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球团链篦机风冷转运溜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386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氧化球团链篦机风冷转运溜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氧化球团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氧化球团链篦机风冷转运溜槽。
背景技术
生产氧化球团的链篦机-回转窑生产工艺,链篦机出料口即回转窑窑尾温度可达 1000°C左右。链篦机向回转窑送料的转运溜槽,不仅长期受高温的影响,而且要承受高温球团物料从链篦机不断落下的冲击力,因此转运溜槽必须耐高温,且在高温下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虽然氧化球团链篦机转运溜槽多采用耐热钢制造,但在高温下力学性能仍比较差,所以转运溜槽是链篦机-回转窑系统的易损件,需定期检查、更换。这样不仅增加了转运溜槽的备件成本,而且更换时需停止整条生产线,常常造成巨大的停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球团链篦机风冷转运溜槽,明显减少了溜槽体的坏损和维修,使昂贵耐热钢铸件制造的转运溜槽使用寿命成倍增加,而且以较低的成本有力的保证了氧化球团生产线的连续运行。本发明包括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冷却风箱12、支撑立板9、第一溜槽支座10、第二溜槽支座11、支座7。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第一溜槽支座10和支座7用穿过溜槽体 5、两侧溜槽体6的奥氏体耐热钢螺栓紧固件8连接,便于拆卸,灵活可靠;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穿过支撑立板9后连接件整体点焊于支撑立板9上。冷却风箱1通过风箱支腿1固定于风箱支座13上,风箱支座13侧面点焊于支撑立板9上,既保证冷却风箱12支撑稳固, 又避免冷却风箱12与其他高温部位接触传热。第二溜槽支座11位于溜槽体5伸出端,作为第二组支撑维持风冷转运溜槽的整体平衡。所述的溜槽体有3个,中部溜槽体5如图1所示,结构对称,整个空腔从中间分为左右两个相同腔体,腔体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密封一端有保护立筋和伸缩缝,保护立筋可防止下料端磨损,伸缩缝防止端部在高温下发生热胀变形。腔体开口端设有台肩和螺栓 ?L,作用是配合第一溜槽支座10和支座7安装。两侧溜槽体6如图2所示,结构和中部溜槽体一样,仅是根据需要作出一个台肩。所述的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采用高铬高镍含稀土的高强度、高硬度耐热钢铸造而成,为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中空部位受窑尾冷却风机不断鼓入的冷却风吹扫,极大的降低了溜槽体的使用温度,提高了溜槽体的受冲击能力。第二溜槽支座11采用奥氏体耐热钢制作,第一溜槽支座10采用马氏体耐热钢制作,适应不同的使用温度要求。冷却风箱如图2所示,主要有2个进风口 2、箱体3、6个风嘴4和2个风箱支腿1 组成。2个进风口 2对称布置,主要接受窑尾冷却风机送来的冷风,箱体3将冷风平均分配给6个风嘴4,风嘴4将冷风送到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空腔的密封端顶部。
支撑立板9中部环孔用来支撑和固定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冷却风箱12、第一溜槽支座10和支座7,上部开口用来搭接下料斜口,下端设固定装置。第一溜槽支座10和支座7分别位于靠近支撑立板9的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的内外两侧,采用奥氏体耐热钢螺栓8同溜槽体5和两侧溜槽体6连接为一个整体,用来对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进行加强和保护。第二溜槽支座11是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最靠近回转窑窑尾的另一个支撑,维持整个风冷转运溜槽18结构的平衡。由于窑尾热风对风冷转运溜槽支座的影响,根据受热风影响的大小,第二溜槽支座11材质为奥氏体耐热钢,第一溜槽支座10材质为马氏体耐热钢。冷却风箱12箱体3同支撑立板9,风嘴4同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内壁均留有间隙,防止接触传热。风冷转运溜槽18整体装配结构如图4、5所示,3个溜槽体组成半圆柱形,溜槽体 5、两侧溜槽体6、第一溜槽支座10和支座7通过奥氏体耐热钢(35Cr25Ni20)螺栓、螺母紧固件8连接,螺栓为螺杆带孔型,防止连接震动松脱。连接件整体就位于支撑立板9后,第一溜槽支座10外边缘间断焊接于支撑立板9上实现固定。冷却风箱支腿1固定于风箱支座13上,风箱支座13使箱体3和支撑立板9保持一定间隙,风嘴4同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内壁也不接触,防止冷却风箱接触传热。第二溜槽支座11焊接于其下部支撑梁上,同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接触面有间隙,为热胀留余量。风冷转运溜槽18同球团物料接触的表面均浇注耐火材料,用具有高耐火度和耐磨性的棕刚玉钢纤维复合浇注料整体浇注。利用回转窑窑尾冷却风机14引出旁路供给冷却风,省去单独配冷却风机的成本。


图1为本发明中部溜槽体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两侧溜槽体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冷却风箱结构图,其中,进风口 2、箱体3、风嘴4和风箱支腿1。图4为本发明风冷转运溜槽第一立体图,其中,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支座7、紧固件8、支撑立板9、第一溜槽支座10、第二溜槽支座11。图5为本发明风冷转运溜槽第二立体图,其中,冷却风箱12和风箱支座13。图6为本发明于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线安装示意图,其中,回转窑窑尾冷却风机14、窑尾冷却风管道15、回转窑16、风冷转运溜槽冷却风管道17、风冷转运溜槽18 和链篦机19。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包括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冷却风箱12、支撑立板9、第一溜槽支座10、第二溜槽支座11、支座7。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第一溜槽支座10和支座7用穿过溜槽体 5、两侧溜槽体6的奥氏体耐热钢螺栓紧固件8连接,便于拆卸,灵活可靠;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穿过支撑立板9后连接件整体点焊于支撑立板9上。冷却风箱1通过风箱支腿1固定于风箱支座13上,风箱支座13侧面点焊于支撑立板9上,既保证冷却风箱12支撑稳固, 又避免冷却风箱12与其他高温部位接触传热。第二溜槽支座11位于溜槽体5伸出端,作为第二组支撑维持风冷转运溜槽的整体平衡。图4、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溜槽体5和两侧溜槽体6采用高铬高镍含稀土的高强度、高硬度耐热钢铸造而成,3个溜槽体组成半圆柱形,共形成6个空腔,分别由冷却风箱12的6个风嘴4吹入冷却风,冷却风将高温热气通过溜槽体开口端吹出溜槽体腔体,腔体受吹入冷却风冷却,从而使整个风冷转运溜槽18的使用温度大大降低,提高了溜槽体的受冲击能力,延长了溜槽体的使用寿命。图6为本发明于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线安装示意图,安装时将回转窑窑尾冷却风机14引出旁路管道,供风冷转运溜槽18冷却,省去单独配冷却风机的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氧化球团链篦机风冷转运溜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 冷却风箱(12)、支撑立板(9)、第一溜槽支座(10)、第二溜槽支座(11)、支座(7);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第一溜槽支座(10)和支座(7)用穿过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的奥氏体耐热钢螺栓紧固件(8)连接,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穿过支撑立板(9)后连接件整体点焊于支撑立板(9)上;冷却风箱(1 通过风箱支腿(1)固定于风箱支座(13)上, 风箱支座(13)侧面点焊于支撑立板(9)上,第二溜槽支座(11)位于溜槽体(5)伸出端,作为第二组支撑维持风冷转运溜槽的整体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转运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溜槽体(5),结构对称,整个空腔从中间分为左右两个相同腔体,腔体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密封一端有保护立筋和伸缩缝,保护立筋、防止下料端磨损,伸缩缝防止端部在高温下发生热胀变形;腔体开口端设有台肩和螺栓孔,作用是配合第一溜槽支座(10)和支座(7)安装;两侧溜槽体(6),结构和中部溜槽体一样,仅是根据需要作出一个台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转运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风箱(12),有2个进风口 O)、箱体C3)、6个风嘴(4)和2个风箱支腿(1)组成;2个进风口( 对称布置,接受窑尾冷却风机送来的冷风,箱体C3)将冷风平均分配给6个风嘴,风嘴(4)将冷风送到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空腔的密封端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转运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采用高铬高镍含稀土的高强度、高硬度耐热钢铸造而成,第二溜槽支座(11)采用奥氏体耐热钢制作,第一溜槽支座(10)采用马氏体耐热钢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转运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立板(9)中部环孔用来支撑和固定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冷却风箱(12)、第一溜槽支座(10)和支座(7), 上部开口用来搭接下料斜口,下端设固定装置;第一溜槽支座(10)和支座(7)分别位于靠近支撑立板(9)的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的内外两侧,采用奥氏体耐热钢螺栓紧固件 (8)同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连接为一个整体,用来对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进行加强和保护;第二溜槽支座(11)是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最靠近回转窑窑尾的另一个支撑,维持整个风冷转运溜槽(18)结构的平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转运溜槽,其特征在于,冷却风箱(1 箱体(3)同支撑立板(9),风嘴同溜槽体(5)、两侧溜槽体(6)内壁均留有间隙,防止接触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转运溜槽,其特征在于,风冷转运溜槽(18)同球团物料接触的表面均浇注耐火材料,用具有高耐火度和耐磨性的棕刚玉钢纤维复合浇注料整体浇注。
全文摘要
一种氧化球团链篦机风冷转运溜槽,属于氧化球团技术领域。包括溜槽体、两侧溜槽体、冷却风箱、支撑立板、第一溜槽支座、第二溜槽支座、支座;溜槽体、两侧溜槽体、第一溜槽支座和支座用穿过溜槽体、两侧溜槽体的奥氏体耐热钢螺栓紧固件连接,溜槽体、两侧溜槽体穿过支撑立板后连接件整体点焊于支撑立板上;冷却风箱通过风箱支腿固定于风箱支座上,风箱支座侧面点焊于支撑立板上,第二溜槽支座位于溜槽体伸出端,作为第二组支撑维持风冷转运溜槽的整体平衡。优点在于,明显减少了溜槽体的坏损和维修,使昂贵耐热钢铸件制造的转运溜槽使用寿命成倍增加,而且以较低的成本有力的保证了氧化球团生产线的连续运行。
文档编号F27D3/10GK102538473SQ20121006375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宋富强, 李博, 李振合, 杨彬, 王国强, 王玮钊, 马英俊 申请人: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