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密闭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密闭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闭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制冷领域空调器采用的制冷剂为HCFCs类纯工质和由HCFCs和HFCs组成 的混和工质,比较常见的有R22和R410a,他们的大气寿命较短,ODP (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臭氧消耗潜值)也较小,但是对臭氧层仍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环保性差。随 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以往一再追求经济给环境带来的一系 列沉重压力及环境对人类的报复,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重要 性,环保问题逐渐成为全球瞩目性的热门话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像R22和R410a这类制 冷剂即将面临淘汰,新一代环保制冷剂如R32、R290即将在空调器上应用和推广。此类制冷 剂一方面价格相对便宜,节能效果好。另一方面R32、R290等制冷剂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明 显优势,二者臭氧消耗潜能值、全球变暖潜能值均在同类制冷剂中处于最小值。[0003]然而R32、R290为可燃制冷剂,其可燃可爆特性对空调器的使用安全性会带来很 大隐患。目前常规空调器的室外机电控盒是装在室外机箱体中,且里面装载有各类电器元 器件,电控盒没有做任何的处理,如果是采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器,可燃制冷剂一旦产生泄 漏又无法及时排走,很容易就进入室外机电控盒产生浓度堆积,同时遇到电器元器件打火 即可形成燃烧爆炸条件。因此可燃制冷剂的应用在使用安全性方面无法突破现有瓶颈,如 何减少和降低使用可燃制冷剂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已成为当务之急。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密闭电控盒和空调室外机,旨在提高使用可燃 制冷剂空调的安全性,减少和降低使用可燃制冷剂所带来的安全隐患。[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密闭电控盒,应用于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室外机,包括一 盒体、与该盒体固定连接的盒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与盒盖之间的、用于密封所述密闭电 控盒的密封圈。[0006]优选为,所述盒体侧壁上设有用于接线的防水线缆接头。[0007]优选为,所述盒盖外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密封圈的密封槽。[0008]优选为,所述盒体与盒盖卡接和/或螺接。[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应用于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系统 中,包括密闭电控盒和设于压缩机上方、用于将密闭电控盒与压缩机进行隔离并固定所述 密闭电控盒的隔离板,其中,该密闭电控盒包括一盒体、与该盒体固定连接的盒盖,以及设 置在所述盒体与盒盖之间的、用于密封所述密闭电控盒的密封圈。[0010]优选地,所述隔离板设有翻边,该翻边上设有用于密封的海绵。[0011]优选地,所述隔离板还设有用于供走线的过线槽口。[0012]优选地,所述隔离板固定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中隔板和侧板。[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空调室外机所需要的各种电控器件设置在密闭电控盒内,使电 控器件在一独立密闭的环境内工作,杜绝了压缩机中泄露的可燃制冷剂与电控器件接触从 而发生爆炸的危险,保证了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室外机的安全性,减少和降低了使用可 燃制冷剂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闭电控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中隔离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中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001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 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0]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密闭电控盒。[0021]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闭电控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0022]在本实施例中,该密闭电控盒应用于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系统中并安装在空调 室外机内,其具体包括盒体11、盒盖12和密封圈13,该盒体11与盒盖12固定连接,连接后 在盒体11内部形成一密闭空腔,该密闭空腔用于容置空调室外机所需要的各种电控器件。 密封圈13夹持在盒体11与盒盖12之间,用于密封密闭电控盒,以保证密闭电控盒的密封 性。[002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空调室外机所需要的各种电控器件设置在密闭电控盒内,使电 控器件在一独立密闭的环境内工作,杜绝了压缩机中泄露的可燃制冷剂与电控器件接触从 而发生爆炸的危险,保证了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室外机的安全性,减少和降低了使用可 燃制冷剂所带来的安全隐患。[0024]基于上述实施例,盒体11的侧壁开有通孔,该通孔用于电控器件过线,在该通孔 上设有防水线缆接头14,该防水线缆接头14用于电控器件接线。防水线缆接头14的设置 使接线点与外界空气隔离,可以有效的避免泄露的可燃制冷剂气体与接线点接触,进一步 提高了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室外机的安全性。[0025]在上述实施例中,盒盖12的外缘设有一圈与密封圈13适配的密封槽15。装配时 先将密封圈13固定在密封槽15内,再将盒盖12与盒体11固定连接。通过将密封圈13固 定在密封槽15内,避免了密封圈13的侧壁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同时也避免了密封圈13 的侧壁受到气压的冲击,一方面延长了密封圈13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进一步保证了密闭 电控盒的气密性。[0026]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分别设置在盒体11与盒盖12上的卡扣结构,使盒体11 与盒盖12卡扣连接;也可通过螺钉与螺帽将盒体11与盒盖12螺接。优选采用上述两种方 式的结合,使盒体11与盒盖12卡扣连接后,再通过螺钉与螺帽将盒体11与盒盖12螺接, 两种固定方式保证了盒体11与盒盖12能够完全密封的连接。[002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0028]参照图2至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中隔离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 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中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 意图。[0029]在本实施例中,该空调室外机应用于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系统中,其具体包括 一密闭电控盒10和一隔离板20,该密闭电控盒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 述。理所应当,该空调室外机同样具有密闭电控盒10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隔离板20 设置在压缩机的上方,并与空调室外机固定连接。该隔离板20 —方面用于固定密闭电控盒 10,为密闭电控盒10提供一固定平台,另一方面用于将密闭电控盒10与压缩机进行隔离。[0030]通过隔离板20的设置可以在压缩机泄露可燃制冷剂的情况下对所泄露的可燃制 冷剂进行有效隔绝,阻断其进入密闭电控盒10内,从而达到对密闭电控盒10进行密封保 护,减少和降低冷媒泄漏带来的使用安全隐患,提高了空调室外机的安全性。[0031]基于上述实施例,隔离板20的边沿设有向密闭电控盒10翻的翻边21,该翻边21 可对密闭电控盒10限位,防止密闭电控盒10因震动发生位移。在翻边21相对于密闭电控 盒10的内侧还设有海绵,该海绵与翻边21粘接,用于进一步的防止泄露的可燃制冷剂进入 密闭电控盒10内。[0032]基于上述实施例,隔离板20上还设有用于供密闭电控盒10内各种电控器件走线 的过线槽口 22,该过线槽口 22的设置大大减少了电线与隔离板20的摩擦,避免了电线因长 期摩擦而是绝缘层脱落而导致短路等情况的发生。[0033]在上述实施例中,隔离板20的四边分别固定于空调室外机的中隔板30和三侧板 40上。隔离板20与空调室外机壳体的稳固连接保证了密闭电控盒10的稳定性。[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 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密闭电控盒,应用于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盒体、 与该盒体固定连接的盒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与盒盖之间的、用于密封所述密闭电控盒的密封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侧壁上设有用于接线的防水线缆接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外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密封圈的密封槽。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闭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与盒盖卡接和/或螺接。
5.一种空调室外机,应用于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闭电控盒和设于压缩机上方、用于将密闭电控盒与压缩机进行隔离并固定所述密闭电控盒的隔离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设有翻边,该翻边上设有用于密封的海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还设有用于供走线的过线槽口。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固定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中隔板和侧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密闭电控盒,应用于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室外机,包括一盒体、与该盒体固定连接的盒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与盒盖之间的、用于密封所述密闭电控盒的密封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空调室外机所需要的各种电控器件设置在密闭电控盒内,使电控器件在一独立密闭的环境内工作,杜绝了压缩机中泄露的可燃制冷剂与电控器件接触从而发生爆炸的危险,保证了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室外机的安全性,减少和降低了使用可燃制冷剂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F24F11/00GK202835659SQ2012204795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阮涛, 刘智勇, 刘振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