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室内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离心风机,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壁上,离心风机的轴心与换热器之间的水平最小距离为L,且120≤L≤20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室内机,将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壁上,从而使风管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直接向下,提高了出风效率和制热的舒适性。另外,同时保证离心风机的轴心与换热器之间的水平最小距离为L在120mm到200mm之间,在保证换热器换热均匀性的条件下,有效地减小机组宽度,更便于吊顶安装。
【专利说明】风管室内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管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管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的家用小型风管室内机从机组结构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主要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部固定设置有换热器20,换热器20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30,换热器20的一侧设置有离心风机40,壳体10上设置有位于换热器20两侧的进风口 11和出风口 12。从气流组织的方式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0003]侧送下回,如图1和图2所示,风管室内机的进风口 11设计在室内机机组下部,风管室内机的出风口 12设计在室内机机组侧面,回风、出风均能接风管或软连接,形成侧送下回的气流组织回路。
[0004]侧送后回,或者侧送下回,如图3和图4所示,风管室内机的进风口 11设计在室内机机组后部,风管室内机的出风口 12设计在室内机机组侧面,回风通过风管连接到机组后部、出风可接风管或软连接,形成侧送后回的气流组织回路,或者出风可接风管或软连接向下拐,形成侧送下回的形式。
[0005]从以上的风管室内机结构、气流组织方式可以看出,目前业界的家用小型风管室内机结构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对于实际的安装使用来说,形式是单一的,机组的出风口 12都设置在壳体的侧面,而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出风方向向下,这样就需要安装风管,造成安装麻烦,而且,由于风管的存在,造成制热舒适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旨在提 供一种向下出风的风管室内机,以解决风管室内机侧壁出风制热舒适性差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离心风机,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壁上,离心风机的轴心与换热器之间的水平最小距离为L,且120 < L < 200mm。
[0008]进一步地,换热器设置在离心风机的出风侧;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壁上,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壁上靠近壳体的前侧壁的一端;或者壳体内部设置有向后部延伸的使出风口位于靠近壳体的后侧壁一端的出风风道。
[0009]进一步地,离心风机包括离心风机蜗壳,离心风机蜗壳具有扩压部;扩压部位于壳体的上部并朝向换热器,且扩压部的顶部沿出风方向的外轮廓线与壳体的上侧壁呈夹角α 1,其中,0°≤α I≤45°。
[0010]进一步地,换热器设置在离心风机的进风侧;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壁上,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壁上靠近壳体的前侧壁的一端;或者壳体内部设置有向后部延伸的使出风口位于靠近壳体的后侧壁一端的出风风道。[0011]进一步地,离心风机包括离心风机蜗壳,离心风机蜗壳具有扩压部;扩压部朝向壳体的下部,且扩压部的顶部沿出风方向的外轮廓线与壳体的上侧壁呈夹角α2,其中,0° ≤ α2≤90° ;或者扩压部的底部沿出风方向的外轮廓线与壳体的下侧壁呈夹角ci3,其中,O。≤α 3≤90。。
[0012]进一步地,换热器为单折换热器,单折换热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 1,其中,20。≤ θ I ≤ 90°。
[0013]进一步地,换热器为两折换热器,两折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具有夹角Θ 2,其中,20° ≤ Θ2≤150°。
[0014]进一步地,两折换热器一体弯折成型,或者由两个独立换热器拼接成型。
[0015]进一步地,换热器为大于两折的多折换热器。
[0016]进一步地,风管室内机还包括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设置在换热器远离进风口的一侧。
[0017]进一步地,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室内机,将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壁上,从而使风管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直接向下,有效地解决了普通小型家用风管室内机需要安装风管才能使出风方向向下的问题,提高了出风效率和制热的舒适性。另外,同时保证离心风机的轴心与换热器之间的水平最小距离为L在120mm到200mm之间,在保证换热器换热均匀性的条件下,有效地减小机组宽度,更便于吊顶安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风管室内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风管室内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风管室内机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根据现有技术的风管室内机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室内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室内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室内机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室内机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室内机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30]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室内机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2]如图5至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室内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部固定设置有换热器20,换热器20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30,换热器20的一侧设置有离心风机40,壳体10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20两侧的进风口 11和出风口 12,出风口 12设置在壳体10的下侧壁上,离心风机40的轴心与换热器20之间的水平最小距离为L,且120 ^ 200mm。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出风口 12设置在壳体10的下侧壁上,从而使风管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直接向下,有效地解决了普通小型家用风管室内机需要安装风管才能使出风方向向下的问题,提高了出风效率和制热的舒适性。另外,保证离心风机的轴心与换热器之间的水平最小距离为L在120mm到200mm之间,在保证换热器换热均匀性的条件下,有效地减小机组宽度,更便于吊顶安装。
[0033]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换热器20设置在离心风机40的出风侦牝进风口 11设置在壳体10的后侧壁上,出风口 12设置在壳体10的下侧壁上靠近壳体10的前侧壁的一端,空气从进风口 11进入风管室内机内部,经过离心风机40,然后与换热器20交换热量,最后从出风口 12吹出。 [0034]在第一实施例中,离心风机40包括离心风机蜗壳41,离心风机蜗壳41具有扩压部42 ;扩压部42位于壳体10的上部并朝向换热器20,为了使离心风机40吹出的风能够更好的与换热器20热交换,即使换热器20的所有面积尽可能地均匀受风,对扩压部42吹出的风向具有一定的限制,即扩压部42的外轮廓线与壳体10的上侧壁的夹角α I的范围为0°到 45。。
[0035]为了满足风管室内机的不同送风区域的要求,即当室内机的出风与回风在同一区域时,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壳体内部设置出风风道13,出风风道13向壳体的后部延伸,从而使出风口 12位于靠近进风口 11一端,这样出风口和进风口位于同一区域,满足不同需求。
[0036]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换热器20设置在离心风机40的进风侦牝进风口 11设置在壳体10的后侧壁上,出风口 12设置在壳体10的下侧壁上靠近壳体10的前侧壁的一端。空气从进风口 11进入风管室内机内部,先与换热器20交换热量,然后被吸入离心风机41吹出,最后从出风口 12吹出。
[0037]在第三实施例中,离心风机40包括离心风机蜗壳41,离心风机蜗壳41具有扩压部42。相对吹风式(换热器20设置在离心风机40的出风侧)而言,吸风式(换热器20设置在离心风机40的进风侧)的换热器在U管长度方向风量分布相对均匀,换热效率较高,故离心风机的设计主要考虑便于出风,扩压部42位于壳体的上部且朝向下部时,为了便于送风,扩压部42的外轮廓线与壳体10的上侧壁呈夹角α 2的范围为10°到90°。
[0038]当α 2角度较小时,出风直接撞击机组后侧板,产生震动及噪音,当α 2较大时,如图7所示,风将直接从离心风叶中吹出,没有经过风道扩压,出风速度高且不均匀,噪音大。以一款额定制冷量为3.5kw的空调器作为试验机,空调器机组采用两折换热器,每折换热器为3排Φ5铜管,两排U管总数为18个U管,两折换热器夹角为74度。机组尺寸为440*200*750,在空调器运行在最高档时,噪音的测试数据如下表一所示(角度单位:度,噪音单位:分贝):
[0039]表一:不同α 2角度下的噪音测试数据
[0040]
?2 I噪音
【权利要求】
1.一种风管室内机,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部固定设置有换热器(20),所述换热器(20 )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30 ),所述换热器(20 )的一侧设置有离心风机(40 ),所述壳体(10 )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20 )两侧的进风口( 11)和出风口( 12 ),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 12)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下侧壁上,所述离心风机(40)的轴心与所述换热器(20)之间的水平最小距离为L,且120≤L≤2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20)设置在所述离心风机(40)的出风侧; 所述进风口(11)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后侧壁上,所述出风口(12)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下侧壁上靠近所述壳体(10)的前侧壁的一端;或者所述壳体(10)内部设置有向后部延伸的使所述出风口( 12)位于靠近所述壳体(10)的后侧壁一端的出风风道(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风机(40)包括离心风机蜗壳(41 ),所述离心风机蜗壳(41)具有扩压部(42); 所述扩压部(42)位于所述壳体(10)的上部并朝向所述换热器(20),且所述扩压部(42)的顶部沿出风方向的外轮廓线与所述壳体(10)的上侧壁呈夹角α?,其中,0° ≤ α I ≤ 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20)设置在所述离心风机(40)的进风侧; 所述进风口(11)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后侧壁上,所述出风口(12)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下侧壁上靠近所述壳体(10)的前侧壁的一端;或者所述壳体(10)内部设置有向后部延伸的使所述出风口( 12)位于靠近所述壳体(10)的后侧壁一端的出风风道(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风机(40)包括离心风机蜗壳(41),所述离心风机蜗壳(41)具有扩压部(42); 所述扩压部(42)朝向所述壳体(10)的下部,且所述扩压部(42)的顶部沿出风方向的外轮廓线与所述壳体(10)的上侧壁呈夹角α2,其中,10° <α2<90° ;或者所述扩压部(42)的底部沿出风方向的外轮廓线与所述壳体(10)的下侧壁呈夹角α3,其中,0° ≤ α 3 ≤ 9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20)为单折换热器,所述单折换热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 1,其中,20。≤ Θ I ≤ 9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20)为两折换热器,所述两折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之间具有夹角Θ 2,其中,20° ( Θ2^ 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折换热器一体弯折成型,或者由两个独立换热器拼接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0)为大于两折的多折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室内机还包括电加热装置(50 ),所述电加热装置(50 )设置在所述换热器(20 )远离所述进风口( 11)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后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
【文档编号】F24F13/06GK203478536SQ20132058514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杜辉, 冯汇远, 寇晖, 连园园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