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煤炉的燃烧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683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活煤炉的燃烧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炉灶的另部件。
现有的生活炉灶无论是烧型煤,还是块煤、煤面、其炉膛均是一直形或锥形的中空圆筒,如常见的蜂窝煤炉、北京炉、地瓜炉等。由于型煤的质量难以保证,人们采用块煤、煤面的还是很多。这样如何使煤燃烧充分,成为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在一般炉膛中燃烧煤块或煤面时,可保证此燃料充分燃烧的装置,以提高煤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在炉膛中设置一个燃烧腔,这个燃烧腔的腔体是一个柱形、锥形、或半球形的中空壳体,在其体侧对称地开有若干条长通风孔,此燃烧腔可置于炉排上;燃烧腔的底部有一个以60°角分配的开缺口的底盘;在燃烧腔中间有一个热反射柱,此反射柱与套在外面的燃烧腔形状相似的,为使它能放在燃烧腔的正中间,可在热反射柱的底部以120°角分布设置三个支承角;在燃烧腔底盘上设一只排渣环,此排渣环形状与底盘的形状相同,即也是以60°角分配的开有缺口的花盘,此排渣环上有一个推拉杆。
使用时,将根据炉型选定的一种形状的燃烧腔,放入炉膛内,套上排渣环,将环上的推拉杆伸出炉壁外,可用手拉动推拉杆,驱动排渣环前后转动,当环与底盘的缺口相重合时,炉腔内的煤灰即可通过缺口,经炉排漏入炉底排出。使用此燃烧腔时,要求燃料高于燃烧腔顶,并小于30毫米,炉膛与燃烧腔的间隙小于15毫米,燃烧腔与热反射柱间的间隙为6-10毫米,燃烧腔的通风孔不得少于6条,此通风孔必须是对称设置,且孔宽为3-6毫米。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布置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种燃烧腔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种热反射柱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渣环的示意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燃烧腔是由腔体(1、1′、1″)、热反射柱(2)、排渣环(3)、推拉杆(4)构成的。由于燃烧炉类型的不同,所以燃烧腔有三种腔体,即锥形体、柱形体、半圆球形体。因此也就有三种类型的热反射柱(2、2′、2″),三者的排渣环(3)、推拉杆(4)是相同的。为了使热反射柱能放在燃烧腔体的正中,可在热反射柱上设三个以120°角分布的支承角(5),并保证燃烧腔体与热反射柱间的间隙为6-10毫米;燃烧腔体的侧面开有不少于6条长通气孔(6),这些孔是以60°角分配设置的,也可以用其它角度来对称分配,要求孔宽为3-6毫米。排渣环(3)是套在燃烧腔的底盘上的,排渣环的缺口与燃烧腔底部的缺口是相对应的,排渣环上有一推拉杆(4)是透过炉壁伸在炉外的。
使用时,只需将一与炉膛相应的热反射柱(2)和燃烧腔(1),置于炉膛内,套上排渣环(3),使环上的缺口与燃烧腔底部的缺口错开,将推拉杆伸出炉壁外。引火填煤,令煤块或煤面高出燃烧腔顶约30毫米。因燃烧腔底的缺口和排渣环的缺口将炉排挡住,所以所加燃料不会未燃即漏下。当需要填燃料时,用手拉动伸在炉壁外的推拉杆,使排渣环的缺口与燃烧腔底盘的缺口相重,则灰渣即可通过缺口漏下,使新燃料可以重新加入。由于大量空气可以通过炉排,进入热反射柱与燃烧腔的间隙,经过燃烧腔侧的长通气孔(6),进入燃料层中,使燃料充分燃烧,达到提高燃料利用率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生活用煤炉燃烧腔,其特征在于此燃烧腔是由侧面带有长通气孔的腔体(1),置于腔体中心的热反射柱(2),和附有推拉杆(4)的排渣环(3)构成的;腔体(1)的底部有一以60°角分布而开缺口的底盘,排渣环是一个以60°角分布也开有同样缺口的环;腔体(1)与热反射柱(2)的间隙为6-10毫米,而腔体与炉膛的间隙为1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燃烧腔,其特征在于其热反射柱的三根支承角(5)是以120°角分布设置的;燃烧腔体侧的通气孔不少于6条,它是对称设置的,孔宽为3-6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生活用煤炉燃烧腔是由腔体、与腔体形状相似的热反射柱和附有推拉杆的排渣环构成的。将它置于炉膛内、引燃燃料,即可使非型煤燃料充分燃烧,达到提高燃料利用率之目的。
文档编号F24B1/00GK2092682SQ91213370
公开日1992年1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15日
发明者程金良 申请人:程金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