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瓦斯炉环沟式新颖炉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瓦斯炉炉嘴属於燃烧灶具。
目前市面供售的瓦斯炉,为多年的传统炉嘴形式,皆以钻孔及炉嘴环与炉头座外缘形成的齿列边缝为主,其整组炉嘴点燃炉火,火力则偏重於外侧,常使热力损失且风门调节较为不易,常造成浮火或燃烧不良现象,同时若炉嘴孔数较多时,加工钻孔较耗工时,还易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传统炉嘴的上述不足,设计一种火焰均匀,燃烧完全,制造容易的环沟式新颖炉嘴。本实用新型瓦斯炉环沟式新颖炉嘴的主要特征在於每二支梁间之环喷嘴沟内外侧设有向上延伸适当高度且与环喷嘴沟相似弧度的弧形围缘,以引导瓦斯集中且垂直地向上喷获得均匀强烈的火焰,各道环唢嘴沟的支梁呈依次相间错开状,便于通气使火燃烧时可以充分获得氧气而达完全燃烧。
各环喷嘴沟底面向上凹入呈一较大的开口,可防瓦斯偏移。
现配合图式,列举一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於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视图。
图3为图2之A——A剖面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火焰燃烧状况示意图。
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瓦斯炉环沟式新颖炉嘴设有铸型炉头座(2)、大炉嘴环(3)及小炉嘴环(4);该铸型炉头座(2)由二瓦斯通管(21)(22)及二与相通的环形凹槽(23)、(24)所构成,并于底面向下延伸一卡座脚(5),而该大炉嘴环(3)及小炉嘴环(4)是分别置放於该铸型炉头座之环形凹槽(23)及(24)上;该大炉嘴环(3)设有二环喷嘴沟(31)、(32)并由其底部之支梁(33)、(34)(见图4所示)而将环喷嘴(31)及(32)分割成数小段,每一小段的环喷沟内外侧设有向上延伸达适当高度并与环喷嘴沟相似弧度的弧形围缘(311)、(312)、(321)、(322)引导火焰向上垂直喷出;各环喷嘴沟底面设有向上凹入的较大开口部位(35)、(36),以防止偏移至环喷沟之一端;另该小炉嘴环(4)与大炉嘴环(3)相似,设有环喷咀沟(41),各环喷嘴沟其底面之支梁(42)而分隔成数小段,并於各小环喷嘴沟(41)之内外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围缘(411)、(412);其所不同的是在小炉嘴环(4)之外缘底面与铸型头座(2)之环形凹槽(24)边缘自然形成环缝状喷嘴(43);由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外环喷嘴沟(31)(32)中支梁(33)、(34)呈依次相间错开状,即使环嘴沟之围缘(311)、(312)、(321)、(322)明显区隔成数小段,以利空气对流,可提供充分的氧气使瓦斯完全燃烧。当启动燃烧时,各环沟式喷咀与炉嘴火力分布均匀,使容器锅底面积所承受热力一致,并由於多环形喷嘴彼此邻接,其火焰则较一般孔式炉嘴为快速安定,可炉火一致,经多次试验发现、气调节板多置于全开位置,火焰亦呈稳定,不浮火,故使用者及生产过程中可设一定的空气进气孔直接使用装置,省略装配空气调节板及调整风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瓦斯炉环沟式新颖炉嘴,系针对原案尚存的小部份缺欠所做之改良,并经过试验结果,确实能够完成前述之预期目的。
图例说明2炉头座3大炉头嘴环4小炉嘴环5卡座脚21,22瓦斯通管23,24环形凹槽31,32喷嘴沟33,34支梁35,36开口部位41喷嘴沟42支梁312、321、322、411、412围缘
权利要求1.一种瓦斯炉之环沟式炉嘴,其特征是在炉嘴环设有一道或一道以上的环喷嘴沟内外侧设有向上延伸达适当高度且与环喷嘴沟相似弧度的弧形围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炉之环沟式炉嘴,其特征是内外环各段环喷嘴沟间的支梁系呈依次相间错开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炉之环沟式炉嘴,特征是其各段环嘴沟底面围缘向上凹入呈一较大的开口。
专利摘要一种瓦斯炉环沟式炉嘴,是在炉嘴环设一道或一道以上的环喷嘴沟,该等环喷嘴沟藉支梁分隔成数小段,其特征在于各段环喷嘴沟内外侧向上延伸设有适当高度有与环喷沟相似弧度的弧形围缘,内外环各段环喷嘴沟的支梁呈依次相间错开状。
文档编号F24C3/08GK2211555SQ9520061
公开日1995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12日
发明者林永春, 庄加嵩 申请人:林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