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28782发布日期:2022-08-13 04:4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简称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逐渐增多,新风功能主要功能在于引入通室外空气,使得室内气流的运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是,新风功能将室外空气引入会导致室内温度的波动变化,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提高空调器的工作频率以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但能耗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5.采集室内温度;
6.若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差阈值,控制开启新风风机;
7.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其中,基准扫风角度为导风板的最大扫风角度与最小扫风角度间角平分线对应的角度。
8.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之前,还包括:
9.降低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和/或
10.降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
11.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采集室内温度之后,还包括:
12.获取室内对象的第一数量;
13.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之后,还包括:
14.采集室内温度;
15.若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差阈值,获取室内对象的第二数量;
16.若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一数量,调节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17.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一数量,调节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包括:
18.若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提高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19.若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降低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2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室内对象的第二数量之后,还包括:
21.若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一数量,调节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
2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一数量,调节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包括:
23.若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提高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
24.若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降低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
25.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若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差阈值,获取室内对象的第二数量之后,还包括:
26.采集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27.若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大于二氧化碳浓度阈值,提高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2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29.环境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采集室内温度;
30.第一参数控制模块,用于在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差阈值时,控制开启新风风机;
31.导风板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其中,基准扫风角度为导风板的最大扫风角度与最小扫风角度间角平分线对应的角度。
32.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
33.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34.存储器;以及
35.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于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空调器控制方法。
36.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空调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37.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38.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采集室内温度,若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差阈值,控制开启新风风机;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其中,基准扫风角度为导风板的最大扫风角度与最小扫风角度间角平分线对应的角度。在室内温度接近预定温度时,打开新风功能以引入室外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通过控制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使得室内风机吹出的空调风吹向用户,避免用户感知的体感温度受到室外空气温度的影响,无需调整空调器的工作频率,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器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4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扫风角度的示意图;
4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个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例如”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例如”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5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需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应用于在空调器中。如图1所示,空调器至少包括室内机110以及室外机120;其中,室内机110和室外机120通过管道连接,室内机包括室内风机、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图中未示出)以及新风风机,室外机120包括室外风机(图中未示出)以及压缩机。室内机110可以接收遥控器或控制面板上的控制信号,进行制冷、制热、除湿、除尘等执行一系列空调内机的功能。室外机120能够配合室内机110,进行相应的冷凝、散热、排气等操作。
5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应用环境,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一种应用场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应用场景的限定,例如,其他的应用环境还可以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室内机。还需说明的是,图1所示场景示意图仅仅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以及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空调器控制系统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
问题,同样适用。
55.参阅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空调器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步骤s210至s220,具体如下:
56.s210,采集室内温度。
57.其中,室内温度是指空调器的室内机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具体可在空调器的室内机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该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室内机所在环境当前的环境温度。
58.具体地,空调器开启并以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运行一段时间后,空调器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内温度。
59.s220,若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差阈值,控制开启新风风机。
60.其中,预定温度或第一温差阈值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预定温度可以设置为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值(如,22摄氏度)或用户设置的温度值,第一温差阈值可以设置为1摄氏度、2摄氏度、3摄氏度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61.具体地,预设温差阈值用于衡量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偏离程度,若室内温度和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第一温差阈值,即判断室内温度接近预定温度,可进行后续的空调器运行参数的调整,避免空调器未实现制冷或制热功能立即进行空调器运行参数调整而导致室内温度无法达到预定温度,提高空调器的实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62.其中,在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差阈值,空调器控制开启新风风机,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实现室内空气循环。
63.进一步地,控制开启新风风机,具体可以是控制新风风机以一定的风机档位运行,实现引入一定的新风风量。例如,新风风机的风机档位包括高风档、中风档以及低风档,分别对应高风量、中风量以及低风量;在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差阈值,控制新风风机以低风档运行,引入少量的室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流动性,减少用户长期在空调器所在室内而产生的疲惫感。
64.s230,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其中,基准扫风角度为导风板的最大扫风角度与最小扫风角度间角平分线对应的角度。
65.其中,最大扫风角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导风板的最大旋转角度,最小扫风角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导风板的最小旋转角度,基准扫风角度是指最大扫风角度与最小扫风角度间角平分线对应角度。参见图3,图3示出了不同扫风角度对应的示意图,其中,上下导风板做垂直方向的旋转运动,垂直扫风角度为α,如图3所示,扫风范围分为上半扫风区域和下半扫风区域,上半扫风区域扫风角度为λ1,下半扫风区域扫风角度为λ2。
66.新风风机的开启,将室外空气引入到室内,会造成室内温度的变化波动,如夏季室内引入室外空气会导致室内温度变高,冬季室内引入室外空气会导致室内温度降低。因此,在控制开启新风风机的同时,空调器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的扫风角度,使得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即控制导风板的扫风区域控制在上半扫风区域,使得室内风机的空调风直接吹往用户上半身,避免新风风机开启后所引入的室外空气导致室内温度的波动变化而导致用户的体感温度变化,实现引入少量的室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新鲜度的同时,保持用户的体感温度,提高舒适性。此外,在提高室内空气新鲜度以及保证用户舒适的体感温度的基础上,给予用户适宜的吹风感,使得用户处于精神舒适
的状态,提高用户专注力进而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67.进一步地,如上,通过控制导风板使得室内风机的空调风集中吹往用户上半身,为了避免空调风的温度过冷或过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之后,还可以降低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和/或降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
68.其中,降低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可降低直吹用户的空调风风量;降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在制冷模式下可提高吹向用户的空调风温度,在制热模模式下可降低吹向用户的空调风温度。具体地,在在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之后,可仅仅降低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也可以仅仅降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还可以既降低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又降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
69.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中,采集室内温度,若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差阈值,控制开启新风风机;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其中,基准扫风角度为导风板的最大扫风角度与最小扫风角度间角平分线对应的角度。在室内温度接近预定温度时,打开新风功能以引入室外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通过控制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使得室内风机吹出的空调风吹向用户,避免用户感知的体感温度受到室外空气温度的影响,无需调整空调器的工作频率,减少能耗。
70.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
71.s410,采集室内温度。
72.s420,获取室内对象的第一数量。
73.其中,室内对象是指空调器室内机所在空间内的活动对象,例如进入空调器室内机所在空间的用户。在一个实施例中,室内对象的第一数量是指在当前时刻下空调器室内机所在空间的人数。
74.具体地,可在空调器的室内机设置人体表面温度传感器,通过人体表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对象的数量。进一步地,人体表温度传感器包括多个热电堆,通过热电堆可检测得到人体表温度分布数据,通过该人体表温度分布数据以确定空调器室内机所在空间内的人数。
75.s430,若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差阈值,控制开启新风风机。
76.s440,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其中,基准扫风角度为导风板的最大扫风角度与最小扫风角度间角平分线对应的角度。
77.其中,在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之前,还包括:降低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和/或降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
78.s450,采集室内温度。
79.具体地,在开启新风风机、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的导风角度后,再次采集室内温度。
80.s460,若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差阈值,获取室内对象的第二数量。
81.其中,第二温差阈值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1摄氏度、2摄
氏度、3摄氏度等,在此不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温差阈值以及第二温差阈值可以设置为相同的温度值,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的温度值。
82.具体地,第二温差阈值用于衡量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偏离程度,若室内温度和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第二温差阈值,即判断室内温度未过多偏离设定温度,可保持新风风机开启以及保持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同时,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内对象的第二数量。
83.可以理解的是,若室内温度和预定温度间的差值不小于第二温差阈值,即室内温度过多偏离设定温度,则关闭新风风机。
84.s470,若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一数量,调节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85.其中,通过对比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以确定室内对象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而对空调器的相关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具体地,当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相等,即室内对象的数量无变化,此时无需对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的进行调整;当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不相等,此时可对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以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86.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一数量,调节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包括:若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提高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若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降低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87.其中,若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此时室内用户数量增加,可提高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提高新风风量,使得引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风量增加,满足室内多用户对空气质量的需求;若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此时室内用户数量减少,可降低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减少空调器的能耗。
88.进一步地,当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不相等时,除了对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以外,还可以对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室内对象的第二数量之后,还包括:若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一数量,调节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
89.具体地,若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一数量,调节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包括:若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提高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若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降低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同样的,若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此时室内用户数量增加,可提高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使得空调风的风量增加,满足室内多用户对室内温度以及空气质量的需求;若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此时室内用户数量减少,可降低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减少空调器的能耗。
90.除了室内用户数量的变化以外,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也会影响室内用户的用户体验,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差阈值,获取室内对象的第二数量之后,还包括:采集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若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大于二氧化碳浓度阈值,提高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91.其中,可在空调器室内机中设置二氧化碳传感器,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在获取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以后,判断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二氧化碳阈值,若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大于二氧化碳阈值,即室内二氧化碳超标,通过提高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提高新风风量,增加引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速度,以调节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92.以下结合一具体应用场景对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具体地,该空
调器控制方法应用于带新风功能的空调器中,该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传感器:
93.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以及室内湿度。
94.室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温度。
95.人体表面温度传感器,该人体表面温度传感器包括多个热电堆,可以检测人体表面温度分布数据;基于该人体表面温度分布数据,可以分析得到热源、人体与环境温度的温度差、人体表面的皮肤温度、人体部位、区别皮肤露出的部分与未露出的部分等。具体地,基于该人体表面温度分布数据,还可以分析出热源的数量,进而确定室内的用户数量。
96.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97.除了传感器以外,室内机还包括新风模块、送风模块。其中,新风模块包括新风风机,用于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通过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控制所引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风量;送风模块包括室内风机、上下导风板等,通过室内风机以及上下导风板,可以控制空调风的温度、风量、风向室内风机,具体地,通过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控制空调风的风量,上下导风板可以实现垂直方向的扫风。
98.此外,空调器的预定温度记为t

,室内温度记为t

,温差阈值记为t

,若预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在温差阈值内,则判断室内温度已经接近或达到预定温度;即|t
设-t

|≤t

,则室内温度已经接近或达到设定温度。
99.具体地,新风模块未运行时,温差阈值设置为第一温度阈值,记为t
阀1
;新风模块运行时,温差阈值设置为第二温度阈值,记为t
阀2
。t
阀1
、t
阀2
的取值可以为1℃、2℃、3℃等。其中,本发明并不限定t阀具体的取值,可以由空调生产商出厂前设定。
100.新风模块的风档,可按照风机转速的大小,从小到大可分为低风档、中风档、高风档,或增加其他档位,不同的风档对应的风量不同。此处不对档位数量做严格限制,可以由空调生产商出厂前设定。
101.送风模块的风档,可按照风机转速的大小,从小到大可分为低风档、中风档、高风档,或增加其他档位。上下导风板做垂直方向的旋转运动,垂直扫风角度为α,如图3所示,扫风范围分为上半扫风区域和下半扫风区域,上半扫风区域扫风角度为λ1,下半扫风区域扫风角度为λ2。
102.如图5所示,空调器可按照如图5所示的运行步骤运行:
103.s510,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运行,新风模块不运行。
104.此时,预定温度(t

)、运行时的送风模块中的室内风机的风速、上下导风板是否扫风以及扫风角度等均按用户设定执行,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05.s520,判断室内温度是否接近预定温度,即条件“|t
内-t

|≤t
阀1”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进入步骤s530;若不成立,则按原设定运行,即回到步骤s510。
106.s530,空调器以送风模式运行,新风模块运行。
107.此时,空调器的送风模块中,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中风档,上下导风板进行上下扫风且扫风范围为上半区域,即扫风角度为λ1。新风模块运行,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低风档,即新风风量为低风量。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08.s540,判断室内温度是否偏离预定温度,即条件“|t
内-t

|≥t
阀2”是否成立;若成立,则空调器恢复原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新风模块不运行,即进入步骤s510;若不成立,则
维持当前的送风模式,即,进入步骤s530。
109.持续上述步骤运行,直至用户通过遥控设备发出结束指令,退出上述运行步骤。结束指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关机指令、选择其他运行模式的指令等。
110.如图6所示,空调器还可按照如图6所示的运行步骤运行:
111.s610,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运行,新风模块不运行。
112.此时,预定温度(t

)、运行时的送风模块中的室内风机的风速、上下导风板是否扫风以及扫风角度等均按用户设定执行,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13.s620,判断室内温度是否接近预定温度,即条件“|t
内-t

|≤t
阀1”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进入步骤s630;若不成立,则按原设定运行,即回到步骤s610。
114.s630,空调器以送风模式运行,新风模块运行。
115.此时,空调器的送风模块中,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中风档,上下导风板进行上下扫风且扫风范围为上半区域,即扫风角度为λ1。新风模块运行,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低风档,即新风风量为低风量。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16.s640,判断室内温度是否偏离预定温度,即条件“|t
内-t

|≥t
阀2”是否成立;若成立,则空调器恢复原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新风模块不运行,即进入步骤s610;若不成立,则进入步骤s650。
117.s650,采集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判断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预设的二氧化碳阈值;若不大于预设的二氧化碳阈值,即二氧化碳浓度不超标,则维持当前的送风模式,即进入步骤s630;若大于预设的二氧化碳阈值,即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则进入步骤s660。
118.s660,提高新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并回到步骤s640。
119.此时,新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高风档或中风档,相应的新风风量为高风量或中风量。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20.持续上述步骤运行,直至用户通过遥控设备发出结束指令,退出上述运行步骤。结束指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关机指令、选择其他运行模式的指令等。
121.如图7所示,空调器还可按照如图7所示的运行步骤运行:
122.s710,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运行,新风模块不运行,并采集第一用户数量。
123.此时,预定温度(t

)、运行时的送风模块中的室内风机的风速、上下导风板是否扫风以及扫风角度等均按用户设定执行,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24.s720,判断室内温度是否接近预定温度,即条件“|t
内-t

|≤t
阀1”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进入步骤s730;若不成立,则按原设定运行,即回到步骤s710。
125.s730,空调器以送风模式运行,新风模块运行。
126.此时,空调器的送风模块中,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中风档,上下导风板进行上下扫风且扫风范围为上半区域,即扫风角度为λ1。新风模块运行,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中风档,即新风风量为中风量。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27.s740,判断室内温度是否偏离预定温度,即条件“|t
内-t

|≥t
阀2”是否成立;若成立,则空调器恢复原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新风模块不运行,即进入步骤s710;若不成立,则进入步骤s750。
128.s750,采集第二用户数量,判断第一用户数量与第二用户数量是否相等;若第一用
户数量与第二用户数量相等,即用户数量不变,则维持当前的送风模式,即进入步骤s730;若第一用户数量与第二用户数量不相等且第二用户数量大于第一用户数量,即用户数量增加,则进入步骤s760;若第一用户数量与第二用户数量不相等且第二用户数量小于第一用户数量,即用户数量减少,则进入步骤s770;
129.s760,提高新风模块以及送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并回到步骤s740。
130.此时,新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高风档,相应的新风风量为高风量。同样的,送风模块中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高风档。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31.s770,降低新风模块以及送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并回到步骤s740。
132.此时,新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低风档,相应的新风风量为低风量。同样的,送风模块中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低风档。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33.持续上述步骤运行,直至用户通过遥控设备发出结束指令,退出上述运行步骤。结束指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关机指令、选择其他运行模式的指令等。
134.如图8所示,空调器还可按照如图8所示的运行步骤运行:
135.s810,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运行,新风模块不运行,并采集第一用户数量。
136.此时,预定温度(t

)、运行时的送风模块中的室内风机的风速、上下导风板是否扫风以及扫风角度等均按用户设定执行,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37.s820,判断室内温度是否接近预定温度,即条件“|t
内-t

|≤t
阀1”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进入步骤s830;若不成立,则按原设定运行,即回到步骤s810。
138.s830,空调器以送风模式运行,新风模块运行。
139.此时,空调器的送风模块中,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中风档,上下导风板进行上下扫风且扫风范围为上半区域,即扫风角度为λ1。新风模块运行,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中风档,即新风风量为中风量。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40.s840,判断室内温度是否偏离预定温度,即条件“|t
内-t

|≥t
阀2”是否成立;若成立,则空调器恢复原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新风模块不运行,即进入步骤s810;若不成立,则进入步骤s850以及步骤s860。
141.s850,采集第二用户数量,判断第一用户数量与第二用户数量是否相等;若第一用户数量与第二用户数量相等,即用户数量不变,则维持当前的送风模式,即进入步骤s830;若第一用户数量与第二用户数量不相等且第二用户数量大于第二用户数量,即用户数量增加,则进入步骤s870;若第一用户数量与第二用户数量不相等且第二用户数量小于第二用户数量,即用户数量减少,则进入步骤s880;
142.s860,采集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判断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预设的二氧化碳阈值;若不大于预设的二氧化碳阈值,即二氧化碳浓度不超标,则维持当前的送风模式,即进入步骤s830;若大于预设的二氧化碳阈值,即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则进入步骤s890。
143.s870,提高新风模块以及送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并回到步骤s840。
144.此时,新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高风档,相应的新风风量为高风量。同样的,送风模块中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高风档。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
度(t

)。
145.s880,降低新风模块以及送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并回到步骤s840。
146.此时,新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低风档,相应的新风风量为低风量。同样的,送风模块中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低风档。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47.s890,提高新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并回到步骤s840。
148.此时,新风模块的风机转速可以设置为高风档,相应的新风风量为高风量。室内温度传感器持续检测室内温度(t

)。
149.持续上述步骤运行,直至用户通过遥控设备发出结束指令,退出上述运行步骤。结束指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关机指令、选择其他运行模式的指令等。
150.为了更好实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空调器控制方法的基础之上,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如图9所示,空调控制装置900包括:
151.环境参数获取模块910,用于采集室内温度;
152.第一参数控制模块920,用于在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差阈值时,控制开启新风风机;
153.导风板控制模块930,用于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其中,基准扫风角度为导风板的最大扫风角度与最小扫风角度间角平分线对应的角度。
154.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数控制模块920,具体还用于:降低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和/或降低压缩机的工作频率。
155.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装置900还包括第二参数调整模块,用于获取室内对象的第一数量;在导风板控制模块930控制室内风机对应的导风板在基准扫风角度与最大扫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之后,第二参数调整模块,还用于采集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与预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差阈值时,获取室内对象的第二数量;在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一数量时,调节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156.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参数调整模块,具体还用于:在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时,提高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在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时,降低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157.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参数调整模块,具体还用于:在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一数量,调节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
158.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参数调整模块,具体还用于:在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时,提高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在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降低室内风机的风机转速。
159.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参数调整模块,具体还用于:采集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大于二氧化碳浓度阈值时,提高新风风机的风机转速。
16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装置900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10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空调控制装置900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9所示的环境参数获取模块910、第一参数控制模块920以及导风板控制模块930。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161.例如,图10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9所示的空调控制装置900中的环境参数获取模块910执行步骤s210。计算机设备可通过第一参数控制模块920执行步骤s220。计算机设备可通过导风板控制模块930执行步骤s230。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计算机设备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
16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163.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此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164.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此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165.本邻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166.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67.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