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火焰扰流红外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229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火焰扰流红外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火焰扰流红外线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商用燃气炒菜灶热效率的红外线辅助节能技术。
背景技术
与家庭烹饪不同,宾馆、酒店等商用厨房中,厨师为确保菜肴的口味和口感,在烹饪过程中必须确保猛火热锅。这也就是说,商用燃气灶必须有足够的热负荷输出,以确保食材和高汤等原料下锅后锅体的温度不会明显下降,才能够减少加热时间,尽可能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因此,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热负荷甚至可以高达60kW,是家用燃气灶热负荷的10倍以上。过高的热负荷导致了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热效率非常低,传统的商用燃气炒菜灶的 热效率往往只有约20%。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777-2010规定,热负荷大于45kW中餐燃气炒菜灶热效率应大于25%,而只要达到32%即属于最为节能的I级能效等级。这与台式家用燃气灶至少需要达到55%才能准许上市销售的情况差距很大。这是因为当热负荷提高后,燃气供应量显著提高,火焰的流速和流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与锅底的换热面积有限。火焰中绝大多数热量未能与锅底进行换热就从炉膛内的排烟口逃逸了。为在较大的热负荷情况下实现更高的热效率,有厂家和院校开发了多种较高热负荷的红外线燃烧器。但是现有的红外线燃烧器具备热量难以集中在锅底,过分分散在整个锅上。而锅底中心处因为有汤汁或食用油不断蒸发吸热,所以红外线燃烧器往往会造成锅边沿的温度明显高于锅底中心处,在炒菜时产生“焦边”的现象。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商用燃气炒菜灶热效率的红外线辅助节能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火焰扰流红外线系统,包括炉膛,所述的炉膛内底部的中心位插接有燃气炉头,所述的炉膛上设有红外线辐射板,所述的红外线辐射板与炉膛间设有耐火填料层。采用传统的燃气炉头对锅底进行加热,但是在炉膛内铺设了大量红外线辐射板以包围锅底。这样,炉头产生的火焰和高温烟气依然直接冲刷在锅底中心,确保了锅底中心的温度。同时,未能与锅底进行换热的火焰则与包围锅底的红外线辐射板进行换热,红外线辐射板吸收火焰热量后进入红热状态,向整个锅底辐射出红外线进行辅助加热。通过对红外线辐射板布置方式的优化,可以利用台阶状的边沿扰动火焰的流动,使火焰由层流结构变为紊流结构,进一步提高火焰与锅底的换热效率。通过在安装有常规燃烧器的燃气大锅灶炉膛内添加按半球形近似包裹锅底的红外线辐射板,可以吸收未与锅底进行换热的火焰的热量,并以红外线的形式辐射到锅底上进行辅助加热。此外还可以用红外线辐射板的阶梯形边沿对火焰进行扰流,进一步提高火焰与锅底的换热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的红外线辐射板呈台阶状依次向下分布,所述的红外线辐射板形成弧形状。作为优选,所述的炉膛上端的两侧向外延伸有延展平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火焰扰流红外线系统,结构简单,提高换热效率,节约能源消耗。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I :如图I所示,一种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火焰扰流红外线系统,包括炉膛1,所述的炉膛I内底部的中心位插接有燃气炉头2,所述的炉膛I上设有红外线辐射板3,所述的红外线辐射板3与炉膛I间设有耐火填料层4,所述的红外线辐射板3呈台阶状依次向下分布,所述的红外线辐射板3形成弧形状,所述的炉膛I上端的两侧向外延伸有延展平台5。
权利要求1.一种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火焰扰流红外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I),所述的炉膛(I)内底部的中心位插接有燃气炉头(2),所述的炉膛(I)上设有红外线辐射板(3),所述的红外线辐射板(3)与炉膛(I)间设有耐火填料层(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火焰扰流红外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辐射板(3)呈台阶状依次向下分布,所述的红外线辐射板(3)形成弧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火焰扰流红外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I)上端的两侧向外延伸有延展平台(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火焰扰流红外线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商用燃气炒菜灶热效率的红外线辅助节能技术。包括炉膛,所述的炉膛内底部的中心位插接有燃气炉头,所述的炉膛上设有红外线辐射板,所述的红外线辐射板与炉膛间设有耐火填料层。一种商用燃气炒菜灶的火焰扰流红外线系统结构简单,提高换热效率,节约能源消耗。
文档编号F24C15/24GK202581424SQ20122008034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
发明者沈贤法, 赵文扬 申请人:杭州九龙厨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