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753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除湿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电器。现有技术中,由于除湿机的出风方式仅根据出风口的位置而定,其中,一种是将出风口设置于除湿机的顶端,以便于由除湿机的顶面出风,另一种是将出风口设置于除湿机的侧面,以便于由除湿机的侧面出风。上述出风机构无法控制出风方向,使得用户使用舒适性较差;而且,由于除湿机长期外置,外界灰尘或杂质等会通过格栅的缝隙进入除湿机内部,从而影响整机性能,使得除湿机的使用寿命较低。因此,如何提高除湿机的使用舒适性及使用寿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除湿机,提高了除湿机的使用寿命及使用舒适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设置于所述除湿机外壳的出风口的导风板;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导风板连接;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除湿机外壳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优选地,所述导风板具有主动端及架设于所述除湿机外壳上的从动端,所述主动端与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电机的驱动端穿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导风板的主动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栓穿套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安装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定位柱呈对角分布于所述安装座上。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除湿机外壳的后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件及第二安装部件;[0019]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上设置有轴线垂直于所述后板的第一连接通孔,所述后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配合的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件上设置有轴线垂直于所述后板的第二连接通孔,所述后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配合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导风板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上。优选地,所述除湿机外壳的出风口设置有格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包括:导风板;除湿机外壳,所述导风板设置于所述除湿机外壳的出风口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导风板的主动端连接;与所述除湿机外壳固定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具有设置于除湿机外壳的出风口处的导风板及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调节导风板对出风口的风向调整,在除湿机关闭时,导风板盖合出风口,避免外界灰尘进入除湿机,降低了除湿机的运行故障,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在除湿机开启时,便于调整风向,提高了其使用舒适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除湿机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除湿机部分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一种安装座与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二种安装座与驱动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二种安装座与驱动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除湿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除湿机,提高了除湿机的使用寿命及使用舒适性。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除湿机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除湿机部分组件的爆炸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4,设置于除湿机外壳4的出风口的导风板I ;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的驱动端与导风板I连接;还包括:与驱动装置2固定连接的安装座3,安装座3与除湿机外壳4固定连接。[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具有设置于除湿机外壳4的出风口处的导风板I及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2,通过驱动装置2调节导风板I对出风口的风向调整,在除湿机关闭时,导风板I盖合出风口,避免外界灰尘进入除湿机,降低了除湿机的运行故障,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在除湿机开启时,便于调整风向,提高了其使用舒适性。并且,通过安装座3将驱动装置2固定于除湿机外壳4上,有效避免了因除湿机外壳4的结构设计而不便于驱动装置2安装的情况,提高了驱动装置2的固定稳定性。优选地,驱动装置2为电机。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导风板I具有主动端11及架设于除湿机外壳4上的从动端12,主动端11与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由于电机的驱动端与导风板I的主动端11固定连接,通过控制电机启动,带动导风板I的主动端11转动,而导风板11的从动端12架设于除湿机外壳4上,从而使得导风板I转动,调整出风口的出风角度。请参考图4、图5和图6,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安装座与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为了进一步提高导风板I在转动时的稳定性,安装座3上设置有贯穿孔31,电机的驱动端穿过贯穿孔31与导风板I的主动端11固定连接。而从动端12转动的架设于除湿机外壳4上,通过电机驱动使得导风板I转动。优选主动端11与电机的驱动端插接连接,即在主动端11上设置与电机的驱动端相配合的卡槽,通过将电机的驱动端插入主动端11的卡槽,完成主动端11与电机的驱动端的固定连接。也可以在电机的驱动端设置用于插接主动端11的卡槽,在此不再一一介绍。其中,为了提高主动端11与电机的驱动端的固定效果,卡槽为方形孔,也可以设置为除圆形以外的其他形状,通过电机的驱动端与卡槽的面面配合避免主动端11与电机的驱动端的周向转动,提高传动效果。也可以在导风板I上设置转动轴,并在转动轴上设置传动齿轮,在电机的驱动端设置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驱动端齿轮,从而进一步带动转动轴转动。请参考图7和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二种安装座与驱动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二种安装座与驱动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也可以不在安装座3上设置供电机驱动端穿过的贯穿孔31,驱动装置2远离驱动端的一端与安装座3的配合连接,完成安装座3与驱动装置2的固定连接。优选地,安装座3与驱动装置2通过螺栓连接,以便于两者的相对拆卸及安装。驱动装置2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安装耳21,安装耳2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2 ;安装座3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2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32 ;第一通孔22与第二连接孔32通过螺栓穿套连接。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2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耳21,安装耳2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2 ;安装座3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2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32,第一通孔22与第二连接孔32通过螺栓穿套连接。其中,第一通孔22及第二连接孔32可以是光孔,也可以是螺纹孔,不作具体限制。[0053]为了提高安装座3与驱动装置2的定位精准度,安装座3上设置有定位柱35 ;安装耳21上设置有与定位柱35相配合的定位孔23。在安装座3与驱动装置2相对安装后,定位柱35穿入定位孔23并使其外壁与定位孔23的内壁贴合,有效避免了安装座3与驱动装置2沿两者的接触面滑动。进一步的,定位柱3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定位柱35呈对角分布于安装座3上。并且,第二连接孔32呈对角分布于安装座3上。为了方便安装座3相对于除湿机外壳4的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3上设置有用于与除湿机外壳4的后板44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件33及第二安装部件34,第一安装部件33及第二安装部件34上均设置有轴线垂直于后板44的连接通孔。将安装座3水平置于除湿机外壳4内,使其第一安装部件33及第二安装部件34的连接通孔的轴线垂直于后板44,通过螺钉穿过连接通孔并与后板44螺纹连接,进而完成安装座3相对于除湿机外壳4的固定。如图6所示,第一安装部件33设置于安装座3靠近导风板I的第一端面上;第二安装部件34设置于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将第一安装部件33与第二安装部件34分散布置,进一步提高了其相对于除湿机外壳4的固定稳定性。如图9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除湿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第一安装部件33和第二安装部件34与后板44固定连接,第一安装部件33上设置有轴线垂直于后板44的第一连接通孔,后板44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通孔配合的第一安装柱43,第一安装柱43与第一连接通孔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第二安装部件34上设置有轴线垂直于后板44的第二连接通孔,所板44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通孔配合的第二安装柱42,第二安装柱42与第二连接通孔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将安装座3靠近后板44放置,使第一安装部件33上的连接通孔与第一安装柱43上的螺纹孔对齐,第二安装部件34上的连接通孔与第二安装柱42上的螺纹孔对齐,将螺钉穿入连接通孔与螺纹孔拧紧即可。如图9所示,除湿机外壳4的出风口设置有格栅41,有效避免了除湿机工作过程中外界体积较大的物体进入出风口而造成除湿机损坏。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除湿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4),设置于所述除湿机外壳(4)的出风口的导风板(O; 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的驱动端与所述导风板(I)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与所述驱动装置(2 )固定连接的安装座(3 ),所述安装座(3 )与所述除湿机外壳(4 )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为电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I)具有主动端(11)及架设于所述除湿机外壳(4)上的从动端(12),所述主动端(11)与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贯穿孔(31),所述电机的驱动端穿过所述贯穿孔(31)与所述导风板(I)的主动端(11)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安装耳(21),所述安装耳(2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2); 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2)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32); 所述第一通孔(2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2)通过螺栓穿套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靠近所述驱动装置(2)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柱(35),所述安装耳(21)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35)相配合的定位孔(2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定位柱(35 )呈对角分布于所述安装座(3 )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3 )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除湿机外壳(4 )的后板(44 )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件(33)及第二安装部件(34); 所述第一安装部件(33)上设置有轴线垂直于所述后板(44)的第一连接通孔,所述后板(4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配合的第一安装柱(43),所述第一安装柱(43)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部件(34)上设置有轴线垂直于所述后板(44)的第二连接通孔,所述后板(4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配合的第二安装柱(42),所述第二安装柱(42)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33)设置于所述安装座(3)靠近所述导风板(I)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件(34)设置于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外壳(4)的出风口设置有格栅(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设置于所述除湿机外壳的出风口的导风板;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导风板连接;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除湿机外壳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具有设置于除湿机外壳的出风口处的导风板及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调节导风板对出风口的风向调整,在除湿机关闭时,导风板盖合出风口,避免外界灰尘进入除湿机,降低了除湿机的运行故障,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在除湿机开启时,便于调整风向,提高了其使用舒适性。
文档编号F24F1/00GK202993394SQ20122074183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张辉, 陈绍林, 金海元, 张力, 唐凤亚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