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螺母、管接头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828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管螺母、管接头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接管螺母,及使用该接管螺母的管接头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工质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侧都使用管接头和接管螺母的方式连接蒸发器和连接管。而EN60335-2-40标准中要求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器室内侧不允许使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为了解决此问题,有的直接采用室内侧蒸发器和连接管焊接、室外侧采用快速接头的方案,虽可以满足标准和安全性的要求,但也存在几个问题I、快速接头组件近400元的成本,使产品在成本上优势不明显。 2、售后安装受到连接管的限制,产品使用范围进一步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拆卸的接管螺母,以避免现有管接头和接管螺母因可拆卸导致的冷媒泄露问题,扩大可燃性制冷剂的使用范围,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降低售后安装与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接管螺母的管接头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管接头组件的空调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管螺母,其包括螺母本体和供工具旋转的旋转部,该螺母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在螺母本体第一端设置有与管接头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所述旋转部和所述螺母本体为两个独立的零件,且在所述旋转部和所述螺母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主动部和从动部。当在所述旋转部施加拧紧力矩时,所述主动部与所述从动部结合向所述螺母本体传递力矩,当在所述旋转部施加拧松力矩时,所述主动部和所述从动部分离;或者,所述主动部与所述从动部结合,当在所述旋转部施加的拧紧力矩超过一定大小时,所述主动部或所述从动部断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为筒状结构,其活动套接在所述螺母本体的外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面为棱柱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本体为台阶形,其包括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连接的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在所述大直径段靠近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从动部,所述旋转部活动套接于所述小直径段的外部,在所述旋转部相对应端面上设置有所述主动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直径段的外周面为圆柱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部为设于所述大直径段靠近第二端的端面上的一个或多个楔形齿或楔形槽,所述主动部为设于所述旋转部相对应端面上的相同数量的楔形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大直径段靠近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楔形齿或楔形槽容纳于该凹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小直径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旋转部的内壁上设有与该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螺纹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一内螺纹的螺距。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螺纹的升角大于所述第一内螺纹的升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部为设于所述大直径段靠近第二端的端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孔或定位柱,所述主动部为设于所述旋转部对应端面上的相同数量的定位柱 或定位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接头组件,包括管接头和接管螺母,所述接管螺母上述的接管螺母。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室内机连接管、室外机连接管和管接头组件,所述管接头组件采用上述的管接头组件,所述管接头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接管螺母套装在所述室外机连接管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管螺母、管接头组件及空调器,接管螺母的旋转部和螺母本体为两个独立的零件,当在旋转部施加拧紧力矩时,所述主动部与所述从动部结合向所述螺母本体传递力矩,可确保螺母本体与管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当在所述旋转部施加拧松力矩时,所述主动部和所述从动部分离,确保了螺母本体与管接头的紧密配合,起到防拆卸的效果;或者,所述主动部与所述从动部结合,当在所述旋转部施加的拧紧力矩超过一定大小时,所述主动部或所述从动部断裂,同样起到防拆卸的效果。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管螺母,确保了接管螺母与管接头不松脱,避免了现有管接头和接管螺母因可拆卸导致的冷媒泄露问题,扩大了可燃性制冷剂的使用范围;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管螺母还具有易安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优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接管螺母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螺母本体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I中的螺母本体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I中的旋转部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I所示接管螺母与管接头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接管螺母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螺母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6中的旋转部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图6所示接管螺母与管接头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00-接管螺母,110-螺母本体,111-大直径段,112-小直径段,113-第一内螺纹,114-外螺纹,115-凹槽,116-楔形槽,117-定位孔,118-第一端,119-第二端,120-旋转部,121-楔形齿,122-第二内螺纹,123-定位柱,200-管接头,300-室内机连接管,400-室外机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接管螺母100包括互相独立的螺母本体110和供工具旋转的旋转部120,在旋转部120和螺母本体110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主动部和从动部。结合图2、3所示,所述螺母本体110为台阶形,其包括从第一端118至第二端119依次连接的大直径段111和小直径段112,优选地,所述大直径段111的外周面为圆柱形,这样可以避免用工具转动螺母本体110。在大直径段111设置有与管接头200配合的第一内螺纹113,在所述大直径段111靠近第二端119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从动部。优选地,本实施例的从动部为设置在所述大直径段111靠近第二端119的端面上的一个或多个楔形槽116 (也可以为楔形齿),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大直径段111靠近第二端119的端面上设置 有环形凹槽115,所述楔形槽116容纳于该凹槽115内。这样楔形槽116隐藏于凹槽115内,可以避免在螺母本体110与管接头200的紧密配合时通过在楔形槽116上作用外力使得螺母本体110与管接头200分离。优选地,在小直径段112上设置有外螺纹114,外螺纹114用于与旋转部120连接,使旋转部120保留在螺母本体110上,避免旋转部120脱离螺母本体110振动时产生异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螺纹114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一内螺纹113的螺距,所述外螺纹114的升角大于所述第一内螺纹113的升角,使得所述旋转部120的退出行程大于所述螺母本体110的退出行程,这样,当在旋转部120施加拧松力矩时,旋转部120对螺母本体110施加扭矩远小于管接头200与螺母本体110的咬合扭矩,确保了螺母本体110与管接头200的紧密配合,起到防拆卸的效果。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部120为筒状结构,其活套在小直径段112的外部,旋转部120的外周面优选为六棱柱形,以方便通过工具旋转。旋转部120的内壁上设有与小直径段112上的外螺纹114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122。旋转部120相对应的端面设置有相同数量的主动部,本实施例的主动部为楔形齿121,楔形齿121的楔形面角度远小于自锁角。楔形齿121和楔形槽116的高度与螺母本体110的外螺纹114的螺距相互适应,优选为外螺纹114的螺距大于或等于楔形齿121的齿高与楔形齿121个数的乘积,使其在所述旋转部120施加拧松力矩时,螺母本体110上的楔形槽116与旋转部120上的楔形齿121不会相互卡死,保证主动部和所述从动部顺利分离。如图5所示,当在旋转部120施加拧紧力矩时,主动部可与从动部结合,旋转部120通过主动部和从动部的相互作用带动螺母本体110同步旋转,而将螺母本体110的第一端118旋进管接头200,当在旋转部120施加拧松力矩时,主动部和从动部分离,确保了螺母本体HO与管接头200紧密配合,起到防拆卸的效果。即使旋转部120松脱或退出,螺母本体110与管接头200仍紧密连接,单独反向旋转螺母本体110时,当力作用在螺母本体110时,因螺母本体Iio的外周面为圆柱形,无法使其受力,故确保了管接头200与螺母本体110的不松脱,防止冷媒泄露。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管螺母100,确保了螺母本体110与管接头200不松脱,避免了现有管接头200和接管螺母100因可拆卸导致的冷媒泄露问题,扩大了可燃性制冷剂的使用范围;同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管螺母100还具有易安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优点。实施例二如图6至8所示,本实施例的接管螺母100与实施例一的接管螺母100的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从动部为设于所述大直径段111靠近第二端119的端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孔117,所述主动部为设于所述旋转部120对应端面上的相同数量的定位柱123,且螺母本体110的小直径段112为光杆结构。如图9所示,定位柱123插入定位孔117内,对旋转部120施加拧紧力矩,旋转部120带动螺母本体110同步旋转,将螺母本体110的第一端118旋进管接头200,螺母本体110与管接头200紧密连接后,进一步施加扭紧力矩,使旋转部120上的定位柱123断裂,从而实现防拆卸。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管接头200组件,包括管接头200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接管螺母100。·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室内机连接管300、室外机连接管400和上述实施例的管接头200组件,所述管接头200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管300焊接,所述接管螺母100套装在所述室外机连接管400上,将接管螺母100与管接头200拧紧,实现室内外机连接管的密封连接。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接管螺母,其包括螺母本体和供工具旋转的旋转部,该螺母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在螺母本体第一端设置有与管接头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和所述螺母本体为两个独立的零件,且在所述旋转部和所述螺母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主动部和从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管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为筒状结构,其活动套接在所述螺母本体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管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面为棱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管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为台阶形,其包括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连接的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在所述大直径段靠近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从动部,所述旋转部活动套接于所述小直径段的外部,在所述旋转部相对应端面上设置有所述主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管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段的外周面为圆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管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部为设于所述大直径段靠近第二端的端面上的一个或多个楔形齿或楔形槽,所述主动部为设于所述旋转部相对应端面上的相同数量的楔形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管螺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直径段靠近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楔形齿或楔形槽容纳于该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接管螺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直径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旋转部的内壁上设有与该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管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螺纹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一内螺纹的螺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管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螺纹的升角大于所述第一内螺纹的升角。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管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部为设于所述大直径段靠近第二端的端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孔或定位柱,所述主动部为设于所述旋转部对应端面上的相同数量的定位柱或定位孔。
12.—种管接头组件,包括管接头和接管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螺母为如权利要求I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管螺母。
13.—种空调器,其包括室内机连接管、室外机连接管和管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组件采用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接头组件,所述管接头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接管螺母套装在所述室外机连接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螺母,其包括螺母本体和供工具旋转的旋转部,在螺母本体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旋转部和螺母本体为两个独立的零件,且在旋转部和螺母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主动部和从动部。当在旋转部施加拧紧力矩时,主动部与从动部结合向螺母本体传递力矩,当在旋转部施加拧松力矩时,主动部和从动部分离;或者,主动部与从动部结合,当在旋转部施加的拧紧力矩超过一定大小时,主动部或从动部断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管螺母,确保了接管螺母与管接头不松脱,避免了现有管接头和接管螺母因可拆卸导致的冷媒泄露问题,扩大了可燃性制冷剂的使用范围。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使用该接管螺母的管接头组件和空调器。
文档编号F24F13/02GK202629376SQ20122027096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肖庆, 韩鹏, 谢娟, 王武刚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