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供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586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暖风供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鼓风加热器、FF式石油暖风供暖机等。
过去,在这种类型的暖风供暖机中,暖风用鼓风机的叶片防护装置固定在外部壳体的背板上,以便从外侧遮蔽住安装在外部壳体背板上的空气吸入口。暖风用鼓风机的电动机安装在该叶片防护装置的中央部分的内侧上,安装在该电动转动轴上的鼓风叶片位于上述空气吸入口上。在这种装置中,由于鼓风机的叶片向外部壳体的背后方突出很多而使叶片防护装置成为累赘,并且还影响外观。
近年来,为了不使叶片防护装置成为累赘,采用把暖风用鼓风机的扇叶和电动机收容在外部壳体内的结构,一种使外部壳体背面部分整齐美观的暖风用鼓风机已为例如特开平4-24470号公报中所公开。
下面结合附图6说明这类已有的暖风供暖机。在暖风供暖机的外部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燃烧筒2,燃烧部分面对着燃烧筒2下部的燃烧器3,收容燃烧筒2的送风导管4和向上述燃烧器3供给燃烧空气的燃烧器鼓风机5,安装有朝向燃烧筒2送风的暖风鼓风机6。该暖风鼓风机6由电动机7和安装在该电动机7转动轴8上并充当螺旋桨的鼓风叶片9构成。通过使鼓风叶片9同燃烧筒2相对,并把电动机7的后部安装在外部壳体1背板1A的内面上而将鼓风叶片9和电动机7收装在外部壳体1内。10、10为位于电动机7的周围设置在上述外面壳体1的背板1A上的若干个空气吸入口,11为配置在外部壳体1的背板1A同送风导管4之间的箱体喇叭口成形体,该喇叭口成形体具有能使鼓风叶片9插过的开口12,成形体11固定在上述外部壳体1的背板1A的内面上。13是为了从外面遮蔽住上述空气吸入口10而安装在上述背板1A的外侧上的过滤器兼叶片防护装置,在该叶片防护装置13上开有多个小孔14、14。
在上述已有结构的暖风供暖机中,由于鼓风叶片9和电动机是装在外部壳体1内的,而具有不会使叶片防护装置13从外部壳体1的背板1A向后方突出很多的优点,但是,除了设置送风导管4之外,还需另外设置喇叭口成形体11,以及为了保证安全,还必需设置从外侧能遮蔽空气吸入口的过滤器兼叶片防护装置13,因此,引起部件个数和组装工序数目增加的问题。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外部壳体的后侧外形整齐美观,同时可使结构简化,减少部件个数和组装工序数目的暖风供暖机。
本发明暖风供暖机的构成如下前面有暖风排出口的外部壳体设置在该外部壳体内的送风导管,设置在该送风导管内的热交换组件,由电动机和送风叶片构成的、向前述热交换组件送风的鼓风机,且在前述外部壳体的背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用小孔,使该背板本体形成过滤器结构,将上述鼓风机的电动机安装在该过滤器结构上,在送风导管上把具有与鼓风机叶片相毗邻的开口的喇叭口成形体设置成为一体。
此外,本发明暖风供暖机还可以具有如下的构成前面有暖风排出口的外部壳体,设置在该外部壳体内的送风导管设置在该送风导管内的热交换组件,由电动机和送风叶片构成的并向前述热交换组件送风的鼓风机,且在前述外部壳体的背板上设有多个通风用小孔,使该背板本体形成过滤器结构,将前述鼓风机的电动机安装在过滤器结构部分上,在前述送风导管上把与鼓风机叶片相毗邻的开口的喇叭口成形体设置成为一体。并且在该喇叭口成形体和前述外部壳体的背板之间设置通风用的间隙。
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将鼓风机的电动机安装在外部壳体的背板内面上,将电动机和送风叶片收装在外部壳体内,使鼓风机不会从外部壳体的背面向后侧大幅度地突出,所以外部壳体的后侧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观,由于外部壳体的背板本体形成过滤器的结构,所以可以省去过滤器兼叶片防护装置;又由于把具有使鼓风机的送风叶片面对着送风导管口的喇叭口成形体,所以不再需要准备同送风导管分开的喇叭口成形体。
在权利要求2的暖风供暖机中,通过在喇叭口成形体和外部壳体背板之间设置通风用间隙,可以使外部壳体内的空气从这一间隙引导入喇叭口成形体的开口处,并吸入送风导管内,从而使空气可以在送风导管外部的外部壳体内产生流动,并利用该空气流冷却装在外部壳体内的燃料箱和燃料泵等部件。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暖风供暖机的平剖面图。
图2为该暖风供暖机的纵剖面图。
图3为其主要部分的放大了的剖面图。
图4为送风导管的整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5为送风导管的一局部的透视图。
图6为原有的暖风供暖机的纵剖面图。
附图中的各符号含义为20外部壳体21暖风排出口24背板37燃烧筒(热交换部分)38送风导管39底壁板44侧壁板45侧壁板46开口47喇叭口成形板(喇叭口成形体)48顶壁板54暖风用鼓风机(鼓风机)54A暖风用电动机(电动机)45B螺旋桨翼(鼓风叶片)59通风用小孔ア过滤器结构构成部分S间隙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5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图中,20为前面有暖风排风口21的外部壳体,该外部壳体20由底板22、加工有前述暖风排风口21的前板23、背板24、左右侧板25、26和顶板27构成,上述背板24及左右侧板25、26是把一片薄板弯曲成 コ形形成的。
28为设置在外部壳体20下部内侧的电动机箱体,29为设置在该电动机箱体28中的燃烧式鼓风机。该燃烧式鼓风机29由燃烧器电动机30、燃烧器风扇31和风扇壳体32构成。在与前述风扇壳体32形成为一体的筒状部分33部分内,组装有使液体燃料(煤油)气化燃烧的燃烧器34用的气化筒35。
在前述气化筒35的上部装有燃烧头36,后者与上部开放的燃烧筒37的下部内侧相邻。该燃烧筒37的下端部被夹持在组装在前述外部壳体20内的送风导管38的底壁板39和组装在前述筒状部分33上的燃烧器壳体40之间,从而使其立装在送风导管38中。41为二次空气导向环,其外周部被夹持在燃烧筒37的下端部和上述燃烧器壳体40的上端部之间,而且,如图3所示,该二次空气导向环41的内周边缘,与配置在前述燃烧头36外周上的梳齿状燃烧环42的切口43的下边缘相对。
前述送风导管38由底壁板39、左右侧壁板44、45、在中央附近有开口46的后部的喇叭口成形板47和顶板48组合而构成,且如图5所示,前述两侧壁板44、45和喇叭口成形板,是由一片薄板弯曲成略呈コ 形形成的。该送风导管38的底壁板39可固定安装在前述燃烧器壳体之上,可通过用螺钉49、49,将底壁板39的后边缘部分39A和顶壁板48的后边缘部分48A固定在前述外部壳体20的背板24上,在外部壳体20内组装时,如图1至图3所示,在前述喇叭口成形板47和前述背板24之间形成大约30-40毫米的间隙S,并使该间隙S左右打开,从而可通过这一间隙S和前述开口46,使送风导管38内和外部壳体20内的空间处在连通状态。
在图1中,50为收装在外部壳体20内部一侧下部的燃烧料箱,51为向燃料箱50补给液体燃料(煤油)的卡盘式燃料箱,52为将燃料箱50内的液体燃料供给至燃烧器34的气化筒35的燃料泵,53为燃料箱隔板。
54为向前述燃烧筒37送风的暖风用鼓风机,该暖风用鼓风机54由暖风用电动机54A、装在该暖风用电动机54A上的螺旋桨翼54B构成。上述暖风用电动机54A的后部通过若干个防振材料56、56,借助螺钉58、58安装在形成在上述背板24上的电动机安装凸部57的内面上。上述螺旋桨翼54B与喇叭口成形板47的开口46相毗邻。
在与前述喇叭口成形板47的开口和螺旋桨翼54B相对的前述背板24的适当位置处,开有直径约5毫米的多个通气用小孔59、59,该多个通气用小孔59、59构成为外部壳体20的背板24本体上的过滤部分,暖风用电动机54A就安装在位于该过滤结构部分ア的中心的电动机安装用凸部上。
60为组装在位于前述燃烧筒37之上的送风导管38内的隔热板,该隔热板60在前方倾斜壁61的两侧,形成有分别具有安装爪62、62和通孔63、63的固定片64、64,且在左右下垂壁65上,还形成有与分别设置在送风导管38两侧壁板44、45上的安装部66、66相连的连接片67。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驱动暖风用电动机54A使螺旋桨翼54B转动时,通过多个用作过滤结构部分ア的通气用小孔51、51,将把室内空气吸入至外部壳体20内。这时,直径约5毫米的通风用小孔59、59,将阻止室内空气中的灰尘等等侵入到外部壳体20内,并使其附着在通气用小孔59、59的周围。来自螺旋桨翼54B的风,将向着燃烧筒37流到送风导管3 8内,与燃烧筒37的热量进行交换,同时与燃烧器34燃烧所产生的燃烧后气体混合,形成暖风,再从暖风排出口21排到室内,进行暖风取暖。
按照本实施例,由于暖风用鼓风机54的暖风用电动机54A是用螺钉58、58安装在形成在外部壳体20背板24上的供电动机安装凸部57的内面上的,所以,可将暖风用电动机54A和螺旋桨翼54B装在外部壳体20内,且暖风用鼓风机54也不会由外部壳体20的背面向后方大幅度地突出,而使外部壳体20的后侧形成整齐美观的外形,并且使外部壳体20的背板24本体形成过滤结构,所以不再需要已有装置中所必须的过滤器兼叶片防护装置。
由于送风导管38的两侧壁板44、45,和具有同送风叶片54B相毗邻的开口46的喇叭口成形板47是将一片薄板弯曲成略呈コ 形形成一体的,所以不需要在除送风导管38之外再准备喇叭口成形体。
因此,由于不仅不需要过滤器兼叶片防护装置,而且也不需要作为单个部件的喇叭口成形体,从而结构大为简化,部件数目减少,进而减少组装工时,且由于背板24本体起已有的过滤器兼叶片防护装置的作用,所以还可确保其安全性。
由于在喇叭口成形板47和外部壳全20的背板24之间设置有通风用间隙S,所以可将外部壳体20内的空气从这一间隙S引导到喇叭口成形板47的开口46,并吸入至送风导管38内。在送风导管38外部的外部壳体20内的空间中空气产生流动,借此空气流冷却装在外部壳体20和下部内侧空间中的燃料箱50和燃料泵52,从而,可以防止这些部件由于受到燃烧器24的燃烧热的影响而产生高温。
由于前述送风导管38,是由底壁板39、两侧壁板44、45、喇叭口成形板47和顶壁板48构成的,而前述两侧壁板44、45和喇叭口成形板47,是用一片弯曲成略呈コ 形而整体形成的,所以采用将底壁板39固定装配在燃烧器壳体40之上后,再在该底壁板39上装配成为一体的两侧壁板44、45和喇叭口成形板,将隔热板60组装在它们之上,将顶壁板48组装配置在两侧壁板44、45上,即最后完成送风导管38的组装,所以可以简单地进行送风导管38的组装及拆卸作业。而且,在组装送风导管38时,若组合采用如实施例中附图所示的安装卡爪和固定螺钉的结构,还可以减少固定螺钉的数目,以及可使各部件的位置配合简单可靠。
本发明由于具有上述结构,而可以将鼓风机的电动机和鼓风叶片装在外部壳体内,且使它们不会从外部壳体的背面向后方大幅度突出,由于外部壳体的后侧不仅具有整齐美观的外形,而且使外部壳体的背板本体形成过滤器的结构,所以可以省去过滤兼叶片防护装置,且由于喇叭口成形板与送风导管制成一体,所以不再需要另外部件作为喇叭口成形体,可以大大简化结构,降低部件数目和组装工序。
在权利要求2的暖风供暖机中,由于可以利用设置在喇叭口成形与外部壳体背板之间的通气用间隙,将外部壳体内的空气从该间隙引导到喇叭口成形体的开口处,并吸入送风导管内,所以可以在送风导管外部的外部壳体内产生空气流动,用该空气流限制收装部件温度的上升,使收装部件的结构简单、保护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暖风供暖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构成其前面有暖风排出口的外部壳体,设置在该外部壳体内的送风导管,设置在该送风导管内的热交换组件,由电动机和鼓风叶片构成的、并向前述热交换组件送风的鼓风机,且在上述外部壳体的背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用小孔,使该背板本体形成过滤器构造,将上述鼓风机的电动机安装在该过滤结构部分上,在前述送风导管上使具有同鼓风机送风叶片相毗邻的开口的喇叭口成形体设置成一体。
2.一种暖风供暖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构成其前面有暖风排出口的外部壳体,设置在该外部壳体内的送风导管,设置在该送风导管内的热交换组件,由电动机和鼓风机叶片构成的并向前述热交换组件送风的鼓风机,且在上述外部壳体的背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用小孔,使该背板本体形成过滤器构造,将上述鼓风机的电动机安装在该过滤结构部分上,在前述送风导管上使具有同鼓风机送风叶片相毗邻的开口的喇叭口成形体设置成一体。而且在该喇叭口成形体和上述外部壳体的背板之间设置通风用的间隙。
全文摘要
一种暖风供暖机,具有前面有暖风排出口(21)的外部壳体(20),其内有送风导管(38),该送风导管内的热交换组件(37),由电动机(54A)和鼓风机叶片(54B)构成的鼓风机54。上述外部壳体(20)的背板(24)上设置有多个通风用小孔(59、59),以形成过滤器构造,将上述鼓风机(54)的电动机(54A)安装在该过滤结构部分上,在前述送风导管(38)上使具有同鼓风机(54)的送风叶片(54B)相毗邻的开口(46)的喇叭口成型体(47)设置成一体。
文档编号F24D5/02GK1118424SQ9510578
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8日
发明者冈田英夫, 内田阳一, 星野聪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