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现有平板集热器的板芯是用铜铝制作的,材料成本高,板芯的上表面只有一层玻璃,保温差,效率低。本技术的特点是,用具有若干通孔(5)的平板玻璃作换热板(1),在通孔(5)的两端,分别插入上共流管(3)和下共流管(4)的管嘴(6)成为板芯,将板芯置于扁筒(2)中间,进水口(9)和出水口(7)从后面伸出,合上盖板(10),密封扁筒口的全部缝隙成为密闭盒体,将盒体内抽成真空,使板芯与盒体之间为真空绝热层。全用玻璃制作,全方位真空保温,使集热器成为造价最低,效率最高的能量转换装置;在墙面上安装片与片之间没有间距,能替代玻璃幕墙,节能、美观,实现了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
【专利说明】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属太阳能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已知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是将板芯设置在一个保温半盒中,上面覆盖一层玻璃。这种结构能吸收所占面积上的太阳能,外形也较美观。但,板芯采用铜铝等贵重金属,材料及其制作成本太高;板芯的上表面又只有一层玻璃,保温效果差,热效率低;共流管的管口从两侧引出,在墙面上成片安装,片与片之间的距离大,安装不方便,也不美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便宜,热效率高,在墙面上方便安装的一种平板集热器。
[0004]其解决方案是: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由板芯和盒体构成,板芯设置在盒体内,其特征在于:板芯由上下共流管和换热板构成;盒体由扁筒和端盖构成;所有部件全用玻璃制作;换热板为具有若干通孔的平板玻璃;上下共流管均具有与换热板通孔相应的若干管嘴;将上共流管的两端封闭,从后面设置一个供介质流出的出水口 ;将上共流管的管嘴插入换热板通孔的上端,密封插入处的缝隙;将下共流管的管嘴插入换热板通孔的下端,密封插入处的缝隙;下共流管的一端是封闭的,另一端弯曲90度成为竖管,竖管沿换热板的边沿平行向上,再向后弯曲成为进水口 ;扁筒的后面留有两个缺口供进水口和出水口伸出;板芯的上表面制作选择性吸收涂层;将板芯置入扁筒内;板芯与扁筒之间设有支撑柱;扁筒里面存放有吸气剂;扁筒的上端设置一个端盖,将扁筒的上端与端盖的边沿及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接触的部位密封;将密封空间抽成真空,密封抽气孔,成为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
[0005]集热器不用铜铝,全用玻璃制作,价格便宜;全方位的真空保温,热效率高;共流管的管口从背面引出,从正面看,就是一片玻璃,在墙面上成片安装,没有间距,与建筑一体化成为太阳墙,呈现玻璃幕墙的装饰效果,使建筑更美观;利用墙面太阳能,不占用地面资源;集热器安装在墙面,管道和储热水厢都在室内,解决了防冻问题。这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是造价最低,效率最高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解决方案,先设计换热板(I)、扁筒(2)和端盖(10)及上共流管(3)、下共流管(4)的模具加工图,制作模具。把玻璃原料加热熔溶后利用模具,将其制作成换热板⑴、扁筒⑵和端盖(10)及上共流管⑶、下共流管(4)。换热板(I)是具有若干通孔(5)的平板玻璃,通孔(5)可为圆形或方形,即为圆管或方管,也可为其他形状;上下共流管均具有与换热板(I)的通孔(5)相应的若干管嘴(6);将上共流管(3)的两端封闭,从后面设置一个供介质流出的管口即出水口(7);将上共流管(3)的管嘴(6)插入换热板(I)通孔的上端,密封插入处的缝隙;将下共流管(4)的管嘴插入换热板(I)通孔(5)的下端,密封插入处的缝隙;下共流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弯曲90度成为竖管
(8),竖管(8)沿换热板(I)的边沿平行向上,再向后弯曲成为介质流入的管口即进水口,或叫进液口⑶;扁筒⑵的后面留有两个缺口供出水口⑵和进水口⑶从后面伸出;在换热板
(1)与下共流管(4)和上共流管(3)构成的板芯的上表面制作选择性吸收涂层;竖管上表面也可作吸收涂层。将板芯与竖管(8)置入扁筒(2)内;板芯与扁筒(2)之间设有支撑柱,支撑柱是抵抗大气压强用的,可设置在在扁筒(2)的内表面,也可设置在换热板(I)的外表面,还可以一面的支撑柱设置在扁筒(2)上,另一面的支撑柱设置在换热板上。支撑柱是在模具表面预设浅孔,与主体一次成型的同质一体化表面突起。扁筒(2)里面存放有吸气剂;扁筒
(2)的上端设置一个端盖(10)。将扁筒(2)的上端与端盖(10)的边沿及与进水口⑶和出水口(7)相接触的部位密封;将密封空间抽成真空,密封抽气孔,成为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板芯中的传热介质可以是水,也可以用导热油或其他传热介质,用导热油或其他传热介质,要采用双回路进行二次换热。也可用空气作介质。
[0008]本技术的第一次改进是: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有几个部位需要密封,如管嘴
(6)与通孔(5)之间的密封,扁筒(2)的上端与端盖(10)的边沿及与进水口(9)和出水口
(7)相接触部位的密封。这些密封可采用密封剂密封,也可采用真空密封胶密封。最好是: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需要密封的部位,全部采用低溶点玻璃粉焊接密封。
[0009]本技术的第二次改进是: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的扁筒(2)作成后,经化学钢化处理,成为钢化玻璃。
[0010]本技术的第三次改进是:上下共流管均为方管,方管的断面为长方形,进水口(9)与出水口(7)为圆形,圆形水口的外表面具有与外界管件连接的螺蚊。上下共流管均为方管,方管的表面为平面,该平面与换热板(I)经低熔点玻璃粉焊接(密封)成为一个整体平面,这使所有的支撑柱一样高,便于制作,也使板芯美观结实。方管的断面为长方形,断面为长方形,在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可改变长度得到满足于介质流量所要求的流道截面。
[0011]本技术的第四次改进是:上共流管(3)与下共流管(4)和换热板(I)构成的板芯,用加有着色剂的玻璃制作。着色剂使玻璃成为黑色或兰色,使板芯能直接吸收太阳能。
[0012]本技术的第五次改进是: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的扁筒(2),用低铁超白玻璃制作,上表面密布微形蜂窝孔。使板芯吸收更多的太阳能。
[0013]本技术的第六次改进是:在板芯或扁筒(2)的下表面涂覆反射涂层。
[0014]本技术的第七次改进是:在板芯或扁筒(2)下表面涂覆的反射涂层,为反射式太空绝热保温涂层。这种涂层可抑制90 %的红外辐射,进一步增强集热器的保温效果,进一步提闻热效率。
[0015]本技术的第八次改进是:扁筒(2)与板芯之间的支撑柱,设置在扁筒(2)的内表面或和板芯的外表面,都与附着件同质一体化。同质一体化制作方便,固定牢固,制作成本低。
[0016]本技术的第九次改进是:扁筒(2)的左、右边沿各设有上、下两个安装孔,便于在墙面钢架上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由板芯和盒体构成,板芯设置在盒体内,其特征在于:板芯由上下共流管和换热板(I)构成;盒体由扁筒(2)和端盖(10)构成;所有部件全用玻璃制作;换热板(I)为具有若干通孔(5)的平板玻璃;上下共流管均具有与换热板(I)通孔(5)相应的若干管嘴(6);将上共流管(3)的两端封闭,从后面设置一个供介质流出的出水口(7);将上共流管的管嘴插入换热板(I)通孔(5)的上端,密封插入处的缝隙;将下共流管(4)的管嘴(6)插入换热板(I)通孔(5)的下端,密封插入处的缝隙;下共流管(4)的一端是封闭的,另一端弯曲90度成为竖管(8),竖管(8)沿换热板的边沿平行向上,再向后弯曲成为进水口(9);扁筒⑵的后面留有两个缺口供进水口(9)和出水口(7)伸出;板芯(I)的上表面制作选择性吸收涂层;将板芯(I)置入扁筒(2)内;板芯(I)与扁筒(2)之间设有支撑柱;扁筒(2)里面存放有吸气剂;扁筒(2)的上端设置一个端盖(10),将扁筒(2)的上端与端盖(10)的边沿及与进水口(9)和出水口(7)相接触的部位密封;将密封空间抽成真空,密封抽气孔,成为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需要密封的部位,全部采用低溶点玻璃粉焊接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的扁筒(2)作成后,经化学钢化处理,成为钢化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上下共流管均为方管,方管的断面为长方形,进水口(9),出水口(7)为圆形,圆形水口的外表面具有与外界管件连接的螺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上共流管(3)与下共流管(4)和换热板(I)构成的板芯,用加有着色剂的玻璃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的扁筒(2),用低铁超白玻璃制作,上表面密布微形蜂窝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板芯(I)或扁筒(2)的下表面涂覆反射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板芯(I)或扁筒(2)下表面涂覆的反射涂层,为反射式太空绝热保温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扁筒(2)板芯(I)之间的支撑柱,设置在扁筒(2)的内表面或和板芯的外表面,都与附着件同质一体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扁筒(2)的左、右边沿,各设有上、下两个安装孔,便于在墙面钢架上固定。
【文档编号】F24J2/46GK203550242SQ201320705226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余华阳 申请人:余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