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8334发布日期:2021-01-05 17:4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先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追求小型化,因此设备润滑油的油箱也同步减小,由于润滑油的减少,会导致设备运行过程中润滑油升温加快,因此对散热器的散热要求也随之增加,目前常用的散热器主要有气冷和液冷,气冷的原理是增大空气流动或增加空气接触面,来使热量快速散去,液冷则是通过液体流动带走热量达到散热的效果,很多散热器都将气冷和液冷结合到一起,但是将两种散热原理结合到一起的散热器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10863896a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上水室;多个散热管;散热器下水室;入口管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所述出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内,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多个所述散热管中的每个所述散热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导流孔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其中,多个所述导流孔中靠近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小于多个所述导流孔中远离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散热器,用于替换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解决现有散热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包括:外翅片、内通道、合成封条和集流管;

合成封条套设于内通道端部,外翅片与内通道叠加设置,且外翅片与合成封条抵住,集流管与合成封条固定连接。

其中,内通道内部设置有内翅片。

其中,内通道为高频焊管或无缝管。

其中,合成封条设有连接口,合成封条通过连接口套设于内通道端部。

其中,合成封条高度为a,内通道高度为b,外翅片高度为c,a=b+c。

其中,连接口设置在合成封条的中部。

其中,合成封条和集流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其中,管翅复合型散热器还设有安装板。

其中,集流管为方管或半圆管。

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高频焊管的设计,简化了内翅片的安装,使散热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利于自动化生产,并且也进一步提高了强度,增加了防爆性能。

(2)通过合成封条的设计,进一步简化了散热装置整体结构,同时也减轻的散热装置的整体重量。

(3)通过内通道内设置内翅片的设计,使液体流过内通道时可以更大面积的与金属接触,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破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内翅片嵌于内通道内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合成封条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合成封条与外翅片和内通道之间的尺寸比例图;

图中:1为外翅片;2为内通道;3为合成封条;4为集流管;5为内翅片;6为安装板;31为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结构如图1至7所示包括:外翅片1、内通道2、合成封条3、集流管4、内翅片5和安装板6;

内翅片5设置在内通道2内部,合成封条3套在内通道2两端,外翅片1与内通道2叠加设置,且外翅片1的长度刚好抵住内通道2两端的合成封条3,在组装时,按照一层外翅片1一层内通道2的顺序间隔间隔设置,通常第一层和最后一层均设置为外翅片1,在第一层和最后一层外翅片1的外侧再安装一层安装板6方便将安装在设备上,并且对外翅片1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合成封条3高度a是一个内通道2高度b加一个外翅片1高度c的总和,合成封条3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连接口31,因此连接口31两边的剩余合成封条3的高度为二分之一的外翅片1高度c1,c2,在内通道2两端连接一个合成封条3,两合成封条3叠加,上下相邻的两内通道2之间正好是一个外翅片1的高度;

集流管4与合成封条3焊接,使集流管4和内通道2之间联通,为了方便焊接,集流管4通常为方管。

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为:

第一步:选高频焊管为内通道2,将内翅片5插入内通道2内部,通过高温使高频焊管内部的负荷复合材料溶解,起到对内翅片5和内通道2的固定作用;

第二步:内通道2两端各套设一个合成封条3,合成封条3与内通道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第三步:在外翅片1上叠加一层内通道2,外翅片1的两端正好与内通道2两端的合成封条3抵住,按照一层外翅片一层内通道2的方式进行叠加,直至达到预定尺寸。

第四步:在两端合成封条3上各焊上一个集流管4,并根据安装需求焊接安装板,散热装置组装完成。

冷却过程为:冷却液从一端的集流管4的入口流入,流过内通道2从另一端的集流管4的出口流出,在经过内通道2时冷却液的热量被内翅片5和内通道2吸收,由于内翅片5与内通道2接触,外翅片1与内通道2接触,因此内翅片5和内通道2吸收的热量会传递给外翅片1,而外翅片1由于与空气大面积接触,外翅片1的热量就会快速的散发到空气中,从而起到散热效果。

实施例二:

为了方便集流管4与合成封条3焊接,集流管4的外形通常设计为方管,但是冷却液在经过集流管4时在内部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因此集流管4需要一定的防爆性能,而方管的防爆性能相对较低,为了提升集流管4防爆性能,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集流管4设计成半圆管,这样既方便了集流管4与合成封条3焊接,也提高了集流管4的防爆性能。

和传统板翅式散热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强度,防爆性能显著提高,并且由于省去了传统板翅式散热器的长封条,本实用新型的重量也减轻了15%-20%,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将上述实施例中的高频焊管替换为无缝管,优选无缝钢管,无缝钢管的强度高于高频焊管,更进一步的增加了防爆性能。

且上述实施例一或二的其他部件,根据实际运用情况均可采用铝或不锈钢制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包括:

外翅片(1)、内通道(2)、合成封条(3)和集流管(4);

所述合成封条(3)套设于所述内通道(2)端部,所述外翅片(1)与所述内通道(2)叠加设置,且所述外翅片(1)的端部与所述合成封条(3)抵住,所述集流管(4)与所述合成封条(3)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道(2)内部设置有内翅片(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道(2)为高频焊管或无缝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封条(3)设有连接口(31),所述合成封条(3)通过所述连接口(31)套设于所述内通道(2)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封条(3)高度为a,所述内通道(2)高度为b,所述外翅片(1)高度为c,a=b+c。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31)设置在所述合成封条(3)的中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封条(3)和所述集流管(4)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翅复合型散热器还设有安装板(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4)为方管或半圆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涉及散热领域;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包括:外翅片、内通道、合成封条和集流管;合成封条套设于内通道端部,外翅片与内通道叠加设置,且外翅片与合成封条抵住,集流管与合成封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通过高频焊管的设计,简化了内翅片的安装,使散热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利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迪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迪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