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水源热泵区域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912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水源热泵区域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水源热泵区域供暖系统。包含整体管道,所述整体管道为空腔且为直管或者曲管,所述整体管道包含一个以上的条状的外缝隙,还包含能在该外缝隙中移动的拉动结构,所述拉动结构包含伸入外缝隙内部的箍环和外缝隙外部的拉手柄,所述箍环能套住热水管道在整体管道内移动。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管线能够集中处理,不易损失热量,管线不乱七八糟,整体整洁干净,另外方便维修、方便更换管路。
【专利说明】-种再生水源热累区域供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水源热粟区域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如下:
[0003] 管线繁杂,散热迅速,室内乱走八糟的;
[0004] 无法后加管线;
[0005] 不易维修个更换管线。
[0006] 再生水源热粟系统属于地源热粟系统的一种,供暖系统主要分H部分;室外热源 换热系统、热粟机房和室内采暖末端系统。目前,关于地源热粟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已有很 多工程实例,尤其是±壤源热粟系统、地下水热粟系统等。对于再生水源热粟机房部分与 其余地源热粟系统存在差异,例如:由于系统为间接式所增加的污水换热器,中介水粟;另 夕F,再生水源区域供暖与小范围直供亦存在差异,再生水提升粟站处水粟的功率相对较大, 且供暖半径较大。因此,原有的自控系统对于再生水源热粟区域供暖不适用,若照搬照用, 会带来提升粟站处运行电费较高、各热粟机房运行电费较高等一些运行成本提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再生水源热粟区域供暖系统,具体目 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000引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9] -种再生水源热粟区域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整体管道,所述整体管道为空 腔且为直管或者曲管,所述整体管道包含一个W上的条状的外缝隙,还包含能在该外缝隙 中移动的拉动结构,所述拉动结构包含伸入外缝隙内部的缠环和外缝隙外部的拉手柄,所 述缠环能套住热水管道在整体管道内移动。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热水管道连接粟。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缠环有一系列且直径不同,其固连螺纹柱, 所述螺纹柱能够螺纹进入空也筒,所述空也筒固连拉手柄。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整体管道上还包含能开启的开启口,所述 开启口上还包含锁扣。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空腔内部塞有保温棉。
[0014]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管线能够集 中处理,不易损失热量,管线不乱走八糟,整体整洁干净,另外方便维修、方便更换管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0016] 图1为本新型整体网络的机构示意图之一;
[0017] 图2为实用新型结构侧面视图;
[0018] 图3为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缠环结构示意图;
[0020] 其中;1.整体管道;2.外缝隙;3.开启口;4.拉手柄;5.缠环;6.空也筒;7.螺纹 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0022] 结合图2-图4 ;一种再生水源热粟区域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整体管道1, 所述整体管道为空腔且为直管或者曲管,所述整体管道1包含一个W上的条状的外缝隙2, 还包含能在该外缝隙2中移动的拉动结构,所述拉动结构包含伸入外缝隙内部的缠环5和 外缝隙2外部的拉手柄4,所述缠环5能套住热水管道在整体管道1内移动。本处的技术 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任意之一:A.所有的管道都走在一个 大管道中,原来管路乱走八糟的情况不再出现;B.由于管路分布集中,因此在施工的时候, 不会害怕伤害到原来不知道存在的管路;C.管路集中在一起,散热不易,因此热量损失少; D.能后期加管路,加的方式为直接将管路用缠环抱起来,拉动顺着外缝隙就能拽起来,方便 分布,同时用开启的口还能接H通等;E.方便更换,原来的管路要是坏了,尤其建筑内部的 坏了根本没法修。
[0023] 开创性地,W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0024] 所述热水管道连接粟。所述缠环5有一系列且直径不同,其固连螺纹柱7,所述螺 纹柱能够螺纹进入空也筒,所述空也筒固连拉手柄。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 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能适用各种不同的管路直径,各种管径的管子都能在本大的整 体管道中走。
[00巧]所述整体管道1上还包含能开启的开启口 3,所述开启口 3上还包含锁扣。本处的 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同时用开启的口还能接H通等, 需要更换或者维修的时候打开即可。
[0026] 所述空腔内部塞有保温棉。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 程为如下,整体保温效果更好,举例说明,原来的管路都是分开使用,因此热损大。
[0027] W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 可W是一种管道。
[0028] 结合图1 ;设备1为污水换热器;
[0029] 如图所示,在实施过程中,应在各热粟机房内再生水源侧进出管道上分别设置温 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并在出水管道上设置流量传感器、电动调节阀,当用户端负荷大小 随室外温度(冬季主要为室外温度波动引起负荷变化)变化时,再生水源侧进出管道上温度 传感器之间温差便会变小,小于设计温差。一旦实际温差与设定温差出现差异,电动调节阀 调节开度,最终提升粟站处水粟变频运行,从而节省电耗,节约运行费用,使得整个系统处 于优化的运行模式。
[0030] 为了实现再生水源热粟区域供暖整套系统优化运行,克服现有相关系统相应的 自控系统直接利用所带来的提升粟站处粟耗能较大,负荷侧循环水粟运行费用比较高等不 足,本实用新型采用新方法,统筹考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31]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基于水粟变频原理,重点考虑提升粟 站处水粟及各热粟机房处负荷侧水粟变频运行。在系统设计上考虑通过在每个热粟机房内 再生水源侧进出污水换热器管道上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并在出水管道上设置流量传感器 及电动调节阀,W期将负荷侧负荷大小变化通过再生水侧的温度传感器反映出来,并使得 电动调节阀随之调节开度,最终使得提升粟站处水粟随着各个热粟机房内再生水侧电动调 节阀开度变化而变频运行,从而达到节电效果;另外,各个热粟机房内负荷侧水粟同样考虑 根据负荷侧供回水管路上温度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进行变频。
[0032] 1. 1变频原理
[0033] 定义转速比为水粟当前转速与额定转速的比值,用《表示,在水粟额定转速运行 水粟扬程及功率的状态下,即《 =1,水粟扬程、效率及功率可分别通过下式得到:
[0034] Hpr= A lGpr2+ A 2Gpr+ A 3........................... ( 1 )
[00;35] npr= B lGpr2+ B 2Gpr+ B 3........................... ( 2 )
[0036] N pr=........................... ( 3 )
[0037] 其中出pr为水粟额定转速下的扬程,m ;
[0038] Gpr为水粟额定转速下的流量,m 3 / h ;
[0039] n pr为水粟额定转速下的效率;
[0040] A 1、A 2、A 3、B 1、B 2、B 3、为性能常数,由生产厂家实测数据拟合得到;
[00川 Npr为水粟功率,kW;
[004引、T1^分别为电动机效率、变频器效率,均与《相关。
[0043] 当水粟处于变速工况,即《< 1时,水粟扬程、效率及功率的计算式分别为:
[0044] Hp= A IGp化 A 2 W Gp+ A 3 W 2........................... ( 4 )
[0045] n pr= B 1 CO - 2Gpr2+ B 2 co - 1 Gpr+ B 3...........................(日)
[0046]

【权利要求】
1. 一种再生水源热泵区域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整体管道(1 ),所述整体管道为 空腔且为直管或者曲管,所述整体管道(1)包含一个以上的条状的外缝隙(2),还包含能在 该外缝隙(2)中移动的拉动结构,所述拉动结构包含伸入外缝隙内部的箍环(5)和外缝隙 (2 )外部的拉手柄(4),所述箍环(5 )能套住热水管道在整体管道(1)内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水源热泵区域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道 连接泵。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水源热泵区域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环(5)有 一系列且直径不同,其固连螺纹柱(7),所述螺纹柱能够螺纹进入空心筒,所述空心筒固连 拉手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水源热泵区域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管道 (1)上还包含能开启的开启门(3 ),所述开启门(3 )上还包含锁扣。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水源热泵区域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部 塞有保温棉。
【文档编号】F24D3/18GK204187708SQ201420611956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朱百川, 鱼亚丽, 周嘉诚, 豆小伟 申请人:四联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