161和除臭 运转控制部162在室外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将给气动作的状态切换为换气状态,在室外湿度 较低的情况下将给气动作的状态切换为加湿状态。因此,能够通过进行给气动作将室外的 高湿度空气提供给室内。此外,与通过根据室外温度估计室外空气的湿度来切换换气状态和加湿状态的情 况相比,能够减少错误判定室外空气湿度的可能。另外,在图8中,标号160表示控制部,标 号163表示风量调节部。此外,在图8中,对于控制部160、通常运转控制部161、除臭运转 控制部162、风量调节部163以及室外湿度传感器193以外的标号,标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 同的标号。此外,也可以根据在吸气/排气软管内是否产生了结露来切换给气动作的换气状 态和加湿状态。例如,针对在吸气/排气软管内部设有电阻值在高湿度区域中急剧上升的 结露传感器的空调机进行说明(参照图9)。在该空调机中,在进行加湿状态的给气动作时,在从结露传感器发送的电阻值在 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判定为吸气/排气软管内为结露状态,将状态从加湿状态切 换为换气状态,或者停止给气动作。此外,在进行换气状态的给气动作时,在从结露传感器 发送的电阻值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部判定为吸气/排气软管内为非结露状态,将状 态从换气状态切换为加湿状态,或者开始给气动作。这样,在该空调机中,与利用外部空气 温度等来估计吸气/排气软管内的结露状态的现有空调机相比,能够更直接地监视吸气/ 排气软管内的状态。由此,能够减少尽管实际上吸气/排气软管没有结露,但还对提供给室 内机的加湿空气的量进行调节等的限制加湿单元功能的可能性。(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室外空气的吸气/排气软管6端部的开口设置于室内热 交换器11的前方。因此室外空气被吹向室内热交换器11的表面。也可以替代该方式,构成为室外空气不通过室内机内,而从加湿单元直接提供给 室内。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在除臭运转的滤水阶段中,向室内提供没有被除湿的高湿度空气。(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滤水阶段中同时执行除湿动作和加湿动作,但是可以替代 该方式而交替执行除湿动作和加湿动作。此外,在除臭运转中,也可以在通过给气动作将室 外空气提供到室内后,通过除湿动作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通过同时执行给气动作和除湿动作来提高室内的除臭效率,因此在进 行除臭运转的空调机上的应用是有效的。标号说明1 空调机;11 室内热交换器;Ila 第1室内热交换器(第1室内热交换部);lib 第2室内热交换器(第2室内热交换部);50:加湿单元(给气单元);54:吸气/排气风 扇(给气风扇);57:加湿部;91 外部空气温度热敏电阻(温度检测部);193:室外湿度传 感器(湿度检测部);60、160:控制部;63、163:风量调节部;Fl 蒸汽吹出阶段(高湿度阶段);F2 滤水阶段(除湿加湿同时执行阶段);F3 调湿阶段。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10635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125085号公报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机(1),其中,该空调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11),其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给气单元(50),其能够将含水量比所述室内空气多的多湿空气提供给所述室内;以及 控制部(60、160),其进行包含同时执行除湿动作和给气动作的除湿加湿同时执行阶段 (F2)的除臭运转,所述除湿动作是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对所述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动 作,所述给气动作是由所述给气单元将所述多湿空气提供给所述室内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给气单元具有加湿部(57),该加湿部(57)对提供给所述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给气单元来切换第1状态和第2状态,所述第1状态是将包 含由所述加湿部生成的加湿空气的所述多湿空气提供给所述室内的状态,所述第2状态是 将包含室外空气的所述多湿空气提供给所述室内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中,该空调机还具有温度检测部(91),该温度检测部对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第1状态和所述第2状态进行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中,该空调机还具有湿度检测部(193),该湿度检测部对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湿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第1状态和所述第2状态进行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除臭运转中,按照包含所述给气动作的高湿度阶段(Fl)、所述除湿 加湿同时执行阶段、包含所述除湿动作的调湿阶段(F!3)的顺序切换阶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高湿度阶段中,控制为所述室内的温度在预定温度以上,并且控制 为所述室内的湿度在预定湿度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具有第1室内热交换部(Ila)和第2室内热交换部(lib),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除湿加湿同时执行阶段中,根据所述室内的温度,使所述第1室内 热交换部作为散热器或吸热器发挥功能,使所述第2室内热交换部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中,所述给气单元具有给气风扇(M),该给气风扇用于将所述室外空气提供给所述室内, 所述控制部具有对所述给气风扇的风量进行调节的风量调节部(63、163),在所述除臭 运转中使用所述风量调节部来调节所述给气风扇的风量,由此控制所述多湿空气向所述室 内的供给量。
全文摘要
空调机(1)具有室内热交换器(11)、加湿单元(50)和控制部(60)。室内热交换器(11)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加湿单元(50)能够将含水量比室内空气多的多湿空气提供给室内。控制部(60)进行包含同时执行除湿动作和给气动作的滤水阶段的除臭运转。除湿动作是在室内热交换器(11)的至少第2室内热交换器(11b)中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动作。此外,给气动作是由加湿单元(50)将多湿空气提供给室内的动作。
文档编号F24F6/00GK102149976SQ200980135028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9日
发明者松原笃志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