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气管和给排气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494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给排气管和给排气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的筒壁附加了隔热层,隔热层固定在内管上,隔热层和内管之间具有封闭空气,这样可以阻隔内管和外管内流动的燃烧排放热废气与冷态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使得燃烧排放的废气不产生酸性冷凝水的积聚,保护环境以及消除安全隐患等。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基于这种给排气管的给排气管系统。
【专利说明】给排气管和给排气管系统【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排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管和给排气管系统。
[0002]【背景技术】
[0003]燃气采暖热水炉、燃气热水器等燃气燃烧器具,都不可避免的应用给排气管。
[0004]目前应用的给排气管都是同轴结构,给排气管的内管为排气通道,内外管之间为给气通道。这种结构致使大量热能从废气排气通道中排出。在现有技术中,本领域的人员一般关心的是对排出的废气和空气进气进行热交换,以利用废气的热能,加热空气进气,减少能量的浪费,如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外管上设有若干进气孔,在外管和内管之间设有若干纵向排列的换热翅片,并通过换热翅片将外管和内管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换热翅片吸收在内管烟气排放通道中的热量,并通过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给气通道将吸收的热量带回燃气燃烧器具,大大提高了燃气燃烧器具的热效率。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发现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尤其是北方,给排气管的进气和排出的废气温差巨大,给排气管的排气通道中,由于进气与废气排气并没有完全隔离,在热交换的影响下,在排气通道中废气容易产生酸性冷凝水的积聚,并且酸性冷凝水随着排放的废气吹到空气,会造成严重空气污染;排放到管外还可能会污染地面环境以及产生安全隐患。
[0007]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排气管和给排气管系统,有效防止排气冷凝水的产生。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排气管,包括外管3和内管5,外管置于内管外部,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给气通道,内管内部形成排气通道,外管和内管之间还具有隔热管4,隔热管置于内管外,隔热管与内管5之间具有封闭空气。
[0009]进一步地,内管、隔热管由耐酸性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
[0010]进一步地,外管由耐酸性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
[0011]进一步地,耐酸性腐蚀的金属材料为不锈钢。
[0012]进一步地,隔热管4与内管采用压入式配合后,再以点焊的方式固定。
[0013]进一步地,内管5与隔热管4采用箍管配合。
[0014]进一步地,内管5和隔热管4沿排气方向延伸出外管3。
[0015]进一步地,在内管5和隔热管4延伸出外管3的部分,设有隔热层,隔热层置于隔热管4外,隔热层和隔热管4之间具有封闭空气。
[0016]进一步地,隔热层为隔热管7。
[0017]进一步地,隔热管7和隔热管4材质相同。
[0018]进一步地,隔热管7与隔热管4采用压入式配合后,再以点焊的方式固定。
[0019]进一步地,隔热管7与隔热管4之间采用箍管配合。
[0020]进一步地,在内管5的连接端口置有O形密封圈I,连接端口是指内管用于废气进入的一端的端口。
[0021]进一步地,外管3和内管5间采用支架10连接固定。[0022]进一步地,支架在外管和内管间均匀分布,并点焊固定。
[0023]进一步地,支架10数量为3个。
[0024]进一步地,内管5的排气端部置有防护网11,排气端部是指内管用于排气的一端。
[0025]进一步地,防护网11与内管5之间以铆压的方式固定。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排气管系统,该系统具有如上述的具有隔热管的给排气管,给排气管的数目为多个,给排气管之间彼此连接以增加给气和排气长度。
[0027]进一步地,系统中给排气管的内管、隔热管由耐酸性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
[0028]进一步地,系统中给排气管的外管由耐酸性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
[0029]进一步地,该耐酸性腐蚀的金属材料为不锈钢。
[0030]进一步地,系统中给排气管的隔热管与内管采用压入式配合后,再以点焊的方式固定。
[0031]进一步地,系统中给排气管的内管与隔热管采用箍管配合。
[0032]优选地,给排气管的数目为3?10个。
[0033]进一步地,给排气管之间彼此连接是通过插入方式实现的。
[0034]进一步地,在每个给排气管的内管的连接端口置有O形密封圈,连接端口是每个所述给排气管的内管用于废气进气的一端的端口。
[0035]进一步地,在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的内管和隔热管具有延伸出其外管的部分。
[0036]进一步地,在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的内管和隔热管延伸出其外管的部分,还设有隔热层,隔热层置于该给排气管的延伸的隔热管外,隔热层和该给排气管的延伸的隔热管之间具有封闭空气。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指的是多个给排气管相连接组成的排气通道中沿排气方向的末端的给排气管,该给排气管直接从空气进气和向空气中排气。
[0037]进一步地,在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中,该隔热层为隔热管,在此称为第二隔热管。
[0038]进一步地,在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中,第二隔热管和其外管内的隔热管材质相同。
[0039]进一步地,在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中,第二隔热管和延伸部分的隔热管米用压入式配合后,再以点焊的方式固定。
[0040]进一步地,在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中,第二隔热管和延伸部分的隔热管之间采用箍管配合。
[0041]进一步地,在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中,外管和内管间采用支架10连接固定。
[0042]进一步地,在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中,支架在外管和内管间均匀分布,并点焊固定。
[0043]进一步地,在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中,支架数量为3个。
[0044]进一步地,在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中,内管的排气端部置有防护网,排气端部是指内管用于排气的一端。
[0045]进一步地,在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中,防护网与内管之间以铆压的方式固定[004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的给排气管系统,它具有如上述的给排气管系统。
[0047]本实用新型内管采取双重管结构,阻隔内管和外管内流动的燃烧排放热废气与冷态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使得燃烧排放的废气不产生酸性冷凝水的积聚,排放到管外结冰后可能会污染地面环境以及产生安全隐患。特别地,给气进口与排气出口相距一段距离,可以有效的防止大风引发的排气逆流到进气中,继而影响充分燃烧降低效率。同时,在排气管伸出段更是采用了三层管结构,更有效的阻止排放废气在管内产生冷凝水。考虑到废气的温度很高,为了达到隔热的目的,并杜绝安全隐患和加工方便,管材采用了耐酸性腐蚀的金属材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的给排气管的轴向剖视图;
[004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的给排气管端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51]如图所示,一种燃气热水炉用同轴给排气管,包括内管5、外管3,外管置于内管外部,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给气通道,内管内部形成排气通道,为了阻隔内管5和外管3内流动的燃烧排放热废气与冷态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内管采取附加了隔热管4,该隔热管固定于排气内管5上,隔热管和内管之间具有封闭空气。图1中向左方的箭头表不空气流动,向右方的箭头表示废气流动。在本实施例中,内管、外管和隔热管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0052]图中,内管5与隔热管4采用箍管2和9紧密配合,并点焊固定,以保证隔热管和内管之间具有封闭空气。外管3和内管5间采用3个支架10连接,并点焊固定。
[0053]为防止内管的废气泄漏到给气管内,在内管的连接端部采用了 O形密封圈I密封。
[0054]内管5和隔热管4沿排气方向延伸出外管3,使给气进口与排气出口相距一段距离,可以有效的防止大风引发的排气逆流到进气中,继而影响充分燃烧降低效率。该延伸管段采取了三层管结构,即内管5和隔热管4延伸出外管3的部分附加隔热管7,该隔热管7固定在隔热管4上,并采用箍管6和8紧密配合后,并点焊固定在隔热管4上,以使隔热管4和隔热管7之间具有封闭空气,这样能更有效的阻止排放废气在管内产生冷凝水。
[0055]为了防止鸟和异物进入到内管内,在内管5的端部铆压了防护网11。
[0056]值得注意的,当管子长度需要增加连接时,增加给排气管的数目,每个给排气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具有隔热管,隔热管和内管之间具有封闭空气;给排气管之间彼此连接以增加给气和排气长度,优选地,给排气管之间采用插入方式连接,即一个给排气管套接在另一个给排气管上,每个给排气管的给气通道连通,每个给排气管的排气通道连通,为防止内管的废气泄漏到外管内,在每个给排气管的内管的连接端口置有O形密封圈,连接端口是每个所述给排气管的内管用于进气的一端的端口。处于系统中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具有延伸出外管的部分,在延伸出外管的部分,在固定于内层上的隔热管之外又附加了隔热管,以更有效地防止酸性冷凝水的产生。为了防止鸟和异物进入到末端给排气管内,在末端给排气管的内管的端部铆压了防护网。[0057]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给排气管,包括外管(3)和内管(5),所述外管(3)置于所述内管(5)外部,所述外管(3)和所述内管(5)之间形成给气通道,所述内管(5)内部形成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和所述内管(5)之间还具有隔热管(4),所述隔热管(4)置于所述内管(5)外,所述隔热管(4)与所述内管(5)之间具有封闭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和所述隔热管(4)由耐酸性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4)与所述内管(5)之间由箍管采用压入式配合后,再以点焊的方式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管(5)的连接端口置有O形密封圈(I),所述连接端口是指所述内管(5 )用于废气进入的一端的端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和所述内管(5)间采用支架(10)连接,并以点焊的方式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和所述隔热管(4)沿排气方向延伸出所述外管(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管(5)和所述隔热管(4)延伸出所述外管(3)的部分,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置于所述隔热管(4)外,所述隔热层和所述隔热管(4 )之间具有封闭空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给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隔热管(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给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7)和所述隔热管(4)材质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给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7)与所述隔热管(4)之间由箍管采用压入式配合后,再以点焊的方式固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的排气端部置有防护网(11),所述排气端部是指所述内管(5 )用于排气的一端。
12.—种给排气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具有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气管,所述给排气管之间彼此连接以增加给气和排气长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给排气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数目为3?10个。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给排气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每个所述给排气管的内管的连接端口置有O形密封圈,所述连接端口是每个所述给排气管的内管用于废气进气的一端的端口。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给排气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位于所述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其内管和隔热管沿排气方向延伸出其外管。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给排气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位于所述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在其内管和隔热管延伸出其外管的部分,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置于所述系统中位于所述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的隔热管外,并且和所述系统中位于所述系统的排气末端的给排气管的隔热管之间具有封闭空气。
【文档编号】F24H9/00GK203518241SQ20132042234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6日
【发明者】陈光杰, 夏其良 申请人:上海林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