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气机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500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气机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冷气机构造,特别关于一种能够提高室内侧风流道系统的出 风量,且,能够增加热交换器面积以提升热交换性,并使吸、散热均勻化的窗型冷气机构造。
背景技术
冷气机的原理是利用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通过蒸发、凝结而引发周围空气的 蒸发或凝结,以达到改变温度与湿度的目的。按照安装的类型大概可分为窗型冷气机及分 离式冷气机两类,其中窗型冷气机安装简便为其最大优点,而分离式冷气机则以可降低室 内噪音为最大优点。就以窗型冷气机而言,现有窗型冷气机6 (如


图1)的构造大体上包括基体60、压 缩系统61及蒸发系统62,以及冷凝系统63等,其中蒸发系统62与冷凝系统63分设于基体 60的相对侧(即,相对于室内与室外),借该压缩系统61将低压低温的气态冷媒压缩成高 压高温的气态冷媒,透过蒸发系统62吸收室内热量,并经由冷凝系统63传送至室外,使室 内空气温度下降,达到室内冷气目的。结合图2,现有窗型冷气机6位于室内一侧的蒸发系统62的百叶扇621与基体60 的风胴601,通过九十度的出风管602将冷风传送至室内,因而在该九十度的出风管602处 形成风道阻碍,致产生风压共鸣现象使室内的噪声源剧增。另外,蒸发系统62的热交换器622被局限紧邻于该出风管602,以“一”字型设置, 因此,相互间保留的间距很小,使得该百叶扇621吹送的风仅能局部通过热交换器622,致 热交换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气机构造,适用于窗型冷气机,其可提高室内 侧风流道系统的出风量,且,能够增加热交换器面积以提升热交换性,并使吸、散热均勻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气机构造,其蒸发系统的蒸发热交换器以 L型设计,可借以增加热交换面积,并能够与基体的风胴保持较宽大的间距,从而可提升热 交换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气机构造,包括内部组装有压缩系统、 蒸发系统及冷凝系统的基体,该基体具有室内端与室外端,该蒸发系统位于基体的室内端 一侧,而冷凝系统则位于基体的室外端一侧。该基体室内端设有出风管及风胴,该出风管与基体的风胴呈锐角的衔接。其中,该 出风管以50度与基体的风胴衔接,该出风管包含出口端与衔接端,该出口端为圆弧状,衔 接端为直管状。蒸发系统包括蒸发热交换器,其与该压缩系统连接;百叶扇,其并列于该出风管 的衔接端,而位于风胴内;以及一马达,用于驱动该百叶扇。该蒸发系统的蒸发热交换器以 L型设计。
3[0011]冷凝系统包括第一冷媒热交换器及第二冷媒热交换器,分别设于基体的室外端 两侧边,并与该压缩系统连接;旋叶片,设于第一、第二冷媒热交换器间,并相对于基体的室 外端;以及一马达,用于驱动该旋叶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冷气机构造,其可提高室内侧风流道系统 的出风量,且,能够增加热交换器面积以提升热交换性,并使吸、散热均勻化;且其蒸发系统 的蒸发热交换器以L型设计,可借以增加热交换面积,并能够与基体的风胴保持较宽大的 间距,从而可提升热交换性能。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 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窗型冷气机取下外盖的透视图;图2为
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气机构造取下外盖的透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3-4,本实用新型冷气机构造为一种窗型冷气机,该窗型冷气机1包括 基体2、压缩系统3、蒸发系统4及冷凝系统5等构造,其中该基体2具有室内端20与室外 端21,该蒸发系统4位于室内端20 —侧,而冷凝系统5则位于室外端21 —侧,该室内端20 设有出风管22及风胴23,该出风管22与该风胴23呈锐角的衔接(本实施例采较佳角度 50度),借以使得风流道不会有如现有冷气机6的出风管602呈90度的风道阻碍,因而不 但使得风流道更为顺畅,且不会造成风压共鸣,从而能有效的降低噪音。该出风管22包含 出口端221与衔接端222,该出口端221为圆弧状,衔接端222为直管状,可借直管状的衔接 端222加大与风胴23间的空间,使得进风时可均勻的通过该蒸发系统4。该蒸发系统4包括蒸发热交换器40、百叶扇41及马达42,该蒸发热交换器40与 该压缩系统3连接,该蒸发热交换器40以L型设计,可借以增加热交换面积,并能够与基体 2的风胴23保持较宽大的间距,而可提升热交换性能。百叶扇41并列于该出风管22的衔 接端222,而位于风胴23内,用于输送风量。马达42,用于驱动该百叶扇41。该冷凝系统5包括第一冷媒热交换器51、第二冷媒热交换器52及旋叶片53,以 及马达54等,其中第一冷媒热交换器51与第二冷媒热交换器52分别设于基体2的室外端 21的两侧,并与该压缩系统3连接。旋叶片53设于第一冷媒热交换器51与第二冷媒热交 换器52之间,并相对于基体2的室外端21,用于输送风量,而马达54用于驱动该旋叶片53。借如上构造,以该出风管22与基体2的风胴23呈锐角的衔接,使风流道不会有风 道阻碍,令风流道更为顺畅,借以使得百叶扇41吹出的风顺畅、出风量大,且不会有风压共鸣,从而能有效的降低噪音。且,借直管状的衔接端222加大蒸发系统4的百叶扇41与基 座2的风胴23间的空间,使得进风可均勻的通过该蒸发系统4的热交换器40。另外,该蒸 发系统4的蒸发热交换器40以L型设计,可借以增加热交换面积,并能够与基体的风胴保 持较宽大的间距,而可提升热交换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冷气机构造,其可提高室内侧风流道系统的出风量,且, 能够增加热交换器面积以提升热交换性,并使吸、散热均勻化;且其蒸发系统的蒸发热交换 器以L型设计,可借以增加热交换面积,并能够与基体的风胴保持较宽大的间距,从而可提 升热交换性能。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 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冷气机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组装有压缩系统、蒸发系统及冷凝系统的基体,该基体具有室内端与室外端,该蒸发系统位于基体的室内端一侧,而冷凝系统则位于基体的室外端一侧,该基体,其室内端设有出风管及风胴,该出风管与该风胴呈锐角的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机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出风管以50度与基体的风胴衔接, 该出风管包含出口端与衔接端,该出口端为圆弧状,衔接端为直管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气机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蒸发系统包括蒸发热交换器,其 与该压缩系统连接;百叶扇,其并列于该出风管的衔接端,而位于风胴内;以及一马达,用 于驱动该百叶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气机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蒸发系统的蒸发热交换器为L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机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冷凝系统包括第一冷媒热交换器 及第二冷媒热交换器,分别设于基体的室外端两侧边,并与该压缩系统连接;旋叶片,设于 第一、第二冷媒热交换器间,并相对于基体的室外端;以及一马达,用于驱动该旋叶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气机构造,是指一种热交换性佳,吸、散热均匀化的窗型冷气机构造,其包括内部组装有压缩系统、蒸发系统及冷凝系统的基体,该基体具有室内端与室外端,该蒸发系统位于基体的室内端一侧,而冷凝系统则位于基体的室外端一侧,其中该基体的室内端设有出风管及风胴,该出风管与该风胴呈锐角的衔接,借以使得风流道更为顺畅,且不会造成风压共鸣,从而能有效的降低噪音。
文档编号F24F13/30GK201697243SQ20102012322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7日
发明者王玉林, 许苍林, 陈炅安 申请人:良峰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