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污储热水箱,包括热水箱主体,所述热水箱主体内设有内胆,内胆上设有用于安装入水管的进水口以及用于安装出水管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内胆的底部,所述内胆内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内胆的中上部,且导流管在与出水口的连接处侧部开有与内胆内部储水导通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开口面积为所述导流管的的横截面积的1%~50%。本实用新型可以排污排空更方便更快捷,并降低热水器售后服务成本,并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提升热水器加热效率。
【专利说明】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
【背景技术】
[0002]热水器是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按照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等。
[0003]按照储热水箱的形状可以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在中国专利号为2005201434803、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12月27日、名称为“多功能简易电热水器”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热水器。该专利文献中的储热水桶为立式的。由于立式热水器占用高度空间较大,不适合于家用。为此设计出的了卧式热水器。在中国专利号为2010206850026、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7月27日、名称为“卧式速热型电热水器”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卧式热水器。该专利文献中热水器包括卧式内胆(储热水箱)、位于内胆内的电发热管(加热单元)、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出口即热水器的进水口位于内胆的中间部位的下方,出水管的进口即热水器的出水口位于内胆中间部位的上方。
[0004]常见的储水式热水器如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无论是立式或卧式,均采用内胆对水进行存储与加热,同时,为减少水中酸性成分对内胆的腐蚀,内胆中加入镁棒进行阴极保护。然而,热水器长期使用后,镁棒反应生成的碳酸镁、水中掺杂的碳酸钙、氧化铁等各类杂质会进行堆积,并在内胆壁以及加热器件上着附,逐渐形成厚厚的一层水垢。覆盖在加热装置上的水垢隔离了加热器件与水,进而阻碍了热量的有效传递,影响加热性能。同时,内壁上厚厚的一层水垢也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因此,所有的热水器生产厂家都会告知用户需对热水器进行定期排污,并提供了相应的售后服务。
[0005]一方面,现有的储水式热水器内胆排污排空的技术,是在内胆下端开设排污孔,用带防漏垫圈的金属旋盖封堵。此外,因保温与美观的原因,需要在排污孔对应的热水器外壳处加装排污孔罩与保温海绵,这种结构当需要对热水器内胆进行排空排污时,先要将排污孔罩拆卸后再将金属旋盖扭开。排污孔的开设增加了热水器内胆的结构复杂程度,加大了生产工序与难度,这也增加了热水器的零部件组成,从而加大了生产成本。同时,保温海绵的保温能力相对保温泡沫较差,加快了内胆储水的散热,降低了热水器的能效系数。
[0006]另一方面,内胆排污的主要方法是让工作人员对热水器进行必要的拆解,然后在内胆中灌入稀盐酸对水垢进行消融,最后采用水流冲洗,使得溶解了的水垢随着水流从排污后排出。这种人工式排污方法存在较多缺陷,如:1)需技术工人进行上门操作,耗财耗力;2)需对热水器进行一定的拆解,并进行一系列后继操作,工作量较大;3)排污过程耗时较多,且很难自由安排排污时间,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排污储热水箱,使排污排空更方便更快捷,并降低热水器售后服务成本,并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提升热水器加热效率。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包括热水箱主体,所述热水箱主体内设有内胆,内胆上设有用于安装入水管的进水口以及用于安装出水管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内胆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内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内胆的中上部,且导流管在与出水口的连接处侧部开有与内胆内部储水导通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开口面积为所述导流管的的横截面积的1%?50%。
[00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1]一方面,通过在内胆的内部设置导流管及同时在导流管上设置出水通道,使出水管出来的水大部分由导流管的中上部流入,而少部分从内胆的底部的出水通道流入,在热水器使用的同时将内胆底部的各类杂质同时一起排出;另一方面,出水时同时从导流管的中上部及出水通道两个通道入水,增加了内胆内的液体流动,使各类杂质与出水发生充分交换,避免堆积并及时排出。
[0012]优选的,所述出水通道的开口面积为所述导流管的的横截面积的10%?30%。
[0013]优选的,所述出水通道的开口面积为所述导流管的的横截面积的20%。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热水箱主体为立式热水箱,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内胆的中下部。且上述结构保证了内胆内热水与冷水的混合后温度。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热水箱主体为立式热水箱,所述立式热水器包括依次通过连接水管串联的第一至第N内胆,所述连接水管一端与前一内胆的出水口连接导通,另一端与所述前一内胆相邻的后一内胆的进水口连接导通;所述入水管连接在第一内胆的中上部设置的进水口,所述出水管连接在第N内胆的中下部设置的出水口,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热水箱主体为卧式热水箱,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内胆与出水口同一高度且远离出水口的另一端。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卧式热水箱的内胆内通过若干个竖立的隔板分隔成第一至第N腔体,所述进水口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出水口设置在第N腔体内,所述隔板为内部中空结构,且隔板的上部左侧开有导流入水口,隔板的下部右侧开有导流出水口,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0018]为了避免内胆内流入空气后导致无法排出,所述隔板9的顶端开有与内胆I外部空气连通的排气孔903。
[0019]为了避免隔板9堵塞,所述隔板9下端开设有排污孔904。
[0020]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6]实施例
[0027]请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包括热水箱主体,所述热水箱主体内设有内胆1,内胆上设有用于安装入水管2的进水口 3以及用于安装出水管7的出水口 4,所述出水口 4设置在内胆I的底部,所述内胆I内设有导流管5,所述导流管5—端与出水口 4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内胆I的中上部,且导流管5在内胆底部开有与内胆内部储水导通的出水通道6,所述出水通道6的开口面积为所述导流管5的的横截面积的1%?50%。
[00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9]一方面,通过在内胆的内部设置导流管及同时在导流管上设置出水通道,使出水管出来的水大部分由导流管的中上部流入,而少部分从内胆的底部的出水通道流入,在热水箱使用的同时将内胆底部的各类杂质同时一起排出;另一方面,出水时同时从导流管的中上部及出水通道两个通道入水,增加了内胆内的液体流动,使各类杂质与出水发生充分交换,避免堆积并及时排出。
[0030]优选的,所述导流管5的端口延伸至内胆I的内壁顶端,且该端口为非封闭的斜向开口。通过延伸至内胆I的内壁顶端,使内胆内水大多数从顶部流出,便于冷热水充分热交换;通过上述斜向开口,内胆的储水出水路径开阔,避免堵塞。
[0031]优选的,所述出水通道6的开口面积为所述导流管5的的横截面积的10%?30%。经试验验证,出水通道与导流管采用该种设计的比例时,既能充分保证自动排污,又能充分保证从出水管出来的水温度混合后不至于与内胆内测温装置测得的温度相比过低或过高,满足使用要求。
[0032]优选的,所述出水通道6的开口面积为所述导流管5的的横截面积的20%。
[0033]具体实施例1:
[00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热水箱主体为立式热水箱,所述进水口 3设置在内胆I的中下部。采用上述结构,使用热水箱时,出水管出来的温水有80%以上从导流管的中上部流入,该部分流入的水均为内胆内已加热的热水;其他少于20%部分出水通道流入,由于该部分的水位于内胆的底部,在热水箱使用放水时会不停的有从入水管补入的冷水,热水与冷水按大于4:1的比例混合,保证了内胆内热水与冷水的混合后温度既符合热水箱的使用标准的温度要求,又达到了自动排污清垢的目的。
[0035]具体实施例2:
[00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热水箱主体为立式热水箱,所述立式热水器包括依次通过连接水管8串联的第一至第N内胆(1-1、1-2、…、1-N),所述连接水管8—端与前一内胆的出水口连接导通,另一端与所述前一内胆相邻的后一内胆的进水口连接导通;所述入水管2连接在第一内胆的中上部设置的进水口,所述出水管7连接在第N内胆的中下部设置的出水口,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多个串联的内胆依次对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而在热水箱放水使用过程中采用相同的构思将内胆底部的各类杂质通过导流管及出水通道由第一内胆依次流到第N内胆,最终从第N内胆的中下部设置的出水口排出。
[0037]具体实施例3:
[00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热水箱主体为卧式热水箱,所述进水口 3设置在内胆I的与出水口 4同一高度且远离出水口 4的另一端。上述结构的热水器在放水使用过程中,内胆的热水大部分从导流管的中上部流入,而少部分则从内胆的底部的出水通道流入,该出水通道流入的水由于接近进水口,使得混合后的水温与热水箱的实际测量温度比较接近,满足使用要求。
[0039]具体实施例4:
[0040]如图3所示,所述卧式热水箱的内胆I内通过若干个竖立的隔板9分隔成第一至第N腔体(1Α-1、1Α-2……1A-N),所述进水口 3设置在第一腔体(1A-1)内,所述出水口 4设置在第N腔体(IA-N)内,所述隔板9为内部中空结构,且隔板10的上部左侧开有导流入水口 901,隔板的下部右侧开有导流出水口 902,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采用该种结构,第一腔体的热水从隔板的上部左侧的导流入水口经过中空结构流至隔板的下部右侧部开有导流出水口,进入到第二腔体,再按此方式进入第三腔体,以此类推,最终流入到第N腔体内,该种方式同样能将内胆底部的各类杂质同时一起排出,达到了自动排污清垢的目的。
[0041]具体的,所述导流入水口的开口面积为所述导流出水口的的开口面积的10%?30%。
[0042]为了避免内胆内流入空气后导致无法排出,所述隔板9的顶端开有与内胆I外部空气连通的排气孔903。所述排气孔
[0043]为了避免隔板9堵塞,所述隔板9下端开设有排污孔904。
[0044]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地将污水从内胆中排出,并能够对内胆进行自动冲洗,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洁、卫生的洗浴用水。
[0045]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包括热水箱主体,所述热水箱主体内设有内胆,内胆上设有用于安装入水管的进水口以及用于安装出水管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内胆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内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内胆的中上部,且导流管在与出水口的连接处侧部开有与内胆内部储水导通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开口面积为所述导流管的的横截面积的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开口面积为所述导流管的的横截面积的10%?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开口面积为所述导流管的的横截面积的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的端口延伸至内胆的内壁顶端,且该端口为非封闭的斜向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箱主体为立式热水箱,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内胆的中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箱主体为立式热水箱,所述立式热水箱包括依次通过连接水管串联的第一至第N内胆,所述连接水管一端与前一内胆的出水口连接导通,另一端与所述前一内胆相邻的后一内胆的进水口连接导通;所述入水管连接在第一内胆的中上部设置的进水口,所述出水管连接在第N内胆的中下部设置的出水口,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箱主体为卧式热水箱,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内胆与出水口同一高度且远离出水口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热水箱的内胆内通过若干个竖立的隔板分隔成第一至第N腔体,所述出水口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出水口设置在第N腔体内,所述隔板为内部中空结构,且隔板的上部左侧开有导流入水口,隔板的下部右侧开有导流出水口,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顶端开有与内胆外部空气连通的排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自动排污式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下端开设有排污孔。
【文档编号】F24J2/46GK203980645SQ201420213200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罗灵东, 罗伟强 申请人:罗灵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