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差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340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位差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热水锅炉,尤其是一种利用出水水位与回水水位的位差作为动压头来实现系统自然循环的热水锅炉。
现有用于采暖的锅炉,其热水循环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循环,一种是重力循环,重力循环必须具备散热器的中心线高于锅炉中心线的条件,即散热器的中心与锅炉中心的高差h必须是正值(h>0)摘自“供热工程”(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供热通风教研室编,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77年12月第一版第18页重力作用压力P=h×(rH-rG),如h≤0则无法形成热水重力循环,由于重力循环是自然循环的唯一方法,因此也就无法形成自然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散热器中心与锅炉中心的高差h≤0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热水自然循环的热水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热水锅炉的炉胆与炉壳之间用隔板分成上、下二部分,上部为预热区,下部为加热区,预热区顶部装有热交换器,预热区与加热区用旁通下降管相通,炉胆内布置有螺旋管或蛇形管作为锅炉的主受热面,进入螺旋管或蛇形管内的水沿着流程受热发生密度变化,直流上升进入热交换器与预热区的水进行热交换后排出,这样便可使出水水位与回水水位产生位差,这种水位位差成为热水循环的动力,从而实现h≤0情况下的热水自然循环采暖。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热水锅炉的自然循环采暖开辟了新途径。
现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位差热水锅炉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的位差热水锅炉的示意图。

图1可看出位差热水锅炉由炉壳(4)、炉胆(3)、隔板(9)、炉栅(7)、炉基(6)、出水口(2)、进水口(5),旁通下降管(11)、热交换器(1)、螺旋管或蛇形管(10)等组成,隔板(9)将炉壳(4)与炉胆(3)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二部分,上部为预热区(12),下部为加热区(8),预热区(12)的顶部装有热交换器(1),预热区(12)和加热区(8)用旁通下降管(11)相通,炉胆(3)内所布置的螺旋管或蛇形管(10)成为主受热面,冷水或回水由进水口(5)进入预热区(12)预热,并与热交换器(1)换热,然后经旁通下降管(11)进入螺旋管或蛇形管(10)中继续加热,此时螺旋管或蛇形管(10)内的水或水汽混合物直流上升,使出水水位与回水水位产生位差,这种水位位差成为热水自然循环的动力,当散热器中心与锅炉中心的高差h≤0时,也能实现热水的自然循环,螺旋管或蛇形管(10)内的热水上升经出水口(2)排出循环供热,而少量汽化产生的蒸汽进入热交换器(1)与预热水进行热交换后即可消除。
权利要求1.一个由炉壳 (4)、炉胆(3)、炉橱(7)、炉基(6)、进水口(5)、出水口(2)等组成的位差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a、炉壳(4)与炉胆(3)之间的空间被隔板(9)分成预热区(12)与加热区(8)二部分;b、预热区(12)顶部装有热交换器(1);c、主受热面采用螺旋管或蛇形管(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出水水位与回水水位的位差作为动压头的自然循环热水锅炉,它在散热器中心与锅炉中心的高差h≤0情况下也能实现热水的自然循环,该锅炉的炉壳与炉胆之间用隔板分成预热区和加热区二部分,这二部分用旁通下降管相通,预热区顶部装有热交换器,炉胆内布置的螺旋管或蛇形管为主受热面,冷水或回水从进水口进入预热区经旁通下降管进入螺旋管或蛇形管内加热,管内的水或汽水混合物直流上升,使出水水位与回水水位产生位差推动热水自然循环。
文档编号F24H1/22GK2041410SQ8821948
公开日1989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14日
发明者王和 申请人:王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