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洁净车间恒温恒湿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2.对于一些电子产品的生产车间,需采用洁净车间,要求具备空气过滤装置,以控制空气悬浮微粒浓度,从而达到适当的微粒洁净度级别,而洁净车间中,人是污染源的最大发源地,因此,通常采用新风系统循环更替室内空气,而常见的新风系统,一般采用室内室外的空气循环方式,将室内的污染排放至室外,长期的排放引起一定的环境污染,为了维持洁净车间内的温湿度恒定,保证空气循环更替的同时,收集室内悬浮颗粒,减少污染,提供一种洁净车间恒温恒湿新风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洁净车间恒温恒湿新风系统,恒温恒湿效果稳定,过滤器清洗维护方便,悬浮微粒收集,废气排放达标。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洁净车间恒温恒湿新风系统,包括空气处理管道,所述空气处理管道于室外设置有新风进风口,所述空气处理管道内腔依次排列设置为新风处理段、混风段、混风再处理段以及送风段,所述新风处理段内沿气流方向依次排列布设冷热盘管组以及转轮除湿器,所述混风段于洁净车间室内设置有回风口,所述混风再处理段内沿气流方向依次排列布设再冷盘管、再热盘管以及电热加湿器,所述再热盘管后侧设置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段于所述洁净车间室内设置有送风口。
5.进一步地,所述洁净车间包括有多个房间,每个所述房间内皆设置有一个所述回风口以及所述送风口,多个所述回风口通过回风管道连通于所述混风段,多个所述送风口通过布风管道连通于所述送风段;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洁净车间室内底部,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洁净车间室内顶部。
6.进一步地,所述新风进风口处卡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后侧、所述送风机后侧以及所述电热加湿器后侧皆设置有一个过滤器。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包括外侧的支撑壳以及内侧的压紧框架,所述支撑壳与所述压紧框架贴合套设,所述支撑壳与所述压紧框架之间夹设过滤层,所述过滤层折弯构成棱纹状,所述支撑壳与所述压紧框架的端口通过扣紧组件相对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扣紧组件内侧的扣槽环绕焊装于所述支撑壳的端口外侧,所述扣紧组件外侧的扣罩环绕焊装于所述压紧框架的端口外侧,所述扣槽与所述扣罩对应扣紧设置,所述扣槽内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过滤层端部固定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端部固定结构包括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扣槽两侧槽壁上,且两个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扣槽端部槽壁围绕构成压插槽,所述压插槽内插设压插板。
10.进一步地,所述电热加湿器前侧设置有消声段,所述消声段内固定设置有多个挡
流板,多个所述挡流板犬齿交错间隔设置。
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洁净车间恒温恒湿新风系统,通过多阶段空气处理,保证室内空气恒温恒湿效果稳定;通过管道布设,维持室内空气循环流动更替,保证车间空气洁净清新;通过布设过滤效率逐渐增大的多个过滤器,保证新风的洁净度,配合风压开关监测示警,通知清洗维护,以维持过滤效率;通过过滤器结构设置,过滤层安装拆卸方便,为过滤器清洗维护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12.附图1为恒温恒湿新风系统的结构图;
13.附图2为回风口以及送风口在洁净车间内的布设图;
14.附图3为过滤器的结构图;
15.附图4为过滤层端部固定结构的结构图;
16.附图5为扣紧组件与过滤层端部固定结构的扣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18.如附图1-5所述的一种洁净车间恒温恒湿新风系统,包括空气处理管道1,所述空气处理管道1于室外设置有新风进风口2,所述空气处理管道1内腔依次排列设置为新风处理段3、混风段4、混风再处理段5以及送风段6,所述新风处理段3内沿气流方向依次排列布设冷热盘管组7以及转轮除湿器8,所述混风段4于洁净车间9室内设置有回风口10,所述混风再处理段5内沿气流方向依次排列布设再冷盘管11、再热盘管12以及电热加湿器13,所述再热盘管12后侧设置有送风机14,所述送风段6于所述洁净车间9室内设置有送风口15;
19.该新风系统通过新风进风口从室外抽取新风,由新风处理段进行除湿处理,在混风段与室内回风混合,经过混风再处理段再处理后,由送风段布风到洁净车间室内,而转轮除湿器的转轮再生系统则由室内抽取空气,经加热干燥后对转轮进行再生处理后,排出于室外,进而达到稳定的气流循环系统;
20.整个新风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联动控制,通过在房间内设置温湿度感测器,感测房间温湿度给控制器,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各功能段做降温、除湿、加热、加湿功能,以达到洁净车间室内恒温恒湿效果;
21.其中,制冷除湿工况:通过电动阀控制冷热盘管组中冷盘管的降温除湿量,转轮除湿器则可对送风做进一步除湿处理,同样的,通过电动阀控制再冷盘管再冷量,与再热盘管共同对送风温度进行进一步调节;
22.加热加湿工况:通过电动阀控制热盘管的加热量,通过加湿器控制加湿量;
23.且所述电动阀皆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当空调风机停运时,复位至常闭位置;而新风进风口与回风口处设置的新风调节阀与回风调节阀,动作连锁,并且与空调风机连锁,若风机停止运行时,所有风阀自动关闭,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4.所述洁净车间9包括有多个房间,每个所述房间内皆设置有一个所述回风口10以及所述送风口15,多个所述回风口10通过回风管道16连通于所述混风段4,多个所述送风口15通过布风管道17连通于所述送风段6;所述回风口10位于所述洁净车间9室内底部,所述
送风口15位于所述洁净车间9室内顶部;
25.根据回风口以及送风口的布设方式,在洁净车间内构成上进下出的循环气流,使得室内的悬浮颗粒下沉于室内底面附近,以便随回风携带出车间室内,保证室内空气的循环更替,以维持室内温湿度需求;且房间内设置有压差传感器,用于感测对象房间与相邻房间压差,控制器调节所述新风调节阀与所述回风调节阀的开启度,保证房间微正压,同时每个房间内皆设置有泄压调节阀,以维持房间内的压力稳定;
26.其中,当压差高于设定值,新风调节阀关小,回风调节阀开大;当压差低于设定值,新风调节阀开大,回风调节阀关小。
27.所述新风进风口2处卡设有过滤网18,所述过滤网18后侧、所述送风机14后侧以及所述电热加湿器13后侧皆设置有一个过滤器19;
28.通过在管道内的不同位置设置过滤网以及过滤器,进而保证送入室内的风洁净,同时,室内回风携带室内悬浮颗粒进入管道内,并通过后置的两个过滤器过滤收集,减少悬浮颗粒的室外排放;根据不同位置的需求,采用不同效率的过滤层,过滤网后侧与送风机后侧设置中效过滤器,电热加湿器后侧则设置高效过滤器,且在每个过滤器的位置设置风压开关,通过风压开关感测过滤网过滤效率,若过滤网脏时,示警以通知管理人员清洗维护。
29.所述过滤器19包括外侧的支撑壳20以及内侧的压紧框架21,所述支撑壳20与所述压紧框架21贴合套设,所述支撑壳20与所述压紧框架21之间夹设过滤层22,所述过滤层22折弯构成棱纹状,所述支撑壳20与所述压紧框架21的端口通过扣紧组件相对固定;
30.外侧的支撑壳采用不锈管网结构,用于为质软的过滤层提供支撑,同时具有防腐蚀效果,而压紧框架则适配于支撑壳结构设置为不锈钢框架结构,通过支撑壳支撑与压紧框架夹紧限位使得过滤层定位折弯构成棱纹状,进而增大过滤面积,采用扣紧组件,使得结构稳定,避免过滤层移动脱落影响过滤效果。
31.所述扣紧组件内侧的扣槽23环绕焊装于所述支撑壳20的端口外侧,所述扣紧组件外侧的扣罩24环绕焊装于所述压紧框架21的端口外侧,所述扣槽23与所述扣罩24对应扣紧设置,所述扣槽23内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过滤层端部固定结构;
32.内部扣槽采用下沉式的槽状结构,留有空间用于放置过滤层,通过槽内两端设置的过滤层端部固定结构则可对过滤层端部先进行固定,起到端部定位安装的效果,避免通过压紧框架压紧过程中过滤层移动,为过滤层安装提供便利,而外侧的扣罩,则将扣紧部位的各功能槽皆隐藏到扣罩内部,避免各功能槽与气流直接接触,引起灰尘杂质于各功能槽内堆积,难以清洗的问题。
33.所述过滤层端部固定结构包括两个限位板25,两个所述限位板25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扣槽23两侧槽壁上,且两个所述限位板25与所述扣槽23端部槽壁围绕构成压插槽26,所述压插槽26内插设压插板27;
34.采用两个限位板焊装的结构,结构简单,且两限位板之间留有空间,便于过滤层安装操作,且两个限位板与扣槽底面之间留有缝隙,在固定过滤层时,将过滤层端部穿过底部缝隙,并部分平铺到压插槽底面,部分贴附于端部槽壁,通过插设压插板将过滤层压紧于压插槽底面以及扣槽端部槽壁,进而使得过滤层端部固定。
35.所述电热加湿器13前侧设置有消声段28,所述消声段28内固定设置有多个挡流板29,多个所述挡流板29犬齿交错间隔设置;
36.采用多个挡流板犬齿交错间隔设置,在各挡流板之间形成折弯形通气通道,降低气流流速,进而达到管道消声效果。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同样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