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地式暖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5089发布日期:2020-10-30 21:1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铺地式暖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暖风管道,具体是一种铺地式暖风管道。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输出的冷暖气是共用同一个管道,其出风口安装在天花板上。在夏季致冷时,冷空气从高处的出风口流出,冷空气因密度较大在房间内下沉,形成空气对流,为室内空气降温。但是在冬季空调制热时,热空气仍然从高处的出风口流出,而热空气的密度较小,它会聚集在天花板附近,房间内位置较低的冷空气得不到加热,不利于室内空气的对流升温。

另外,按照现有空调的设计,一个房间内只有少数几个出风口,为了达到制热效果,每个出风口吹出的暖空气流量都比较大,这导致坐在出风口附近的人有不舒适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空调输出暖风时热空气聚集在天花板附近,不利于室内空气的对流升温,出风口吹出的暖空气流量较大导致坐在附近的人有不舒适的感觉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铺地式暖风管道,使热空气从室内较低的位置吹出,热空气流出后,因密度较小而向上流动,使整个房间内的空气对流,起到较好的加热室内空气的效果。另外,通过在地板上方设置多个出风口,降低了单个出风口的空气流量,不会引起出风口附近的人员不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铺地式暖风管道,包括热空气管道、隔热支架,热空气管道分为主管道和分支管道,所述隔热支架安装在水泥地面上,所述热空气主管道和分支管道都安装在隔热支架上,与地面离开一定距离以防止管道内的空气热量通过与地面发生热交换而流失。所述主管道和分支管道都位于地板下方,分支管道的一端与主管道密封连接,另一端沿地面铺设一段距离后,向上伸出地板,与室内的办公桌或家具的立面的下端贴合,形成高于地板数厘米的出风口。在室内没有摆放办公桌或家具的空旷处,采用隐藏式漏斗形出风口,在不影响室内人员行走的前提下从漏斗形出风口排出热风。分支管道在室内有多个开口,形成多个出风口,有利于减少单个出风口的空气流量,避免造成出风口附近的人员不适。

上述的铺地式暖风管道,所述热空气管道与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同时连接一根送风管道和一根冷空气管道,并通过信号线与空调主控板连接,在主控板的控制下,电磁阀分别把送风管道导通到冷、热空气管道,实现空调输出冷热风的切换。

上述的铺地式暖风管道,对于集中供暖的建筑,当所述电磁阀导通热空气管道时,热空气沿管道上行进入到天花板的上方,进入天花板以上的房间,使热空气通过较短的输出路径进入室内,有利于减少热空气在管道传输中的压力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铺地式暖风管道使热空气从室内较低的位置吹出,有助于房间内的空气对流,起到较好的加热室内空气的效果。另外,通过在地板上方设置多个出风口,降低了单个出风口的空气流量,不会引起出风口附近的人员不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图1中隔热支架及贴合于家具立面的出风口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隔热支架及隐藏式漏斗形出风口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沿着e-e方向的剖面图;

图6为图1中送风管道和电磁阀,冷、热空气管道局部放大图。

图中1.热空气管道,2.隔热支架,3.主管道,4.分支管道,5.出风口,6.水泥地面,7.地板,8.办公桌或家具的立面,9.漏斗形出风口,10.格栅,11.底板,12.h形格架,13.水泥钉,14.电磁阀,15.送风管道,16.冷空气管道,17.信号线,18.空调主控板,19.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铺地式暖风管道包括热空气管道1、隔热支架2,如图2,热空气管道1分为主管道3和分支管道4。分支管道4的一端与主管道3密封连接,另一端为出风口5,出风口5平均分布在室内各点位,图中箭头方向为空气流动方向。如图3,隔热支架2安装在室内的水泥地面6上,主管道3和分支管道4都安装在隔热支架2上,与水泥地面6离开一定距离以防止管道内的空气与水泥地面6发生热交换。主管道3和分支管道4都位于地板7下方,分支管道4的一端与主管道3连通,沿地面铺设一段距离后,向上伸出地板7,与室内的办公桌或家具的立面8的下端贴合,形成高于地板7数厘米的出风口5。如图4,在室内没有摆放办公桌或家具的空旷处,分支管道4连接到一个漏斗形出风口9,漏斗形出风口9的下开口与分支管道4连通,上开口安装有格栅10,格栅10的上缘与地板7平齐,不影响室内人员行走。如图5,隔热支架2由底板11和上部的h形格架12组成,底板11两端各由一个水泥钉13钉入水泥地面6,把隔热支架2固定在水泥地面6上。热空气管道1架设在h形格架12的中间横档上方,从而使热空气管道1与水泥地面6离开一段距离,防止两者发生热交换。如图6,热空气管道1与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14连接,电磁阀14同时连接一根送风管道15和一根冷空气管道16,并通过信号线17与空调主控板18连接,图中箭头方向为空气流动方向。当空调致热时,空调主控板18通过信号线17指令电磁阀14动作,导通送风管道15和热空气管道1,热空气从主管道3进入分支管道4,并最终从出风口5和漏斗形出风口9流出,加热室内低处的空气。低处的空气被加热后,向上流动,使整个房间的空气产生对流,最终使整个房间的空气升温。

如图1,对于集中供暖的建筑,当电磁阀14导通送风管道15和热空气管道1时,热空气沿管道上行进入到楼板19的上方的房间,使热空气通过较短的输出路径进入室内,有利于减少热空气在管道传输中的压力损失,图中箭头方向为空气流动方向。



技术特征:

1.一种铺地式暖风管道,包括热空气管道、隔热支架,热空气管道分为主管道和分支管道,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支架安装在水泥地面上,所述热空气主管道和分支管道都安装在隔热支架上,与地面离开一定距离以防止管道内的空气热量通过与地面发生热交换而流失,所述主管道和分支管道都位于地板下方,分支管道的一端与主管道密封连接,另一端沿地面铺设一段距离后,向上伸出地板,与室内的办公桌或家具的立面的下端贴合,形成高于地板数厘米的出风口,在室内没有摆放办公桌或家具的空旷处,采用隐藏式漏斗形出风口,在不影响室内人员行走的前提下从漏斗形出风口排出热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铺地式暖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道在室内有多个开口,形成多个出风口,有利于减少单个出风口的空气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铺地式暖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空气管道与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同时连接一根送风管道和一根冷空气管道,并通过信号线与空调主控板连接,在主控板的控制下,电磁阀可分别把送风管道导通到冷、热空气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铺地式暖风管道,其特征在于,对于集中供暖的建筑,所述电磁阀导通热空气管道时,热空气沿管道上行进入到天花板的上方,进入天花板以上的房间,使热空气通过较短的输出路径进入室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铺地式暖风管道,在水泥地面上安装隔热支架,把热空气管道安装在隔热支架上,热空气管道与地面离开一定距离,以防止管道内的空气热量通过与地面发生热交换而流失。隔热管道位于地板下方,其末端向上伸出地板,与室内的办公桌或家具的立面的下端贴合,形成高于地板数厘米的出风口。在室内没有摆放办公桌或家具的空旷处,采用隐藏式漏斗形出风口,在不影响室内人员行走的前提下从漏斗形出风口排出热风,加热室内低处的空气,使室内空气产生对流,最终加热整个房间的空气。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畅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5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