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热采暖系统,尤其是指一种利用太阳能电力加热的光伏电力地热米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热采暖系统,常常采用燃烧煤碳或消耗市电电能,对冷水加热以获得适当温度达到取暖的目的,但这种加热方式能源浪费严重且不环保,当市电停电时,地热采暖系统则不能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这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采用可再生的太阳能电力能源对冷水加热,绿色环保,且不受停电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主要由电力热水器、光伏电源模块、循环泵、室内地热管路模块组成,循环泵通过耐热水管分别连接至电力热水器的出水口和室内地热管路模块的进水口,室内地热管路模块的出水口通过耐热水管连接至电力热水器的进水口,所述光伏电源模块通过导线连接至电力热水器的电源接线盒和循环泵。光伏电源模块由光伏组件、智能充放电控制器、储能蓄电池、逆变器、开关组成,智能充放电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至光伏组件、储能蓄电池和逆变器,开关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至逆变器、电力热水器的电源接线盒和循环泵。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措施是,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可以接收太阳光的地方。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是,光伏组件是晶硅体太阳能组件或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组件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直流电能,通过智能充放电控制器存入储能蓄电池,储能蓄电池的电能通过智能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再通过开关提供给电力热水器和循环泵,使其工作。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由于采用光伏电源模块作为电力热水器和循环泵的电源,而光伏能源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本发明能够在任何地区使用,还具有寿命长、节约能源、环保、不受停电影响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主要由电力热水器1、光伏电源模块2、循环泵3、室内地热管路模块4组成,循环泵3通过耐热水管6分别连接至电力热水器I的出水口和室内地热管路模块4的进水口,室内地热管路模块4的出水口通过耐热水管6连接至电力热水器I的进水口,所述光伏电源模块2通过导线连接至电力热水器I的电源接线盒5和循环泵3。光伏电源模块2由光伏组件2a、智能充放电控制器2b、储能蓄电池2c、逆变器2d、开关2e组成;智能充放电控制器2b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至光伏组件2a、储能蓄电池2c和逆变器2d,开关2e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至逆变器2d、电力热水器I的电源接线盒5和循环泵3。所述光伏组件2a安装在可以接收太阳光的地方。所述光伏组件2a是晶硅体太阳能组件。所述光伏组件2a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主要由电力热水器(I)、光伏电源模块(2)、循环泵(3)、室内地热管路模块(4)组成,循环泵(3)通过耐热水管(6)分别连接至电力热水器(I) 的出水口和室内地热管路模块(4)的进水口,室内地热管路模块(4)的出水口通过耐热水管(6)连接至电力热水器(I)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源模块(2)通过导线连接至电力热水器⑴的电源接线盒(5)和循环泵(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光伏电源模块 ⑵由光伏组件(2a)、智能充放电控制器(2b)、储能蓄电池(2c)、逆变器(2d)、开关(2e)组成;所述智能充放电控制器(2b)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至光伏组件(2a)、储能蓄电池(2c)和逆变器(2d),所述开关(2e)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至逆变器(2d)、电力热水器(I)的电源接线盒(5)和循环泵(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光伏组件(2a) 安装在可以接收太阳光的地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光伏组件(2a) 是晶硅体太阳能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光伏组件(2a) 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主要由电力热水器、光伏电源模块、循环泵、室内地热管路模块组成,循环泵通过耐热水管分别连接至电力热水器的出水口和室内地热管路模块的进水口,室内地热管路模块的出水口通过耐热水管连接至电力热水器的进水口,所述光伏电源模块通过导线连接至电力热水器的电源接线盒和循环泵。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电力地热采暖系统,由于采用光伏电源模块作为电力热水器和循环泵的电源,而光伏能源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本发明能够在任何地区使用,还具有寿命长、节约能源、环保、不受停电影响等优点。
文档编号F24D13/04GK102997330SQ20111027310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0日
发明者张鹏 申请人:蔡瑾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