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炉,一般为燃煤炉,在农村地区应用广泛,但体积小,供暖面积小,功能单一,使用燃料单一,如果需要在大的面积内供暖,则锅炉的体积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锅炉,体积小,上火快。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 部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锅炉底座,所述锅炉底座内设有落灰池,所述燃烧室与落灰池相对的位置设有炉箅子,所述炉体上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入料口和第一炉门,所述炉体内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多层火道,所述炉体的外壳上设有与火道相连通的排烟口和第二炉门,所述炉体内设有多层相连通的水道,所述水道与所述火道间隔设置,所述炉体的外壳上设有与水道连通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多层火道相互连通,且设置在燃烧室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多层火道相连通形成螺旋状。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四周设有与水道连通的环形水腔,所述环形水腔与炉体上的出水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入料口上设有炉盖。进一步的,所述炉盖包括圆盖,以及依次连接在圆盖外周的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产热快,供暖、烧水、做饭等可同时进行,使用燃料广泛,燃烧充分,高效节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I所示,一种锅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I下部设有燃烧室2,所述燃烧室2底部设有锅炉底座3,所述锅炉底座3内设有落灰池31,所述燃烧室2与落灰池31相对的位置设有炉箅子,所述炉体I上设有与燃烧室2连通的入料口 11和第一炉门10,所述炉体I内设有与燃烧室2连通的多层火道4,所述炉体I的外壳上设有与火道4相连通的排烟口12和第二炉门9,所述炉体I内设有多层相连通的水道5,所述水道5与所述火道4间隔设置,所述炉体I的外壳上设有与水道5连通的入水口 8和出水口 7。[0014]所述多层火道4相互连通,且设置在燃烧室2的上方。所述多层火道4相连通形成螺旋状。所述燃烧室2四周设有与水道5连通的环形水腔6,所述环形水腔6与炉体上的出水口 7相连通。所述入料口 11上设有炉盖。所述炉盖包括圆盖,以及依次连接在圆盖外周的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部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锅炉底座,所述锅炉底座内设有落灰池,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炉箅子,所述炉箅子在落灰池的上方,所述炉体上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入料口和第一炉门,所述炉体内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多层火道,所述炉体的外壳上设有与火道相连通的排烟口和第二炉门,所述炉体内设有多层相连通的水道,所述水道与所述火道间隔设置,所述炉体的外壳上设有与水道连通的入水口和出水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火道相互连通,且设置在燃烧室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火道相连通形成螺旋状。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四周设有与水道连通的环形水腔,所述环形水腔与炉体上的出水ロ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上设有炉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包括圆盖,以及依次连接在圆盖外周的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部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锅炉底座,所述锅炉底座内设有落灰池,所述燃烧室与落灰池相对的位置设有炉箅子,所述炉体上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入料口和第一炉门,所述炉体内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多层火道,所述炉体的外壳上设有与火道相连通的排烟口和第二炉门,所述炉体内设有多层相连通的水道,所述水道与所述火道间隔设置,所述炉体的外壳上设有与水道连通的入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产热快,供暖、烧水、做饭等可同时进行,使用燃料广泛,燃烧充分,高效节能。
文档编号F24H9/00GK202630375SQ2012202724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
发明者孙军 申请人: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