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新型铝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管铝翼,主要是通过扩大传热面积来提高热 交换效率,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力的五大技术领域之一。太阳能是 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而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利用技术中的一种,其是利 用太阳的能量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的装置,是一种热能产品。目前,太阳能热水器 的种类很多,其中,为了能够让热量更多更快地传递出去,可以使用热管、U型管等真空集热 管。U型管集热器是在全玻璃真空管中插入弯成U型的金属管。在U型金属管和全玻璃真 空管之间,同样有与两者均紧密接触的铝翼,图3为现有技术铝翼的剖视图,其包括了铝翼 外壁4、U型管流道槽5,担负真空玻璃管和U型铜管之间的热传导作用。被加热流体在金 属管中流过,吸收全玻璃真空管收集的太阳能辐射热量而被加热,从而构成U型管-真空管 太阳集热器。由于真空管内无水,遇有真空管破裂,集热器可照常使用。而如图3中所示的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U型管内铝翼只是包裹了 U型铜管的半根,另外的半根铜管没有跟铝 翼接触,从而造成铝翼与U型铜管的换热面积偏小,使得集热管吸收的太阳能热量不能及 时交换给U型铜管而带走,两者的热量交换速度和交换量都很低,降低了传热性能,导致效 率偏低,影响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新型铝翼。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U型管铝翼与U型管间换热面积偏小、换热效率 低下的不足。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新的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的铝翼,包括铝翼外壁、U型管 流道槽一和U型管流道槽二,铝翼外壁、U型管流道槽一和U型管流道槽二由整张铝片折叠 定型而成,铝翼外壁和真空玻璃管的内管相接触。铝翼共有U型管流道槽一和U型管流道槽二两个流道槽;铝翼外壁、U型管流道槽 一和U型管流道槽二的厚度为l_3mm。铝翼外壁是和真空玻璃管的内管相接触,与真空玻璃管上选择性涂层吸收的太阳 能热量进行热量交换;两个U型管流道槽把U型铜管包裹,实现铝翼与U型铜管外表面的最 大化接触,通过热传导把热量交换到U型铜管内的水中,从而完成集热管吸收太阳能的工 作流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铝翼与一般铝翼的安装位置相同。由于一般铝翼与U型 铜管接触的只有半根铜管的面积,本设计使用了两个U型管流道槽,可以与整根U型管紧密 接触,实现一根铝翼包裹整根U型铜管,让热量能更多地传递给铜管,增大了热交换面积,大大提高集热器的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新型铝翼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新型铝翼的部分立体示意 图;图3是现有技术铝翼的剖视图;图丨力中打、铝翼外壁2、U型管流道槽一 3、U型管流道槽二;图3中4、铝翼外壁5、U型管流道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了铝翼外壁1、U型管流道槽一 2和U型管流道槽 二 3,铝翼外壁1、U型管流道槽一 2和U型管流道槽二 3由整张铝片折叠定型而成,整个铝 翼的厚度为2mm ;铝翼外壁1是和真空玻璃管的内管相接触,与真空玻璃管上选择性涂层吸 收的太阳能热量进行热量交换;U型管流道槽一 2和U型管流道槽二 3把U型铜管包裹,实 现铝翼与U型铜管外表面的最大化接触,通过热传导把热量交换到U型铜管内的水中,从而 完成太阳能热量从集热管到铝翼再到U型管的转移流程。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新型铝翼,包括铝翼外壁(1 )、U型管流道槽一 (2)和U型管流道槽二(3),其特征是铝翼外壁(1)、U型管流道槽一(2)和U型管流道槽 二(3)由整张铝片折叠定型而成,铝翼外壁(1)和真空玻璃管的内管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新型铝翼,其特征是所 述铝翼共有U型管流道槽一(2 )和U型管流道槽二( 3 )两个流道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新型铝翼,其特征是所 述铝翼外壁(1 )、U型管流道槽一(2)和U型管流道槽二(3)的厚度为l_3mm。
专利摘要一种全新的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的铝翼,包括铝翼外壁、U型管流道槽一和U型管流道槽二,铝翼外壁、U型管流道槽一和U型管流道槽二由整张铝片折叠定型而成,铝翼外壁和真空玻璃管的内管相接触。铝翼外壁是和真空玻璃管的内管相接触,与真空玻璃管上选择性涂层吸收的太阳能热量进行热量交换;两个U型管流道槽把U型铜管包裹,实现铝翼与U型铜管外表面的最大化接触,通过热传导把热量交换到U型铜管内的水中,从而完成集热管吸收太阳能的工作流程。
文档编号F24J2/48GK201926181SQ20112004175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9日
发明者张信荣, 王越, 陈江 申请人:北大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 方懂平, 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