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循环节能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777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循环节能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层循环节能锅炉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单位、家庭取暖、烧水用小型锅炉,是一种多层循环节能锅炉。
技术背景[0002]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取暖锅炉,其主要原理即通过燃煤炭发生的热量传递给炉体中的水套,然后加热其中的水形成热循环,为用户供热,但是由于锅炉本身内部结构的不同, 往往不能充分利用燃煤燃烧产生的热量,炉体内的水层与燃烧的煤烟接触面积少,烟道相对较短,不能充分利用烟道的热量,造成供热量不足且浪费了煤炭资源。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炉体内有两个炉胆,两个反射燃烧室,烟道多层循环,受热面积大,燃煤燃烧充分, 充分吸收烟火热量,减少热损失,降低烟尘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节省煤炭资源的节能锅炉。[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0005]一种多层循环节能锅炉,主要是由外炉体14、炉体水层11、上层炉胆6、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9、下层炉胆15、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燃烧室21、螺旋水套四组成,其特征是外炉体14呈圆柱形,圆柱形外炉体14底部有炉箅观,炉箅观下面沿外炉体14圆周有圆形供氧管24,圆形供氧管M内侧面有供氧管出气孔25,在供氧管M下面有圆形供氧管 26,圆形供氧管沈顶面有供氧管出气孔27,炉箅观上面有燃烧室21,燃烧室21上面有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顶部呈半球形,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上面是下层炉胆15,下层炉胆15顶面至少有3个通管12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下层炉胆15 底面至少有3个通管20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在下层炉胆15外侧炉体排烟道1内安装有螺旋水套四,一个螺旋水套四由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四接水口 19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下层炉胆15半周与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三接水口 17相通连接,另一个螺旋水套四由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三接水口 17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下层炉胆15半周与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 16相通连接,再有一个螺旋水套四由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 16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下层炉胆15半周与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一接水口 13相通连接,下层炉胆15上面是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9,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9顶部呈半球形,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9 上面是上层炉胆6,上层炉胆6顶面至少有3个通管3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上层炉胆6 底面至少有3个通管10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在上层炉胆6外侧炉体排烟道1内安装有螺旋水套四,一个螺旋水套四由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三接水口 8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上层炉胆6半周与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 7相通连接,另一个螺旋水套四由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 7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上层炉胆6半周与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一接水口 5相通连接,炉体顶部排烟道1上有可翻动的阻燃板2,外炉体14顶部有出水管4,外炉体14下侧有回水管23、炉门22。[000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07]1、炉体内的烟道加长,能充分利用排烟余热,减少热损失,提高热效率,节约用煤。[0008]2、燃烧充分,不排黑烟,降低烟尘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0009]图1是多层循环节能锅炉剖面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图IA-A面剖面结构示意图;[0011]图3是多层循环节能锅炉炉体排烟道内螺旋水套结构示意图。[0012]以上各图中1.排烟道,2.阻燃板,3.上层炉胆与炉体水层通管,4.出水管,5.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一接水口,6.上层炉胆,7.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8.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三接水口,9.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0.上层炉胆与炉体水层通管,11.炉体水层,12.下层炉胆与炉体水层通管,13.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一接水口,14.外炉体,15.下层炉胆,16.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17.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三接水口,18.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9.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四接水口,20.下层炉胆与炉体水层通管,21.燃烧室,22.炉门,23.回水管,24.供氧管,25.供氧管出气孔,26.供氧管,27.供氧管出气孔, 28.炉箅,29.螺旋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多层循环节能锅炉,其特征是外炉体14呈圆柱形,圆柱形外炉体14底部有炉箅观,炉箅观下面沿外炉体14圆周有圆形供氧管24,圆形供氧管M内侧面有供氧管出气孔25,该出气孔25呈蜂窝状多孔。在供氧管M下面有圆形供氧管26,圆形供氧管沈顶面有供氧管出气孔27,该出气孔27呈蜂窝状多孔。炉箅观上面有燃烧室21,燃烧室21上面有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顶部呈半球形,烟火冲击到半球形燃烧室18反射回到烟道1中。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上面是下层炉胆15,下层炉胆15顶面有 4个通管12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下层炉胆15底面有4个通管20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在下层炉胆15外侧炉体排烟道1内安装有螺旋水套四,一个螺旋水套四由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四接水口 19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下层炉胆15半周与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三接水口 17相通连接,另一个螺旋水套四由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三接水口 17在炉体排烟道1 内绕下层炉胆15半周与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 16相通连接,再有一个螺旋水套四由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 16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下层炉胆15半周与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一接水口 13相通连接,螺旋水套四在排烟道1内沿一个方向螺旋上升安装,如螺旋水套四都按顺时针方向安装。下层炉胆15上面是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9,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9顶部呈半球形,烟火冲击到半球形燃烧室9反射回到烟道1中。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9上面是上层炉胆6,上层炉胆6顶面有4个通管3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上层炉胆6 底面有4个通管10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在上层炉胆6外侧炉体排烟道1内安装有螺旋水套四,一个螺旋水套四由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三接水口 8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上层炉胆6半周与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 7相通连接,另一个螺旋水套四由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 7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上层炉胆6半周与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一接水口 5 相通连接,炉体顶部排烟道1上有可翻动的阻燃板2,阻燃板2可控制烟火燃烧速度。外炉体14顶部有出水管4,外炉体14下侧有回水管23、炉门22。
权利要求1. 一种多层循环节能锅炉,主要是由外炉体(14)、炉体水层(11)、上层炉胆(6)、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9)、下层炉胆(15)、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燃烧室(21)、螺旋水套 (29)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炉体(14)呈圆柱形,圆柱形外炉体(14)底部有炉箅( ),炉箅(28)下面沿外炉体(14)圆周有圆形供氧管(M),圆形供氧管04)内侧面有供氧管出气孔 (25),在供氧管04)下面有圆形供氧管( ),圆形供氧管06)顶面有供氧管出气孔(27), 炉箅08)上面有燃烧室(21),燃烧室上面有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顶部呈半球形,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上面是下层炉胆(15),下层炉胆 (15)顶面至少有3个通管(12)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下层炉胆(15)底面至少有3 个通管00)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在下层炉胆(15)外侧炉体排烟道(1)内安装有螺旋水套(四),一个螺旋水套09)由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四接水口(19)在炉体排烟道(1) 内绕下层炉胆(1 半周与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三接水口(17)相通连接,另一个螺旋水套(29)由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三接水口(17)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下层炉胆(15)半周与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16)相通连接,再有一个螺旋水套09)由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16)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下层炉胆(1 半周与下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一接水口(13)相通连接,下层炉胆(15)上面是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9),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 (9)顶部呈半球形,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9)上面是上层炉胆(6),上层炉胆(6)顶面至少有3个通管(3)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上层炉胆(6)底面至少有3个通管(10)与炉体水层(11)相通连接,在上层炉胆(6)外侧炉体排烟道(1)内安装有螺旋水套( ),一个螺旋水套09)由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三接水口(8)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上层炉胆(6) 半周与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7)相通连接,另一个螺旋水套09)由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二接水口(7)在炉体排烟道(1)内绕上层炉胆(6)半周与上层炉胆螺旋水套第一接水口(5)相通连接,炉体顶部排烟道⑴上有可翻动的阻燃板0),外炉体(14)顶部有出水管(4),外炉体(14)下侧有回水管(23)、炉门(22) 0
专利摘要一种多层循环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外炉体(14)呈圆柱形,外炉体(14)底部有炉箅(28),炉箅(28)下面有圆形供氧管(24)和圆形供氧管(26),炉箅(28)上面有燃烧室(21)、下层炉胆反射燃烧室(18)和下层炉胆(15),在下层炉胆(15)外侧炉体排烟道(1)内安装有螺旋水套(29),下层炉胆(15)上面是上层炉胆反射燃烧室(9)和上层炉胆(6),在上层炉胆(6)外侧炉体排烟道(1)内安装有螺旋水套(29),炉体顶部排烟道(1)上有可翻动的阻燃板(2),外炉体(14)顶部有出水管(4),外炉体(14)下侧有回水管(23)、炉门(22)。由于炉体内的烟道加长,能充分利用排烟余热,减少热损失。燃烧充分,不排黑烟,降低烟尘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文档编号F24H1/28GK202274617SQ20112039602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何丰胜 申请人:何丰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