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炉灶炉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69阅读:10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民用炉灶炉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炉灶的炉桥。
目前,市售的传统民用炉灶的炉桥由于死角区大,炉条间只单一净距呈一层排列状,在净距小时,则上火燃烧缓慢,稍粗大的柴片及炉膛内的木柴如不认真架搁起来就难以顺利燃烧,且很易被灰末、炭头阻塞,造成供氧不匀,所以难免要经常地用柴或火钳在炉膛内拨弄,影响了环境卫生,若采取增大净距,则不仅会出现难烧细小柴片的情况,还会导致因大量炭头以及正在燃烧的细小柴头的掉落而降低炉膛的温度。木柴因不能获得较稳定的燃烧条件,而逐渐熄焰、冒烟、甚至熄火对此,人们习惯采取多添木柴方法来维持燃烧,造成耗能过大。此外,还难以兼烧各种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炉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的炉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炉桥的特征是将炉条分上下两层呈品字型相错地排列,使之含有净距的同时,增加了斜距和大距。
本实用新型的炉桥制作时其形状、大小规格、制作材料可视需要加以选择。形状一般有圆形、方形等,采用的材料一般有金属支条,铸件及其它耐火材料。炉条截面形状最好制成圆形或菱形,以达到最大程度地消除死角区,使其与木柴等可燃物的触点永远自然地处在有利于燃烧的最佳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炉桥,是装在家庭及工矿企业内的民用炉灶上使用,其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当木柴搁在1上,由于1与5形成了一个空间相当于将木柴架搁起来,空气除直接从3进入外,还分别从经过预热的4、5供给,当炭头断离木柴时,大的可继续在1上燃烧,细小的则由4托住或靠着2继续燃烧,空气在供给上述炭头燃烧的同时不断进入炉膛,大大地有利于提高炉膛的温度,使燃料能够获得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具有引火易,升温快,供氧均匀,燃烧猛烈的节能、省时、方便、卫生的目的。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炉桥的俯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炉桥的剖视图及本实用新型的炉桥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1是大距,2是斜距,3为净距,4为上层炉条,5为下层炉条,箭头所示为空气流入炉膛方向。
本实用新型炉桥的实施例,按照图1、图2制成的炉桥,经近半年时间的试用,炉桥仍光亮如新。进行对比检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炉桥比目前市售民用炉灶炉桥节柴6.6-23%,省时6.6-30%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民用炉灶炉桥,其特征在于将炉条分上下两层呈品字型相错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炉桥,其特征在于炉桥的形状是圆形或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炉桥,其特征在于炉桥用金属支条或铸件及其它耐火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炉桥,其特征在于炉条截面形状是制成圆形或菱形。
专利摘要
提供一种节能省时、方便、卫生的民用炉灶的炉桥,其结构特征是将炉条分上下两层呈品字形相错地排列,使燃料能够获得充分的燃烧。
文档编号F24B13/00GK86202064SQ86202064
公开日1987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86年3月31日
发明者覃健林 申请人:覃健林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