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对流式电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使室温升高的加热装置,尤指一种电暖炉。
室内温度加热方式包括有「利用热的辐射作用加热方法」及「利用热的空气对流作用加热方法」,以最古老利用燃烧煤炭或木柴的加热技术为例,利用「壁炉」在燃烧木柴时直接向外辐射扩散加热的火光即为辐射热,而若藉由「加热炉」吸收木碳燃烧的热能,使空气经此加热炉周围而升温,进而促使室温增高的方式,即为对流作用的加热方法。
如图1所示,利用热的辐射作用加热方法而制造的已知工业产品「电暖炉」构造,是于一铁制壳体1的前侧面设置一弧形不锈钢板2,该弧形不锈钢板2的内凹处横设有多数根石英管3,通电后石英管3发出含有热能的红外线,并经由弧形不锈钢板2的折射,可使该电暖炉前方具有辐射热。
这种可产生辐射热的电暖炉,好处是加热速度快,使用者在光线辐射笼罩的范围内,可以很快的感到温暖。但缺点是一旦离开光线的照射范围,就不再感到温暖。而且照射时,仅有人体受光处可感到温暖,而受光处照射久了又有干燥、不舒服的感觉,因此这种电暖炉已逐渐的被淘汰了。
如图2所示,利用热的空气对流作用加热方法的已知电暖炉构造,主要是包括有一加热部4、连通管路(未显示)及多数片钢板5,其中,加热部4内设置加热器、油泵及容置有挥发性低的油,开始加热时,加热器可使油逐渐升温,并藉由泵将热油送往连通管路,使连通管路内的冷油回输到加热部而形成循环流动,且连通管路是由加热部连接、回绕到每一片并立间隔整齐排列的钢板5上,故加热过的油流动时,可使多数钢板升温,当冷空气流经多数钢板时,即在钢板表面进行热交换而升温后向上流动,则藉由空气对流作用,可使室温逐渐升高。
上述的空气对流式电暖炉的好处是可以使室温平衡升高,而不会有不平均的情形,因此可以取代辐射式的电暖炉,但仍具有下列几项缺失1、由于使用时,乃是先将油加热,再利用油泵输送到钢板,使钢板升温后,才产生热对流的效用,因此加热的速度非常缓慢。
2、在构造上,必须设置连通管路供热油传输,并防止热油渗漏,且必须克服油在加热后体积膨胀的问题,因此其结构复杂、组装不易而缓慢,有成本过高的缺失。
3、为防止变形而导致漏油的情况发生,并兼顾使热油的热量容易被吸收、散出,故必须使用较坚硬的钢材制成钢板以片状间隔排列,但钢材本身的重量较重,加上油管、油泵及油本身的重量,使该电暖炉的重量太重,不易搬运。
4、由于其加热部及钢板内必须设置连通管路供热油传输,因此在制造时,无法简单的增减钢板、油量等元件来配合不同大小的空间制成不同的规格,若使用者因空间较大而不敷使用时,就必须再另外添购一台电暖炉,不符合经济效益。
以上缺失中,一般消费者比较注重的是使室温升高的速度太过缓慢,故许多业者乃在对流式电暖炉上再加装风扇。但事实上,使室温升高速度缓慢的原因,是因为必须先将油加热,再使热油流经钢板后,供钢板吸收热能,在传导热的方法上为间接传导,致使加热速度缓慢。因此,在对流式电暖炉上再加装风扇,只能使空气对流效应增加,但并不能使室温加速升高,反而会有噪音的缺点。
有鉴于上述已知技术的缺失,本创作者乃据其多年专业从事各类家电用品设计开发的实务经验,针对电暖炉构造上的缺失加以研究,发现辐射式电暖炉限于其加热方法,除了将石英管教量及功率提高,增广其辐射范围及光线强度之外,并无法在效率上有所提升,而对流式电暖炉的各项缺点则可以有效改善。因此本创作者乃将设计方向朝向对流式电暖炉,在经过了不断的研究与改良后,终能创作出一种对流式电暖炉构造,可以达成提高加热速度、重量轻、组装方便及降低成本的功效,使摒除已知技术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空气遇热上升的对流原理,来达成使室温逐渐平衡上升功效的电暖炉,其是为可提高空气对流速度的对流式电暖炉,同时兼具有重量轻、组装方便、降低成本及加热速度快的功效。
具体言之,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流式电暖炉,是利用高导热效率材料组成容置部及散热部,其中容置部可容置发热体,发热体连接一控制部,而散热部则连接于容置部外侧,由多数呈垂直间隔排列的散热片所组成,底部设有气孔,当发热体在容置部内发热时,藉由高导热效率材料制成的容置部及散热部,可使发热体的热能直接由容置部迅速传导至散热部,由散热部与空气对流热交换,使提高室温。
其中,容置部及散热部是由多数连接板所组成,该连接板内侧设有平板状固定片,外侧为U形散热片,将多数连接板连接排列并立成两排,使固定片排列成两个竖立平行且具有间隙的平面,则两排固定片之间即形成容置部,而多数散热片排列在容置部外侧而组成散热部。
连接板在连接排列时,是将排列成两个竖立平面的多数固定片顶、底端,分别抵靠在上、下两片定位板后固定,即可完成容置部及散热部的组装。
容置部及散热部是置于一底座上,使散热部底端悬空而形成气孔,补充热对流作用所须的空气可以由散热部底部的气孔进入,并于散热片表面进行热交换后迅速向上逸升。
容置部及散热部是置于一底座上,该底座部是为一平板,且平板顶面预设有两片平行竖立而具有固定间距的墙板,使多数连接板竖立于平板顶面,并使固定片抵靠在墙板排列,使散热片分别位于两片墙板的外侧,将固定片分别固定于墙板后,两片墙板之间即形成容置部,而多数连接板的散热片即排列构成散热部。
散热片底部周缘或底座的平板上相对于散热部底端的位置挖设有供冷空气进入的气孔。
或者,容置部及散热部是由多数一体成型的空心管件组合而成,该管件中间部位设有容置槽,两端则设有接合件,多数容置槽藉该接合件而相互接合形成容置部,容置槽两侧设有散热片,多数容置槽相互组接后,即可使散热片垂直间隔排列而形成散热部。
管件向上延伸,并且只设置一只竖立在底座的底板上固定,使容置槽形成容置部、散热片形成散热部,散热部或底板上挖设气孔,即可完成主要构造。
另外,所述控制部延伸有一罩体罩覆于容置部及散热部外围及顶部,该罩体底部与地面具有适当间距,其顶部则挖设栅状气孔。
所述罩体周围挖设有多数透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流式电暖炉构造主要是包括有高导热效率材料制成的容置部及散热部,其中容置部可容置发热体,而散热部则设于容置部外侧,由多数呈垂直间隔排列的散热片所组成,底部设有气孔,当使用者藉由控制部启动而促使发热体在容置部发热时,可使发热体的热能直接由容置部迅速传导至散热部,由散热部与空气对流进行热交换,使提高室温。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由于容置部及散热部均为高导热效率材料制成而得以简易拆装且导热速度快,可直接吸收发热体的热能而散热,不必利用热油传输热能,并可使空气对流速度加快,令室温迅速上升,因此具有加热快、组装方便、节省成本等诸多优点。
此外,本实用新型由于构造主体的容置部及散热部可相互简易组合,因此可在实施组配时简易增减容置部容置发热体的空间及散热部的散热片数量,进而可以配合空间大小而选用适当规格的产品,可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这种对流式电暖炉,是一种可提高空气对流速度的对流式电暖炉,在实施时,藉将散热片制成管状,使散热片在散热时可形成烟囱效应,使冷空气由散热片底部吸入而于管状散热片内缘进行热交换,并且在升温后迅速向上逸出,形成对室内空气分子的搅动,不必安装风扇即可加速对流。
以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其具体构造及功效
图1是已知辐射式电暖炉的立体图;图2是已知对流式电暖炉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管件的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3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对流式电暖炉的结构是利用高导热效率材料制成可相互组装连接的容置部10及散热部20,其中容置部10可容置发热体30,而散热部20则连接于容置部10外侧,由多数呈垂直间隔排列的散热片21所组成,底部设有气孔22,当使用者藉由控制部40启动而促使发热体30在容置部10内发热时,藉由高导热效率材料制成的容置部10及散热部20,可使发热体30的热能直接由容置部10迅速传导至散热部20,由散热部20与空气对流热交换,使提高室温。其实施例构造如下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分解图示。其中容置部10及散热部20是由高导热效率材料制成的多数连接板50所组成,该连接板50内侧设有平板状固定片51,外侧为U形散热片21,将多数连接板50连接排列并立成两排后,可使固定片51排列成两个竖立平行的平面,则两排固定片51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即为前述的可容置发热体30的容置部10,而多数散热片21则排列在容置部10外侧而组成散热部20。连接板50在连接排列时,可以先制作两片长条片状的定位板60,将前述排列成两个竖立平面的多数固定片51顶、底端,分别抵靠在上、下两片定位板60,并藉由螺丝61、螺孔62固定,即可完成容置部10及散热部20的组装。并于上、下定位板60上设置线槽63,用以容置发热体30的电源线后,装设控制部40,并将容置部10及散热部20置于一底座70上,使U形散热片21底端悬空而形成气孔22,则补充热对流作用所须的空气可以由散热部20底部的气孔22进入,并于散热片21表面进行热交换后迅速向上逸升,形成类似烟囱的对流效应,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对流式电暖炉的组装、使用。
请参阅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前述容置部10及散热部20置于一底座70上,该底座70底部可以为一平板71,使前述多数连接板50得以竖立于平板71顶面,另该底座70的平板71顶面可预设两片平行竖立而具有固定间距的墙板72,多数连接板50竖立于平板71时,可将固定片51分别抵靠在墙板72排列,使散热片21分别位于两片墙板72的外侧,并藉由螺丝61、螺孔62将固定片51分别固定于墙板72后,在两片墙板72顶部、侧边设定位板60,则两片墙板72之间即形成容置部10,而多数连接板50的散热片21即排列成散热部20。在此为使散热部20具有增加空气对流的功效,散热片21底部周缘可以挖设气孔22供冷空气进入,并于散热片21表面进行热交换后向上升;除此,气孔22的设置位置,也可以在底座70的平板71上相对于散热部20底端的位置,或者是在平板71及散热部20上均设置气孔22,使利于空气对流。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容置部10及散热部20可由多数一体成型的空心管件80组合而成,该管件80中间部位设有矩形容置槽81,该容置槽81中央的空间可容置前述的发热体30,两端则设有接合件82,以使多数容置槽81得以相互接合形成前述长槽状容置部10,且容置槽81顶、底端又分别挖设凹槽83,在接合成容置部10后可分别嵌合定位板60,以使发热体30隐藏于容置槽81内不致脱落,而定位板60的中心孔则可提供发热体30的电源线通过而连接到控制部40;该管件80制造成型时,在容置槽81的两侧各设有“U”形散热片21,由于“U”形散热片21两端连接于容置槽81侧边,故形成空心管状,多数容置槽81相互组接后,即可使散热片21垂直间隔排列而形成散热部20。另,本实施例在容置部10及散热部20组设完成后,同样的在侧端组设控制部40、底端组设一组底座70使散热部20底部悬空,即可使U形散热片21底端形成前述的气孔22而完成组装。此外,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管件80中,与容置槽81一体成型的散热片21形状不限于“U”形,制造时可以为一侧为U形一侧为平板状或波浪状。
又,前述空心管件80可以如图9、10所示的第四实施例,制造时使前述管件80延伸较长,并且只设置一只竖立在底座70的底板71上固定,使容置槽81形成容置部10、散热片21形成散热部20,然后在散热部20或底板71上挖设气孔22,即可完成主要构造,如此一来,其数量就可以减少到仅须一根管件80就足够达到效果,除了制造更为方便以外,在置放时可将之置于墙角,则在使用时不占空间,可达成节省空间的功效。
请参阅图1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可以由前述的控制部40延伸一罩体90,罩覆于电暖炉外围及顶部,以使其外观较具整体性;当然,该罩体90底部与地面仍具有适当间距,其顶部则挖设栅状气孔91,如此才不会影响原来的空气对流,而且罩体90顶部也可以用来做烘干衣物。另外,如图12所示,前述的罩体90周围也可以再挖设多数透孔92,增加空气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
上述各元件的名称及图示形状,是为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所定,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及空间形态所做的等效元件转换替代,均应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对流式电暖炉,其特征在于是利用高导热效率材料组成容置部及散热部,其中容置部可容置发热体,发热体连接一控制部,而散热部则连接于容置部外侧,由多数呈垂直间隔排列的散热片所组成,底部设有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式电暖炉,其特征在于容置部及散热部是由多数连接板所组成,该连接板内侧设有平板状固定片,外侧为U形散热片,将多数连接板连接排列并立成两排,使固定片排列成两个竖立平行且具有间隙的平面,则两排固定片之间即形成容置部,而多数散热片排列在容置部外侧而组成散热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流式电暖炉,其特征在于连接板在连接排列时,是将排列成两个竖立平面的多数固定片顶、底端,分别抵靠在上、下两片定位板后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式电暖炉,其特征在于容置部及散热部是置于一底座上,使散热部底端悬空而形成气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式电暖炉,其特征在于容置部及散热部是置于一底座上,该底座部是为一平板,且平板顶面预设有两片平行竖立而具有固定间距的墙板,使多数连接板竖立于平板顶面,并使固定片抵靠在墙板排列,使散热片分别位于两片墙板的外侧,将固定片分别固定于墙板后,两片墙板之间即形成容置部,而多数连接板的散热片即排列构成散热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流式电暖炉,其特征在于散热片底部周缘或底座的平板上相对于散热部底端的位置挖设有供冷空气进入的气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式电暖炉,其特征在于容置部及散热部是由多数一体成型的空心管件组合而成,该管件中间部位设有容置槽,两端设有接合件,多数容置槽藉该接合件而相互接合形成容置部,容置槽两侧设有散热片,多数容置槽相互组接后,即由散热片垂直间隔排列而形成散热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流式电暖炉,其特征在于管件向上延伸,并且只设置一只竖立在底座的底板上固定,使容置槽形成容置部、散热片形成散热部,散热部或底板上挖设气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式电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延伸有一罩体罩覆于容置部及散热部外围及顶部,该罩体底部与地面具有适当间距,其顶部则挖设栅状气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流式电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周围挖设有多数透孔。
专利摘要一种对流式电暖炉,其构造主要是包括有高导热效率材料制成的容置部及散热部,其中容置部容置有发热体,而散热部则设于容置部外侧,由多数呈垂直间隔排列的散热片所组成,底部设有气孔,当使用者藉由控制部启动而促使发热体在容置部发热时,可使发热体的热能直接由容置部迅速传导至散热部,由散热部与空气对流产生热交换,使提高室温,同时兼具有重量轻、组装方便、降低成本及加热速度快的功效。
文档编号F24H3/06GK2320956SQ9820318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9日
发明者洪志平, 卢定乾 申请人:洪志平, 卢定乾