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安装在地基之上的蓄热保温室,蓄热保温室内串联设置有三组干燥仓,第一组干燥仓上部设置为排风口,第一组干燥仓下部与第二组干燥仓下部通过下风道相连通,第二组干燥仓上部通过上风道与第三组干燥仓相连通,第三组干燥仓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均风口,第三组干燥仓下部与风机相连。其采用了蓄热保温系统,减少热能的浪费;采用了热风循环装置,提高热效率,降低热能损失;采用了封闭式干燥仓,使热风全部依次通过物料,提高热效率。
【专利说明】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干燥设备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干燥物体表面的水分或者其他液体的一系列机械设备的组合。国内现有的干燥设备主要是隧道式、箱式及带式三种。目前,现有的隧道式干燥机都是热风直接穿过隧道,部分热风形成短路,直接排空,未通过物料区域。不仅造成巨大的热能浪费,同时降低了设备生产率,其热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的现状。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效率低等缺陷而提供一种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安装在地基之上的蓄热保温室,蓄热保温室内串联设置有三组干燥仓,第一组干燥仓上部设置为排风口,第一组干燥仓下部与第二组干燥仓下部通过下风道相连通,第二组干燥仓上部通过上风道与第三组干燥仓相连通,第三组干燥仓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均风口,第三组干燥仓下部与风机相连。
[0005]所述的干燥仓是由固定挡风板、物料盘和活动门组成的密封结构,物料盘设置为多层,工作时活动门闭合,干燥仓严格密封,多层物料盘上端均匀撑放物料。
[0006]所述的蓄热保温室通过自锁机构牢固贴合在干燥仓外壁上。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其采用了蓄热保温系统,减少热能的浪费;采用了热风循环装置,提高热效率,降低热能损失;采用了封闭式干燥仓,使热风全部依次通过物料,提高热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干燥仓结构原理图。
[0010]图中:1.蓄热保温室^2.排风口 ^3.干燥仓;3-1固定挡风板:3-2.物料盘:3-3.活动门:4.上风道;5.下风道;6.均风口 ;7丨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2]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安装在地基之上的蓄热保温室1,蓄热保温室1内串联设置有三组干燥仓3,第一组干燥仓上部设置为排风口2,第一组干燥仓下部与第二组干燥仓下部通过下风道5相连通,第二组干燥仓上部通过上风道4与第三组干燥仓相连通,第三组干燥仓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均风口 6,第三组干燥仓下部与风机7相连。
[0013]进一步,所述的干燥仓3是由固定挡风板3-1、物料盘3-2和活动门3-3组成的密封结构,物料盘3-2设置为多层,工作时活动门闭合,干燥仓3严格密封,多层物料盘上端均匀撑放物料。
[0014]进一步,所述的蓄热保温室1通过自锁机构牢固贴合在干燥仓3外壁上。
[0015]所述的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工作时,热风被风机7鼓入均风口 6均风后进入干燥仓3内,热风在第三组干燥仓内自下而上穿过物料并经均风口 6、上风道4后自上而下穿过第二组干燥仓内物料,后经均风口 6、下风道5后自上而下穿过末端干燥仓物料后排空。热风在密闭的干燥仓3串流通过,将物料中的水分带走,实现高效干燥的目的。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地基之上的蓄热保温室,蓄热保温室内串联设置有三组干燥仓,第一组干燥仓上部设置为排风口,第一组干燥仓下部与第二组干燥仓下部通过下风道相连通,第二组干燥仓上部通过上风道与第三组干燥仓相连通,第三组干燥仓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均风口,第三组干燥仓下部与风机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仓是由固定挡风板、物料盘和活动门组成的密封结构,物料盘设置为多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热循环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保温室通过自锁机构牢固贴合在干燥仓外壁上。
【文档编号】F26B25/18GK204214230SQ201420575865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寇明杰, 李晓康, 段宗科, 张得俭, 曲芃屹, 丁立利, 陈广军 申请人: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